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大院士PNAS解析“垃圾”RNA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围绕一种关键小蛋白:Stc 1的结构和功能展开了研究,从中揭示出了裂殖酵母中RNAi与染色质修饰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指出了非编码RNA的又一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以及邓迪大学Elizabeth H. Bayne,其中施蕴渝院士研究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用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及计算生物学研究与重大疾病或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动力学与功能关系,以及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小分子配基的相互作用等。 ENCODE项目的研究数据表明,四分之三的人类基因组是能转录的,但其中只有最多不过1.5%的能编码出蛋白,其余的非编码RNAs(ncRNA)——“垃圾”RNA,包括5'和3'非翻译区mRNAs,都发挥着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基因网络调控等方面的作用。 研究表明,......阅读全文

遗传多样性随着衰老而增加

染色质修饰包括组蛋白转录后修饰,组蛋白多样性。连同DNA一起调控表观遗传表型。虽然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生理学过程和人类疾病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此前存在的技术检测通道有限,无法同时检测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特异性marker和各种染色质修饰。因此在人类免疫细胞中进行染色质研究具有挑战性。近期出现的一个技术

Cell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为了将两米长的DNA分子装入到只有几千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细胞核中,DNA长片段必须强力地紧密压缩。表观遗传学标记维持着这些称作异染色体的部分。来自马克思普朗克免疫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现在进一步发现了异染色质形成必需的两种机制。相关论文发布在近期的《细胞》(Cell)杂志上。   由

Nature 表观遗传学进展将遗传学、环境与疾病联系了起来!

  21世纪,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其产生了让研究人员感兴趣和憧憬的东西,当然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传的成分,本文中,我们回顾了表观遗传学在过去几十年里是如何演变的,同时分析了近年来改变科学家们对生物学理解的一些研究进展;我们讨论了表观遗传学和DNA序列改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观

染色质,解锁癌症表观遗传学的钥匙

  表观遗传学指基因序列不变化的前提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改型、基因沉默、RNA编辑、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等。其中,染色质改型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涉及多种导致DNA和组蛋白组成变化、染色质构象变化的蛋白质。  众多研究已经证明,染色体畸变和染色质异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组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基因表达的调控又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要想提供蛋白因子直接调控的证据,需要直接检测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就是一种研

Cell Research:一类全新植物异染色质蛋白

  研究人员发现一类植物特有的新型组蛋白甲基化阅读器ADCP1,并确定其为动物HP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异染色质蛋白1)功能同源蛋白,揭示出其在植物异染色质维持和转座子元件沉默中的作用,彰显了不同生命界中表观机制的复杂性和保守性。  2018年11月13日,清华-北

好消息!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成功解析

  DNA如何包装成染色体,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破解的重要科学问题。近30年来,由于缺乏系统、合适的研究手段,作为染色质包装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30纳米染色质高级结构研究一直是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李国红(中)在工作  科学家已经发现,染色质包装分4步完成,对应了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深度剖析基因组自我调节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日,两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因组自我调节的分子机制。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包含了每个细胞和组织发育和发挥正常功能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当被写入DNA后,每个基因都会进行信息编码,包括帮助确定组织形状的结构蛋白、催化生命

体内甲醛交联及染色质免疫沉淀--研究DNA和蛋白质作用

染色质由真核基因组包装而成,它参与了转录、复制、重组、修复等许多以DNA一蛋白质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生化过程。研究者感兴趣的是这些过程涉及到哪些特异的基因或DNA序列,有哪些蛋白质参与。尽管有许多人对染色质进行分类,就像Holde将其分为转录活性或非活性位点,但染色质构本身是动态的,并且DNA与非组蛋白

Cell | 染色质激活或抑制状态决定了核小体分离的差异性

  染色质结构通过促进或抑制该结构的转录可以控制基因组的功能和细胞身份认定。这些染色质结构中存在特定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它们与特定转录状态相关,并可促进抑制性染色体结构的形成,影响基因的表达【1】。  为了在细胞分裂时依然保

研究发现去甲基化酶REF6是基因组中靶向的重要因素

  核小体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由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组蛋白翻译后共价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状态而调控基因表达等过程。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通过维持基因的沉默状态,在动植物细胞命运决定以及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基因

超高分辨直接观测基因表达的染色质时空调控

  生命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个体发育中,单个细胞如何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这个过程高度依赖于基因表达的精确时空调控,而这种细胞特异基因表达与染色质的调控密切相关。比如,不同的顺式调控原件增强子能够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地激活目标基因。每个基因经常由分布在千碱基(kb)甚至兆碱基(Mb)以外的多个增

研究揭示H2AK119ub1在染色质蔓延以及跨细胞周期继承机制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红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YBP/YAF2-PRC1 complexes and histone H1-dependent chromatin compaction mediate propaga

