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综述:CRISPR的前景和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Feng Zhang)博士是近两年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2013年,这位 80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开发出了可用来编辑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统,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技术走向完美。 七月十五日,张锋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Human Gene Therapy》发表综述文章,介绍了CRISPR/Cas基因组编辑 系统的前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他在文中介绍说,所有的科学都是从自然中得到灵感,在生物学中这一点更为真实,研究者们一些最有力的工具就来自于天然产物。从限制性内切酶和荧光蛋白,到微生物视蛋白和病毒基因传递载体,研究人员都是利用发生在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物种中的过程。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最新发展,是科学家们学习和适应自然发明的另一个例子。CRISPR/Cas9的成功,也凸显了科学的另一个一般原理:基础研究可以带来革命性的发现。 最初,......阅读全文

PLOS-Genetics:基因组研究有助于识别疾病的生活方式风险

   一种通常用于确定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也能够用来识别增加疾病风险的生活方式预测因素。这是遗传学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方面。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扫描整个基因组以确定与特定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这项技术被用于识别与疾病原因相联系的生物学通路--细胞和遗传物质中发生的一系列行动和变

蛋白组学应用前沿:肝脏疾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蛋白组学应用前沿:肝脏疾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Nature发布基因组研究指南

  测序人类全基因组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得更快速、更便宜,使得比较患者与无特定疾病人群基因组一类的研究激增。临床医生和从事某种疾病遗传贡献研究的研究人员往往会遇到一些似乎与疾病相关的变异,但却发现另外一些携带相同突变的人群并不罹患这种疾病或影响程度较轻。   医生要怎样找到真正引起疾病的遗传变化

进击的古基因组研究

  今年5月,《科学》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领衔的关于华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它揭开了有关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与混合这一重大学术问题上的若干谜团;两个月后,该团队又发布最新发现:通过古基因组研究最新发现距今约1.1万年的中国南方未知现代人群

The-Scientist:最热门基因组研究

  The Scientist杂志是由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现为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于1986年创办的一份双周刊报纸,后又转变为一本每月出版的杂志,同时伴有每日更新的在线新闻。主要刊登生命科学相关信息,并帮助科学家分析研究的,以协助决策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

The-Scientist:最热门基因组研究

  The Scientist杂志是由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现为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于1986年创办的一份双周刊报纸,后又转变为一本每月出版的杂志,同时伴有每日更新的在线新闻。主要刊登生命科学相关信息,并帮助科学家分析研究的,以协助决策影响他们的

The-Scientist:最热门基因组研究

  The Scientist杂志是由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现为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的创始人Eugene Garfield于1986年创办的一份双周刊报纸,后又转变为一本每月出版的杂志,同时伴有每日更新的在线新闻。主要刊登生命科学相关信息,并帮助科学家分析研究的,以协助决策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

CRISPR大规模基因组研究

  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能快速,方便有效靶向人类基因组任何基因的新方法,这种新工具建立在一种来自细菌的RNA引导酶的基础上,即CRISPR-Cas RNA引导性核酸酶(RNA-guided nucleases,RGNs)。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25日Nature Met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近日在英国伦敦正式启动了一个庞大的全球性项目——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BP),准备在10年内对地球上所有150万种已知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编目和分类,预计耗资47亿美元。   科学家称,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之后的“下一个生物学登月计划”

生物基因组DNA的种类介绍

1、蛋白编码序列。以三联体密码方式进行编码。编码DNA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生物而异,在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这一比例只有1.5%左右。这类编码序列主要是非重复的单一DNA序列,一般在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单一基因),然而,也有可能有两个或几个拷贝甚至多达上千个拷贝的情况,这些都来自于从基因家族里派生出来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如下:1、基因组较小,通常只有一个环形或线形的DNA分子;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3、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4、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5、基因密度非常高,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6、结构基因没有内含子,多为单拷贝,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7、重复序列很少,重复片段为转

生物基因组DNA的分类介绍

  1、蛋白编码序列。以三联体密码方式进行编码。编码DNA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生物而异,在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这一比例只有1.5%左右。这类编码序列主要是非重复的单一DNA序列,一般在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单一基因),然而,也有可能有两个或几个拷贝甚至多达上千个拷贝的情况,这些都来自于从基因家族里派生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问题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真核生物基因组有以下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diploid),即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2.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生成一个mRN

