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论文开放获取是否大势所趋?

据《科学》网站报道,一项最新调查研究显示,当科学家作为期刊读者时,他们会觉得论文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挺好的,但当要科学家自己向OA期刊投稿时,他们却对这种形式持怀疑态度。 这项名为“开放获取出版研究计划(the Study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SOAP Project)”的调查研究由欧盟委员会(EU)资助,旨在了解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研究人员对OA的认识与态度,重点关注OA中经过同行评议学术期刊的出版情况。 结果显示,在5万名被调查的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人对OA表示支持,其中约有89%的人表示OA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带来了好处。不过支持归支持,虽然有53%的人称自己曾发表过至少一篇OA论文,但整体上只有约10%的论文被发表在OA期刊上。“我们无法忽视这样的差距”,计划领导人Salvatore Mele表示。 为何研究人员不愿意向OA期刊投稿呢?该项研......阅读全文

开放获取与付费墙的拉锯之战:谁来为传播知识买单?

  一场因“开放获取”引发的“学术战争”已经爆发。  过去两年,由700家德国学术机构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先后向国际学术出版商存续了上百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发起冲击。  “开放获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又译作开放存取),意味着研究文献免

自然集团开放总监谈开放获取:让科学走向开放

   十一年前的这一周,几家科研机构和学术出版社共同在柏林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开放获取运动”的基本原则,并由此形成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 and Hu

自然在欧洲四国有超70%作者采用金色开放获取

   据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该集团在欧洲四国有超过70%的通讯作者已采用金色开放获取发表文章,其中英国、瑞典、荷兰、奥地利分别在77%、90%、84%和73%以上。  据介绍,在全球范围,施普林格·自然发表的研究论文有27%采用了立即开放的金色开放获取模式。这些作者通过纯开放获

学界苦出版商久矣? 战火频发何时了

  过去的一个多月,随着美国最有名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加州大学不断向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竖起抵制的大旗,以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为代表的学术界与出版商之间的战火再一次燃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2月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份声明显示,该校与爱思唯尔的谈判已然破裂,未来将停止继续向后者付费订阅。这

David:《自然》期刊在开放获取与知识创新交互中升华

  “科学家通过提供最棒的论文支持《自然》(Nature)杂志,审稿人以其甄审慧眼提升期刊质量,而新闻评论家则揭示科学事件要义为刊物增色……正是这些努力,让《自然》杂志的编辑们熟知最新科学技术进展,了解前沿热点与难点……”英国《自然》杂志出版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CEO)Dav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投入运行

按照《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年5月20日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The Open Repository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免费下载SCI全文文献的15个方法

  近年,随着PLoS ONE这艘超级航母的成功打造,开放存取(Open Access)也越来越普及,这标志着免费阅读、下载全文文献的时代的来临。这种方式对于读者来说,是相当幸福的。当然,除了PLoS ONE外,还有众多OA期刊。这里,小探为大家推荐一些常用OA期免费阅读、下载SCI全文文献的平台,

王鼎盛:科技论文水平决定影响力

论文引用的频次并不因发表期刊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  不久前,中科院院士王鼎盛请中科院物理所办公室的同事们作了一项统计。  在2000年~2004年间,中科院物理所毕业的研究生一共是250人,他们在SCI上共发表了993篇论文。截至2009年,引用300次以上的还没有;引用超100次的有10

SCI投稿全攻略

  SCI投稿过程总结、投稿状态解析、拒稿后处理对策及接受后期相关问答综合荟萃目录(重点是一、二、四、五、六):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投稿过程相关经验总结  (二)SCI期刊投稿各种状态详解及实例综合(学习各种投稿状态+投稿经历总结)  (三)问答综合篇(是否

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向《科学》花钱买版”

《科学》杂志本期专刊封面印有北中医赞助字样《“症”——疾病诊疗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一文刊发在当期专刊第13页  近日,一则北京中医药大学在美国《科学》杂志“花钱买版”做宣传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昨天,北中医校长徐安龙和《科学》杂志国际协作、运营与出版副总监吴若蕾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

Science妥协,盖茨基金会研究论文可公开获取

   如果研究的资助者希望能够开放他们所资助研究的阅读权限,那么刊登这些研究的期刊会允许吗? 本周,科学出版集团声明表示,只要研究的资助者与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拥有一样的影响力,他们便会同意开放这些研究的出版版权。  近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全球卫生慈善机构已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中国化学会独立推出面向国际一流旗舰期刊 CCS Chemistry

  2019年4月,中国化学会旗舰新刊CCS Chemistry正式发行创刊号。作为中国化学会独立出版的第一本国际化期刊,CCS Chemistry旨在成为一本通过同行评审刊载变革性研究成果的化学领域一流期刊。  CCS Chemistry定义为钻石开放获取(Dimond Open Access),

《自然》新推出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

  据《自然》网站消息,《自然》近日新推出了一本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接受来自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和地球科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投稿。  据悉,《科学报告》将采取在线发表的形式,实行开放获取(Open Access)

