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遗传发育所发现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中心,也是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重要枢纽。在植物细胞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以及由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否参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家洋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的Mosaic Death 1(MOD1)编码一个烯酰-ACP还原酶,对于叶绿体中脂肪酸合成至关重要并且负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Mou et al., Plant Cell, 12: 405, 2000)。通过大规模遗传筛选,鉴定了一系列mod1抑制突变体(suppressors of mod1, soms),并对som3......阅读全文

生化与细胞所固有免疫信号通路调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5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王琛课题组的研究论文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 MARCH5 promotes TLR7 signaling by attenuating TANK

Cell发布光遗传学重要成果

  发布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最神秘的一个大脑区域的秘密。来自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控制行走的特异神经回路,并证实在帕金森病中这一神经回路的信号输入遭到了破坏。  行走是帕金森病患者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帕金森病是由于基底神经节(BG)中一种重要的神经化

热休克蛋白HSP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细胞凋亡是生物发育过程中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除衰老及受损细胞的一种普遍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受胞外或胞内的多种刺激源所诱导,其中热休克蛋白(热激蛋白)是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之一。细胞是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御系统来适应环境胁迫,并且根据胁迫程度的强弱,利用自身遗传机制或调控自身状态抵抗胁迫,或

热休克蛋白HSP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细胞凋亡是生物发育过程中或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清除衰老及受损细胞的一种普遍现象。细胞凋亡的发生受胞外或胞内的多种刺激源所诱导,其中热休克蛋白(热激蛋白)是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之一。细胞是通过调节自身的防御系统来适应环境胁迫,并且根据胁迫程度的强弱,利用自身遗传机制或调控自身状态抵抗胁迫,或主动诱发细胞

PCR Array——基因表达分析疾病和信号通路的利器(三)

RT2 PCR Profiler Arrays可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癌症研究、炎症和细胞因子分析、干细胞研究、神经生物学、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细胞黏附和细胞迁移、生物标记分子筛选和验证截止目前,QIAGEN 拥有专利申请的PCR Ar

热休克蛋白HSP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二)

C.起源于细胞核的凋亡信号及HSP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的断裂是细胞凋亡的一种生化特征,是由于特异的核酸内切酶活化后将染色质切割成较短的DNA片段。但是,DNA的损伤也可能是一个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的早期信号转导事件,经研究认为:当DNA发生断裂后,组蛋白H1.2转运至细胞质,通过激活Bcl-2蛋白-B

多篇亮点文章告诉你如何延长寿命?

  很多人都想延年益寿,当然他们也会通过进行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或摄入健康饮食来维持机体健康,进而增加自己的寿命,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些能够让人长寿的方法,下面小编对此进行了盘点,分享给各位!  【1】RSOS:新发现---大脑越大,寿命越长  DOI: 10.1098/rsos.160622

刘颖博士Nature解析线粒体与代谢

  线粒体这一细胞器在很久以前出现时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然而数千年来它越来越依赖于细胞的其他部分,现在成为了细胞的一个能量生成中心。线粒体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这一细胞器提供了与环境内容物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得细胞出现问题之时线粒体能够启动防御机制。在发表于4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综述】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一、引言  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它能识别外来病原体,在固有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993年Hotamisligil等发现肥胖动物模型脂肪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增加,首次将肥胖与炎症相联系,直到2003年Xu

陈新杰教授Nature发布线粒体研究重大发现

  来自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粒体介导细胞死亡信号通路,并揭示出了抑制线粒体介导蛋白质稳态应激及细胞死亡的一个胞质溶胶网络。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华人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

Cell:中美学者揭示神经与肠道信号通路

  大脑是身体的指挥中心,支配着人类的生命活动。但其实,人体里还存在着一个“第二大脑”,那就是肠道。  肠道可不仅仅是一个精巧的消化系统,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神经细胞与肠道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但它们之间具体如何相互作用,信号如何从一个组织传递到另一个组织,并系统调控机体整体的代谢水平和衰老进程,一直是

小世界大乐趣:探寻微生物影响宿主长胖的“暗号”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自身以及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它们都远超我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但是,微生物如何影响宿主健康?如何感知外界环境?这是科学家们一直“痴情”于这些微小生命体的原因。  4月24日,《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一篇题

一条神经细胞到肠道细胞的线粒体应激反应信号通路

  大脑是身体的指挥中心,支配着人类的生命活动。但其实,人体里还存在着一个“第二大脑”,那就是肠道。图片源自网络  肠道可不仅仅是一个精巧的消化系统,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神经细胞与肠道之间可以相互作用,但它们之间具体如何相互作用,信号如何从一个组织传递到另一个组织,并系统调控机体整体的代谢水平和衰老

