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克隆出控制高温抗性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水稻作为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其产量的稳定也遭受高温的严重威胁。据统计,全球水稻产量受到高温潜在威胁的面积约400万公顷。到2050年,高温会使全球粮食减产20%~40%。 正因为如此,发掘作物抗高温基因资源,进而培育抗高温新品种,一直是科学家待解的难题。 10多年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林鸿宣就开始关注这一重大农业问题,如今,其团队首次从作物中成功克隆了控制高温抗性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而且,经实验证明,带有这种基因的水稻比其亲本对照产量高出很多。5月18日,这一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成功克隆作物的抗高温数量性状基因,这在国际上是第一例。”对于团队的成果,林鸿宣很自豪。 大海中找一条鱼 全球平均统计,结实季节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粮食作物会减产 2.5% 到 16%。 2013年极高温天气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全国农作物受灾1.68亿亩、绝收2257......阅读全文

云序客户再发高分文章,教你如何玩转tRNA机制研究

  文章导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在悄无声息的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环境温度也在不断的变化,那么什么是温度感受器?AET1是tRNA上鸟苷转移酶,它是水稻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RNAHis鸟苷转移酶AET1在植物应对

云序客户再发高分文章,教你如何玩转tRNA机制研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在悄无声息的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环境温度也在不断的变化,那么什么是温度感受器?AET1是tRNA上鸟苷转移酶,它是水稻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RNAHis鸟苷转移酶AET1在植物应对高温环境中发挥着重

我国水稻抗高温主要基因克隆成功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高温将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如何实现“高温下稳产”,培育抗高温新品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院士领衔的研究团

上海生科院揭示水稻抗高温和适应环境温度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组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又取得新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克隆了作物中第一个抗高温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在水稻演化史以及抗高温育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Natural alle

上海生科院揭示水稻抗高温和适应环境温度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组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又取得新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克隆了作物中第一个抗高温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在水稻演化史以及抗高温育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Natural alle

我科学家发现植物抗病抗逆基因奥秘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植物抗病抗逆研究中又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拟南芥的类受体激酶ERECTA在植物抗逆中贡献较大,其与合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于2015年8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持续高温和作物病害等

教你如何玩转tRNA机制研究(一)

文章导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然界的花花草草在悄无声息的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环境温度也在不断的变化,那么什么是温度感受器?AET1是tRNA上鸟苷转移酶,它是水稻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RNAHis鸟苷转移酶AET1在植物应对高温环境中发

教你如何玩转tRNA机制研究(二)

4.AET1而不是RACK1A以及eIF3h直接和OsARF mRNA结合AET1与RACK1A以及eIF3h的结合是否和mRNA相关?RIP测序(云序生物提供)帮助研究者快速的明确哪些mRNA能够和蛋白AET1结合,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545个mRNA分子只在野生型水稻株当中和AET1结合,而仅

中国科学家发现让农作物抗热又高产的“多效基因”

  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农作物绝收的风险越来越高。如何让农作物抗热、抗病又高产?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束手无策”。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多效基因”——ER基因,它既能让农作物耐高温、抗病、高产,又能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OsSGL基因协同正向调控水稻耐旱性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由于降水模式的年际变化和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布不均等原因,干旱胁迫仍是水稻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在缺乏农业用水的地区尤其如此。据估计,水稻生产耗费了中国总用水量的大约一半,每年由于干旱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5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

上海生科院揭示水稻籽粒大小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团队在水稻控制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克隆和鉴定了一个控制水稻粒长与千粒重的关键基因GLW7,并深入研究了其分子机理及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于3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

上海交大张大兵教授最新PNAS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wo rice receptor-like kinases maintain male fertility under changing temperatures”。该项研究克隆了一个新的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10,tms10突变

基因编辑为育种带来新途径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得突破,为解决镉污染土地种植安全水稻提供了先进方案。这项重大成果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的。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如今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竞赛新的热门领域,国内外都有前沿消息传来。下面,我们特约请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春介绍有关这方面的

四川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TB1通过控制花粉管生长调控了水稻的结实率,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培育新型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转基因项目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中科院新增院士09最新成果

  中科院12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从296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人数为714名,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6名。  

华南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水稻研究新成果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水稻中内切核酸酶RNase ZS1切割UbL40 mRNAs,控制了温敏核雄性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9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研究揭示杂交水稻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作为母本接受花粉产生杂交种;在低温条件下,其育性恢复完成不育系的繁殖。到目前为止,控制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的基因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两院”院士大会召开 胡锦涛大会上讲话

“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3日召开 分别修改《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两院”6月22日联合举行媒体吹风会称,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将分别有536位院士和6位

200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4  光合作用与碳循环 光系统Ⅱ (PSⅡ)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一个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 光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 PSⅡ 的组装过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立新研究组对 PSⅡ 低 含量的拟南芥突变体(lpa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蛋白质标记实验显示 lpa1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建设及技术应用

在生物学和遗传育种领域,表型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全部特征,包括外观、基本维度、形态和颜色,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表型采集分析是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测量这些特征。表型组(phenome)则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状特征,不仅局限于农艺性状,还包括植株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及生化组分。随着许多重要作物

《科学》报道华中农大熊立仲小组水稻抗旱研究

作物抗干旱等非生物逆境研究是植物研究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熊立仲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则以其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在近期受到世界权威学术杂志《科学》的News Focus(新闻聚焦)栏目的关注。 4月11日,在《科学》杂志的News Focus栏目,刊

农作物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吗?

气候变化威胁着全世界的粮食作物。如今科学家正在把他们的努力重新集中到作物耐性而不是产量上来。 气候变化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它对全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最坏的设想情况非常严重:非洲荒漠草原地区的谷物产量减少,亚洲的水稻栽培将受到威胁,蔬菜也会减产——土豆和豆类有可能灭绝——而畜牧业和渔业将受到严重

基金委发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征集指南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征集指南   一、项目说明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10个中心(研究所),即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炉

共评出100篇优秀论文和334篇提名论文  从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获悉,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评出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334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本次评选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启动,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前,白叶枯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基金委公布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下属8个中心(研究所)将共同资助双方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经公开征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共有以下25项申请通过初审:&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