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四川省积极打造公共研发平台仿创药物研发进入快车道

随着国际重大专利药到期高峰来临,四川省制药企业发挥药物研发优势,瞄准优于原创药的高水平仿制药开发目标,仿创结合,从低端仿制走向高端仿制。近年来,科技厅依托省化药研究领域优势企业组建了“四川省仿创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等,积极打造仿创药物研究公共平台,通过成果转化项目、支撑计划项目及科技金融等多种形式对四川省仿创药物开发进行了支持。目前技术聚集效应凸显,多个3.1类新药(国内首家上市)的仿创药物研发进入快车道,密集进入申报程序并陆续获批。 如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抗耐药性前列腺癌症系列药物和新型糖尿病药物,已经申请PCT和中国专利,近期获得盈创动力投资有限公司风险投资近两千万元。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研发的3.1类新药注射用头孢雷特即将进入临床。成都自豪药业有限公司的重磅抗感染药物利奈唑胺的仿创开发突破晶型和制剂专利壁垒,已申报3.1类新药生产批件,有望率先填补国产噁唑烷酮......阅读全文

仿制药政策东风已至 同台竞争能否逆袭?

  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仿制药产业进行了重要部署。其中有关原研药替代、专利强制许可等内容在引起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使《意见》被业内积极地评价为“接地气的顶层设计”。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是仿制药使用大国,根据2017年5月中

从“低仿”到“高仿”:中国仿制药亟待升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创新药甚少,且仿制药也难以达到“高仿”水平。而我们的邻居印度,仿制药大多可达到欧美标准。如何解决十几亿人的吃药问题?近期,国家各部门密集出台促进创新药研发和仿制药提升的政策,但仍需扫除一些现实障碍。    289个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入倒计时。    中国是

中国仿制药正步入国际主流市场 一致性评价成闯关关键

  近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暨西太平洋地区草药协调论坛在南宁举办。本届论坛以“提升仿制药质量”为主题,共同探讨药品监管的国际发展之路,谋求打造中国药品监管部门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监管合作平台。  作为全球重要的医药市场

仿制药审批难:拿到上市批件需六七年甚至八九年

  8月10日,本报第十七版(经济周刊版)刊发整版报道《创新药临床审批为何这么慢?》。  报道指出,我国一个创新药从递交临床申报材料到拿到许可批件,一般需要18个月,堪称世界之最。临床审批旷日持久,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药研发的最大瓶颈。  报道指出,破解创新药临床审批慢难题应当正本清源、改革创新:破除

CFDA就药械审批制度改革答记者问

  时间: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时  地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  内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制药业巨震,10亿级重磅药曙光初现

  8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就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提出五大主要目标、十二项具体任务和四大保障措施。  “文件出台对中国的药品监管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对我国未来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很重要,未来也将导引药品审评、审批、药品上

面对ED:原研药和仿制药该如何选择

  什么是ED?在中国,这是大街小巷张贴的小广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名称,也是现实中对男人来说讳莫如深的一种疾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  据不完全统计,45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该病率高达3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D的出现不仅仅是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同时也变相说明整个身体已处于完全亚健康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下的CRO行业:未来3-5年700亿市场

报告要点:全球CRO市场快速增长: 2014 年全球 CRO市场规模达 270亿美元,预计 2017 年达 320亿美元,2020 年达 590亿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场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13.91%。研发投入、创新药、政策驱动,中国CRO市场空间巨大:中国CRO市场于

面对ED:原研药和仿制药该如何选择

什么是ED?在中国,这是大街小巷张贴的小广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名称,也是现实中对男人来说讳莫如深的一种疾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 据不完全统计,45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该病率高达3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D的出现不仅仅是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同时也变相说明整个身体已处于完全亚健

创新药临床审批为何这么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患者服用的化学药几乎清一色是仿制药。自主研发临床急需、疗效明显的创新药(根据全新的分子结构研制的药品,又称原研药),不仅是几代科学家的夙愿,也是加快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  可喜的是,经过10多年的积累,我国的创新药研发已迎来开花结果期,越来越多的创新药

新一轮医药降费窗口期将开 培育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

   新一轮医药降费窗口期即将打开。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部委就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强化短缺药供应、落实抗癌药降价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致力于让我国居民早日用上好药、用得起好药。《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未来还将有一揽子配套政策加快落地,包括加快境外新药上市进程、激励药品创新和

刘昌孝院士:2012生物医药发展战略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昌孝编者按:新药研发难,是行业共识。而对产业的发展而言,战略与策略都不可或缺。这一过程的推进,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战略,更需要审时度势地调整策略。  过去的2012年,我们看到了世界医药巨头们新药研发模式的革新及其带来的可观收益。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生物医药如何应对挑战:重视仿制药发展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植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在探索中前行,一批优秀的生物制药研发型企业快速发展,海正、恒瑞、药明康德、美迪西、桑迪亚、三生等企业迅速崛起,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制药水平的差距,合作发展模式也已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制药产业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还处

