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动物所大熊猫最新研究成果

大熊猫憨态可爱的外表、以竹为生的独特食性、不为人所知的生活习性等使它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受关注的物种,并因而成为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生种体型大小变化、食物特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破碎化、圈养种群繁殖衰退和竹子开花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其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然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该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进化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4:1801-1810 ) 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小组在中国科学院海外创新团队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下,与四川省林业厅、英国卡迪夫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合作,采用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种群动态历史等问......阅读全文

中科院动物所大熊猫最新研究成果

大熊猫憨态可爱的外表、以竹为生的独特食性、不为人所知的生活习性等使它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受关注的物种,并因而成为世界自然保护的象征。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生种体型大小变化、食物特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破碎化、圈养种群繁殖衰退和竹子开花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其濒危

中科院动物所揭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机制

a) 大熊猫的热图像(聂永刚摄)b) 大熊猫的热图像(聂永刚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动物园和阿伯丁大学的学者合作,发现大熊猫每日能量消耗异常的低,几乎与树獭相似;并进一步从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基因组等方面系统揭示了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大熊猫维持异

昆明动物所等揭示朱鹮群体演化历程

  1月11日,《当代生物学》以The Genomic Footprints of the Fall and Recovery of the Crested ibis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国捷课题组、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该工作将57份博物馆

粪便DNA证实大熊猫仍具进化潜力

传统观点认为大熊猫已走到进化尽头——— 大熊猫作为地球千万年变迁的见证者,伴随着人类走到现今,曾经和它同时代的剑齿象、巨貘等动物早已灭绝消失,人们普遍认为,像大熊猫这样古老而进食单一的物种能撑到今天似乎是一个不小的奇迹。然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的最新的研究方法发现

昆明动物所等揭示澳洲野犬群体起源机制

  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英文名dingo,分类学上属于犬属,灰狼种,澳洲野犬亚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野生动物。它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首先,它生活在与外界孤立的澳大利亚,却不是澳洲的原生物种,由于澳洲的特殊地理位置,澳洲野犬只会是人类迁移澳洲携带过去的,因此研究澳洲野犬

动物所魏辅文研究员到水生所畅谈大熊猫保护和生物学研究

  魏辅文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1月1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应邀到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Science Based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近20年来在“国宝”大熊猫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

研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食肉目染色体进化规律

  染色体进化是物种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具有显著核型差异的食肉目动物为染色体进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虽然前人通过比较染色体涂色法建立了食肉目内许多物种的染色体比较图谱,但这些研究的分辨率比较低,尚没有深入到精细的核苷酸水平,也不能在核苷酸水平研究不同食肉目物种间的共线性区块、染色体重排以

科学家开发比较基因组学进化分析新方法

  比较基因组学是从进化角度分析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数据,解析基因功能和疾病、表型的遗传学机制。通过同源基因编码区序列的进化比较是其中最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如PAML等方法,都在物种序列比较分析中被广泛应用。但这些方法仅分析多个物种的单一序列和分歧位点信息。随着二代、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众多物种的基因组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启动-首次增加DNA分析

  日前,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生态学学会学术年会上透露,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工作10月正式启动。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在会上介绍,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将在上次大熊猫调查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增加DNA分析。   魏辅文课题组建立的DNA调查方法,是从采集到的野生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取得进展

  中青在线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罗雄剑课题组,首次在基因组范围内系统性地筛选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致病基因。该研究为深入解析复杂精神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阐明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数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和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取得进展

  中青在线讯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罗雄剑课题组,首次在基因组范围内系统性地筛选出精神分裂症可能的致病基因。该研究为深入解析复杂精神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为阐明精神分裂症致病机理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数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

昆明动物所揭示rRNA加工机器的进化机制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核糖体RNA的加工成熟及其与核糖体蛋白的结合是核糖体亚基装配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的该过程是在核仁中进行的。在酵母上已有报道核糖体小亚基rRNA(SSU rRNA)的加工成熟,是由一个被称为SSU Processome(小亚基rRNA加工体)的核酸蛋白复合体

中科院动物所编纂完成《中华大典·动物分典》

  近日,《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编纂完成。《动物分典》编纂委员会历时9年,共收集整理了近4000卷(册)古代文献资料,从中考证、厘定了1界16门50纲206目622科1500多种中国古代动物,按照现代动物分类体系进行整理,完成了逾900万字的编纂任务并于2016年10月出版发行。  《动物

昆明动物所人类大脑转录组进化研究获进展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脑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得到了极大得增加。脑的结构使得人类有着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极高的认知能力,比如语言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等等。转录后修饰,如RNA编辑、可变剪切等能够由相同的DNA序列生成不同的RNA,进而翻译成不同的蛋白质构体,是扩大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机制。随着二代测序发展,转录后

《自然》杂志等媒体报道动物所大熊猫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与合作团队,基于国家林业局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1999-2003年)的生境利用数据,采用信息论方法(information-theoretical approach)从景观水平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除竹子这一必然因素外,大熊猫更愿意

