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美国“冰封”原因在于极地升温

据新华社电美国近来遭受罕见的严寒天气,多地出现数十年来气温最低值。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弗拉迪米尔·里亚比宁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冰封”是因为极地旋涡南下,进一步原因在于极地升温。 极地旋涡是活跃在极地高空的大规模冷性气旋,通常其影响范围仅限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里亚比宁分析说,气候变化造成北极地区升温比其他地方更为严重,极地与中纬度地区温差缩小,减弱了极地高压对极地旋涡的控制能力,导致极地旋涡向中纬度地区“游走”。反映在天气上,寒冷气流“入侵”中纬度地区并造成大范围气温骤降和暴风雪灾害的可能性和频率正在增加。 里亚比宁援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报告说,有很多证据显示北极升温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极端天气增多有关系。 眼下,美国冰冻三尺,但欧洲冬日却反常地“暖意”十足,不少西欧城市的日间最高气温都超过了10摄氏度。里亚比宁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受高压控制北美地区影响,同一纬度的大西洋低压会将温暖气......阅读全文

北极地区发现已灭绝的巨型骆驼化石

  艾斯米尔岛巨型骆驼的生活复原图   北极并非生命的荒漠,加拿大的研究者最近就在北极发现了已灭绝的巨型骆驼的化石证据。他们利用在艾斯米尔岛上发现的骨骼碎片中的胶原蛋白遗存鉴别出了350万年前的骆驼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北的骆驼。来自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古脊椎动物学家Natalia Rybc

两极地区在气候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古代气候和海洋温度可以为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如何发展提供线索。最近,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下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其中公布了可追溯至365万年前的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数据。这些数据表明,这两个靠近极点的地区在热带气候演变过程

加拿大北极地区气温创4.4万年新高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在新一期《地球物理通讯》月刊上报告说,加拿大北极地区上世纪的夏季平均气温是过去4.4万年、甚至可能是过去12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研究人员提取了加拿大巴芬岛多个地区融化冰盖下的苔藓样本,并使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对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苔藓样本上一次暴露在空气中至少

南极地区一冰架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

 受气温异常升高影响,南极地区一座冰架日前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5日报道,南极地区东部、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15日前后崩解。英国南极考察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罗布·拉特说,气候变暖增加了冰架崩解的可能性。法国、意大利合建的康

北极地区的全球变暖助长了永久冻土上的大火

  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在2019年和2020年经历了异常数量的火灾。这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因为北极地区有大面积的永久冻土,这是一层永久冻结的底土,积累了大量的碳。火灾会破坏永久冻土层,并导致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排放。  一直没有答案的问题是,2019-2020年火灾的这种增加是一种特殊情况,还是一种

应对北极地区的石油泄漏:探测技术解决冰川下的麻烦

  不难想象,当海上钻井平台的油井发生爆裂,大量的石油喷薄而出,这不仅会对钻井平台造成致命性破坏,也会严重污染大片海域。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天有5.3万桶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去。如今,世界石油巨头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探寻可以阻止石油泄漏的途径。   回眸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

大气所揭示北极地区云类型和云相态时空分布特征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冰面积正在减少。剖析北极天气和气候特征对气候预测和潜在航道开发颇为重要。而云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被认为是北极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基于CloudSat-CALIPSO云产品的全球云特征研究集中在云量较高和天气过程较活跃的地区,如热带和中纬度西风带附近;基于Clo

南极地区气态污染物的来源及传输途径研究获进展

  由于南极大陆低温、干燥,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地区,一旦遭受到污染就更加难以治理。研究南极地区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的水平、来源及其路径对保护极地环境、研究极地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129I(T1/2=15.7 Ma)主要来自于人类核活动的释放,包括核武器试

刘翠艳团队在北极地区甲烷净排放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地外海洋系统研究室研究员刘翠艳作为共同作者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了题为Reduced net methane emissions due to microbial methane oxidation in a w

第三极地区历史冰湖溃决洪水事件研究中获进展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通常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显著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冰湖溃决洪水灾害频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尽管有诸多冰湖溃决洪水事件被报道,但冰湖溃决洪水通常发生于高海拔无人区,一些小规模溃决事件未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破坏。据推测,仍有已发生的冰湖溃决洪水事件未被发现和记录。

我国已形成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优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76.shtm8月28日至31日,首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第二次青藏科考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分队队长孙航在会上说:“经

三极地区升温速率相比更快-为全球平均水平2到3倍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主题边会在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COP25)“中国角”成功举办。与会专家透露,通过研究发现南极、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是地球系统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三极地区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升温水平的2—3倍,异常升温也将导致极其严重的环境后果,严重改变三极乃至全球的生

