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袁隆平宣布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

“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近日,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以下简称“双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绿色种业提出的新要求,农作物的纯净度越发受到关注,特别是在许多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如何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际传播,是育种家必须考虑的问题。此项镉元素剔除技术将扭转我国部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趋势。 据了解,此次双新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共同举办,集中展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优良水稻品种和最新种业科研成果。 双新会展示基地位于浏阳市北盛镇环园村,占地面积300亩,整个示范现场共分为6个展示区,展示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89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588个优良水稻品种,集中体现了这些品种的......阅读全文

李家洋:到涉及重大应用生产领域寻找基本科学问题

  5月26日下午,匆匆赶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顾不上吃晚饭,即向其团队成员布置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立即安排一次国内有关育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讨论如何将新发现的水稻理想株型基因尽快应用于水稻农业生产,发挥其在培育我国新型高产水稻新

“未来水稻”:你在多远的未来?

  “未来水稻”时代,是个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工具”的育种时代,能促使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  不久前,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活动之一的“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未来水稻”,受到广泛关注。  据称,

生物科技引领水稻育种创奇迹

  大约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食粮搬上餐桌。如今,高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各类水稻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不断造福人类。据报道,孟加拉国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3种能够抵御洪水袭击的水稻新品种,其中一种正在农田试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

我国主导水稻基因国际研究离“设计水稻”更近一步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结出硕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这一研究的重大成果将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  水稻种群的基因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作用机制,是水稻育种改良的

南京农业大学最新PlantCell文章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表观遗传修饰对水稻株高和花器官发育的重要作用,揭示了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表观遗传修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相关成果公布在植物学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南

我国超级稻基因组数据从“云端”向全球共享

  “我们的3000份绿色超级稻基因组原始测序数据,覆盖了全球25万份种质基因全部遗传变异的95%。这份核心数据,将正式通过阿里云平台,向全球免费开放。”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聚道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沙共同启动“云之稻项目”,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基因资

南京农大长江特聘教授《植物生理》公布水稻基因新发现

承担课题情况:先后承担日本国家水稻育种攻关项目“21世纪水稻育种计划”和日本水稻基因组项目、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专项、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项科研项目。现承担课题: (1)耐贮藏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国家863计划,2001AA241019,2001-2005 (2)水稻优质、抗逆分子

我国培育"绿色超级稻"并在目标国家进行示范推广

  让种植了7000年水稻的农民,不用再脸朝黄土背朝天地翻地、插秧,而实行免耕直播的“懒人种植法”——把种子直接撒在地里,不打农药、少施化肥、也不用灌溉,100多天后,即使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干旱地区,最懒的农民也能收获沉甸甸的稻子。这就是科学家黎志康、张启发的梦想。     品种具

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 400多个水稻基因转基因克隆工作完成

  我国的水稻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华大基因农能平台已经完成400多个水稻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工作,依托华大基因强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工作。这是记者在6月29日结束的“水稻基因组学与农业应用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

我国已完成400多个水稻基因转基因克隆工作

  我国的水稻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华大基因农能平台已经完成400多个水稻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工作,依托华大基因强大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工作。这是记者在6月29日结束的“水稻基因组学与农业应用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

基因编辑为育种带来新途径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得突破,为解决镉污染土地种植安全水稻提供了先进方案。这项重大成果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的。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如今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竞赛新的热门领域,国内外都有前沿消息传来。下面,我们特约请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春介绍有关这方面的

成果盘点丨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等发表23项研究成果

  从2002年开始,袁隆平团队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PLOS Biology 等杂志发表了23项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介绍一下以袁隆平为通讯作者的典型研究成果,由于版面限制,我们只介绍其中典型的文章:  【

东北地理所在黑龙江水稻抽穗期基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水稻抽穗期 (heading date,Hd)是指水稻从播种到抽穗(开花)所经历的时间,抽穗期是影响水稻种植和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着水稻的种植区域和产量等其他农艺性状,黑龙江地处寒区,南北跨度大,属北方高纬度寒地稻作区,根据积温条件,从南到北水稻种植共分4个积温区,越往北部,积温越低,

科学家克隆出控制高温抗性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水稻作为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其产量的稳定也遭受高温的严重威胁。据统计,全球水稻产量受到高温潜在威胁的面积约400万公顷。到2050年,高温会使全球粮食减产20%~40%。  正因为如此,发掘作物抗高温基因资源,进而培育抗高温新品种,一直是科学家待解的难题。  10多年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

