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植生所《PlantCell》发表菌根共生新成果

近日,知名期刊《Plant Cell》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英国John Innes中心和约克大学等处关于菌根共生的最新研究成果“A H+-ATPase That Energizes Nutrient Uptake during Mycorrhizal Symbioses in Rice and Medicago truncatula”。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并表明通过对H+-ATPase的修饰,有望提高植物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的能力。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二涛研究员,其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围者,国际非豆科植物生物共生固氮研究联盟成员。他在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并取得了......阅读全文

植物真菌共生过程中的表型研究

丛枝菌根(AM)与三分之二的植物物种存在共生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接种AM真菌是否能提高植物活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盆栽试验(以及一些田间试验)显示了这种情况。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结果难以复制,以至于博士生有时被建议 “如果你对第一次的菌根实验结果感到满意,就永远不要重复实验”!在

中科院Plant-Cell揭示植物菌根共生能量来源

   4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关于菌根共生的最新研究成果A H+-ATPase that Energizes Nutrient Uptake during Mycorrhizal Symbioses in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根瘤共生信号转导的机制

  7月2日,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课题组发表的题为Nod factor receptor complex phosphorylates GmGEF2 to stimulate ROP signaling during nodulation的

科学试验打破传统认知-共生动植物基因快速进化

  众所周知,人类以及我们的抗生素正在与导致人体疾病的细菌进行着一场进化军备竞赛。随着人体建立起一道防御工事,细菌也会加以改进以躲避这些防御,进而对人体或我们的药物展开新一轮的攻击。  但是那些与我们友好的联盟又会怎样呢?例如通常寄居于人类消化道和其他组织中、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以及避免其他传染病的有益

植生生态所揭示植物激素调控菌根共生的分子机理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关于菌根共生的最新研究成果A DELLA protein complex controls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菌根共生营养交换的“刹车”调控机制

  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姜伊娜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ntrol of arbuscule development by a transcriptional neg

我国学者破解豆科植物能量和共生固氮调节之谜

12月2日,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学路团队在《科学》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能力调节的分子机制。在研究中,该团队发现一种新的能量感受器蛋白可以通过重新调整根瘤内部碳源的分配,调节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能力。生物固氮是自然界生物可用氮的最大天然来源,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可

版纳植物园在榕蜂共生体系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榕树依赖榕小蜂传粉形成种子,榕小蜂也只能在榕果内的小花上产卵繁殖后代,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维持榕蜂共生体系稳定的机制成为科学家们一直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榕小蜂为找到接收期榕果,要经过长距离飞行,那么是不是个体较大的榕小蜂更有可能找到寄住榕树?榕小蜂在进入榕果时,要钻过覆

共生细菌的简介

  各种生物都是有细菌的,但分有害菌和无害菌,有害菌可以使身体不适,要消灭它。可是无害菌不会给身体带来不适而且还有益,可以和被寄生的生物共生的细菌称为共生细菌。  在人的身体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寄生在人们的皮肤、生殖器、口腔,特别是肠道等部位。实际上,人体细胞并不是人体内数量最

分子植物中心在丛枝菌根共生“自我调节”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揭示植物磷信号网络控制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PHR)-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为题,作为封面论文于

版纳植物园在榕蜂互惠共生体系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生物的互利共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间相互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学家的重要研究领域。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每种榕树只能通过其专一的传粉小蜂为其传粉才能形成种子,榕小蜂也只能依靠榕树的雌花子房才能繁殖后代,因此两个物种在繁殖上彼此依赖,密不可分,是互利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过程中调控侵染线形成的新成员

  10月30日,PLoS Genetics 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谢芳研究组题为SCARN a Novel Class of SCAR Protein That Is Required for Root-Hair Infection during Legume N

华南植物园对榕树与传粉昆虫共生体系研究获重要进展

  榕属(Ficus)植物统称为榕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全世界约750种。榕树和榕小蜂组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联系最密切的互利共生系统,雌性榕小蜂为榕树传粉,榕树为榕小蜂提供繁衍和栖息的场所,这种协同关系已延续了几千万年,是人们研究生物协同进化规律和进化历史的完美范例。   

研究揭示豆科植物共生互作中核内钙信号的编码机制

  8月1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谢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 nuclear-localized calcium channel com

