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盘点|生物科研界的八件大事

发现磁感应蛋白,解密第六感之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aterial》杂志发表论文,公开了一种全新的磁受体蛋白(MagR)。该突破性进展或将揭开被称为生物“第六感”的磁觉之谜,并推动整个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物种都有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它们能感知磁场的方向、强度或者倾斜度,并且把此类信息作为导航线索,但科研人员对这些的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研究团队通过用假定的生物标准筛选果蝇基因组,发现了一种像聚合物的蛋白质——MagR。这种蛋白质会和光敏隐花色素蛋白的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自发地和外部磁场对齐。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方法发现,缺少光敏隐花色素蛋白的果蝇并不具有对磁场感应的能力。这表明光敏隐花色素蛋白是使果蝇产生磁感应能力的必要条件,然而理论上只有光敏印花色素蛋白又不能形成“指南针”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是磁感应蛋白与光敏印花色素蛋白相结合才使动物对地磁场具......阅读全文

北大,中科院最新Nature子刊揭示miRNA的新调控作用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单子叶植物所特有的、受RSV侵染抑制的水稻负调控抗病因子miR528,这项研究揭示了miR528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在水稻与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抗病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招聘启事

  北京大学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位居中国高校前列,热切希望进一步发展壮大生命科学。新一届院长应为愿致力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并将在北大、北大生命科学委员会、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北大部分的大力支持下,发挥重要作用。学科

NIBS、北大《Cell Research》新文章

  2014年10月14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以“Postzygotic single-nucleotide mosaicisms in whole-genome s

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落户启东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政府举行共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16年以来,在北京大学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启东市人民政府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决定共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将其建设成为融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和技

北京大学JBC新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ACSIN1作为一种重要的Tau结合伴侣通过促进微管动力学调控了轴突延伸和分支。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16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建国(Jianguo Chen)教授和滕俊琳(Junlin Teng

国际学者共聚北京 参与P4 China2016国际精准医疗大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2月16日,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P4China国际精准医疗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大学者PLoS Pathog发表有趣的“呕吐”机制

  来自北京大学的消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王忆平课题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等手段,对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操纵子的表达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有趣“呕吐”机制,也就是说当细菌遭到抗生素攻击导致其细胞膜出现威胁生命的异常时,细菌将及时感应到的危机信号传输给CpxR蛋白,激

牛津仪器Andor“地平线战略”——以客户为核心

  2019年2月28日,牛津仪器2019 Andor中国区代理商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牛津仪器中国区总经理张鹏、Andor全球总裁Gary Wilmot 、Andor全球销售及服务总监John Christensen、Andor产品管理及市场总监Andrew Dennis、Andor中国区销售经理邓

启东领星医学检验所盛大揭牌

  启东领星医学检验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精准医学实验室在第二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产业启东论坛上进行了盛大的揭牌仪式。  当天上午,启东市委王晓斌书记、启东市黄卫锋市长、北大科技开发部姚卫浩常务副部长、北大生命科学院吴虹院长、北大华东产研院许崇任院长、南通食药监局张兵局长、南通卫计

Sci Rep:青藏铁路对普氏原羚种群基因交流的影响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罗述金研究员团队及合作者通过线粒体测序和微卫星基因分型,对中国特有物种普氏原羚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首次揭示了近期通过修建护栏网实现全线封闭的青藏铁路,已经开始阻隔普氏原羚基因交流,可能加剧栖息地片段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氏原羚(

【追踪报道】韩春雨NgAgo论文撤稿 事件全过程回顾

   【编者按】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有关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不少研究者纷纷跟进这项技术,随后不时传出各种消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有的说能重复但效率低,质疑随之接踵而至。2017年8月3日凌

中国学者Cell发文 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动态特征

   2019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张泽民课题组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彭吉润课题组以及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多位科学家,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Landsca

Cell:首次在单细胞水平描绘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以及美国AMGEN公司的欧阳文军研究组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

百万科技大奖来了!杨振宁、施一公等出席 多科学家获奖

  2018年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韩春雨实验事件发酵 打口水仗不如用论文说话

  11日,13位中国科学家发表实名声明,称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事件最初缘起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样一个发现

Cell: 中国学者首次发布大规模肿瘤单细胞水平免疫图谱

  2017 年 6 月 15 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BIOPIC 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及美国 AMGEN 公司的欧阳文君研究组在《Cell》杂志

cell 张泽民团队首次发布大规模肿瘤单细胞水平免疫图谱

  2017年6月1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BIOPIC 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及美国 AMGEN 公司的欧阳文君研究组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

北大长江教授Plant Cell发表新成果

  核定位RNA结合蛋白参与RNA代谢的各个方面,而这反过来又调节着基因的表达。然而,我们对核定位RNA结合蛋白在植物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12月31日,来自北京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和英国John Innes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

中国学者发表eLife:首次实现鞭毛组装实时动态荧光成像

  2017年1月1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课题组与台湾中央大学罗健荣课题组合作在《eLif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ength-dependent flagellar growth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revealed by real tim

单细胞测序——“刻画”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动态特征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癌症,其中中国的肝癌发病率居世界之首【1】。HBV的慢性感染是中国肝细胞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感染导致肿瘤微环境常伴随慢性炎症。免疫逃逸被认为是癌症发展的标志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肿瘤存在多种免疫逃逸机制,提出了研究肿瘤微环境中不同免疫细胞状态的重要性【2】。而单

Nature Biotechnology:一种新型乙酰胆碱荧光探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KU-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acetylcholine indicator fo

北大获赠千万美元设脑研究院 饶毅任院长

  11月8日,北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继续捐赠1000万美元与北京大学共同建设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  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人脑研究院创始人麦戈文(Patrick McGovern)与北京大学

清华、北大将建70个生命科学实验室

  教育部12月14日发布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此项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简称改革试点),两个中心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统一实施和管理。该项目的

北大,中科院Nature Plants发表新成果:RNA沉默与病毒防御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生科院,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发现了一个单子叶植物特有、且能够被病毒侵染所抑制的水稻负调控抗病因子miR528,揭示了该miRNA及其调控的靶基因在水稻与病毒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抗病机制,并进一步发现该机制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 

北大、加大等联手探索斑马鱼全基因组突变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和加州大学生物系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利用逆转录病毒插入法引发斑马鱼全基因组范围内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刊登于7月18日在线版《PNAS》。 研究人员采用其研制的一组技术,用假性逆转录病毒(pseudotyped retroviruses)

李汝祺诞辰11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大举行

与会人员合影  5月8日,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的教授诞辰11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一楼邓祐才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生物学界的著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作言院士,

Science:揭示一种促进被子植物种间遗传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9年5月3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瞿礼嘉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ysteine-rich peptides promote interspecific genetic isolation in Arabidopsis”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

北京大学Cell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组蛋白分子伴侣FACT促进DNA复制耦联的核小体组装的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月2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李晴(Qing Li)研究员,其主要从事染色质组装

势不可挡!北京大学高宁团队连续发表Cell及Nature

  2019年3月21日,北京大学高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an Extracellular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来自P.

北京大学Plantcell解析植物发育调控机理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转录遏制子TIE1,并证实TIE1通过将TCP转录因子与 TOPLESS/TOPLESS-RELATED辅阻遏物连接到一起,调控了叶发育。相关论文发表在植物学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