大气所发布CERN紫外辐射数据集

  科学数据如果孤立存在就毫无用途,因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期刊《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正积极推动与协助充分发挥数据集应用的作用,于5月15日预出版发布了第一篇数据描述文章。该文描述了两个关于中国紫外辐射的数据集。

PerkinElmer公司亮相第31届中国质谱学会年会

  2011年8月6日,中国质谱学会第31届年会胜利召开。作为本届大会参展商,PerkinElmer公司成功参加此会,向与会者展示了PerkinElmer公司最新质谱平台,其中包括今年ASMS 2011上推出的AxION 2 TOF-MS、去年PITTCON会议上推出的

中国本土期刊《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被SCIE收录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简称GPB,中文名《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ISSN 1672-0229,CN 11-4926/Q)于2017年8月被科睿唯安旗下的

学术不端为何难处理:制度衔接仍存在盲点

   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据统计,这些论文涉及77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饱和脂肪酸可直接引起心脏损伤?!

  橄榄油被广泛认为是比动物油更健康的替代品。从植物提取的油(例如,橄榄油,低芥酸菜子油,和蔬菜油)包含了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然而,动物油却富含饱和脂肪酸。在一个典型的餐后,碳水化合物是心脏产生能源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空腹的情况下,游离脂肪酸成了主要的能量生产者。在饮食中,饱和脂肪是不利于心脏健康的

未来学术论文出版将实现完全开放获取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哈佛法学院举办讲座,哥本哈根大学讲座图书管理员(University Librarian)、丹麦皇家图书馆副总干事、丹麦研究型图书馆协会主席迈克·科塔-施耐博格(Michael Cotta-Schonberg)受邀做了“世界图书馆的历史:2040-2090”(The Hi

MDPI影响因子公布:72%期刊IF上升 25本期刊处所属学科前25%

  MDPI(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成立于1996年,是全球领先的Open Access出版公司之一。MDPI致力于开放获取出版服务,目前出版英文科技期刊250本,其中SCIE期刊70余本。期刊领域覆盖生物、化学、医药、机械、能

第三军医大最新Nature开放性论文

  去年Nature出版社创办了一新的Open Access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这是Nature出版社对开放获取的一种尝试,目前这一期刊主要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   近期第三军医大学,美国Frederick国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

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今年适逢学术期刊诞生350周年,从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亨利·奥登伯格(Henry Oldenburg)创办世界第一份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算起,全世界至今已有几万

基因数据分析的主流软件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生物的基因组完成了测序工作,如何对如此庞大的原始序列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正是现在最为棘手的问题。大量的基因预测软件和在线工具应运而生。如何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并能有的放矢地利用这些工具,已经成为21世纪分子生物学家的必修课。随着大规模EST和cDNA序列信息的获取,那些基于表达序列同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

新冠病毒的背景及研究进展

新冠肺炎在数月蔓延全球,疫情的传播程度和严重性令人深感担忧。在繁忙的战疫期间,中国展示了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上尽心尽力的大国担当。国内疫情正在退潮,国外困难却越来越明显的浮现出来。对此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以及治疗药物研究就越来越重要。全球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人员都积极投入到此次研究中来。背景冠状病毒(Co

生物信息学应用:序列分析,电子克隆等初探

生物信息学可指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和分析生物学数据。这就意味着生物信息学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人工智能、机器人一直到基因组(genome)分析。就基因组分析这一角度来看,生物信息学主要是指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和分析。近年来,蛋白质结构数据的快速增长,使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处理分析也归入到生物信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R&D中的应用(一)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Pennsylvania大学问。在随后的50年里,以美国的硅谷为摇篮,计算机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无独有偶,1991年又是在美国硅谷,Affymax公司开始了生物芯片的研制,他们将芯片光刻技术与光化学合成技术相结合制作了寡

Science:5篇顶级癌症研究文章重复率差!

  Science日前报道了癌症生物学领域重现性项目(Reproducibility Project:Cancer Biology)指出该领域中一些高影响力癌症研究文章可重复性非常差。其中,第一阶段的5篇备受瞩目的癌症研究文章,在严格按照原始研究的实验Protocol下进行重复性验证后,发现只有两篇

留学如何做好学术?三位海外名校博士的学术研究心得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论文,是很多海外留学学子都曾烙下的痛印,亦折射出留学海外进行学术研究的辛酸和不易。近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媒体均报道部分中国留学生学术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一些美国高校教授甚至被迫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国学生。学术问题,俨然成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能否顺利毕业的拦路虎。  为

张翀组基于FACS-seq技术研究关键感受器tnaC机制获进展

  12月23日,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团队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文章,将流式分选-测序(FACS-seq)方法引入前导肽类调控元件的高通量表征和机制研究中,首次利用该方法采集深度突变扫描数据用于动力学过程的解析,从而发现了细菌吲哚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