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瘦肉精,还有疑问没说清

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总是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每一个问题食品的曝光,总是引发公众对于安全食品的期待。“瘦肉精”事件的又一次曝光,对于原本已非常脆弱的食品安全信心,无疑又是一次雪上加霜。 几乎和以往发生的所有食品安全事件一样,当河南一些养殖户违法使用“瘦肉精”养猪并流向市场的事件被央视曝光后,监管部门又一次重复了本末倒置的循环:先是媒体曝光,接着各级领导批示关注,然后当地监管部门迅速行动,最后是开会反思总结,痛定思痛!从坊间到媒体,几乎所有舆论都异口同声地质疑监管部门渎职,并义正词严地谴责、声讨不法养殖户和似乎此前不明真相的生产厂家。 让责任人承担道义谴责和法律责任,这于情于法都毋庸质疑。然而,当舆论大多都沉浸在对“瘦肉精”事件几乎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时,有此前的大量案例和媒体记载为证,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瘦肉精”作孽由来已久,屡屡伤人的消息几乎连年不断。绝非河南独享,也非双汇专用。但反思“瘦......阅读全文

权威访谈:食品安全热点“九问”

“食”面埋伏  食品安全热点“九问”——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   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究竟怎样?应该怎样全面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

中国食品安全乱象丛生:监管滞后 被动执法何时休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把好“入口”安全关该有哪些突破?  监管“马后炮”: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

河南新乡又查出新型瘦肉精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日报道,河南新乡市获嘉县执法小组16日在大辛庄乡6家无公害猪场的尿样中,发现有5家在使用另一种严禁添加的瘦肉精——莱克多巴胺。   此前,央视“3·15”特别报道《“健美猪”真相》,就曾曝光该县大辛庄乡后小召村姬玉中无公害养猪场违规添加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以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瘦肉精与害人精

  14日下午,市卫生监督所又获悉3月14日、15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等几所医院相继收治数名中毒患者,共计26人。苏州市卫生监督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些患者均在食用猪内脏(24人吃的是猪肝、两人吃的是猪肺)后发病。这些有毒猪内脏相对集中地采购于市4个农贸市场的个体肉摊,据了解,这批含

广州2012年食品检测经费将增加5倍

  “食品安全支出比重太低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经费太少了!”近日,广州市人大财经工委到广州市工商局视察工作,针对2011年预算执行与2012年预算编制情况,财经工委主任欧阳知连用两个“太”字,直指广州市工商局在食品、商品质量安全领域预算太少,批评预算支出比例失衡。在听取广州市工商局党委

“瘦肉精”源头成谜 缘何十年难禁绝?

  这是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查封的生产车间。河南省孟州市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连日来,双汇“瘦肉精

瘦肉精“接力”幕后有推手 科研不能在食品安全中扮演丑角

  瘦肉精“接力”幕后有推手  因涉及一起波及湖南、福建、浙江3省的新型瘦肉精生产、销售案,浙江大学一名邹姓教授日前被警方刑拘。7月26日,记者致电浙江大学新闻办等部门求证,工作人员以“请以警方结论为依据”或“学校正放假,不清楚具体情况”为由婉拒采访。记者查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网站获悉,在该学院教

养殖户用瘦肉精成行业潜规则 利润率高达275%

  2月18日,湖南数县供广州的生猪被查出问题,广州对当地发出封杀令,并称本地猪暂安全。   一个月后,广州市检察院发布,增城、花都等地的6名养殖户使用瘦肉精被抓捕。   媒体并未放大此消息。但天河牲畜交易市场的一位批发商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冷笑:“广东养猪场也查出使用瘦肉精的现象,  

《食品安全法》“分段管理”四大弊端

  《食品安全法》实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现四大弊端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标准“打架”给监管“带来很大麻烦”,分段管理导致资源浪费、重复监督等问题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虾想到明胶、吃着鸭血狐疑是猪血……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对中国股市的态

孙宝国院士称“地沟油不会流回餐桌”报道是误会

  今年8月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因为“地沟油回到餐桌不可能”的言论,曾遭到口水。昨天(10月17日),孙宝国作为南京市科协举办的“2011年南京市科协年会”特邀院士,为大家作了一场《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报告。孙宝国列举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一滴香事件”“上海染色馒

首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比武决赛举行

  11月25日,由农业部举办的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总决赛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32支参赛代表队、160名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参加了大比武总决赛。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技术的热情,提高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答铁强化酱油之惑

  时 间: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点:北京国二招宾馆   主持人:王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办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体包括社会各界非常关注铁强化酱油的有关信息,应大家的要求,我们今天下午举办这次铁强化酱油信息共享会。首先

添加剂成两会的沉重话题

 “老百姓说:‘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全国政协委员、奥斯卡利亚集团公司董事长严慧英说。3月8日,严慧英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作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发言,直指食品添加剂问题。   食品添加剂问题不容乐观   严慧英说,食品安

金浩茶油隐瞒超半年 官员称公布结果乌纱帽不保

  8月30日,星期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而对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浩)及食用其产品的消费者艾强(化名)而言,这一天是他们的“黑色星期一”。  遮掩了半年之久的“苯并芘超标”一事被媒体曝光,金浩遭遇信任危机;艾强则听说一个新词儿―“苯并芘”,并且能致癌。  “金浩的茶油,口感

