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患乳腺癌概率有多少?

在人们印象中,乳房发育症是典型的“女人病”。但事实上,男人也会患乳房发育症,不仅如此,男性还会患上乳腺癌。专家介绍,男性并非和“乳腺癌”绝缘,在乳腺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2%。虽然男性乳腺癌发病几率远远小于女性,但由于容易被忽视,往往发展到晚期才发现,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提醒,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大多在60岁到70岁之间,近年来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其中不乏40多岁的患者。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叶长生教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李伟明 现象1:男性乳腺增生多发于老年男性 “很多人以为,只有女性才会患乳腺增生,但事实上,男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也在增高。”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李伟明说,男性乳腺增生多发于55岁以后的老年男性。“乳腺增生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雄激素的减少,雌激素的增多,男性就容易患上乳腺增生。其中就会一部分发生癌变。” 南方......阅读全文

关于乳腺癌的疾病类型介绍

  1、非浸润性癌  又称为原位癌,是指病变仅局限于原发部位,未发生转移,可分为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乳头湿疹样乳腺癌,预后较好。  2、浸润癌  指癌细胞发生浸润,并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容易发生癌灶转移,又分为浸润性非特殊癌和浸润性特殊癌,判断预后需结合其他因素。  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概述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介绍

  1、早期症状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  下面详细描述不同的典型表现。  2、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将乳腺以十字交叉分区,肿块常位于外上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

乳腺癌生存率大幅提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61.shtm   ?乳房x光检查可用于诊断乳腺癌。图片来源:Michael Hanschke6月13日,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自2010年以来确诊乳腺癌的女性,死亡风险远低

转录组测序揭示乳腺癌重排

即将在本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网络版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介绍了一项利用高通量的转录组测序来发现乳腺癌细胞系中的基因组重排的原理论证研究。美国克莱格凡特研究院(J.Craig Venter Institute)、Lugwig癌症研究所的三个分所、以及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

-“电子皮肤”改善乳腺癌早期检测

  近日,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可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新设备——“电子皮肤”。它能够感受到手指检测乳房时会错过的一些小肿块。检测出肿块的大小和形状将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人员在一个硅胶乳房模型上测试了这个新设备。相关文章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介绍

  手术治疗仍是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全身情况差、主要脏器有严重疾病、老年体弱不能耐受等患者禁忌使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乳腺癌分期和患者身体情况。  1、保留乳房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为肿瘤及肿瘤周围1~2cm的组织。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且有保留乳房需求的患者,一般适用于Ⅱ期,肿瘤最大

关于乳腺癌的伴随症状介绍

  乳腺癌患者中晚期会出现恶病质的表现,可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因转移出现转移灶的症状,以肺、胸膜、骨、肝、脑为主。  1、肺及胸膜转移  肺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结节。患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症状。胸膜转移主要表现为咳嗽、疲乏

乳腺癌术后腮腺转移病例报告

患者,女,65岁,2013-10-29因右腋下肿物2个月入院。经查右乳头后方可及2.0 cm×1.5 cm肿块,右腋下可及一1.3 cm×1.1 cm肿大淋巴结。穿刺病理报:右乳腺浸润性癌,右腋下转移性腺癌结节,ER(+),PR(2+),Her-2(-),Ki-67:20%。因患者依从性较差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检查方法

  1.炎性癌中,可见真皮内和皮下淋巴管中肿瘤细胞成簇状或成条索状广泛浸润,肿瘤细胞与原发瘤相同,呈异形性,核大,多形,核染色深,毛细血管充血,此外真皮可见水肿,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样细胞浸润。  2.毛细血管扩张性癌肿中,真皮上部可见癌细胞从扩张的小血管和淋巴管渗出,血管内除含肿瘤团块外,还见许多红

乳腺癌的基因检测有哪些

  乳腺癌的基因检测首先是BRCA1和BRCA2,BRCA1和BRCA2是现在最主要的基因检测,其他还有HER2(HER2过表达型)。在基因检测里最有意义的是BRCA1和BRCA2,如果它们有突变会影响乳腺癌的发生。BRCA1和BRCA2检测的结果是以白人为基础的,最明显是阿肯色州犹太人,来源于东欧

促乳腺癌转移“核心基因”发现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教授研究组,新近发现一个促进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可能是治疗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

PNAS:控制乳腺癌转移的酶

  乳腺癌是一种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疾病,其扩散转移的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有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为乳腺癌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癌组织可沿淋巴管直接蔓延,至淋巴结周围的间隙;还可随淋巴液的流动扩散到淋巴结,发生转移症状,阻塞淋巴管,引起淋巴逆流,使癌栓得以逆行扩散到癌周附近的皮肤,成为一粒粒的红

乳腺癌新药CDK-4/6抑制剂: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有救了

  【CDK 4/6抑制剂对老年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专题讨论会上,研究人员提出70岁或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使用CDK 4/6抑制剂进行转移性治疗。研究人员指出,CDK 4/6抑制剂在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中似乎同样有效。  传统上,老年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所占比例偏低,然而,年龄是乳腺

