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发展和应用了大量单分子分析技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谢晓亮教授的研究组首次证明,可以在室温下通过荧光检测的方法进行单个分子的动力学研究。有了该项技术,他的研究团队对单个酶分子介导的催化反应进行了实时观测。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阐明了单个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存在涨落的,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科学家对于生物动态过程的认识。后来人们在其他很多系统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21世纪初,谢晓亮研究组发明了一种方法,通过电子转移可以直接探测单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动力学,以揭示单分子酶学的机制。最近几年,他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因在活细胞内实时观测蛋白分子的生成而获得......阅读全文

饶毅卸任,“四院院士”谢晓亮任职北大理学部主任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卸任,任职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饶毅回顾了任职期间相关工作,简要总结了理学部各院系过去三年的发展。他认为,过去几年来,学校理学学科发展迅速,但也存在

北京大学谢晓亮:通往精准医学之路

  大高个儿,走路大步流星,谢晓亮像一阵风进了办公室。提起“基因”“染色体”这些名词,他还来不及放下公文包,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只需要一个细胞,就可以对细胞携带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谢晓亮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一幅温馨的照片。这是一张研究人员与新生婴儿的合影,除了谢晓亮,照片里还有北京大

谢晓亮:从单细胞研究到高通量测序

  2011年7月第八期《自然—方法学》刊登了Monya Baker撰写的一篇人物特写,详细介绍了在当期发表的论文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全文翻译如下:  在科学界,

谢晓亮教授今日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今日,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传来喜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的谢晓亮教授成功当选为医学院院士。这也是他在2008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斩获的又一项殊荣。  自1970年成立以来,美国国家医学院就在健康、科

充满差异的单细胞蛋白表达

哈佛大学谢晓亮小组的最新研究结构显示,蛋白的数量(绿色)与mRNA的数量(红色)在各个细胞中有很大差异。  科学家们近日首次实现了对物种在整个表达谱范围内的蛋白表达噪声测量。该项成果是单分子技术与系统生物学交互融合的典范,预示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时代的来临。  在基因表达研究领域,传

“精准”技术诞生的人类婴儿:谢晓亮和北大的故事

第一位MALBAC宝宝周岁照(左:谢晓亮;右:陆思嘉)  1、女明星与被拒的申请  2013年,有关个体化医疗最大的新闻之一是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自己已“预防性”地切除了双侧乳腺,原因是她携带一种“错误”的基因——BRCA1,这种基因会极大增加携带着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她大概会有87%的

谢晓亮院士研发出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人类、草莓、蜜蜂、鸡和大鼠等许多生物体都已经进行过DNA测序。如果说测序个别物种具有挑战性,那么测序单个细胞的DNA无疑更难。    谢晓亮院士研发出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为了获得足够的DNA进行测序,通常需要数以千计或甚至数以百万计的细胞。而找出哪种突变存在于哪种细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自然—方法学》特写:无需标记的激光特技

哈佛大学的Brian Saar,Gary Holtom和谢晓亮教授(从左至右)发展了非线性显微成像技术和应用。 一个富含蛋白质的毛发及其周围的富含脂肪的皮脂腺。该图像是通过受激拉曼散射方法采集的,绿色为脂肪,蓝色为蛋白质。  最近出版的《自然—方法学》刊登特写文章——《无需标记的激光

谢晓亮院士Science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人类、草莓、蜜蜂、鸡和大鼠等许多生物体都已经进行过DNA测序。如果说测序个别物种具有挑战性,那么测序单个细胞的DNA无疑更难。   为了获得足够的DNA进行测序,通常需要数以千计或甚至数以百万计的细胞。而找出哪种突变存在于哪种细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只存在于少数细胞(如早期癌细胞)中的突变也基本

超分辨率显微镜荣获诺贝尔奖为何华人学者落选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一直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现在人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

谢晓亮当选中国化学会首位华裔荣誉会士

  据中国化学会官方网站消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日前当选“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成为获得该荣誉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谢晓亮教授是世界知名生物物理化学家,他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

谢晓亮获美化学会Harrison Howe奖

  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美国化学会Harrison Howe奖。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官方网站的公告说,谢晓亮教授及其研究组从事多个相关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致力于发展新型物理及化学技术手段以解决紧迫的生物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来自美国化学会的最新消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

谢晓亮获美国生物物理协会Founders奖

  谢晓亮获美国生物物理协会Founders奖,为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科学家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 Mallinckrodt讲席教授谢晓亮,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第56届美国生物物理年会上接受了该协会2012年Founders奖,并应邀做了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又一华裔新星 Nature发文报道成像技术重大突破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电子预共振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Electronic Pre-Resonanc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这一技术结合了拉曼散射光谱窄(~1 nm)以及荧光分析灵敏度高的优点。研究人员利

“闪耀”Nature 拉曼显微术突破传统光学成像颜色极限

近年来,显微镜技术在不断地突破自身的局限。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电子预共振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Electronic Pre-Resonanc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这一技术结合了拉曼散射光谱窄(

又一华裔新星 Nature发文报道成像技术重大突破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电子预共振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Electronic Pre-Resonanc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这一技术结合了拉曼散射光谱窄(~1 nm)以及荧光分析灵敏度高的优点。研究人员利

活组织中分子运动可实现“视频化”

  新型SRS显微镜有助缩短外科手术时间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镜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最新的生物医学成像设备,极大拓展了SRS显微镜的视野。其速度之快精度之高,如同“视频”,足以使科学家直接目睹分子在活组织中的运动。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

专家汇聚|精彩纷呈 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

  业界人士翘首以盼的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9)将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将继续坚持“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方向,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组织学术报告会、专题论坛和仪器展。  同期将举办“BCEIA·

谢晓亮等研究揭示DNA别构效应

  2013年2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的研究报告,通过单分子生物物理等手段严谨地证实了DNA中确实存在别构效应。该研究揭示了DNA一个新的基本性质,不但在物理上非常有趣,而且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该项工作是由美国科学院

群英荟萃,精彩纷呈|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0月23日,两年一度的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相关链接:活动缤纷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开幕)。本届BCEIA首次举办了“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测

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举行

  今晚7点,“2017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施一公,复旦大学校领导、求是奖评委、往届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代表等约400人参加了典礼。颁奖典礼由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教授和查懋声主席致辞开始,至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演讲落幕

谢晓亮院士Science子刊:开发先进肿瘤检测技术

  来自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采用定量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显微镜来检测人类脑肿瘤浸润。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0月1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哈佛大学

一流专家汇聚,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相得益彰

——刘虎威教授畅谈BCEIA2019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刘虎威教授畅谈BCEIA2019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采访实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当前医疗行业排名第一的业务领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全球IVD市场规模

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联姻”合作研究抗癌新“利器”

  近日,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产学研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中恒集团举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校企间的产学研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和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图为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产学研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据悉,这次就单细胞测序癌症早期诊断等方面进行科研合

谢晓亮JAMA畅谈单分子生物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

谢晓亮: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