《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何静等—脊椎动物荷尔蒙基因研究

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何静等研究了脊椎动物motilin/ghrelin荷尔蒙及其受体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揭示了ghrelin/GHSR信号通路系统的保守性,以及新的motilin/MLNR信号通路系统的演化形成机制。由此他们提出了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系统进化形成的一种模式:新

中科院研究员探讨哺乳动物温感进化

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离子通道是哺乳动物面对高温警报的分子传感器,有着受热激活和高温介导失活的特点,因其在热活化(heat-induced activation,Ah)后紧跟着发生快速热脱敏(desens

科学时报:大熊猫研究步入基因组时代

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大熊猫晶晶的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这是世界首例用短序列进行新物种测序与组装新技术完成的大型基因组序列图。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大熊猫基因组项目负责人田埂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基因组框架图涵盖基因组95%区域,覆盖基因区约98%。虽然这还不是最终的基因

昆明动物所贾第虫原始进化地位研究取得进展

  作为单细胞原生动物的贾第虫(Giardia)因发现其存在一系列的原始特征而一度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真核细胞,对研究真核细胞如何从原核细胞进化而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也有不少学者坚持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始特征”应该是由于贾第虫高度适应寄生生活方式而次生性退化所致。这种“原始性”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摸清云南鱼类“家底”

  记者8月15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陈小勇在《动物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上发表了云南鱼类名录,种数达620种。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云南是中国淡水鱼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并刷新了《云南鱼类志》的纪录,为全面摸清云南鱼类的“家底”、厘清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陈小勇介

康乐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宣布任命康乐为动物研究所所长(任期5年);李志毅为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任期服从年龄);魏辅文、周琪、乔格侠为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任期5年);免去孟安明的动物研究所所长职务;免去段恩奎的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免去张德兴的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职务(保留副局级待遇)。

中科院动物所《PNAS》发表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斑马鱼中证实Foxn1通过mcm2维持胸腺上皮细胞,支持了T细胞发育。相关论文“Foxn1 maintains thymic epithelial cells to support T-cell development via mcm2 in zebraf

中科院、华大基因联合发表NatureGenetics新文章

  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重建了大熊猫从起源至今连续的种群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上百万年来熊猫种群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人类活动有可能是近期熊猫种群分化和数量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一研究为评估和建立其他濒危物种最好的保护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最新

计算生物学所研究人员在理论群体遗传学取得重要成果

  如何可靠地检测新近发生的正选择?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李海鹏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了20年来理论群体遗传学的一个梦想。   正选择是一个重要的进化力量,它使得携带某个突变的个体相对于不携带这个突变的个体来说有生存和繁殖上的优势。正选择作为一种重要的进化力量,不仅在野生群

动物“纹身”进化机制揭开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近日消息,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发育生物学家提出了新的遗传模型,解释了动物多样的彩色“纹身”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研究人员针对果蝇翅膀上的多样黑色斑点,通过追踪果蝇基因的历史变化,获得了控制其翅膀黑斑的遗传模型,该模型可从基因水平解释动物“纹身”的形成机制。相关研

我国学者揭示基因数目减少在植物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基因数目的增加,例如基因重复或者形成全新基因,对于生物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因数目减少同样也能产生重要的遗传变异,进而对生物的生存及繁衍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一事实在以往并未得到充分关注。而以“减少就是增加”(less is more)为代表的假说,则提出了基因的假基因化或丢失等基

昆明动物所蝙蝠视觉基因通路进化研究获新进展

  蝙蝠是夜行性动物。食虫蝙蝠主要用回声定位来确定方位、捕捉昆虫,其眼睛退化;旧大陆果蝠没有回声定位能力,它们主要依赖视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其眼睛很发达。   在之前的研究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沈永义副研究员在张亚平院士的指导下,克隆了视网膜上视杆细胞视紫红质的RHO基因 (Rhodop

昆明动物所新基因的功能起源和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基因复制是新基因和新功能产生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然而,在分子水平,新产生的复制基因如何通过通路整合而获得生物学功能以及产生适应性性状却并不清楚。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德马普进化基因组学青年科学家小组的博士生丁昀等在导师王文研究员的指导下,对黑腹果蝇亚群(Drosophi

干细胞基因选择影响人群环境适应遗传

紫外辐射与气温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环境因子。在人类遗传上,是否存在同时导致对这两种环境因子变化适应的基因,一直是学界探寻的课题。我国多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的一项最新成果,在进化遗传学国际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回答了这一疑问。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介绍,现代人在20至30万年

科学家给2万年前大熊猫做线粒体基因组测序

  18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介绍了一项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及团队主导、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魏辅文参与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2.2万年前的大熊猫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意味着获取大熊猫的古核DNA指日可待。  由于现存大熊猫种群的减少,其基因重建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一物种的进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