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太子乐产品检测不合格,发声明叫板食药监总局

4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哈尔滨太子乳品工业有限公司旗下两款产品因核苷酸项目不合格,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哈尔滨太子乳品工业有限公司旗下的铂金100幼儿配方奶粉(3段)和Graclove挚悦婴儿配方奶粉(1段)核苷酸检出值分别为3.44mg/100g、2.24mg/100g,而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为15mg/100g,产品核苷酸检出值分别为包装标签明示值的22.9%和14.9%,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中规定,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通告还表示,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通报相关省份依法予以查处,并要求黑龙江、重庆、四川等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所在......阅读全文

学者发现抑制房颤发生分子

  近日,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学者在心律失常致病机制研究中,成功锁定一个可抑制心房颤动发生的新分子——微小核苷酸-26(miR-26),首次发现这种小分子物质可降低心房颤动易感性。该成果为房颤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有助于促进新型抗房颤药物的研制开发。相关论文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发表。

监管部门抽检3类食品353批次样品 5批次不合格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3日发布通告。近期,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水产制品等3类食品35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348批次,不合格样品5批次。  本次抽检总体情况:肉制品60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256批次,不合格样

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

近年来基于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和理论,开展了大量以提高该工艺的产氢效率、完善工程控制对策、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最终目的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筛选出若干株产乙醇杆菌,获得了大量工程控制数据,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的工程控制对策还有待完善,产氢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混合菌种乙醇型发酵产

中加学者发现首个抑制房颤发生的微小核苷酸

  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学者合作,成功锁定一个可抑制心房颤动发生的新分子——微小核苷酸-26(miR-26),首次发现miR-26可降低房颤易感性。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杂志《临床研究》上。此项成果为房颤防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总发病率约为

杨宝峰院士回国后不断刷新药理学研究记录

杨宝峰在美国大学访问  200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回国十几年来,一次次的突破,让他不断地为药理学研究写下新的历史。  他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微小核苷酸和冠心病心源性猝死的关系;首次发现心脏M3受体和心律失常的关系;首次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较弱的原因是对

我国学者揭示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调控

  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整合高通量的表观基因组数据,发现了在小鼠发育过程中CpG岛上各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变化,并揭示了其对发育基因的共调控。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CpG岛是指基

我国学者揭示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调控

  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整合高通量的表观基因组数据,发现了在小鼠发育过程中CpG岛上各种表观遗传修饰的协同变化,并揭示了其对发育基因的共调控。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CpG岛是指基

杨宝峰获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今天,记者获悉,我国著名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日前荣获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殊荣。  杨宝峰院士作为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科技创新群体带头人,历经三十余载的潜心研究,发现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生物芯片中国发展

基本情况我国生物芯片研究始于1997-1998年间,尽管起步较晚,但是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性突破,并逐步发展壮大,生物芯片已经从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阶段走向技术应用和产品销售阶段,在表达谱芯片、重大疾病诊断芯片和生物芯片的相关设备研制上取得了较大成就。2008年我国生物芯片市场约为

强!中国学者用最短时间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学领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2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领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5篇,

“2019乳制品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

  2019年12月05日-6日,由食品伙伴网主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合作的“2019乳制品检测与控制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海关、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及乳品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参与了此次交流会。本次会议历时两天,会议以:“乳制品专题”、“理化专题”、“微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0引言自19世纪后期,沙门氏菌首次被鉴定为人类的一种病原以来,检测方法学都是建立在采取感染病人的粪便或血液作为临床病料的基础上。此后的60年间,用于从食品中分离沙门氏菌的方法实质上与那些用于临床病料的方法是相同的。但由于沙门氏菌在污染食品中含量较低以及食品对检测的干扰给沙门氏菌的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心脏M3受体新发现有助于揭示心脏疾病奥秘

  记者4月2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杜智敏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M3受体——心肌保护的新靶点”,近日获得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首次证实心脏M3受体在病理状态下为“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即激动M3受体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减慢窦性心律。这一成果阐明了心

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点及药物干预研究获得新突破

  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药学院药理教研室杨宝峰院士领衔的科技成果——《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点及其药物干预》在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评审中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阐明了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多靶点理论,为临床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源性猝死一直是临床防治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我国每

研究揭示双微体形成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s)

  在线发表于2013年2月5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De novo-generated small palindrom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amplicon boundary junction of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