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定 义编号:EC 2.1.1.6。催化S-腺苷酰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至儿茶酚或儿茶酚胺的苯环3-位羟基上的酶。来自哺乳动物的酶更容易作用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从而钝化其神经递质的作用。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阅读全文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定  义编号:EC 2.1.1.6。催化S-腺苷酰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至儿茶酚或儿茶酚胺的苯环3-位羟基上的酶。来自哺乳动物的酶更容易作用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从而钝化其神经递质的作用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定  义编号:EC 2.1.1.6。催化S-腺苷酰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至儿茶酚或儿茶酚胺的苯环3-位羟基上的酶。来自哺乳动物的酶更容易作用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从而钝化其神经递质的作用

O聚糖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O-聚糖英文名称O-glycan定  义连接在蛋白质肽链中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以及其他氨基酸残基侧链羟基上的寡糖。此类寡糖多数较短,而又呈现不同的结构。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糖类(二级学科)

核心O聚糖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核心O-聚糖英文名称core O-glycan定  义糖蛋白中,与丝氨酸、苏氨酸等残基侧链羟基,以O-糖苷键相连的2~4个糖基组成的聚糖。其结构是O-聚糖分型的基础。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糖类(二级学科)

儿茶酚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儿茶酚外文名Catechol别    名邻苯二酚、1,2-苯二酚化学式C6H6O2分子量110.111CAS登录号120-80-9EINECS登录号204-427-5熔    点103 ℃沸    点245 ℃水溶性可溶密    度1.371 g/cm³外    观白色结晶性粉末闪    点1

COMT基因的结构特点及主要作用

邻苯二酚-o-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从s-腺苷蛋氨酸转移到儿茶酚胺,包括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种O-甲基化导致儿茶酚胺递质的主要降解途径之一除了在内源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外,comt在用于治疗高血压、哮喘和帕金森病的儿茶酚药物代谢中也很重要。comt在组织中有两种形式,可溶性形式(s-

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已知有各种不同的转甲基酶,以S-腺苷蛋氨酸、甜菜碱(betain)和二甲基噻亭(dimethylthetin)作为甲基的供体,把氨基、羟基、硫氢基(thiol)甲基化。结合在四氢叶酸上的活性C1单位的还原而生成甲基,通过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被甲基化而生成

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已知有各种不同的转甲基酶,以S-腺苷蛋氨酸、甜菜碱(betain)和二甲基噻亭(dimethylthetin)作为甲基的供体,把氨基、羟基、硫氢基(thiol)甲基化。结合在四氢叶酸上的活性C1单位的还原而生成甲基,通过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被甲基化而生成

COMT基因突变与药物因子介绍

邻苯二酚-o-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从s-腺苷蛋氨酸转移到儿茶酚胺,包括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种O-甲基化导致儿茶酚胺递质的主要降解途径之一除了在内源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外,comt在用于治疗高血压、哮喘和帕金森病的儿茶酚药物代谢中也很重要。comt在组织中有两种形式,可溶性形式(s-

COMT基因编码功能及结构描述

邻苯二酚-o-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从s-腺苷蛋氨酸转移到儿茶酚胺,包括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种O-甲基化导致儿茶酚胺递质的主要降解途径之一除了在内源性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外,comt在用于治疗高血压、哮喘和帕金森病的儿茶酚药物代谢中也很重要。comt在组织中有两种形式,可溶性形式(s-

关于儿茶酚的基本信息介绍

  儿茶酚,又名邻苯二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O2,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作橡胶硬化剂、电镀添加剂、皮肤防腐杀菌剂、染发剂、照相显影剂、彩照抗氧化剂等。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儿茶酚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羟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羟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hydroxylmethyl transferase定  义催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与羟甲基受体反应的酶。如EC 2.1.2.1、EC 2.1.2.7、EC 2.1.2.8分别催化甘氨酸、D-丙氨酸、脱氧胞苷酸羟甲基化,形成丝氨酸、2-甲基丝氨酸、5-羟甲基脱氧胞苷酸

羟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羟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hydroxylmethyl transferase定  义催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与羟甲基受体反应的酶。如EC 2.1.2.1、EC 2.1.2.7、EC 2.1.2.8分别催化甘氨酸、D-丙氨酸、脱氧胞苷酸羟甲基化,形成丝氨酸、2-甲基丝氨酸、5-羟甲基脱氧胞苷酸

变肾上腺素的功能

中文名称变肾上腺素英文名称metadrenaline定  义肾上腺素经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作用生成的中间代谢物。经单胺氧化酶作用生成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胺。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

