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五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教授等日前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上发表《“精准医学”冷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的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他提醒说,“十三五”精准医学计划实际是一项临床防治方案的研发计划,而不是已经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高级医术”,因此当前以精准医学为噱头的任何商业或医疗活动都需引起足够警惕。 贺林说,中国精准医学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及社会工程,目前可以集中精力优先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体化用药问题,即针对现有药物治疗时出现强烈副反应或疗效不佳的患者个体开发精准筛查方法,并设计个性化的替代性药物。二是罕见疾病的精确诊断,罕见病病因中有较高的比例是基因突变,通过对罕见病家系进行系统测序研究有望检测出致病基因,并开展针对性的基因治疗。三是遗传异质性问题,即参考国外的风险或致病基因变异列表,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筛查工作时,需要重新评估这些变异在中国人群中的风险程度或实际致病效应,建......阅读全文

贺林院士最新综述:“精准医学”冷思考

  近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贺林院士等人发表点评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精准医学”的一些现状,并针对几个根本性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2015年1月20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 一期计划投入2.15 亿美元, 涉及100万名志愿者的基因组测序工作

-贺林院士:反思“精准医学计划”为中国带来什么?

  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预算2.15亿美元,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时代”。新闻一经发布,没想到我国上上下下好像动得更快,热闹非凡,不少人给美国总统点“赞”。有人表示,受奥巴马影响,中国在15年内将跟踪投放600亿元人民币。也有人质疑,美国总统在中国是否真具

贺林院士呼吁精准医学不应泛用更不应滥用

  随着基因组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临床药物治疗的认识和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研究进展,促进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使得药物治疗的模式也开始由过去的“经验性用药”转向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用药”模式的改变。  12月10日,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林院士

贺林院士:新医学或可解密抽象生命体

  人的机体除了肉体部分外,还存在有虚体部分,也就是“抽象生命体”部分,如精神、心理、心灵、思想、思维、意识、意念、感观、认知、食欲、情欲、情感、幻觉、幻听、幻想、灵魂等。虽然它们实实在在地存在,但是看不见、摸不到。由于这些特点,使我们往往忽略和低估了它们的作用,以至于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中缺少了核心内

贺福初院士: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开启新时代

6月1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贺福初发表题为“大科学计划与国家使命”主旨演讲。他指出,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全球生物技术时代,而作为一个新的推动力和新生学科,蛋白质组学进一步推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贺福初H

贺林院士受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在复旦大学庆祝上海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医科的口号之际,新一届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签约、受聘仪式在枫林校区明道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校长王生洪向新一任院长贺林院士颁发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聘书。党委书记秦绍德为贺林院士佩戴校徽,陈晓漫副校长、金力副校长出席了仪式。汤钊猷院士等知名学

对“精准医学”要精准理解

   “精准医学”这一概念,自2015年年初被美国总统奥巴马重提以来,一直被广泛推崇,成了医学未来发展趋势的代名词。不过,也是自那时起,大家做什么都想要与它挂钩,商家更是喜欢炒作这个概念。最近《自然》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分别发表的有关精准医学评论文章引发了不小的争论,让人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到底应如

中国首个个体化用药精准医疗科学产业联盟成立

  正值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的第25周年以及今年年初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新的“精准医学”计划起始之际,2015年最压轴的领域盛会——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与康昱盛承办的“国际精准医学与未来健康前沿研讨会暨全国第三届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于12月9日-12日

贺福初:追忆杨芃原教授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化学系前系主任杨芃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31日晚去世 享年72岁  距公元2021年5月31日已过去2日。  我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但两日里思绪混乱如麻,无法下笔。方得以稍解悲恸,衔哀致诚,写下这篇文字,悼念我的好战友——杨芃原教授。  犹记得初识芃原,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因学术不端被调查

   5月27号,经过一系列调查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公布关于对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的调查报告,报告称Macchiarini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Bengt Gerdin教授

贺林院士:数据“活”起来才能产生价值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和高通量实验等技术突破,生物医学数据从以基因组为代表的数据量发展到PB 甚至 EB 量级时代。但是这些数据的来源十分分散,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又没有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的整合与分析。此外,由于这些数据没有汇交的机制,从而导致了数据的大量流失,重要数据缺乏安全保障

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五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教授等日前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上发表《“精准医学”冷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的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他提醒说,“十三五”精准医学计划实际是一项临床防治方案的研发计划,而不是已经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高级医术”,因此当前以精准医学为

五个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的问题,再不知道就晚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教授等日前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上发表《“精准医学”冷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的精准医学可优先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他提醒说,“十三五”精准医学计划实际是一项临床防治方案的研发计划,而不是已经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高级医术”,因此当前以精准医学为噱

贺林院士加盟厦门市第五医院开展基因检测诊断

   昨日,厦门市第五医院又迎来了一个喜人的时刻,在市卫生计生委的指导、支持下,聘请了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美国加州大学UCLA医学部研究助理教授、厦门市“双百人才”田晓丽博士担任医学顾问,并与贺林院士签署了贺林院士新医学临床转化工作站合作意向书,拟在院内建设第二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随着两位顶级专家

什么是精准医学?一文看懂精准医学的“前世今生”

