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蛟龙”首赴西北印度洋开启大洋38航次科考

搭载着中国自主研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6日从青岛启航,奔赴西北印度洋,开启为期124天的中国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 本航次分三个航段,将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大洋资源和深海前沿科学调查,航次不仅要开展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资源与环境调查,同时为进一步完善“蛟龙”号开放共享的应用机制,推动蛟龙号未来的业务化运行进程。 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本航次总指挥于洪军表示,本航次为中国首次利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区开展下潜作业,利用“蛟龙”号精确定位取样、近底观察与视像的技术优势,进行高定位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微地形地貌调查和多金属硫化物、热液流体等样品的采集,了解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分布状况和成矿潜力,为未来中国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选取和申请提供支撑。 于洪军介绍说,与以往“蛟龙”号航次相比,本航次的科考任务更加多元化,而且是海上连续作业时间最长、......阅读全文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赴印度洋科考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并海试成功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5日从江苏江阴起航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是“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作业。  随船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告诉记者,此

记“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的深潜人生

2012年6月3日,江阴苏南国际码头。  一声绵长的汽笛在空中回荡,承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码头,96名参试人员向岸边挥手道别。继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海试后,这条海洋调查功勋船将奔赴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南端,向我国首次载人深潜

中国载人深潜:向海底一万米进发

  3月10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靠港三亚,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覆盖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潜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号在高海况、海底地质环境复杂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热液区,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载人深潜作业的新纪录。  深海潜水器被认为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

“蛟龙号”明年将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计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主要是为科学家研究南海的形成

2018年,我国深海装备有哪些新亮点

  深海大洋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和科学奥秘。进入深海大洋,离不开深海装备。2018年,我国有哪些深海装备值得期待?  “2018年,大洋协会将继续推进‘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等‘三龙’大型装备体系和11000米遥控潜水器系统的升级改造、试验和应用工作。”中

2018年我国深海装备有哪些新亮点

  深海大洋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和科学奥秘。进入深海大洋,离不开深海装备。2018年,我国有哪些深海装备值得期待?图片来源网络  “2018年,大洋协会将继续推进‘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等‘三龙’大型装备体系和11000米遥控潜水器系统的升级改造、试验和应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成功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挂缆。   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据悉,18日,“蛟龙”号

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巡礼:听!创新英雄们这么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徐芑南  创新要有勇气和底气  本报记者 刘诗瑶  创新感言:创新需要勇气,也需要底气。勇气来自于:敢于担当,敢为人先,敏锐洞察,抓住机遇。底气来自于:艰苦朴素、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专业基础;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的实践经验;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蛟龙”号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年底下水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6日表示,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年底下水。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当日在2018东亚海洋高峰论坛上说,“蛟龙”号新母船“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底下水,经过试验后,预计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深海一号”将搭载“蛟龙”号于2020

“蛟龙”号今夏将开展7000米级海试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代表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6至7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开展7000米级海试工作。中国大洋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人士表示,2012年,我国大洋工作将以“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为重点,继续推进大洋调查和环

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本月10日赴南海执行任务

  6月5日下午14时,“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青岛市母港,前往江苏江阴,在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于本月10日正式起航,前往南海和太平洋执行“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  据悉,“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分为3个航段。第一航段调查任务开赴南海特定海域;第二航段预计7月中

深渊科学技术:“触摸”海洋最深处

   在地球上,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地带上的深海中,有着被科学家称为“海沟”或“海斗深渊”的一种区域。这类区域水深范围约从6000米到11000米,对于科学家而言,海斗深渊无疑是一处梦寐以求的绝佳研究对象。  然而,长期以来,科学界对海斗深渊生命、环境和地质过程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海斗深渊:独特

以强大装备支撑深海科研(科技杂谈)

  只有加快发展深海装备,实现自主创新、集成发展,以强大的装备来支撑深海科研,才能早日取得突破性、引领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前不久,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82岁的汪品先院士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海洋事业和科学探索的热爱,令人动容。  将汪院士顺利送抵海底的“

