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示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辨识与机理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是由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所调控。 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暖池,是全球大气的重要热量和水汽来源,其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有重要影响,对亚洲及我国天气气候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形成有重要调控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太平洋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内在物理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北京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研究团队设计的大西洋海温“起搏器”强迫试验成功再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以及大西洋-西太平洋的跨洋盆海温遥相关,提出了跨洋盆远程影响的新机制,揭示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是由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所调控。 深入揭示热带西太年代际变化的机理对于理解亚洲气候及旱涝灾害变化、减少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在《自......阅读全文

亚麻籽生物燃料飞机首次横跨大西洋

使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油的Gulfstream飞机正在为试飞做准备。  近日,一架由生物燃料驱动的飞机从美国新泽西州起飞,经过7小时的飞行,顺利完成横跨大西洋的首次试航,降落在巴黎布尔歇机场。  这架名为Gulfstream G450的飞机使用了含有有四分之一亚麻籽生物燃料的混合燃料。飞机两个引擎中的一

南海海洋所发表三大洋相互作用综述论文

  近期,气候变化研究学术期刊Climate Dynamics 在线发表了三大洋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综述性文章,文章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是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过去20-30年的研究表明,热带海洋-大

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干湿变化与全球海温有密切联系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华北持续偏旱,而长江中下游洪涝频发,可视为一种年代际南涝北旱极端事件。相对于单一区域降水的异常,整个中国干湿变化异常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大。已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中国区域干湿变化与全球海温有密切联系

时空四维模型突破限制-让海温预测不再“浮于表面”

  海洋温度体现了海水的热状况,海洋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具体来说,纬度、洋流、季节、深度、海洋生物运动等都会影响海水温度变化。  周晓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太空视角看,地球像一颗蔚蓝色的“水球”,

大气所揭示不同纬度火山对太平洋海温的影响

  火山活动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因子,在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火山爆发后产生的硫酸盐气溶胶会进入平流层低层,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产生冷却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注意到火山爆发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具有紧密的统计关系。厄尔尼诺是气候内部变率最重要的模态之一,它能

太平洋海温可预测?科学家研究沃克环流

 IPO位相转变影响太平洋沃克环流强度变化的机制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工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位相的转变是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原因,其贡献要大于人为辐射强迫的作用。

北极海冰减少致欧亚冬季降温

记者4月12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武炳义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欧亚大陆北部冬季表面气温呈现持续降温的趋势,秋季北极海冰的减少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温的升高是造成这些地区降温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极海冰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有关专家基于现有卫星

“大洋一号”在南大西洋发现热液区

记者今天从中国大洋协会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凌晨,正在执行大洋26航次第五航段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一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获取1.2吨多金属硫化物样品。这是我国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历史上,单次成功获得多金属硫化物样品量最多的一次,也是获取样品类型最为丰富的作业之

卫星拍到北大西洋大片海藻如莫奈画作

  虽然单个藻类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但是当它们像这样聚集一处,它们占据的面积几乎相当于一个爱尔兰岛。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空间局的卫星拍摄到了一个每年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藻类的聚集。这片蓝色蔚为壮观,以至于在数百英里上空的卫

英国“大西洋阵列”海上风电场项目被叫停

高达220米的风力涡轮发电机,可以为90万户家庭供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日前叫停了风力发电开发商莱茵创新的“大西洋阵列”海上风电场项目,而莱茵创新表示,现在并不是推行项目的“恰当时间”。   项目规划面积有200平方千米,虽然目前尚未得到许可,但已经招致外界的批判之声

印度洋咸水→大西洋-助力冰河期结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93.shtm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台湾大学联合,利用莫桑比克海峡北部约40米长的深海泥沙岩芯,通过测量微小化石壳体中封存的化学指纹及数

大西洋尼诺及其对ENSO影响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05.sht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在团队与张磊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中部型与东部型两类大西洋尼诺,并揭示了两类大西洋尼诺对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影响的显著区别。近日,相关成果发

海温异常新研究,可进一步解释冬季厄尔尼诺效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1232.shtm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振宁、复旦大学教授温之平、浙江大学教授吴仁广和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谢尚平等,发现热带西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可引起横

海表盐度对类厄尔尼诺型海温增暖响应机制获揭示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研究员杜岩团队揭示了热带太平洋降水和海表盐度对类厄尔尼诺型海温增暖的响应以及海洋动力过程在热带太平洋海表盐度变化中的调制作用。相关研究由孙启伟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Journal of Climate。 海洋表面盐度作为“海洋

全球变暖下ENSO海温振幅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影响全球极端气候的重要因子,因此预估ENSO海温在全球变暖下的变化也是预估未来全球变暖下全球极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的是,最近20年来多次的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尽管对气候平均态和ENSO本身的模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未来增暖情形下ENSO

