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1型糖尿病的表观遗传致病机理

11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科研人员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Andrew E.Teschendorff研究组的合作研究——Increased DNA methylation variability in type 1 diabetes across three immune effector cell types。通过设计新研究方案,开发新的计算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三种免疫细胞表观遗传水平的变异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这些只存在于糖尿病病人中的表观遗传变异的发现为糖尿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位于人体胰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损伤所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五岁以下的幼儿中。这表明某些非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该项目中,研究......阅读全文

科学家揭示1型糖尿病的表观遗传致病机理

  11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科研人员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Andrew E.Teschendorff研究组的合作研究——Increased DNA methylat

首例阻断表观遗传印记基因IGF2致病突变婴儿诞生

4月14日11点47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名具有非凡意义的女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诞生。“这是全球首例应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技术,阻断表观遗传印记基因IGF2致病突变并成功诞下健康胎儿的典范。”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说,“这将为众多因类似疾病困扰的家庭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致病机理研究获进展

  2015年11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Human Mutation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DNA分型中心教授吴元明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编码线粒体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mtPheRS)的FARS2基因可能是神经退

衣原体致病机理

衣原体能产生类似格兰阴性菌内的内毒素,静脉注射小白鼠,能迅速使动物死亡。体外试验提示,衣原体表面脂多糖和蛋白促进其吸附雨易感细胞,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促进易感细胞对衣原体的内吞作用,并能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从而使衣原体在吞噬体内繁殖破坏细胞。受衣原体感染的细胞代谢被抑制,最终被破坏。

《PLOS-Genetics》:表观遗传学可解释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大约8%的美国人和全球超过3

什么是表观遗传?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母体效应(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

“动物流感遗传变异与致病机理研究”等项目启动

   10月12日,科技部农村中心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下属“动物流感遗传变异与致病机理研究”、“家禽重要疫病诊断与检测新技术研究”两个项目的启动会。科技部农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市科技局管理人员以及项目咨询专家

食品致病菌的致病机理分析

痢疾杆菌其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病菌黏附于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内,继而生长繁殖并引起炎症,在内毒素的作用下使肠壁组织坏死,肠功能紊乱,以致出现毒血症。有些痢疾杆菌能产生肠毒素,导致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污染源是带菌动物(牛、羊、猪、鸡等)和病人及隐形带菌者。主要通过摄入污染该菌的动物性食品导致发病

Plos-one:遗传分析发现肥胖和糖尿病新致病基因

  近日,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例极度肥胖的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DNA测序分析,发现了一个导致人类肥胖和糖尿病发生的新致病基因。   众所周知,体重的调节过程需要许多基因的参与,目前已知有超过30个基因发生有害突变后会导致人类发生极度肥胖,与此相类似,也有许多基因在发生改变之后可能导

EB病毒的致病机理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EBV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不同感染状态表达不同的抗原,增殖性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早期抗原、EBV衣壳蛋白和EBV膜抗原,潜伏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核抗原和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

衣原体能产生类似格兰阴性菌内的内毒素,静脉注射小白鼠,能迅速使动物死亡。体外试验提示,衣原体表面脂多糖和蛋白促进 其吸附雨易感细胞,促进易感细胞对衣原体的内吞作用,并能阻止吞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从而使衣原体在吞噬体内繁殖破坏细胞。受衣原体感染的细胞代谢被抑制,最终被破坏。

埃博拉病毒致病机理

  埃博拉病毒粒子的直径为80纳米,长度为970纳米,属丝状病毒科。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扎伊尔、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第4个埃博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灵长目动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献报导有极少数人感染此病

什么是表观遗传调节?

中文名称表观遗传调节英文名称epigenetic regulation定  义与DNA排列顺序的变化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频率、速度或者表达度的过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这种调节不能通过种系或生殖细胞传递,但可通过细胞分裂传给子代,在静止细胞的细胞质中也能稳定地自我繁殖。这种调节的失误或减

表观遗传研究指南(二)

  今年九月,对于基因组研究者们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月份,因为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院(NHGRI)资助的ENCODE项目在Nature,Genome Biology,Genome Research等杂志上公布了三十多份论文,还有在Science,Cell,以及the Journal of Bi

表观遗传学修饰

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是指表观遗传学改变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 RNA 如 miRNA) 对 表观基因组基因表达的调节,这种调节不依赖基因序列的改变且可遗传表观。因素如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 miRNA 是对环境刺激因素变化的反映,这些表观遗传学因素相互作用以调节基因

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

  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是一种稳定存在的表观遗传修饰,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MTs)催化产生。近年来研究发现,TET双加氧酶家族蛋白可以氧化5mC,从而介导DNA发生去甲基化。虽然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基因组印记和X染色体失活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DNA甲基

