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态环境部:着力做好碳监测,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蒋火华介绍,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重点有三方面进展:一是初步组建了网络。从无到有建设碳监测网络,实现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三个试点层面全覆盖,5个试点行业共建成93台在线监测设备;建成63个高精度、95个中精度城市监测站点;有序实施国家空气背景站点升级改造。二是探索建立了方法。碳监测技术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试点单位及时总结技术方法,先后印发10余项碳监测技术指南或规程,涵盖重点行业、城市、区域、海洋碳汇等各领域。三是深入开展了分析。主要开展了监测和核算数据的比对分析、由浓度到排放量的反演分析和时空分布的规律特征分析,切实加强对碳监测数据的挖掘利用,增强了规律性认识。 碳监测的作用在以下三方面有较好体现:一是有利于服务......阅读全文

碳监测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大背景:  2020年9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在 2030 年前达到顶点,此后便要开始下降。  “碳中和

监测碳排放--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8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数据,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

排放监测“碳卫星” ——全球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如何观测?遥望蓝天,“碳卫星”正成为中坚力量。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基于我国第一颗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观测数据,发布全球碳通量数据集,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可以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  碳中和进程不仅依赖能源技术的变革创新,也离不开

监测“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城市和人一样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近日,

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监测

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监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若相当多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于水中,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检测,日益引起关注。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TOC的测定一般采

监测全球碳排放 中国碳卫星:“我在太空挺好的”

   在距离地面700公里外的预定轨道上,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每1.5小时都会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传输信号。“它在太空挺好的。”6日,碳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观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

生态环境部:着力做好碳监测,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  蒋火华介绍,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重点有三方面进展:一是初步组建了网络。从无到有建

监测碳贮存“比关闭电厂更有效”

监测发展中国家土地的碳贮存可能比关闭发电厂节省更多的碳 [内罗毕]根据世界农林中心(ICRAF)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利用现有的技术监测发展中国家土地碳贮存所节省的碳可能比关闭1400座燃煤发电厂更多。 这项研究将在波兰波兹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会议上公布,

广东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成立

         经国家林业局认定,昨日上午,广东省首家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挂牌成立。该机构将为我省企业进行林业碳汇交易提供一个碳汇计量与监测平台,对广东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结构减排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今天成功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可以获取我国森林碳汇数据,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黄缙:碳排放的过程叫从化石燃料里面储存的碳变到二氧化碳,到

在线总有机碳监测降低生产停产风险

Hanmi 是韩国的一家制药公司,其采用的离线总有机碳 (TOC) 监测器无法始终在 TOC 时常很高的注射用水储罐中进行有效诊断。在安装梅特勒-托利多 Thornton 的在线 5000TOC 电极之后,该公司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成功地避免了损失巨大的停产事件发生。在制药等级用水中进行

小户农民可以通过监测碳含量获得收益

  如果一个评估固定在土壤中的碳的数量的项目能获得成功,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可以参与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碳市场中来。   这个为期三年的碳收益项目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的,它将测量中国、肯尼亚西部、尼日尔和尼日利亚的土地和树木的碳。   “该项目将为发展中国家的无数农民、林务人员和自然保护人士开

全国首个!地方碳排放监测系统标准实施

  根据中央有关意见精神,近日,由江苏泰州市生态环境局、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泰州市标准化院等单位联合起草的《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这是碳排放监测领域国内首个市级地方标准。  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或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在线监测,对

北京将建4座高塔实时监测碳排放

  本报讯(记者 周宇)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小平介绍,将在崇文区长安街南侧南中轴绿地广场上,建50米高的碳通量监测塔监测碳排放,市民可实时了解区域内二氧化碳变化,最晚将于今年8月份建成。     建50米高监测塔监测碳排放   前天,60多位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到八达岭林场

我国碳汇监测将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在太空中进行在轨测试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下简称“碳星”),以模型形式与公众见面。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的“碳星”,是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它将使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

水质检测--有机综合指标监测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结果以C的mg/L表示。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共同成分,是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水的TOC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因此,TOC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指标。但它排除了其他元素,如高含N、S或P

昆明编制交通碳排放监测方案 使用生物质燃料

  2013年以来,昆明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不断挖掘潜力、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4年6月15日,在年度监测的166天中,昆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94%。  据了解,昆明市完成了7套细颗粒物(PM2.5)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数据比对,于2013年1月1

英国科学家实验碳捕获与储存监测技术

位于北海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最终将成为储存碳排放的场所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和海洋影响的一种方式。通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CCS),发电厂等工矿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曾经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中。   在欧洲北海油气田,有很多废弃的海上石油气钻井平台,而C

使用总有机碳TOC分析监测冷却水出口

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工业公司为一处化工园区提供服务,服务范围包括残渣处理、电力生产和分配、环境保护和废物处理、设备维护、维修和工程自动化。该化工园区上驻有不同领域的化学品制造商,其生产效率不同,需要的处理也不同,因此为他们提供服务颇具挑战性。按照法规要求,需要处理好废水以保护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不被污

京津冀开始布局高密度碳监测网络

  作为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而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本底浓度已超过百万分之四百,即400ppm,这一数据在工业革命以前为280ppm。  “虽然二氧化碳只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仅占到0.04%,但它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温室气体与VOCs一体化走航监测车问世

  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双碳”战略部署的落实,离不开对温室气体的科学监测和评估,构建一张精密的监测网十分必要。“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环境监测也迎来了新的任务。突破传统监测桎梏  高密度部署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主要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陆地生态和资源调查监测、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并为环保、测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成功接收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8月5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最新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北京时间8月4日21时46分和8月5日上午10时48分,成功跟踪、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两种模

天外立体瞰森林,中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马帅莎 李莉)8月4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简称“碳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主要任务是监测陆地生态系统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考察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为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的遥感支撑。 过去,中国传统的碳汇测量主要依靠人

科学家欲用卫星监测植物光芒 评估全球碳收支状况

叶绿素荧光能被探测到  这是小学的一堂课:阳光洒在叶片上,催化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被吸收并被固定在糖分子中。但是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额外描述:叶片会重新放射出1%的阳光,发射出红色光晕。  数十年来,植物生理学家已经对叶绿素荧光有了一定了解。但直至近几年,科学家才开始能在太空中描绘这种微弱信号

车载移动设备与碳卫星携手监测京津冀CO2

  科技日报北京1月7日电 由中科院大气所开展的“追踪CO2——京津冀地区冬季CO2浓度强化观测”工作6日结束。这次监测,不但实现了在汽车上移动监测CO2,而且还在国内首次用车载移动监测与碳卫星“携手”完成了天空地立体监测。  此次监测工作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构建温室气体标尺体系及量值传递体系,为确保碳排放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量值统一提供测量基础。图为启动会现场  开展

国家林业局西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在昆明成立

  国家林业局西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17日在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挂牌成立,这是国家林业局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做出的又一重要举措。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贮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大力发展林业,增加森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措施。为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提高林业应

上海泽铭环境科技新口号"让环境监测更绿色低碳"

  Make Monitoring Green TM 让环境监测更绿色低碳!   2011年5月起上海泽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新的使命宣言和口号.  公司一直以来坚持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组合给监测系统供电,采取电化学和光学传感器监测技术,无试剂,无排放,不占地和无需外接电源,使监测工作更适应野外严苛环境

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在红外光谱中有振动吸收吗

有的。碳碳单键在1300-1500cm-1,双键在16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