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第一单位发表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动物身上分离出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并在该菌株中发现两个耐药基因,进而提出了杂合质粒形成模型,揭示了细菌在进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质粒的融合和重组形成多重耐药质粒。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4日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教授和廖晓萍副教授,第一作者为孙坚副教授和杨润时博士。刘雅红教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兽医药物动力学、兽医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研究与新兽药研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重要的抗菌药之一,当碳青霉烯类药物失效的时候,粘菌素作为有力补充,用作治疗多重耐药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再一次突破了这两道防线......阅读全文

细菌耐药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常见细菌的天然耐药

交叉耐药: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即同样的耐药机制影响到同一类药物中的几种抗生素。例如,庆大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所有抗生素耐药。协同耐药:同一细菌的不同耐药机制相互影响到不同类药物中的几种抗生素。例如,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氨

我国科学家在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新发现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教授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中分离到一株同时耐受碳青霉烯类和粘菌素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介导这两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位于可转移的质粒上,并且可以高效地转移给其他的菌株,如果该质粒转移给临床致病菌,将会给人医临床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Co-transfer o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2014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1429 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院共1 334所。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359所,三级医院975所;经过数据审核,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1 110 所,其中二级医院269 所,占24.2%,三级医院841 所,占75.8%。未纳入数据分析

关于硫酸粘杆菌素的药理介绍

  (1)药效学 属窄谱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敏感菌有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巴斯德氏菌和弧菌等。而变形杆菌属、布鲁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所有革兰氏阳性菌均对本品耐药。多黏菌素类为慢效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当与敏感菌接触时,其化学

关于硫酸粘杆菌素的基本介绍

  硫酸粘杆菌素又名硫酸粘菌素、克利斯汀(Colistin)、多粘菌素E(Polymyxin E)、抗敌素等,白色或近白色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乙醚等,游离碱微溶于水。在PH3-7.5范围内稳定。硫酸粘杆菌素由多粘杆菌产生,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

耐药机制详解之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抗感染治疗最普遍应用的一类抗生素,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和致病菌的变迁,产生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耐药发生率相当高。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另外约12%和8%病原菌的耐药分别与细菌细胞外膜通

耐药机制详解之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抗感染治疗最普遍应用的一类抗生素,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和致病菌的变迁,产生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耐药发生率相当高。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另外约12%和8%病原菌的耐药分别与细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检测的临床意义

  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基金委公布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共同组织的研讨会所确定的合作内容, 2018年,双方共同资助中英双方科学家在“抗生素耐药”领域(Antibacterial Resistance)开展的实质性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公开征集,我委共收到23项申请,经初步审查并与英

细菌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检测与临床

全球面临主要耐药问题 ?  MRS(Methicilln-Resistant Stapylococci)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MRSA,MRSE等。 ?  VIA(Vancomycin-Intermediate Staphyococcus Aurus) 万古霉素中介的金葡菌 ?  VRE(Vanc

NAR等两篇文章:病原细菌耐药质粒接合转移新发现

  分子生物学知名刊物《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病原微生物专业刊物《Virulence》先后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欧竑宇研究组关于病原细菌耐药质粒播散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和实验研究的两篇论文,进一步阐明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的ES

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型可转移的替加环素高水平耐药机制

  替加环素主要用于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内感染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治疗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极其重要的抗菌药物。在当前医学临床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已成为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为数不多的选择。近年来,随着可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被解析,替加环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1.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

CRE耐药基因型快速检测和临床用药指导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近年来检出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所致感染病死率高,临床治疗上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威胁。由于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对产生不同碳青霉烯酶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准确、快速地判定CRE产生的碳青霉烯酶

微生物检验必须掌握的三大耐药机制

微生物检验必须掌握的三大耐药机制  你知道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吗?你对微生物检验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微生物检验必须要知道的三大耐药机制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   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

Nature:粘菌素耐药基因将终结抗生素历史?非也!

  今年11月,《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曾刊出爆炸性消息: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在动物和人身体细菌样本中均发现了一种新型耐药基因: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基因)。这种抗药性可通过质粒,在细菌之间轻易地转移,目前在丹麦、 荷兰、法国及泰国均已检出该耐药基因。  粘菌素,属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由于具有肾毒

关于AmpCβ内酰胺酶的治疗方面介绍

  由于AmpC酶易于被诱导产生且对β-内酰胺抗菌素抑制剂不敏感,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新挑战。对AmpC酶稳定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以及某些喹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o]。在体外p内胺酰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与p内胺酰抗生素联合运用实验中

治疗AmpC酶的相关介绍

  由于AmpC酶易于被诱导产生且对β-内酰胺抗菌素抑制剂不敏感,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新挑战。对AmpC酶稳定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第四代头(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以及某些喹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o]。在体外p内胺酰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与p内胺酰抗生素联合运用实验中

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耐药率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 该细菌是一大群形态、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这类细菌多数周身有鞭毛,有动力,均能发酵葡萄糖,需氧或厌氧生长。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大多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也可存在于土壤、水和腐质上,少数为致病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克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

国自然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研究项目批准通知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研究项目批准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共同组织的研讨会所确定的合作内容, 2018年,双方共同资助中英双方科学家在“抗生素耐药”领域(Antibacterial Resistance)开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生机制

  新的抗菌药物出现,总是伴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虽然刚开始使用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相当低,对常见病原菌的敏感率相当高,但碳青霉烯类与其他β-内酰胺类一样,在临床应用后即出现耐药菌株。亚胺培南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对其耐药的菌株有:黄单孢菌、粪肠球菌和耐甲氧青霉素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绿脓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一)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R/DRS/

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基因层出不穷

  抗生素的出现,拯救了无数生命。但是细菌对于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问题也逐年加重,新药研发的速度远跟不上细菌耐药出现的速度。  多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多种耐药性基因开始在全球蔓延。一旦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其它类似的肠道栖息生物产生耐药性,那么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杀菌作用的多粘菌素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三)

微生物耐药率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其中用于院内抗感染仅占20%,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滥用率为40%~80%,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我国的滥

一场人类与细菌耐药的持久战

检测超级细菌如果发现疑似耐药性反应,就会将其送到“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作基因分析,最快两三天就可以确认。郭绪雷/摄□本报记者 张思玮“超级细菌”风暴时至今日,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去年8月,“超级细菌”首次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刊发后,便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甚至还夹杂有恐慌的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rueus,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但如果它发生变异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其引起的感染就难以治疗。因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被称为“超级细菌”。  MRSA是20

使用硫酸粘杆菌素的注意事项介绍

  (1)本品内服很少吸收,不用于全身感染。  (2)本品吸收后,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明显毒性,在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以及注射给药和肾功能不全时均有中毒的危险性。  (3)休药期,猪、鸡7日。

认识鲍曼不动杆菌

流行病学不动杆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易从潮湿的和干燥的表面获得。不动杆菌可发现于土壤、污物、水、消耗品(包括水果和蔬菜),以及健康者皮肤和其它身体部位。这种微生物相对耐受低湿(干燥)环境并已被发现易从干燥环境处获得。鲍曼不动杆菌,常在医院感染和暴发中检出,能在干燥环境下存活数周到一个月或更久。因不

关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简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广泛。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单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等。新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过去一些抗生素比较,药代动力学较好,对细菌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相对稳定,治疗各种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有效。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