华人团队报道糖尿病孕妇与新生儿缺陷的致病机理

  神经管缺陷,又称神经管畸形,胎儿NTDs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脑膨出、脑脊髓膜膨出、唇裂、腭裂等。我国每年新发NTDs患儿约1.8万例。发病原因复杂,包括孕妇糖尿病、叶酸缺乏、肥胖、和妊娠早期用药不当。每年全球有30万孕妇受NTDs影响,她们所产下的病儿中约10%寿命不超过1年。母亲患有糖尿病时妊娠

干细胞用于构建疾病模型,解析遗传性心脏病致病机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患者负责心脏跳动的心肌细胞会出现异常肥厚症状。这种病症多存在于不少遗传性疾病中,包括CFC综合征(cardiofaciocutaneous syndrome)、努南综合征(患者常面部五官异常、身材矮小、骨骼畸形、先天心脏缺陷)。目前,对于这类心肌肥

乳糖不耐受的致病机理

在缺乏乳糖酶的情况下,人摄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腹胀、放屁。过量的乳糖还会升高肠道内部的渗透压,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腹泻。 当未分解吸收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存在的细菌发酵成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并产生一些气

表观遗传“淘金热”袭来

  一些奇思妙想似乎会突然冒出来,不过2008年,Chuan He却有意地寻找这样一个想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当时刚刚启动资金支持高风险、高影响项目,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化学家He打算申请。不过,他首先需要一个好的领域。  他一直在研究修复损伤DNA的蛋白家族,他开始怀疑这些酶可能也会对RNA产生作

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要发现

  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的一种形式,常用于商业化大规模生产园林植物和树,因为它能够实现高性能、基因相同个体的快速繁殖。然而对于某些物种,营养繁殖有着严苛的要求,需要技术先进的无菌培养来生成可以发育为苗木的克隆胚胎。而有一部分以这种方式繁殖的植物会因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改变显示出发育异常。  在9月9日的

Cell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为了将两米长的DNA分子装入到只有几千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细胞核中,DNA长片段必须强力地紧密压缩。表观遗传学标记维持着这些称作异染色体的部分。来自马克思普朗克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现在进一步发现了异染色质形成必需的两种机制。相关论文发布在近期的《细胞》(Cell)杂志上。   由

Science:祖母的表观遗传“原罪”

  如果一名孕妇营养不良,由于所谓的“表观遗传”效应,她的孩子罹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一项小鼠新研究证实,妊娠期的这种营养“记忆”还可通过雄性后代的精子传递给下一代,提高她们孙辈的疾病风险。换句话说,其印证了一句老的格言“你祖母的饮食都会影响你”。这项研究还对表观遗传效应如何代代相

-Science:父亲“原罪”之表观遗传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癌症或甚至有心脏问题,或许你应该将其归罪于父亲或甚至祖父的行为或环境。近年来,科学家们已证实甚至在母亲怀上后代之前,父亲的生活经历包括食物、药物、暴露于毒性产物、压力等都可以影响他的孩子、甚至孙子的发育和健康。  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已开展了十年的研究工作,对于延续数代

表观遗传调节的概念介绍

中文名称表观遗传调节英文名称epigenetic regulation定  义与DNA排列顺序的变化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频率、速度或者表达度的过程。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这种调节不能通过种系或生殖细胞传递,但可通过细胞分裂传给子代,在静止细胞的细胞质中也能稳定地自我繁殖。这种调节的失误或减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

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学科。遗传学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 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则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表观基因组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遗传机理或有别欧美

近日,国际糖尿病研究领域杂志《糖尿病学》在线发表针对中国汉族人群的大规模2型糖尿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成果。研究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遗传机理与欧美人群可能不完全相同。 目前,已经报道的2型糖尿病基因易感位点有近60个,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在欧美和其他亚洲人群中发现的。我国近30年来2型糖

关于全脑炎的致病机理介绍

  现已证明本病时脑组织内有麻疹病毒抗原,从而确定是麻疹慢病毒感染。测定病毒抗原的方法有数种,其一是用原位杂交测得麻疹病毒基质蛋白的核苷酸顺序。本病的发病机制与麻疹病毒合成基质蛋白有关。基质蛋白是麻疹病毒的一种多肽。SSPE病人虽然对麻疹病毒的其他多肽类有高滴度的抗体,但缺乏对基质蛋白的抗体。SSP

Nature解密自闭症致病机理

  自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蛋白质合成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之间的重要关联,可能为新的治疗途径提供支持。细胞通过调控mRNA翻译来制造蛋白质。这一机制涉及细胞和生物功能的各个方面。在小鼠中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组称作neuroligins的神经元蛋白异常的高度合成可导致与确诊ASD

HIV病毒结构特征和致病机理

HIV病毒的结构特征: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2、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3、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