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吃”下电厂废弃物产出上等生物油脂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吃的保健品就是电厂废弃物生产的。 这是记者采访王强研究员时闪过的一个念头。 最近,一则“我国科学家发现小球藻‘吃’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小球藻是什么?它“吃”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又变成什么?11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强研究员。 首次证明了“生物减排”可行性 近年来大气雾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活,氮氧化物是酸雨与雾霾的主要诱因。我国2016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高达23兆吨,位居世界第一。 消除氮氧化物的技术叫“脱硝”,由于氮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硝酸根、亚硝酸根,正好是微藻可利用的氮营养,所以通过微藻培养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发展新型生物脱硝技术。由此获得的微藻生物质副产品则可以作为蛋白、油料的来源,满足水产饲料、生物能源等行业的原料需求。 微藻生物量中碳和氮元素含量分别占50%和10%左右。微藻是地球上将二氧化......阅读全文

海洋微藻种间混合培养效应

亚心形扁藻、球等鞭金藻和尖刺拟菱形藻是三种常见的海洋微藻。亚心形扁藻体内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能自身合成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球等鞭金藻个体较小,体内营养物质丰富,是一种常见的饵料藻。尖刺拟菱形藻属于拟菱形藻,广泛分布在两极、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为探讨高密度培养经济微藻的可能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

现在主要有两种方法被用作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与分析,生物(生物化学)检测法和物理化学检测法。

青岛能源所提出基于植物激素的微藻生物技术新观点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微量化合物,能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与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

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微藻的培养效果

采用一种新型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常用饵料微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的培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培养过程中藻密度、异养菌与弧菌(Vibrios)数量及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负压光生物反应器培养下威氏海链藻的生长速度快,培养第4天达到平台

大化所“富油能源微藻培育与生物柴油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由大连化物所与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富油能源微藻培育与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以雷廷宙研究员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科技成果研究报告并审查了检测报告、查新报告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

新加坡研究微藻,希望成为下一代生物油重要来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从2011年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新加坡-北京大学低碳技术研究中心(Singapore Peking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re for a Sustainable Low-Carbon Future),其中一个项目是通过基因改造培植微藻。   微

青岛能源所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技术研究获进展

  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是实现微藻培养高光效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微藻培养技术研究的热点,但为什么生物膜贴壁培养在生物量生产和光能利用效率方面比传统跑道池方法高得多,其原因尚不清楚。  最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天中领导的微藻生物技术团队比较研究了光在传统跑道池系统中和膜培养系统中的

青岛能源所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技术研究获进展

  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是实现微藻培养高光效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微藻培养技术研究的热点,但为什么生物膜贴壁培养在生物量生产和光能利用效率方面比传统跑道池方法高得多,其原因尚不清楚。  最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天中领导的微藻生物技术团队比较研究了光在传统跑道池系统中和膜培养系统中的

用藻酸盐微珠培养软骨细胞

实验方法原理藻酸盐微珠培养基于在软骨细胞藻酸盐悬液中氯化钙的胶凝作用。试剂、试剂盒软骨切除培养液生长培养液分离软骨细胞的酶液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藻酸钠溶液胶凝液溶解液仪器、耗材无菌磁铁实验步骤切除软骨1. 自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取软骨。由于胚胎或幼年供体的软骨比成年供体获得较多细胞,较长时间后

用藻酸盐微珠培养软骨细胞

实验方法原理藻酸盐微珠培养基于在软骨细胞藻酸盐悬液中氯化钙的胶凝作用。试剂、试剂盒软骨切除培养液                                                                  生长培养液                              

用藻酸盐微珠培养软骨细胞

实验方法原理 藻酸盐微珠培养基于在软骨细胞藻酸盐悬液中氯化钙的胶凝作用。试剂、试剂盒 软骨切除培养液生长培养液分离软骨细胞的酶液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藻酸钠溶液胶凝液溶解液仪器、耗材 无菌磁铁实验步骤 切除软骨1. 自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取软骨。由于胚胎或幼年供体的软骨比成年供体获得较多

高产中链甘油三酯工业微藻

  中链甘油三酯(Mid-chain Triacylglycerides,MCT)是特殊的功能油脂,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肥、促进能量代谢以及促进脑退化人群的恢复。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合作,揭示了微藻细胞中调控MCT合成

用藻酸盐微珠培养软骨细胞

简介藻酸盐微珠培养基于在软骨细胞藻酸盐悬液中氯化钙的胶凝作用。 原理藻酸盐微珠培养基于在软骨细胞藻酸盐悬液中氯化钙的胶凝作用。 操作方法材料与仪器软骨切除培养液生长培养液分离软骨细胞的酶液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藻酸钠溶液胶凝液溶解液无菌磁铁 步骤切除软骨1.自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取软骨。由于胚胎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比

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在于检测原理、前处理阶段的复杂程度及检测结果的表现形式。最终选择哪种检测方法取决于方法的便利程度、技术的可靠性与所需结果的表现形式。然而,可选择性和灵敏度是衡量检测方法最重要的标准。表给出了几种生物测试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的比较。我国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水中