10年禁令屡禁不止 瘦肉精危害之辩仍在继续

  上世纪90年代,作为重大科研成果,瘦肉精从高校走进市场,广受欢迎,但多次中毒事件发生后,瘦肉精成了过街老鼠。2002年农业部发布公告,瘦肉精成为禁用药品。   尽管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但瘦肉精的使用并没有停止,一些专家学者仍在为这种“神药”辩护,希望给它留一条生路。   被禁后的瘦肉精转入地

《光明日报》:瓜裂了,理不能歪

  连日来媒体追踪报道,江苏镇江延陵镇大吕村瓜农刘明锁种的40多亩西瓜,还没成熟,就一个个“炸裂”了。这样的瓜“爆炸”,不止刘明锁一家,当地700多亩示范园里,已有三分之二西瓜未熟开裂。经查,原因是用了一种叫“西甜瓜膨大增甜剂”的激素药。  有专家指出,膨大剂,化学名称叫细胞集动素,属于激素类化学物

中国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 有毒物质危及食品安全

  “科学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规范使用无害健康”、“已纳入农药严格监管”……  无论专家如何解释和安抚,近日“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三个字,已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但令人不安的又何止一个什么“剂”?  “不管有没有害,为什么要用它?”这句颇有代表性的疑问,实际上是在指向一个根本性

国际社会、民间解读新《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有利于实现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立法机关上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2日,中国卫生、质检、农业等部门的官员在北京集体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介绍贯彻执行这部新法的情况。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食品

山东羊肉第一镇查出瘦肉精羊肉 销往京冀鲁苏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查处养殖户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行为。但就是在这种严厉打击的态势下,山东利津县又被媒体曝出在肉羊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的事件。目前,当地政府正采取措施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排查。  肉羊被曝使用瘦肉精  26日17时,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鲍王

食品添加剂遭遇全面围剿 问题主要出在执行环节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样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4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

“食品添加”调查:化工系统漏洞致大量原料流出

  别误读“食品添加剂”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样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

卫生部专家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执行环节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样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4月21日,国务院下

专家解读:三聚氰胺为什么会出现在三鹿奶粉里?

在三鹿公开承认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网迅速采访了相关的一些专家和企业,从分析测试的行业视角、从各方解读专业人士对该事件的看法。 分析测试企业人士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与 国家标准体系的可靠性 在分析测试百科网上,有很多关于三聚氰胺的报道和相应的检测方法,因为去年的宠物事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标识难题何解?

  编者按:  转基因食品安全到底何解?在科学层面之外,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有哪些?转基因标识成本到底有多高?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何满足?监管应该如何进行?我们将为读者奉送来自转基因求是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分享科学共同体的理性讨论与专业判断。食品安全与健康  转基因食品是否健康?  杨晓光

双汇"瘦肉精"事件:食品安全难题如何求解"中国答案"

  媒体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已到达河南省进行实地督察。据了解,在事发地河南济源和江苏南京,已有多名官员被调查处理。“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东西,为什么总有人在利益驱动下使用?在政府严打食品违法添加的态势下,不安全食品为什么仍能绕过层层监管进入市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南宁市配备百万元快检设备“驻扎”乡村校园食堂

  把青菜叶剪碎,浸泡在装有纯净水的容器里10分钟,经过比色卡比对,大约15分钟就可检测出是否有农药残留,然后在检测登记台账上如实记录……这是江南区江西中学食品安全管理员王宗瑁一天里最基本的工作。从今年11月下旬,该校获得价值2万多元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后,王宗瑁便全职负责该项工作。他经常说

“双汇”被曝使用含“瘦肉精”猪肉

双汇冷鲜肉广告中的多项检测并未包含对“瘦肉精”成分的检测 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喂养大的生猪因腿部肉太多,后腿无法站立。  据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在养猪大省河南,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怪象:一些养殖户从不吃自己养的猪肉。记者历时一个

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

  2011年5月初,北京市卫生局要求,5月底前,北京餐饮单位必须公示其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中用到的食品添加剂名称。   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被混为一谈,食品添加剂成了“替罪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传播过程中被误导、歪曲、发酵了,食品添加剂正遭遇“

瘦肉精现身山东"肉羊第一镇" 检测存在执法不严

9月29日,山东利津县盐窝镇,养殖户赶了一批羊等待检测。  山东利津县盐窝镇部分肉羊喂瘦肉精,养羊户总结多种方法应付检测;检测存在执法不严现象  肉羊是山东东营市盐窝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该镇拥有农业部确定的定点市场。不过,在盐窝镇,羊喂食瘦肉精并不是秘密。根据当地官网的

陕西农业厅长:我们生产的豆油不少是转基因的

  “为啥一个月能办下来的证件,两个月还办不下来?”“牛奶里面加了香精为什么不标明?”“我们吃的冬枣和圣女果到底是不是转基因?”昨日下午,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专题询问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这是一次没有预设问题的询问,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要求“直面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却不时表示,“你的答案我不太满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