研究显示:地球生态系统若遇灾变两极地区或先崩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50.shtm地球生态系统在遭遇快速升温等重大环境灾变时,不同纬度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否同时崩溃?近日,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在约2.52亿年前发生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中,低纬度地区

科学家首次研究西伯利亚北极地区湖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塔斯社2019年4月23日消息,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和法国南比利牛斯天文台的科学家首次对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的湖泊进行全面研究,以确定它们对北极气候的影响。  在西伯利亚北极地区存在大量热熔湖,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世界各国科学家,特别是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学者对这些湖泊非常感

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从中山大学获悉,12月22日12时20分,伴随着一声洪亮的汽笛声,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 12月19日,极地号出发到桂山水域进行试航。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

首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学术研讨会通知

  会议主办单位:  西藏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  西藏自治区化学会  西藏大学理学院  大会主席:江桂斌 院士  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将于2013年7月15日至7月20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大学举行,会议具体日程及科考线路

我国高校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2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近日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 近日,极地号出发到桂山水域进行试航。航行过程中,随航人员全面检查了航行状态下极地号各设备及系统的协调性、工作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测

极地已非人类最后净土-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极地“扎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北极是人类最后的净土。终年白雪覆盖,人迹罕至,理应与各种污染物无缘。但事实并非如此,众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早已在极地“扎根”。   在日前于拉萨举办的“首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以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等为代表的

NASA证实水星极地存在水冰

  美国航天局(NASA)的宇宙飞船获得的新证据证实了长期以来的一项假说,即水星极地地区存在大量水冰。   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水星,并且有可能揭示地球的起源。刊登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有关这项发现的三篇文章说,NASA的“信使”号探测器环绕这颗炎热、多岩石的行星运行了一年半,发现了与纯水冰

国际极地科学大会在挪威开幕

  国际极地科学大会6月8日在距挪威首都奥斯陆东北25公里的利勒斯特伦会展中心开幕。  包括中国在内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从事极地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应邀参加这次大会。他们将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举行1200多场报告会,分享极地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未来极地研究合作注入新的动

极地漩涡或给美国带来寒冬

  随着北极风模式转向欧洲,它可能会让寒冷刺骨的空气降临到美国。图片来源:BENJAMIN LIPSMAN Flickr  近年来的极地涡旋已经给美国北方各州带来了令人痛苦的寒冷,使人们在屋外很难呼吸。现在,人们可能会在更长时间里经历这种痛苦的感觉。  这是10月24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得出的

岛津参加第六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30日至8月3日在拉萨市成功召开。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化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共同发起举办。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

极地科学家用气球建隧道

  1967年,美国放弃了位于格陵兰岛的一个绝密军事基地,原因是其地下隧道在冰层的重压下坍塌了。这也是在世界上最寒冷和最偏远的地区工作的科学家所熟悉的问题,他们同时还必须处理有限的基础设施和缺乏建筑材料带来的问题。如今,北极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雪层下吹一些大气球,从而形成结实

德国极地试种蔬菜获得成功

  在德国北极科考营地,研究人员试种西红柿、黄瓜、大头菜等多种蔬菜获得成功。目前营地已收获了183公斤新鲜蔬菜,包括29公斤西红柿、1.6公斤黄瓜。这项试验不仅可以部分解决漫长冬天营地工作人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也给在非洲沙漠中种植蔬菜,或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带来启发。  极地的冬天有一段漫长的“隔离

气候变暖让极地荒野受到农业威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51.shtm

美南极地质实验室搬家在即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在寻找一处新址储存南极海洋沉积物岩芯——来自南冰洋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环境记录。自1963年起,这些岩芯便被存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过,去年该校告诉nsf不想再保管它们。南极海洋地质学研究设施移往何处的决定必须在今年8月3日前作出。   “这个研究领域并非现有教职

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召开

  记者从日前于合肥召开的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里,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极地海洋环境特性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北极战略等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4天的时间里,孙枢、李廷栋、李曙光、魏奉思等4位院士和来自全国68家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完成大修

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大修,以全新的面貌精彩亮相。承担此次大修任务的上海船厂为“雪龙”号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出厂仪式。“雪龙”号此次大修耗资2亿多元,主要对船体、轮机、电气和科考4个部分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图为“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出厂仪式现

专家称美国“冰封”原因在于极地升温

  据新华社电美国近来遭受罕见的严寒天气,多地出现数十年来气温最低值。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弗拉迪米尔·里亚比宁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冰封”是因为极地旋涡南下,进一步原因在于极地升温。   极地旋涡是活跃在极地高空的大规模冷性气旋,通常其影响范围仅限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里亚比宁分析说,气候变化

人类抽取太多地下水导致极地漂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7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