微囊藻毒素是什么?有没有毒?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环状七肽化合物,为分布最广泛的肝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能够强烈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还是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制饮用水中该毒素含量为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性质

MC具有水溶性和耐热性,加热煮沸都不能将毒素破坏;自来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氧化、活性炭吸附等也不能将其完全去除。MC易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抗pH变化。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自然降解过程十分缓慢。MC在去离子水中可保持稳定状态长达27d,在灭菌的河水中可保持稳定12d,而在普通河水中

微囊藻毒素检测的高效样品处理

本文采用美国horizon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与DryVap定量浓缩系统、Lab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回收率可达97%以上,RSD仅为1.05%。其特有的盘式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具有截面积大、不易堵塞、高流速、处理时间短等特点,可直接处理含大颗粒物的脏污样品,每次处理样

“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项目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

  2017年6月17日,科技部高技术中心和浙江大学在杭州联合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研讨会。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姚强教授和责任专家天津大学马新宾教授、沈阳化工大学许光文研究员,以及专项办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项目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代表、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

土壤所自然生物膜与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研究获进展

  化感作用,尤其是水生微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因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藻类水华的形成而引起了学界的不断关注。很多研究表明,竞争压力是化感作用的驱动力。例如,当水体中营养物质供应受限时,微生物会通过增强化感物质毒性的方式抑制竞争对手,进而优先获得更多营养物质。然而,当前尚未有直接的研究结果证明营养充分供应

水生所微藻脂质代谢研究获进展

  三酰基甘油酯(triacylglycerol,TAG)是光合单细胞生物——微藻的主要储存能量物质,是制备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在人类健康及动物饲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藻三酰基甘油酯的合成机理,对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油脂产量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

微藻混合培养机制新突破有助水质净化

利用城市污水培养能源微藻可以实现水质净化和生物质生产的耦合,备受关注。生物质生产效率较低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合培养是提高微藻生物质产率的一种潜在方法。北京大学工学院陈峰课题组关于小球藻混合培养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Scientific Reports》10月7日在线刊登了他们的

微囊藻毒素的LCMS/MS测定

水体中微囊藻毒(MCs)的检测方法已相对较完善,但鱼类等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限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报道了同时对鱼体中MC-RR、YR、LR、LW、LF进行定量分析的LC–MS/MS法,该方法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样品的纯化步骤要求不高,能够在混合物中同时实现多种藻类毒素的分离和鉴定。

徐旭东研究员:微藻燃料,能源危机的出口?

据英国《卫报》消息,英国日前启动一项藻类生物燃料公共资助项目,计划将耗资2600万英镑(约2.8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前实现利用藻类生产运输燃料。 本期关注:微藻生物燃料       徐旭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从事微藻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四届中国青年

研究解析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的光碳传输与生长机制

  生物膜贴壁培养具有高光效、高产率、易采收和高效节水的巨大优势,是突破微藻生产效率和成本瓶颈的变革性培养技术之一,近十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微藻开放池和光反应器悬浮培养,人们对微藻生物膜的光碳传输和生长机制一直不清楚。光和溶解性无机碳在微藻生物膜内如何传输?如何衰减?能穿透多深?光合

研究解析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的光碳传输与生长机制

  生物膜贴壁培养具有高光效、高产率、易采收和高效节水的巨大优势,是突破微藻生产效率和成本瓶颈的变革性培养技术之一,近十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微藻开放池和光反应器悬浮培养,人们对微藻生物膜的光碳传输和生长机制一直不清楚。光和溶解性无机碳在微藻生物膜内如何传输?如何衰减?能穿透多深?光合

新型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微藻培养性能实验

为了改善光生物反应器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缓解在扩大培养规模时环境浓度梯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让微藻细胞比较均匀的得到光照和营养物质,强化光生物反应器中光照方向的混合效果,达到大规模高效培养微藻的目的,本文设计沿程曝气型和内螺旋型两种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在此基础之上以 Chlorella vulgaris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质。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质量和二氧化碳捕集与传输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的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副研究员王旺银等在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团队发现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03.shtm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质。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质量和二氧化碳捕集与传输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的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大

海藻炼油或成新能源概念下一站

  近期,海藻炼油引起了投资者关注。据外媒报道,泰国国家石油公司于2013年7月8日透露,该公司已和澳大利亚科研机构合作研究海藻炼油项目,预计将于2017年实现投产,从而缓解泰国面临的能源危机。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研究和技术机构负责人威集·唐奈说,基于目前技术,海藻炼油的成本要比棕榈油炼油高3到4倍,但

南昌大学:微藻材料复合将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近日,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熊威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Microalgae-Material Hybrid”(MMH)的概念,系统梳理了微藻—材料复合体的构建方法以及其在能源和健康领域的应用,阐释了微藻-材料复合的化学机制。此外,文章还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