医学院与郑州大学在《自然》合作发表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

  5月3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研究组、医学院那洁研究组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莹璞研究组紧密合作,在《自然》期刊发表题为《人类早期胚胎染色质研究揭示基因组激活前后表观遗传转换规律》(Chromatin analysis in human early development revea

《科学》发表同济大学高亚威团队联合研究成果

  摘要:1月17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高亚威教授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何川、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韩大力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N6-methyladenosine of chromosome-associated regulatory RNA regulates chro

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系统

1. 真核生物表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① 真核生物具有转录后加工系统,可识别并删除基因中的内含子,剪切加工为成熟mRNA.②具备完善的翻译后加工系统,可进行糖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使蛋白形成正确的天然构型,因而真核生物表达系统产生的蛋白更接近天然状态,有利于其功能、生物活性的研究。③某些真核细胞可将基因表

克隆基因的表达(expression of cloned gene)-3

(3)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基本上是单倍体,而真核基因组是二倍体。(4)如前所述,细菌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成串排列,组成操纵元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单元,共同开启或关闭,转录出多顺反子(polycistron)的mRNA;真核生物则是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条mRNA,即mRNA是单顺反子(monocistron)

研究发现染色质装配因子1具有重要表观遗传调控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焦仁杰研究员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染色质装配因子 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 CAF-1)对异染色质区域的基因表达发挥十分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作用。他们的成果已被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期刊J. Cell Sci.接受发表。

徐国泰博士等揭示ER阳性乳腺癌耐药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据最新发表于CA Cancer J Clin杂志的全球癌症数据统计,全球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10万,死亡病例62.7万,在所有导致死亡的癌症类型中排名第二【1】。乳腺癌细胞可以依据其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

Dev Cell | 宋艳组揭示转录因子神经元终末分化的新机制

Image credit: Zhi Ye  由抑制性组蛋白修饰H3K9me3所标记的异染色质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变得高度凝聚,其区域显著扩展 【1,2】,形成防止已分化细胞命运逆转的重要壁垒。与此相对应,H3K9me3+异染色质区域的解压缩可以极大提高细胞重编程的效率【3, 4】。过去的研究表明,H3K

时隔两年 清华大学青年学者再发Nature解析染色质重塑

  在真核生物细胞内,DNA缠绕着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染色质在包装、保护遗传物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染色质形成同时对细胞内的一些生理过程,如DNA复制、转录、修复等产生了巨大的障碍。为此SWI/SNF家族染色质重塑复合物通过利用ATP水解的能量调控染色质的结构,广泛参与

重要作物染色质三维构象新特征成功解析

  山东农业大学李平华课题组和香港中文大学钟思林课题组的合作研究团队,日前在重要作物大基因组染色质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论文。  该团队利用最新的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通过对玉米、番茄、高粱、水稻和小米等主要作物的染色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成功揭示了

单分子力谱定量解析泛素修饰对基因调控研究获进展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线性DNA分子作为庞大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都比较长(人类一条染色体的DNA长度约为2米),生命通过组蛋白将DNA分子有序组织压缩形成微米级别的染色质存储到细胞核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其中DNA缠绕在组蛋白巴聚体周围约两圈,完成对DN

单分子力谱定量解析泛素修饰对基因调控研究的新进展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线性DNA分子作为庞大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都比较长(人类一条染色体的DNA长度约为2米),生命通过组蛋白将DNA分子有序组织压缩形成微米级别的染色质存储到细胞核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其中DNA缠绕在组蛋白巴聚体周围约两圈,完成对DN

物理所SM1组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解析泛素修饰对基因调控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线性DNA分子作为庞大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都比较长(人类一条染色体的DNA长度约为2米),生命通过组蛋白将DNA分子有序组织压缩形成微米级别的染色质存储到细胞核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其中DNA缠绕在组蛋白巴聚体周围约两圈,完成对DN

干细胞牛人PNAS发布染色质蛋白组学分析法

  当下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手段的革新非常快,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组学水平的研究使得从整体水平认识生命过程成为可能。美国怀海德生物医学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的Richard A Young博士在这方面——尤其是利

快速了解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

  ChIP技术的原理   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以富集存在组蛋白修饰或者转录调控的DNA片段,再通过多种下游检测技术(定量PCR、基因芯片、测序等)来检测此富集片

朱健康研究团队发现植物DNA主动去甲基化新机制

  7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

研究发现植物DNA主动去甲基化新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i

组蛋白研究进展速览!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多篇研究报告,共同解析科学家们在组蛋白研究上取得的新成就,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Daniel N. Weinberg et al,doi:10.1038/s41586-019-1534-3  【1】Nature:揭示组蛋白标记H3K36me2招募DNMT3A并影响基因间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