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回国后施一公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同时他也搭建起了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人才引入桥梁。2013年施一公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2016年开年,施一公课题组即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重磅成果,他们获得了分辨率为3.8埃(Å)的U4/U6.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复合物(U4......阅读全文

复旦施扬、蓝斐教授Cell子刊发表新研究成果

  Nono是旁斑(para-speckle)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储存和加工RNA。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缺乏旁斑,从而使得Nono在mESCs中所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近期,来自复旦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Nono的功能是作为一个染色质调节因子与Erk合作,调控着mE

清华施一公院士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新文章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

一公十年: 施一公教授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施一公  知社学术圈综合消息,多家主流媒体昨晚报道,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距离他2008年海归清华,恰好十年!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教授本人证实。据称,施一公将保留清华大学教

冷冻电镜横空出世,2019年清华大学独自发表16篇CNS

  冷冻电镜,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可实现直接观察液体、半液体及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如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冷冻电镜兴起于2013年,在201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冷冻电镜技术发展做出原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瑞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剑桥生物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人类γ-分泌酶(γ-secretase)的三维结构,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γ-分泌酶的功能机制,开发出预防及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及某些类型的癌症的新型γ-分泌酶抑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清华施一公院士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新文章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曾荣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 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2008年施一公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国

中国学者发表117篇CNS文章:清华大学16篇冷冻电镜成果

  截至2019年8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17篇文章,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18篇,Nature 发表了53篇,Science 发表了46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54篇文章由独立的一

长江学者盛祖杭JCB发表神经学成果

  最近,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提高线粒体沿神经轴突的传输,可增强小鼠神经细胞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杂志上,指出了潜在的新策略,来刺激因损伤或疾病而受损的人类神经元的再生。  本文通讯作者是美国国家卫生院资深研究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盘点|2019年中国学者在CNS发表30篇文章 近半独立完成 !

  2019年即将结束,中国学者总共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了180项研究成果,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5篇,材料学有3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物理学有18篇。我们盘点一下材料学: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0篇,Nature 发表了11篇,Science 发表

施扬教授Cell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哈佛医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证实了,X染色体连锁智力障碍(X-link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XLID)与组蛋白甲基化移除受损有关。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月2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著名华人科学家、哈佛大学终生教授、

施扬教授Cell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哈佛医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证实了,X染色体连锁智力障碍(X-link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XLID)与组蛋白甲基化移除受损有关。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1月2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著名华人科学家、哈佛大学终生教授、

清华施一公院士Nature子刊发表重要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原子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

清华大学博士后发表Science 报道人源剪接体催化步骤

  自2015年,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首次报道了裂殖酵母剪接体3.6 Å的高分辨率结构之后,这一研究组陆续解析了7个不同状态的剪接体高分辨的三维结构,整个剪接通路,将剪接体介导RNA剪接的过程串联了起来。但是与酵母剪接体相比,以人类为代表的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组成、组装和调控更为复杂,其结构研究也因

施一公院士Cell Res解析关键蛋白结构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heptameric Lsm1-7 complex”的短讯文章,揭示了Lsm1-7复合物的结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施一公发表最新综述解析转运新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教授近期发表了题为“Common fold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聚焦于继发性主动转运作用元件的常见折叠,以及共有的转运机制。通过一些结构信息,分析新发现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解析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早老素蛋白

  生物通报道: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但是我们对AD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最近,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度纯化的重组γ-分泌酶,检测了128个AD来源的早老素蛋白-1(PS1)突变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产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12月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乙肝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抗凋亡蛋白Bcl-2与乙肝病毒蛋白HBx之间的互作进行了结构与生物化学分析,研究结果发布在2月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施一公研究组主要致力于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布蛋白酶体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镜解析了酵母内源性26S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结构,揭示出了两种主要的构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与

清华院士Cell Research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磷酸酶calcineurin(CN),是由一个催化亚基A和一个调控亚基B组成的异源二聚体。CN在多种细胞过程中起到了关键功能,比如心肌肥厚和T细胞激活。不过CNA调控区域的大部分结构还有待确定,CN活性的调控机制也存在相当大的争议。  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日前获得了全长

清华施一公院士发表最新PNAS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解析了,转运蛋白AdiC 介导pH依赖性底物转运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dependent substrate transport by an arginine-agmatine antiporter”发表在8月1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老年痴呆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古细菌presenilin同系物PSH能够像人类γ-secretase一样裂解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会推动发现γ-secretase的抑制剂及调节剂。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清华大学的

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阿尔兹海默症最新研究成果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膜内蛋白酶γ-分泌酶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γ-分泌酶组件nicastrin的晶体结构,这为理解γ-分泌酶的组装及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结果发表

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凋亡研究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Apaf-1凋亡体(apoptosome)激活caspase-9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caspase-9 activation by the Apaf-1 apoptosome”发表在10月13日的《美国

清华施一公院士发表2016开年Scienc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获得了分辨率为3.8埃的U4/U6.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复合物(U4/U6.U5 tri-snRNP)三维结构,由此提供有关剪接体(spliceosome)组装和催化的新见解。研究结果发布在1月7日的《科学》(Scienc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大满贯!2019年施一公团队连续发表Cell,Nature,Science文章

  2015年,通过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分析确定剪接体的第一个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报道了来自S. pombe的ILS复合物。从那时起,已经阐明了13种冷冻-EM结构,大部分分辨率在3.3和5.8之间,已经阐明了来自酿酒酵母的组装剪接体的七种不同状态,人类剪接体的7种不同状态的11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