可燃冰掀全球海底资源争夺战

  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中国奔向“全海深”科考时代

  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这是中国深海战略的目标指向。在任何海域深度科考畅行无阻,业内人士称之为“全海深”科考。要实现“全海深”科考目标,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必须突破1.1万米深潜技术,进入世界大洋最深处即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约1.1万米处的地方,叫挑战者深渊。  近日

首次中国大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首次中国大洋工作会议2月10日在京举行。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洋工作将以海洋权益为核心,以资源勘探为重点,以深海科技为引领,以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升在国际海域的竞争力,增强对国际海底事务的影响力,为确立我国在国际海域事务中的强国地位奠定基础。   中国

“潜龙三号”,你是一个怎样的“深潜明星”

“蛟龙”“海龙”“潜龙”三龙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图 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后一潜后,“潜龙三号”跟随“大洋一号”船开始返航。4月20日开始,这个中国最先进自主无人潜水器,先后进行了包括两次海试和两次试验性应用在内的四次潜水作业,在全新挑战中不断刷新着纪录。 最近一段时间,大洋深处热闹非凡,各

首个“四川造”大型深水环境“陆上实验室”研制成功

  你知道吗?在深海4000米的水域,压力大到即便是钢管,都能瞬间变成一块废铁。因此,所有的深海设备在投入应用前,均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首当其冲的就是抗压检测。如何在陆地实现水下环境模拟,进行深海压力测试?这一度成为困扰很多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日前,记者了解到,首个“四川造”大型深水环

BBC关注中国科学革命5个“高大上”工程

   从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实验,到大范围内推广最新医学进展;从幽深的海洋到遥远的太空,一步步推进探索的极限,中国科学研究正在展示出万丈雄心。英国广播公司近日(BBC)关注中国的科学革命,他们进入这些顶端的中国实验室和科研场所,采访了大批中国一线科研人员,以大量的图文关注中国在

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成就报告

  改革使科技发展迎来了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

中国海洋国家实验室首次在南海实施深海载人科考

  “海洋国家实验室‘蛟龙’号共享航次”新闻发布会4月1日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举行。作为中国首个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将于今年4月初首次参与“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并在中国南海首次使用“蛟龙”号实施深海载人科考。  海洋国家实验室学委会秘书长潘

探秘深渊带:访“张謇”号首航首席科学家方家松

  “我热爱海洋,研究海洋是我多年坚守的事业。深渊带是地球上最不为人知的生态系统,我的科学梦想是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渊科学队伍,做世界一流的深渊科学研究。”“张謇”号首航首席科学家方家松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方家松是国际知名的深海微生物学家、权威学术期刊《深海研究》杂志的副主编。为了追求心中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遭遇恶劣海况

  “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3日凌晨抵达南海冷泉作业区,作业区风浪较大,而且海况将更加恶劣,当日上午航次队员抓紧进行了一些设备的测试,试验性应用航次潜器的第一次下潜时间还要依据海况确定。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原计划第一个作业区是在海山区,但预报显示该海域海况

青岛38项成果进入2017年国家科技奖受理公示 创历年新高

   日前,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结束。从受理公示情况看,国家共受理自然科学奖205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9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460项。青岛市38项成果进入受理公示,较去年增长35.7%,创历年新高。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16项,科技进步奖20项。(含3项特等奖项目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2011分析测试行业精彩回顾

  2011岁末网友们盘点了很多热词,比如:控/hold住、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等新词汇。媒体也评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7.23动车事故、小悦悦与路人、校车事件、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天宫

解析《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做好规划纲要的宣贯工作,现以“问答”方式就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总体考虑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重点改革举措等大家可能关心关注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规划纲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经过哪

解析《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做好规划纲要的宣贯工作,现以“问答”方式就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总体考虑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重点改革举措等大家可能关心关注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规划纲要的了解。  1. 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经过哪些

十二五科技发展呈现十大亮点

  11日,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盘点。   一是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数从2010年第8位攀升至第4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