副热带高压,今夏为何异常

  目前,南方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基本结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是造成今夏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这与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有关,在季节尺度上也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等因素有关。  8月30日18时,中央气象台解除高温黄色预警,南方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基本结束。这轮高温是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

AMO是ENSO与WP联系不稳定的重要因子

  西太平洋型遥相关(WP)是北半球冬季显著的大气环流遥相关型。它的变化对欧亚、北太平洋和北美等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先前研究提出了WP的形成和维持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有关。WP可通过天气尺度波动与平均流相互作用以及从平均流中获取有效斜压能量来维持和发展。此外,WP会受到外部强迫因素的影响,

海表盐度的内部变率特征及其对长期趋势评估的影响获揭示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30_4782987.shtml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试验室(LTO)研究员杜岩团队研究了全球海表盐度的内部变率特征及其对长期趋势评估的影响,修正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

研究人员发现大西洋海底有数百沼气孔

   研究人员近来在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海底发现超过570个不断喷出甲烷(沼气)的气孔,大大超过原先估计的3个。   作为温室气体,甲烷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倍,因此这一发现令人堪忧。   研究人员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哈特拉斯角与马萨诸塞州乔治斯沙洲之间海岸线附近的海底观测到这么多沼气孔

可怕!大西洋73%的深海鱼体内有塑料微粒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6日报道,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截至7月15日发现,大西洋300-600米深处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这些鱼生活在与陆地相距遥远的深海海域。塑料微粒的检出率超过整体的70%,在调查的全部7种鱼体内均有发现。  本次调查的7种鱼均资源量丰富,是金枪鱼、海豚、海鸟等的食物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近日,《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大西洋翻转流减弱的观测指纹》的文章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经减弱了大约15%。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MOC是地球主要的洋流循环系统,它能重新分配地球的热量,进而影响气候。由于缺

神秘晶体助维京航海者穿越北大西洋

千年以前,维京航海者可能用被称为“日长石”的晶体在挪威和格陵兰岛之间航行。图片来源:BETTMANN/GETTY IMAGES 维京航海者曾连续几个世纪统治着北大西洋,勇敢地面对充满冰山的开放海域,他们会航行数千公里到达位于冰岛和格陵兰的聚居地,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完成

大西洋飓风24时由弱增强可能性加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50.shtm

北大西洋海底3000米发现大型深海火山喷口

海底火山生物  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凯尔特探险家”号研究船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北大西洋发现一个罕见的深海冒烟火山喷口系统以及一系列三层楼高的烟囱状结构。海洋生物学家乔恩-科普雷表示,这一地区是挂上超速档的“进化温床”,生活着各种奇特动物,可能已经在这里生

伤心大西洋美国最大环境灾难-不可修复的创伤

  这是威尼斯,这是靠近墨西哥湾的最后一片陆地;这也是距美国“最大环境灾难”现场最近的地方,这里是“世界的尽头”!  从4月20日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发生后,威尼斯,就再也不是一个平静的小渔村了。  从新奥尔良驱车驶向威尼斯的过程中,从根本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近日,《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大西洋翻转流减弱的观测指纹》的文章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经减弱了大约15%。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  AMOC是地球主要的洋流循环系统,它能重新分配地球的热量,进而影响气候。由于缺乏直接的环流观测,科学家

荷航开通首个生物燃料驱动的跨大西洋航班

  3月8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KL642航班使用可持续生物燃料完成了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7小时17分钟的飞行。该航班以回收的食用油作为燃料驱动,每周四由一架波音777-200型飞机飞行。荷航的目标是到2015年有1%的航班使用生物燃料,而这正是为此而做的部分努力。   据t

北大西洋涛动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

  来自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北大西洋涛动是影响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重要因素,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冰川冻土》杂志上。    该所研究员段克勤介绍说,降水是青藏高原水分循环最重要的因素,其多寡不仅直接决定着长江、黄河上游的径流,而且对当地的生态景观和生态系统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揭示年代际PJ波列影响海洋性大陆海温变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发现了海洋性大陆海温能够通过激发年代际太平洋—日本遥相关波列(年代际PJ波列)影响东亚的气候变率,并结合观测、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式试验阐述了相关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气候学报》。  年代际PJ波列是低通滤

大气所揭示春夏转换期间南海降水变率与海温异常的联系

  南海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影响东亚气候过程中起重要的媒介作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可先影响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环流和气候再影响中国大陆气候。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通常发生在五月中旬,它标志着东亚地区从春季向夏季的转换,预示着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全面开始,是夏季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关键因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