2015大量药物专利到期 「逆袭」良机降临

  “赫赛汀”一类功效突出的“大牌”进口生物药,常让人“既爱又恨”。其用于治疗乳腺癌等重病药效显着,使用者不会出现常规化疗所见的心烦、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治疗费用惊人,一支440mg制剂售价就高达23000元。  对国内患者而言现在有了一个好消息:“赫赛汀”等一大批生物药明年将迎来“专利解禁”期。届时

药品集采国家试点方案昨日公布&纵深解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是“4+7集中采购”文件公布之后,带量采购又一重大政策更新,国务院发文

制药人的焦虑与出路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去了制药公司,有的去了医院,有的去了药监部门,有的接着读博或者出国,当然也有的人转了行。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这一代学药人,赶上了制药行业突飞猛进的十年,旁观了05、06年文号乱飞的狂飙突进,也体验了15、16年

李燕代表: 不管创新药还是仿制药,别看“身份”看疗效

   首次“上会”,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就收到了一份“大礼包”——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建议“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这正是她期待的。   李燕所在的齐鲁制药曾四度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在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建立了全覆盖产品线

安捷伦助力原研药、仿制药、生物药研发与行业法规标准

  创新药物的研发是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划相呼应,国家在鼓励药物创新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中, 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的投入力度加倍,体现出国家鼓励创新药研发,并引导企业向制药产业链上

2016年全球生物医药艰难中前行

  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国内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可谓艰难前行。创新药物产出数量相比2015年显著下滑,创2007年以来最低,中国甚至无一原创性新药批准上市。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创新药研发水平仍在提高,中国药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已连续5年为

刘昌孝:2016年全球生物医药艰难中前行

  创新药物产出数量创新低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2016年度新药审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FDA共批准了22个新分子实体药物,包括15个化学药(NDA)、7个生物制剂(BLA),这一数字创下了自2007年以来的新低。  与2015年的45个新药相比,2016年FD

聚焦|中国创新药的诱惑与博弈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近年来受到资本青睐的程度越来越高,是因为一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来政策改革红利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而在医疗健康产业各细分领域中,制药投资回报率高居榜首,这之中,创新药无疑又是最受资本关注且发展最快的领域;对每一个投资人都充满了诱惑和挑战,成为了专业

外媒:带量采购对外资药企产生威胁

  中标企业表面风光,实则“心在滴血”,而落标企业大多表示遗憾,但是也有部分落标企业认为:“我们准备充分,是对手太不理性,就算是按中标价把全国的量都拿走,利润也会比之前要少得多。我们落标没事,剩下市场还大,有信心赚更多利润。”  虽说带量采购是中国药圈的事儿,但是也引发了众多外媒的高度关注。  跨国

3M观察家| 4+7后的医药企业转型与深度思考

  4+7带量采购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想象。不仅导致仿制药为主业务的公司股价连续3日大跌——不少公司超过10%。连以创新着称的医药股王大恒瑞,股价也在两天内跌了10%,而且服务于创新药的CRO公司泰格医药和药明康德股价也纷纷下跌,尤其是泰格医药甚至当日跌停。  有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暗黑时刻

国内专利药“崛起”正当时!

  在医药领域,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仿制、仿创结合到创新像一个金字塔,处在最底层的仿制药生产企业永远面临低利润、竞争激烈的境地;而处在最上层的创新药,则可获取高额利润。面对诱人的市场“蛋糕”,世界主要制药强国都在加快创新药物研制步伐。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我国数千家制药企业生产的化学药品中

临床试验登记数创近年新高 研发竞赛新格局

  截至2018年1月3日,2017年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的数据重新回归到四位数,如图1所示,回升到1250个登记号,是近四年的新高。从适应症来看,肿瘤和心脑血管相关的药品依然是热点,预防血栓的药品也在逐步增多。   2017年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发布完毕,仿制药回热;2017年底发

CFDA的这一年

  而与这个法规同时上线的,是九项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的公告通告,其中包括广受行业关注的《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第一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等。  图1:2017年12月29日CFDA发布的公告,来源丨CFDA网站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常态。密集发布的新政策、新法规和新

MAH试点迎首批“吃螃蟹”企业,仿制药或先见成效

  《上海市已申请参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品种名单》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有9家药物研发机构、11家药品生产企业向上海食药监管局递交了12个品种参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的申请资料,不少研发水平先进的药企均拿到了入场券。  创新药和仿制药并重  在入选的申请企业中,可

MAH试点迎首批“吃螃蟹”企业,仿制药或先见成效

  近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纸公示,揭开了率先尝试中国MAH制度试点“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的面纱。  《上海市已申请参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试点品种名单》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有9家药物研发机构、11家药品生产企业向上海食药监管局递交了12个品种参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24家证券机构认为“4+7带量采购”落地,将带来这些影响

  2018年,4+7带量采购的消息,搅动医药界近半年的时间。在带量采购全面推开、最低价全国联动的臆想中,悲观情绪蔓延。  但到了2019年,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国家层面确定未中标产品仍可采购。根据国务院1月17日发布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采购量为各试点年度药品总用量的

四环医药牵手印度熙德隆制药 双方合作各取所需

  2月11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印度注册公司印度熙德隆制药有限公司(熙德隆)在制药领域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内容包括心脑血管领域、中枢神经领域和抗感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等领域药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注册、技术转移、原料供应和本地化生产及销售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