NIBS王晓东院士Molecular Cell封面文章发表凋亡新成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小分子可保护电子传递链的完整性,阻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这一研究被选作封面文章发布在7月21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Xia

Nature解开糖尿病药物抗癌之谜

  数年来,一类被称作为双胍类的抗糖尿病药物证实与某些抗癌特性有关联。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广泛应用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可以使某些癌症患者受益。尽管存在这一有趣的关联,人们一直以来却并不清楚二甲双胍是如何发挥它的抗癌效应的,更重要的是它会在哪些患者中发挥这一效应。   现在,来自Whitehead研

新发现或将癌症、糖尿病及肥胖一网打尽

  癌症、糖尿病和多余体重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改变了细胞代谢。来自马克思普朗克免疫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及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与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联合解析了一个调控细胞代谢的新分子环路。这一从前未知的信号通路在hedgehog蛋白下游起作用,可不依赖胰岛素促使肌肉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吸收糖,这些选择性激

自噬抑制剂及ERK联用或将成为胰腺导管腺癌治疗新策略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胰腺癌发病率的90%,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效果极差, 且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4]。KRAS基因是RAS家族的一个原癌基因,据报道95%的PDA患者体内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Cell:iPSC为疾病研究插上翅膀

  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更清楚地会描绘出了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如何杀死多巴胺生成神经细胞的画面,并鉴别出了一个保护神经元免于农药伤害的分子。多巴胺是一种向控制运动和协调的大脑区域发送信息的神经递质。新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1月27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Ru

右美托咪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等药理作用,相较于同类型药物可乐定,DEX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内在活性;由于其对呼吸抑制轻微,并能维持非快速动眼睡眠,且便于唤醒,因此常被用于围术期镇静。  同时,DEX还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厦门大学韩家淮教授获首发性研究新成果

  来自厦门大学生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e Deletion of Gabarap Enhances Nlrp3 Inflammasome-Dependent Inflammatory Responses”的文章,首次针对γ-氨基丁酸A受体相关蛋白(Gabarap

Cell:线粒体细胞死亡的新途径

  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利用来除去感染、受损或不必要的细胞,以帮助它们存活下去的一种机制。线粒体被称作为是细胞的产能细胞器。但它们也在某些条件下激活了细胞死亡,帮助了机体清除受损细胞。  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利用来除去感染、受损或不必要的细胞,以帮助它们存活下去的一种机制。线粒体被称作为是细胞的

Cell揭示细胞死亡的旁路

  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一条线粒体细胞死亡的新途径,其与BOK蛋白有关。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促使开发出一些新方法在某些类型的癌细胞中触发细胞死亡。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免疫学系主任Doug Green说:“新发现的线粒体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7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1. Therape

两篇Nature文章揭示细胞死亡新机制

  在10亿多年前发生的一次内共生事件中,一个细菌被细胞所吞食,并最终变成了细胞器——线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近1000种编码线粒体蛋白的基因,其中的大多数现在从线粒体转移到了细胞核中,并且是在细胞质中被翻译为蛋白质。一个至关重要的输入机制确保了这些蛋白质最终定位在线粒体内适当的位置。  发表在《自

两篇Nature文章发布线粒体研究重要发现

  在10亿多年前发生的一次内共生事件中,一个细菌被细胞所吞食,并最终变成了细胞器——线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近1000种编码线粒体蛋白的基因,其中的大多数现在从线粒体转移到了细胞核中,并且是在细胞质中被翻译为蛋白质。一个至关重要的输入机制确保了这些蛋白质最终定位在线粒体内适当的位置。  发表在《自

水貂肠炎病毒可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病原与免疫创新团队首次证明水貂肠炎病毒及其非结构蛋白1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该发现为进一步解释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  水貂肠炎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成员,该科病

研究发现新信号通路填补神经元成熟机制空白

  Scripps研究所(TSRI)的神经学家们,发现了建立神经元连接的一个新信号通路,填补了神经元成熟机制中的重要空白,文章于六月二十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这项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一些与大脑发育有关的疾病。   在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育过程中,建立神经元连接是一个基本步骤。现在,科学家们发

武汉病毒所发现抗病毒天然免疫重要调控因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延轶研究团队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现GPATCH3可以抑制下游信号复合物的形成,负调控RIG-I样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关论文GPATCH3 negatively regulates RLR-mediated innate anti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