远离乳腺癌!吃十字花科蔬菜与患乳腺癌风险降低11%

  乳腺癌,无情地摧毁着女性的健康和美丽。  在美国,每8名妇女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近些年来,乳腺癌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  最近,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特定果蔬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联

乳腺癌新药CDK4/6抑制剂: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有救了

  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专题讨论会上,研究人员提出70岁或70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使用CDK4/6抑制剂进行转移性治疗。研究人员指出,CDK4/6抑制剂在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中似乎同样有效。  传统上,老年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所占比例偏低,然而,年龄是乳腺癌的其中一个风险因素。乳腺癌是一种衰老的疾病,多达40%

远离乳腺癌:吃十字花科蔬菜与患乳腺癌风险降低11%

  乳腺癌,无情地摧毁着女性的健康和美丽。在美国,每8名妇女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近些年来,乳腺癌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   最近,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特定果蔬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联

远离乳腺癌:吃十字花科蔬菜与患乳腺癌风险降低11%

  乳腺癌,无情地摧毁着女性的健康和美丽。在美国,每8名妇女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近些年来,乳腺癌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   最近,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特定果蔬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联

倒夜班可以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根据一份新的分析表明,夜班,包括长期倒班工作,对女性发展成为乳腺癌的风险“很小或没有”。但是最新的研究否定了之前诸多的结论,并称二者有关系。三位专家为这项最新的研究打起口水战,声称其结论漏洞百出。  调查结果是通过对英国三个大型前瞻性研究得出的,其中包括约 800,000 名女性和 10组对1,

乳腺癌预后有了新生物标记

  预测治疗后效果对医疗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发表在最新一期《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上的研究报告指出,p66ShcA蛋白有望作为生物标志,用以识别预后较差的乳腺癌。   预后良好的患者可幸免进行带有严重副作用的侵入性治疗,但不对侵入性肿瘤进行侵入治疗或可导致死亡。癌症之所以致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

Sci Rep:草莓可以治疗乳腺癌吗?

  最近,研究者们发现草莓的提取物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此外,在将这些细胞打入雌性小鼠体内形成肿瘤之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过,研究者们指出这些结果仅仅是在动物水平得出的,还不能确定可以应用到临床治疗。   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每天食用500g的草莓(也就是10到15颗),能

乳腺癌中肥胖所起的作用

  乔治亚学院Mandi Murph的研究重点是,肥胖在促进妇女癌症(乳腺癌和卵巢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拨款资助的研究旨在查明血液和身体组织中产生的哪些生物标记物,可能预示这些癌症的发展。   乳腺癌依然是美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尽管标准的治

血检金属含量可知早期乳腺癌

英国研究人员12月9日报告说,他们尝试将金属同位素检测技术用于血液检测,结果发现人体内锌的变化可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科学家利用这一成果有望开发出更便捷的乳腺癌血检方法。 文献来源:Zinc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breast cancer tissue. 近年来

过胖影响乳腺癌激素疗法效果

  过高的雌激素分泌水平是乳腺癌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乳腺癌多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抗雌激素药物。奥地利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乳腺癌患者的体重状况可以预示这种激素疗法的效果,肥胖者一般疗效欠佳。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他们对68名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人

乳腺癌相关基因变异增肺癌风险

  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发现,一种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变异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尤其是吸烟者如果出现这一基因变异,其患肺癌的风险要比不吸烟者高出近80倍。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对约1.1万名患有肺癌的欧洲人与约1.5万名未患肺癌的人进行了基因状况对比。结果发现,一种名为

Nature:乳腺癌异质化很早即出现

  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基因组差异都显多样化。目前基于乳腺癌基因表达谱分析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包括luminal A, Luminal B, ERBB2+, basal-like和normal-like等亚型。尽管除了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还有对ER, PR, HER2/ERBB2

女性多摄取纤维质可防乳腺癌

  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女性在青少年和刚成年不久摄取大量蔬菜与水果,往后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未吃的女性低很多。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儿科》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过去已经有研究显示,纤维质摄取量与乳腺癌之间关系并不明显。不过,没有人针对女性青少年、成年初期的饮食进行过研究,这段时期在乳腺癌风险高低上

乳腺癌转移复发关键基因获揭示

  7月12日,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肿瘤转移研究所高华研究组发现一个促使乳腺癌向多个器官转移的基因TM4SF1,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细胞》。专家认为,切断和阻止该基因的表达,可能是治疗乳腺肿瘤转移复发的首要靶点。  肿瘤转移复发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英国将推广乳腺癌手术中放疗

  英国卫生部门25日发布一项医疗指导建议,将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推广手术中放疗。这种新型放疗手段不仅可使患者免于术后反复放疗,还可减少对健康器官的损害。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当天发布的指导建议介绍说,手术中放疗即在切除乳腺癌肿瘤之后,立刻用探针将放射性物质注入乳房病灶位置,进行由内及外的

乳腺癌治疗:能否实现私人定制

  在全国第二十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提出,把乳腺癌当做慢性病来管理,“早期更规范,转移不放弃”。根据乳腺癌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量身订制”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如今,

乳腺癌治疗:能否实现“私人定制”?

  在全国第二十届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提出,把乳腺癌当做慢性病来管理,“早期更规范,转移不放弃”。根据乳腺癌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量身订制”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