基因组所肝癌全基因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吴仲义及其科学团队与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陈定信院士、陈培哲院士共同合作开展的“肝癌癌症基因组合作研究”计划获最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在最新出版的PNAS杂志上发表。   “肝癌癌症基因组合作研究”计划于2009启动,作为基因组所一项长期的癌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是具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组成复合操纵子结构。这一特点有利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例如rpoB-rpoC-rpoC 2操纵子是由编码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而psbI-psbK-psbD-psbC操纵子则编码PSⅡ的部分蛋白质。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转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是具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组成复合操纵子结构。这一特点有利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例如rpoB-rpoC-rpoC 2操纵子是由编码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而psbI-psbK-psbD-psbC操纵子则编码PSⅡ的部分蛋白质。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转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是具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组成复合操纵子结构。这一特点有利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例如rpoB-rpoC-rpoC 2操纵子是由编码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而psbI-psbK-psbD-psbC操纵子则编码PSⅡ的部分蛋白质。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是具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组成复合操纵子结构。这一特点有利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例如rpoB-rpoC-rpoC 2操纵子是由编码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而psbI-psbK-psbD-psbC操纵子则编码PSⅡ的部分蛋白质。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是具相同或相关功能的基因组成复合操纵子结构。这一特点有利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例如rpoB-rpoC-rpoC 2操纵子是由编码RNA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基因聚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而psbI-psbK-psbD-psbC操纵子则编码PSⅡ的部分蛋白质。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转

大型基因组研究揭示失眠机理

图片来源:DIMABERLIN  本报讯 日前,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的两项深入研究揭示,经常被归咎于压力或不良睡眠习惯的失眠症,可能与抑郁症、心脏病以及其他生理疾病的关系更加密切。  “这两项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睡眠行为的心理学家Philip Gehrman表示。但

大型基因组研究揭示失眠机理

  日前,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的两项深入研究揭示,经常被归咎于压力或不良睡眠习惯的失眠症,可能与抑郁症、心脏病以及其他生理疾病的关系更加密切。  “这两项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睡眠行为的心理学家Philip Gehrman表示。但是他强调,在将与失眠有关的基因联系转化

Science发表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学差异主要来自于拷贝数变异(CNV)。在此之前人们对CNV的了解并不多,因为CNV一直是基因组测序的一大挑战。  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学家Evan Eichler领导研究团队克服了这一困难。他们对来自全球125个族群的人进行了深度基因组测序,全面分析了基因组中的SN

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组“暗物质”

  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非编码基因组成。这些非编码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暗物质”,它们能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进程。自从人类基因组序列被公开发表以来,科学家们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编码调节区——参与转录调节的顺式调节区和非编码RNA(ncRNA)。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

Science发表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学差异主要来自于拷贝数变异(CNV)。在此之前人们对CNV的了解并不多,因为CNV一直是基因组测序的一大挑战。  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学家Evan Eichler领导研究团队克服了这一困难。他们对来自全球125个族群的人进行了深度基因组测序,全面分析了基因组中的SN

Nature发布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如果歌手Paul Simon给Richard Lenski长期进化实验(LTEE)中的细菌写首歌,那歌名可以是“这么多年以后仍然在改变。”  发表在8月1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中,这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著名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与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技术研究了数万代的

中药基因组工程研究项目启动

    7月上旬,中药基因组工程科技大厦选址于长沙岳麓山大学城湘江风光带北端,与此配套的中药材基因库已在岳麓区观砂岭茶子山村动工建设,规划占地200亩,拟建成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和湖南省珍稀植物药种资源保护与繁殖基地。这标志着中药基因组工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我省中医药

Nature最新基因组研究成果

  无论是接收礼物的圣诞袜,还是橱窗里的漂亮衣服,棉花的作用渗透在即将到来的这个节日的方方面面中,然而对于生物能源研究人员来说,棉花纤维成分比其颜色和质地更为重要。   由来自31个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期完成了基因组最简单的棉花品种:Gossypium raimondii的详细图谱

TheScientist:值得关注的基因组研究

  美国的《The Scientist》杂志是一本面向生命科学的学生、研究人员的杂志,与学术期刊不同的是,该杂志除了报道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外,还深入研究人员所关心的其他话题,如怎样进行职业规划、怎样用高科技创业等。其背后有全世界最优秀的专家团队――F1000(Faculty1000)的支持。近

中国科学家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家22日宣布将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Earth Microbiome Project,EMP),并承担核心工作。该项目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及进化多样性,以便更好地造福人类。  与以往的微生物研究有所不同,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集中于海洋和

我国科学家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

  近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我国科学家将参与全球最大微生物基因组研究项目,对来自全球的20万个样本进行环境DNA测序或宏基因组测序,从而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基因图谱,并承担核心工作。该项目旨在全方位、系统性研究全球范围内微生物群落功能及进化多样性,以便更好地造福社会及人类。  与以往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