精准医学的“前世今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世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各行各业都不断出现新的模式、新的亮点。例如在医学界,精准医学( Precision Medicine)的模式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治疗方案普适化的特点,强调了针对不同患者提出不同治疗方案的特性。例如,十年前,哈

贺林院士:我国要补齐遗传咨询的缺口

   近几年来,利用基因测序进行孕前、产前筛查逐渐新兴起来,甚至在一些地区达到了火热的程度。在感到可喜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也有局限性——基因测序产生许多数据,读懂它非常关键。如果解读跟不上,一切都是徒劳。  我认为,对基因检测(测序)的结果解读比检测还重要。样本的检测能说明什么、需要后续采取哪些措施

贺林:-基因测序发展需要更多顶层设计

  创新启示录:基因测序产业应用前景广泛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指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89.6万,其中结构畸形25万,防治形势严峻。这些实际仅是来自刚出生时的统计数据,如果把后发的也进行统计,出生缺陷人数要远远高于此数。  “冰岛的人口不过30万人,

贺林院士两会提案:遗传咨询势在必行

  3月9日,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还在热烈进行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委员们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精彩纷呈。医药健康方面,除了医改、药物招标、医患关系等“常规”提案外,近两年,基因测序相关的提案也多次被提及。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政策、市场的放开,某些与基因测序相关的

让精准医学更精准——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完美结合

  奥巴马的精准医学计划意在大规模测定癌症病人的全基因组,挖掘癌症驱动基因,实现个性化精准用药,解决癌症对人类的威胁。然而,科学家呼吁:生命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大部分的疾病标志物、绝大多数的药物治疗靶标都是蛋白质,因此,精准医学离不开蛋白质组。以蛋白质组、代谢组为重点的多组学为基因组提供了更接近表型的

精准有道,医学无涯-|-精准医学新发展系列在线研讨会

  精准医学涵盖疾病“研究”、“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等诸多方面,需借助多维度的先进技术与成果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大数据,加快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个体化用药与治疗。精准医学作为健康中国2030的计划中重要规划方向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并吸引越来越多的科研临床机构和

301医院王成彬:精准医学、精准检验与检验精准

  精准医学是指利用患者的遗传组成和生活环境信息,对患者进行量身定制的医学治疗,以期获得理想化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避免副作用。精准医学是基于人类基因测序、生物医学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提出来的。这些技术的进步能够对庞大的遗传信息进行更快速的解读,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

中大贺雄雷教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必需基因是指细胞生存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发生无效突变(null mutation)会导致个体死亡或者不育。最近,中山大学的贺雄雷(Xionglei He)教授领导团队在Genom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在酵母中分析必需基因的非必要性可以为我们提供治疗人类

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聚焦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针对每一个病人个体特征而定制和实施医疗决策。记者在6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怀柔区政府主办的首届雁栖湖医学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生物医学的发展进步、大数据分析的进步,使得精准医学变成了可能。 据悉,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处

精准医学,到底往哪儿瞄准?

  精准医学的第一个推动者,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而是政治家 – 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学!所以多少感觉它不够“精准”还带着一点政治味道。所谓精准医学大概指的是精准诊断、精准药物、以及精准治疗方案,其实质跟“个性化医学”的概念应该是大同小异。今天的医生看病就是一面看病人,一面看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然

-精准医疗下的医学变革

  2015年,精准医疗站上世界潮头,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国内外的医药巨头纷纷抢滩精准医疗。精准医疗大数据、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化正带来全球健康产业大变革。其产业前景如何?我国如何布局?如何科学看待这个市场?  未来5年基因测序市场年增速将超20%  2015年3月11日,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

测序技术如何助推精准医学?

主要应用领域基因测序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测出生缺陷,包括单基因病、遗传病、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是目前应用的最多、最成熟的产业。整个肿瘤基因组结构非常复杂,一个肿瘤基因组数据量大约有几十个G,要完整地测一个肿瘤单细胞,则需要更多工具,数据量也更大。移植配型白血病、骨髓配型,包括基因身份证和整个的器官移植

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项目落地

  近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由钱其军教授牵头申报的“基于修饰型抗体及免疫细胞的精准医学治疗的标准研究”项目,从众多竞争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资助,这也是本次重点专项中在肿瘤免疫治疗专题的唯一立项项目。  该项目主

精准医学掀起“蝴蝶效应”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一项精准医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呢?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在国内成立了首个精准医学学科二级学科。这个落地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的学

“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异彩纷呈

  2015年 11月8日,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分会与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牵头下,“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CDGP)”全面启动落地,该项目旨在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针对百种以上耳聋疾病,包括先天性耳聋、迟发性耳聋、听神经病等进行基因组学研究,深度挖掘聋病患者基因型—表型特征,实现聋病的

医学教授王一方:如何走出医学“魔咒”

  □当代医学的困惑,西方学者把它形容为“一道魔咒”,所谓“做的越多,抱怨越多”,“做得好了,形象糟了”。我不同意一些持民粹主义立场的报刊一味地做道德清算,似乎只要医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天下太平了。其实不然。   □现代医学再发达,也没有到“决生死”的地步,疾病、衰老、死亡都是自然现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