欧盟严查中国输欧非法转基因米制品半年间通报18次

  产地来源标注为中国的大米制品,正在被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列入“重点检查”的范畴。因为尽管中国仍然是禁止主食作物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但在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成品中,欧盟却频繁检出水稻抗虫转基因,这种转基因按照现行监管框架,在中国和欧盟,均属“非法”。   截至2013年6月,欧盟食品和饲料委

一粒优质米的科研路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主粮之一。一粒优质大米,米粒形状适宜、无垩白、透明度好、食味和口感佳。殊不知,稻米品质涉及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多个性状,遗传机制复杂,培育既好看又好吃的优质大米难度大。  20余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围绕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系列问题展开研究

遗传发育所等在水稻高产优质关键基因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6月24日,英国《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权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水稻增产关键功能基因合作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的基因,将它应用

我国克隆出可制约水稻“长生不老”的基因

记者九月五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新近采用突变体标签分离克隆基因技术,分离克隆出了一种可以制约水稻“长生不老”的基因:导入这个基因,可以正常地使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阶段;去掉这个基因,水稻将一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只长茎叶,不开花、不结实。 由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

基因新发现让水稻好吃又高产

  我国研究人员近来发现了一个可以同时影响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关键功能基因GW8,将它应用到新品种水稻的培育中,有望让水稻变得好吃又高产。相关成果6月24日由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   该成果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钱前组成的

PNAS:熊立仲小组发现水稻抗旱性调控基因

  OsSKIPa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水平可显著影响水稻抗旱性   华中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日前成功分离出一个对水稻抗旱改良有显著作用的基因OsSKIPa。科研人员研究表明,提高此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抗旱性,缺水的戈壁滩今后也将可能种植水稻。   此项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美

中种集团宣布:将首次种植“全基因组育种芯片”新稻种

  4日,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融众集团在武汉签约,宣布将在黑龙江省种植我国首次利用“全基因组育种芯片”技术培育的新型水稻品种--“中绿香多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在签约仪式上说,过去几十年,新技术使得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全基因组育种

6月中国学者Nature文章井喷

  六月份,国内学者在Nature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文章井喷,不仅在本刊Nature上发表生物类研究成果多篇,而且在Nature重要子刊,比如Nature Genetics(最新影响因子超Cell)上也发表了几项引入注目的研究成果。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发表文章

上海生科院SBI基因编码GA2氧化酶调控水稻品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研究组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杨远柱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异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基因,该基因在培育水稻半矮秆性状,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大面积水稻产量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SBI基因编码GA2氧化酶调控水稻品种株高及茎秆基部节间长度 

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发布

关于发布“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科金发计〔2014〕14号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公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4年度项目指南,请依托单位及申请人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国家自

学者发现增加水稻分蘖数和产量的重要基因

SD1和HTD1等位基因在现代水稻育种中的导入模式图。水稻所供图  上世纪50-60年代,育种学家利用“矮化基因”改良水稻、小麦等作物株型,培育高产品种,被称为“绿色革命”。虽然“绿色革命”带来了高产的株型,但是这种复杂且决定产量的性状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科学家并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

破解水稻高产优质“密码”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然而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育出高产又优质的“黄金”种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经过了20多年的密切合作、协同创新,给出了答案——这粒种子可以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

水稻考种系统的创新点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开展水稻育种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的途径,而在水稻育种研究和功能基因解析中,都需要对水稻表型性状进行检测。因此就需要利用水稻考种系统来对水稻表型性状进行检测,以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  &nbs

研究揭示超级稻粒宽粒重基因调控产量机理获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模块创制创新团队在《新植物学家》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QTL/基因并开展了功能分析,为阐明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和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及产量。水稻所供图  此前,科学家已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籽粒大小的重要基因/QTL,

遗传发育所在水稻中建立基因定点替换及定点插入体系

  CRISPR/Cas9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各种生物体的基因组编辑。科学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创造了大量的植物内源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为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对植物内源基因进行更为精确地修饰,如基因定点替换以

我发现稗稻相争的“秘密武器”

  近日,浙江大学农学院樊龙江教授团队对田间头号杂草——稗草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水稻化感互作实验,找到了稗草与水稻相争的“秘密武器”,并对水稻育种指出了一种新的基因资源。相关研究论文在《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  植物化感作用简单地说就是植物会释放“化学武器”。生长过程中,植物会向环境释放特定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