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将海试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1万米潜水器载人球舱完成出入口、观察窗的开孔工作,载人球舱是潜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潜航员的主要活动区,球舱主体为钛合金,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最先进的潜水器之一。 为载人球舱的出入口和观察窗开孔是载人球舱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对材料和技术要求极高。在现场,记者看到,刚刚加工完的半球上有两个孔,最大的就是今后潜航员出入潜器的大门,另外一个是观察海底世界的“车”窗。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栓孝:它特殊就是万米的材料,整个球壳的要求,比4500和蛟龙号都要高得多。从材料成型、焊接,包括整体的结构都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2020年将海试 预计下潜深度超1万米 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全新一代载人潜水器计划将在世界海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海试,预计下潜深度超过一万米。由于深海压力巨大,所以载人球舱从选材上就与4500米深海勇士号和7000米蛟龙号不同。 宝鸡钛业股份......阅读全文

七名蛟龙号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

  昨天(5月1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当天,中国载人深潜表彰大会举行,7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团队获得“载人深潜英雄集体”称号。

“蛟龙”明年或赴南海采集可燃冰样品

“蛟龙”号海试队员挥举红旗向码头上的人们致敬。   “蛟龙”号机械手。   母船上的“蛟龙”号。   ■“蛟龙”归来   可能人们对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海底插上五星红旗的一幕还记忆犹新。明年,“蛟龙”号将有望再探南海,

奋斗者号如何定位导航?

“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三位潜航员在地球最深处向国人直播海底世界。 潜航员如何跟海面上的人们直播交流?在漆黑一片的深海,“奋斗者”号怎么躲避障碍物?这些都能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

傅文韬:驾“蛟龙”百潜深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01.shtm 傅文韬探海归来。朱彧摄◎王自堃 本报记者 史诗坐在讲台上,面对台下众多青年学子,国家深海基地潜航员傅文韬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讲述自己探秘深海的故事了。“十一”假期前夕,

国产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将海试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海底1万米潜水器载人球舱完成出入口、观察窗的开孔工作,载人球舱是潜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潜航员的主要活动区,球舱主体为钛合金,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最先进的潜水器之一。  为载人球舱的出入口和观察窗开孔是载人球舱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对材料和技术要求极高。在现场,

沈阳自动化所参与研制的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获成功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7月18日下午,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彩旗招展、鼓乐齐鸣,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历经52天的3000米级海上试验后,返航归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的成功,

“蛟龙号”母船今起航-6月将挑战七千米深海

“向阳红09”船将从青岛起航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6月,已经休养生息了将近一年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将再次蛟龙入海,挑战7000米的深海极限。   今天(5月28日)上午,蛟龙号的试验母船“向阳红09”船将从青岛起航,赶赴无锡江阴搭载“蛟龙”。按计划,搭载“蛟龙”之后,“向阳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

  7月16日上午,随着“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这也标志着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持续支持下,“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   在此次海试任务期间,“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

“蛟龙”潜深海-“勇士”写精彩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率达到95%,“奋斗者”号是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它们为我国深海科学探索立下赫赫勋功。  这三个大国重器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叶聪。  他是我

“蛟龙”潜深海-“勇士”写精彩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国产化率达到95%,“奋斗者”号是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它们为我国深海科学探索立下赫赫勋功。  这三个大国重器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叶聪。  他是我

“蛟龙号”明年将赴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

  记者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介绍,预计明年4月底或5月初,“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在南海开展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主要是为科学家研究南海的形成

“奋斗者”号上奋斗者的奋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8.shtm 图为作业中的“奋斗者”号。资料图片 图为张伟在工作中。 图为中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的科普图。本报记者 杨俊峰制图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

“奋斗者”号上奋斗者的奋斗

  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当前,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近期,本报对中国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进行采访梳理,向读者展示中国科技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起航

6月10日,载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在江阴起航。   记者6月1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10日上午,“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为期103天的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与以往的海试不同,除潜航员外,

