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四院院长李晓松教授病逝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川大华西第四医院院长,我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李晓松教授因病于7月4日下午14:55去世,享年56岁。 李晓松教授出生于重庆市人,先后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获华西医科大博士学位。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获得者、省学术带头人,现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川大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皇家统计学会资深会员(Fellow);现任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卫生统计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公共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统计学会统计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考试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国家专业学术团体职务。 长期从事卫生统计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统计学......阅读全文

四川大学华西四院院长李晓松教授病逝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川大华西第四医院院长,我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李晓松教授因病于7月4日下午14:55去世,享年56岁。  李晓松教授出生于重庆市人,先后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获华西医科大博士学位。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李松教授Nature子刊细胞重编程新技术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师们证实,一些物理信号可以替代某些化学物质,推动成熟细胞恢复至多能状态。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0月20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华人生物工程学家李松(Song Li)教授。其长

李晓江驳斥埃默里大学指控-暨大接手李晓江团队归国

  近日,华裔教授李晓江及其妻子,还有其实验室的多名中国学生全部被解雇的消息传遍了学术圈,让很多人对李晓江及其妻子和团队将何去何从很是关注。而最新消息!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透露:暨大全盘接手李晓江团队归国!  美国埃默里大学日前以所谓中国“窃取机密”“违反NIH规定”为由,解雇华裔教授李晓江及其妻子,

张晓辉教授:Haplo-The-Asian-Experience

  6月1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于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Haplo -The Asian Experience"。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血液病最有效方法,由于免

郑晓松:夯实质量基础-强化质量监管

  8月27日,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专程来到福建省质监局调研。在局长黄维礼、书记施文的陪同下,郑晓松一行参观了福建省计量院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福建)等,并与福建省质监系统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座谈。会上,在听取了黄维礼等局领导的工作汇报后,郑晓松对福建省质监工作给予了

59岁复旦教授陈晓云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67.shtm

李晓华:人工智能强大是人类福音

  最近,人工智能(AI)领域频频爆出让人类“唏嘘”的新闻:先是人机大战中“阿尔法狗”战胜韩国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最近是AI-CDβ4月份和11位新员工一同加盟美国著名广告公司麦肯世界集团,担任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意总监”。  众所周知,广告创意是一项非常高级的活动,一直以来为人工智能所不

程晓东教授Nature解答表观遗传谜题

  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和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室(New England Biolabs)的科学家们,成功地获得了一个Tet酶家族成员的首个详细分子结构。由于Tet酶能够对DNA进行化学修饰,改变告知细胞机器的表观遗传标记,使得“本应关闭的基因”转为“准备发生改变”,因此这一研究发现对于表

北大谢晓亮教授Cell发表最新成果

  有证据表明,高度表达基因以随机爆发的形式转录,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转录爆发(Transcriptional bursting)。但迄今为止,人们并不清楚这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在细菌中研究转录爆发的具体机制,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高通量的单分子分析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大陆学者;

顾晓松: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

  顾晓松教授是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省基础医学优势学科带头人,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学术团队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顾晓松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

程晓东教授等人PNAS发表cAMP新成果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e)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介于最小的细菌——巴尔通氏体属(Brtonell)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些立克次体可引起高度传染性的严重疾病,使其成为生物恐怖主义威胁。本疾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发病率仍较高,是造成死亡的主

北科大李晓刚团队:淡泊名利,潜心科研攻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203.shtm淡泊名利,潜心科研攻关春风化雨,种得人间桃李他们为腐蚀防护学科作出巨大贡献他们的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钢筋铁骨,北科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腐蚀与防护中心李晓刚团队共同讲述他们的北科故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发展和应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黎晓新教授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月26日,国际眼科科学院主席保罗·理查德博士致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正式通知她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来信说,“我非常荣幸地通知您已经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祝贺您成为这个由33个国家的眼科界领导者组成的学术组织成员。”  国际眼科科学院(Academia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任教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来自美国化学会的最新消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

李戎教授Cell为癌症设下治疗陷阱

  癌症是一种众所周知逃避治疗的疾病。它可以采用多重身份,累积突变甚至获得或丢失整条染色体来构建出抵抗药物的遗传变异。  这种能够随情况变化发生进化的能力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可将癌症护理转变成打地鼠游戏,当临床医生在一种疗法之后采用另一种疗法来打击癌细胞时结果只会出现新的耐药形式。  现在,来自St

李晓东调研陕西省农村土壤治理与修复情况

4月8日至10日,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带领省政协科技委员会部分委员,联合省科技厅、省国土厅、省环保厅和省农业厅,就“我省农村土壤治理与修复”议题赴安康和商洛实地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紫阳县蒿坪河流域、白河县西坝河流域、镇安县锡铜沟流域等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现场,详细了解当地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和迫切

武汉大学原校长李晓红任教育部副部长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综合报道 据人民网北京11月8日消息: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第五十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重视特殊教育”建言献策。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在座谈会上讲了意见。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介绍了有关情况。  据悉,这是李晓红首次以教育部副部长身份亮相,他此

李晓江:用CRISPR构建大型神经变性病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到治疗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相比较啮齿动物来说,大型动物更接近于人类,它们为确定人类中所看到的重要病理事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大型动物对于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确定治疗靶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乏来自大型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系,我们很难用传统

李晓江:用CRISPR构建大型神经变性病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到治疗方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相比较啮齿动物来说,大型动物更接近于人类,它们为确定人类中所看到的重要病理事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大型动物对于验证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确定治疗靶标,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乏来自大型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系,我们很难用传统

王晓雪、欧阳松应团队发现VII型毒素/抗毒素系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晓雪团队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松应团队,合作发现广泛分布在细菌和古菌中的一大类毒素/抗毒素(TA)系统的新作用机制,并建议命名为VII型 TA。相关研究10月12日在线发表于《核酸研究》。  TA系统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目前

李戎教授Cell发表错误蛋白惊人发现

  来自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生成了一个有关细胞错误折叠蛋白聚集物的惊人研究发现。这些聚集物往往与诸如帕金森氏病一类的老年性疾病相关联。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0月1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Stowers研究所研究员李戎(Rong Li)博士。

谢晓亮教授今日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今日,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传来喜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的谢晓亮教授成功当选为医学院院士。这也是他在2008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斩获的又一项殊荣。  自1970年成立以来,美国国家医学院就在健康、科

厦门大学吕晓雯教授研究组博士后招聘

  (实验室网站:https://med.xmu.edu.cn/2020/0915/c15900a413563/page.htm)研究方向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三维基因组学,通过优化并开发生物信息分析流程提出新的理论模型,采用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优化多组学文库构建技术对模型进行生物学功能验证。

苏州科技大学赵晓龙教授逝世,享年52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101.shtm 据发布的讣告,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政协苏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

王晓东院士、王洁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证实,BMP-BMP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了EGFR突变肺鳞癌患者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洁(Jie Wang

李晓江团队开发治疗亨廷顿舞蹈症的新方法

  近日,暨南大学李世华教授、闫森研究员和李晓江教授等在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A Specific Mini-Intrabody Mediates Lysosome Degradationof Mutant Huntingtin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