研究揭示豆科植物共生互作中核内钙信号的编码机制

  8月1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谢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 a nuclear-localized calcium channel com

上海生科院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中取得进展

       8月1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题为DELLA proteins are common components of symbiotic rhizobial and mycorrh

植物膜受体如何在共生和免疫信号之间一碗水端平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植物必须对各种微生物作出适当的反应。在与无害的共生体一起生活并抵御致病和寻求营养的病原体的同时,植物还与提供稀缺矿物质营养的微生物进行亲密的内共生(Science | 重磅研究揭示植物如何区分有益和有害微生物!Cell | 瑞士洛桑大学研究揭示植物根部免疫系统如何区别对待病原微

胞内共生的定义

中文名称胞内共生英文名称endosymbiosis定  义一种生物以互利的形式共生在另一种生物细胞中的现象。如原生动物细胞中的共生细菌。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理(二级学科)

蚜虫与细菌如何共生?

  在院子里精心种植的花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爬满蚜虫。作为恶名昭著的害虫,蚜虫只吸食营养很贫乏的植物汁液,就能实现爆发性繁殖。这是因为,蚜虫体内有为其制造营养成分的内共生菌。   没有内共生菌,蚜虫就无法繁殖,而在含菌细胞之外,内共生菌已无法生存,这种共生关系已经世代相传了约2亿年。日本研究人员日前

版纳植物园用种子袋技术分离附生兰种子萌发有效共生真菌

  自然条件下,兰科植物种子由于缺乏胚乳,需要依靠特定共生真菌提供营养来促进其萌发和幼苗发育。兰科植物种子的共生萌发,是在获得对特定兰科植物种子萌发有效真菌的情况下,在人工基质中播种种子并接种共生真菌,利用真菌共生来促进种子萌发和获得幼苗。从理论上说,共生萌发不仅能简化幼苗生产过程,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共生菌共生互作研究获进展

 实验室常压培养深海偏顶蛤共生体基因表达变化   课题组供图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课题组在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内共生菌共生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期刊《分子生态学》上。据介绍,与化能合成细菌建立共生互作关系是深海无脊椎生物适应深海寡营养生存环境的关键和基础。

Science:共生细菌帮你抗过敏

  近日,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人体内共生菌群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平衡,揭示了共生菌群缺失导致过敏反应产生的具体机制。  人体内栖息着几十亿个共生细菌,每个人体内共生细菌的多样性都不相同。共生细菌在人体许多生理学过程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琥珀揭开恐龙甲虫共生关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57.shtm

《Cell》:共生细菌诱导动物行为

  哈佛医学院生化和分子药理学教授Jon Clardy团队在《Cell》(8月31日)上发表文章,声称找到了一种细菌促使S. rosetta产生了性行为。   动物都是单鞭毛生物   1987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Cavalier-Smith提出,真核生物可以根据鞭毛数量分类。例如,植物的

陆生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一种古老而广泛的营养共生关系

  陆生植物和丛枝菌根 (AM) 真菌形成了一种古老而广泛的营养共生关系。植物真菌在根际相互识别后通常是菌丝进入植物根部,随后在胞内丛枝中促进营养物质的双向交换。根皮层细胞质膜延伸包围丛枝形成的丛枝周膜(PAM),为植物与真菌交流创造了一个潜在的枢纽。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

黑豆蚜脱共生的分子诊断

实验概要蚜虫胞内共生菌研究的关键环节是共生菌的脱除及体外培养,脱共生效果的准确判断是保证试验结果正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脱共生效果的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蚜虫与其胞内共生菌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主要试剂利福平(Rifampicin,Serva产品);盐酸金霉素(Chlor

共生固氮菌的相关介绍

  在与植物共生的情况下才能固氮或才能有效地固氮,固氮产物氨可直接为共生体提供氮源。主要有根瘤菌属(Rhizobium)的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共生体,弗氏菌属(Frankia,一种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共生体;某些蓝细菌与植物共生形成的共生体,如念珠藻或鱼腥藻与裸子植物苏铁共生形

青田稻鱼从共生到多赢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长河里,先辈们在农耕实践里传承了许多丰富的农耕技术与经验的同时,还使得农耕文化延绵下来,创造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 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由其衍生出来的特色稻鱼文化也成为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

李干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和历史性贡献,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