儿茶酚胺的基本信息介绍

  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儿茶酚和胺基通过L-酪氨酸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嗜铬细胞位置的酶化步骤结合。通常,儿茶酚胺是指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肾上腺素(Adr)和多巴胺(DA)。这三种儿茶酚胺都是由酪氨酸为前体转化得到的。

尿儿茶酚胺的基本信息介绍

  儿茶酚胺(CA)又称邻苯二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都是由酪氨酸衍生出来的神经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广泛,含量较多,而肾上腺素含量则较少。多巴胺主要集中在锥体外系部位,也是一种神经介质。它们是重要的典型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血液中CA主要来源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

反式乌头酸2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反式乌头酸-2-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trans-aconitate 2-methyltransferase定  义编号:EC 2.1.1.144。催化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至反式1-丙烯-1,2,3-三羧酸(反式乌头酸)的2-位羧基上,形成(E)-2-(甲氧羰甲基)-2-丁烯二酸的酶。应

反式乌头酸3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反式乌头酸-3-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trans-aconitate 3-methyltransferase定  义编号:EC 2.1.1.145。催化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到反式1-丙烯-1,2,3-三羧酸(反式乌头酸)的3-位羧基上,形成(E)-3-(甲氧羰甲基)-2-丁烯二酸的酶。应

反式乌头酸3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反式乌头酸-3-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trans-aconitate 3-methyltransferase定  义编号:EC 2.1.1.145。催化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到反式1-丙烯-1,2,3-三羧酸(反式乌头酸)的3-位羧基上,形成(E)-3-(甲氧羰甲基)-2-丁烯二酸的酶。应

反式乌头酸2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反式乌头酸-2-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trans-aconitate 2-methyltransferase定  义编号:EC 2.1.1.144。催化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至反式1-丙烯-1,2,3-三羧酸(反式乌头酸)的2-位羧基上,形成(E)-2-(甲氧羰甲基)-2-丁烯二酸的酶。应

简述屈昔多巴的药物相互作用

  对屈昔多巴没有进行专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在用NORTHERA 3期试验中患者同时接受左旋多巴/卡比多巴[carbidopa],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和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其他药物。卡比多巴,一种周边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

关于屈昔多巴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1、吸收  在健康志愿者中在给药后1至4小时达到屈昔多巴的血浆峰浓度(Cmax)(均数约2小时)。高脂肪餐对屈昔多巴暴露有中度影响有Cmax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减低35%和20%。Cmax随高脂肪餐延后约2小时。  2、分布  临床前研究提示屈昔多巴可跨越血脑屏障。屈昔多巴表

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定  义编号:EC 2.1.1.28。催化将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到去甲肾上腺素的氨基端生成肾上腺素反应的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英文名称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PNMT定  义编号:EC 2.1.1.28。催化将甲基从S-腺苷酰甲硫氨酸转移到去甲肾上腺素的氨基端生成肾上腺素反应的酶。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交叉科学研究院研发出首个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

  近日,我校交叉科学研究院新引进的杨凌、葛广波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共同合作,设计研发了首个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的双光子荧光探针。该工作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作为“Hot paper”发表在化学及交叉科学领域一区期刊《欧洲化学》(Chem. Eur. J., D

关于肾上腺髓质的基本信息介绍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 N-methyl transferase,PNMT)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髓质激素的合成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合成去甲

恩他卡朋促进大鼠cAMP依赖的Cl分泌引起胃肠不适

  恩他卡朋(Entacapone)是一种广泛用于帕金森疾病(PD)治疗的药物,是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的抑制剂。然而,恩他卡朋有胃肠副作用,临床上约10%的服用者会出现腹泻。为了研究产生腹泻的机理,科学家采用的新方法非损伤微测技术结合传统方法研究了恩他卡朋造成腹泻的原因。       

儿茶酚的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儿茶酚的结构特点

儿茶酚,又名邻苯二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6O2,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用作橡胶硬化剂、电镀添加剂、皮肤防腐杀菌剂、染发剂、照相显影剂、彩照抗氧化剂等。

O连接的糖基化的基本概念

O-连接的糖基化是将糖链转移到多肽链的丝氨酸、苏氨酸或羟赖氨酸的羟基的氧原子上。O-连接的糖基化是由不同的糖基转移酶催化的, 每次加上一个单糖。同复杂的N-连接的糖基化一样, 最后一步是加上唾液酸残基,这一反应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和TGN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