核心构件取得突破-看万米潜水器载人舱如何炼成

  正在建造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计划2020年挑战下潜海底万米深度。近日,万米潜水器的核心构件——载人球舱冲压成功,为潜水器的建造奠定了基础。  核心构件载人球舱冲压成功  所谓冲压,就是将一块巨大的钛合金板材用垂直的圆柱体打压变形,使它变成一个“碗”,两个“碗”扣在一起,就成了载人潜水器的球舱。它是潜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蛟龙”承载国人探海梦想

  “我等了10多年,终于能坐着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下潜了。在潜水器里说着中国话,看中国字,感觉很好。”时隔一年多,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仍难忘怀“圆了多年一个梦”的激动。  2013年6月18日,52岁的周怀阳成为第一位搭乘“蛟龙”号下潜的“乘客”,在即将开展的“蛟龙”号2014—2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5000米海深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海深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北京时间26日3时38分“

“蛟龙号”拟五六月挑战7千米深海冲世界纪录

  上天、下海,这是人类千百年来探索广袤未知空间的最大梦想。今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上天对接天宫一号,继去年夏天成功完成5000米深潜后,中国潜入深海的计划进展如何?  昨天(3月11日),快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2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他透露,按照计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成功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挂缆。   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据悉,18日,“蛟龙”号

“蛟龙号”又有新发现

  4月5日傍晚,“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全体科考队员停靠海南三亚凤凰岛码头,标志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即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任务顺利结束。自2月6日青岛起航以来,历时59天,航行10274海里,本航段共计18家单位94人参航,“蛟龙号”累计安全下潜1

中科院突破载人深潜声学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记者从中科院获悉,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具有高速水声通信(声学系统)、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控制系统)、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三大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其中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由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攻克,为“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据介绍,声学系统相当于“蛟龙”号的嘴

蛟龙号将面向全球华人征集LOGO标识

  今天,“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与“中国蛟龙号科考”双LOGO全球征集活动在京启动,即日开始至2015年2月17日,蛟龙号将面向全球华人征集LOGO标识。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主要应用于中国深海科考。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赴印度洋科考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并海试成功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5日从江苏江阴起航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是“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作业。  随船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告诉记者,此

借水传信-海底捞针

编者按: 10909米!“奋斗者”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实际上,“奋斗者”号这个国之重器全身上下都是打破纪录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背后有着怎样的科研故事?本报今起开设“万米载人深潜的背后”专栏,走进“奋斗者”号研制团队,讲述他们矢志创新的故

“潜龙三号”,你是一个怎样的“深潜明星”

“蛟龙”“海龙”“潜龙”三龙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图 4月30日,在完成深海最后一潜后,“潜龙三号”跟随“大洋一号”船开始返航。4月20日开始,这个中国最先进自主无人潜水器,先后进行了包括两次海试和两次试验性应用在内的四次潜水作业,在全新挑战中不断刷新着纪录。 最近一段时间,大洋深处热闹非凡,各

南海海底地质灾害载人深潜科考圆满完成

  李伟研究员与张强副研究员(左)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前合影。  李伟研究员在潜航员的帮助下操作机械臂对海底不稳定区浅层沉积物进行柱状取样。李伟团队 供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伟与副研究员张强搭乘“探索二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以调查南海海底地质灾害为

为水下无人潜航器“擦亮双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66.shtm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李学龙教授团队在“涉水视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团队以水下潜航器的智能视觉导引为目标,提出了能够高效提取光场信息的智能成像方法,在大衰减、强散射的

蛟龙号冲击5000米深潜因海况不佳被迫取消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因天气原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原定今日(7月22日)进行的第二次下潜试验被迫取消。根据预定计划,“蛟龙号”潜水器今天将下潜冲击5000米深度。  中国载人深潜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称,因天气恶化情况比预计要早,不得不取消原定计划。刘峰表示,将预计用3天时间,对设备

“蛟龙”号创深潜纪录入围国内多家主流媒体2012十大新闻

  年终岁尾,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评选出2012年度十大新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与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创造载人深潜新纪录的新闻入围多家媒体十大新闻。   2012年6月间,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专访“蛟龙”号设计师:海试中曾失去联系一小时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生物样本。   “蛟龙”号在6963米深处采集的海底沉积物样本。   7月16日,深潜员付文韬展示一个原本直径15厘米的泡沫实验球被水压挤缩后的形态。        胜利完成海下7000米级下潜试验,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