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西洋环流减缓致气候变暖加剧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学者合作发现,现阶段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以下简称AMOC)的减缓并不会导致全球变冷;相反,可能会更有利于全球变暖。该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杂志。 据了解,AMOC是大洋热盐环流传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AMOC将北大西洋低纬度的高温、高盐水向北输送至高纬度地区。以往大家关心较多的是表层过程,即AMOC向北输送暖水,为欧洲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和格陵兰冰盖融化形成淡水并注入北大西洋,减少了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并且使AMOC减缓,从而使向北的热输送变少,导致欧洲以及北半球变冷。 然而,最新研究发现,AMOC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来自低纬度的高温高盐水下沉至300米深的中深层海洋的过程中,把海洋表层的热量输送至中深层海洋。而当AMOC有所减缓时,这些热量就停留在了海洋表面,加热大气,导致气候变暖加剧。 陈显尧介绍说,关于AMOC的直接观测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几年,即20......阅读全文

科学家对古近纪海洋表面温度变化机制提出新见解

  近日,《自然-地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古近纪海洋表面温度的文章。文章重建了从4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北大西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化,结果显示在3400万年前在长达200万年的时间段里南北半球气候的差异性演化,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海洋环流变化对气候系统的巨大影响作用。  古近纪(6500万-2300

十年期气候预测模型仍存争议

图片来源:JASIEK KRZYSZTOFIAK/NATURE   在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工作,Doug Smith发表了一份详细的预测——在未来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气候将如何变化。他和同事预测,全球变暖在经历短暂的停滞后,速度会显著加快,在几年内,世界气温将会突破有记录以来的

《Science》: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驱动源

  最新的一项国际研究指出,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主要发生在格陵兰以东的副极地海域。图:OSNAP观测系统及其观测的北大西洋副极地区域海洋环流系统。整个观测系统从加拿大经格陵兰向东直至苏格兰,覆盖拉布拉多海(Labrador Sea),伊尔明厄海(Irminger S

地质地球所揭示末次冰消期东亚海洋变暖超前陆地机制

  5月2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吕厚远研究员学科组与国内同行合作完成的关于末次冰消期东亚海洋、陆地气候转暖不同步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2万年来,全球气候从寒冷的冰期向温暖的间冰期变暖过程中,在东亚地区,海洋变暖超前陆地气候变暖约3~

全球变暖 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海洋所等在热带跨海盆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8月21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Weakening Atlantic Nino-Pacific connect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温室气体增暖背景下大西洋尼诺-太平洋遥相关减弱》)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大地质历史灾变后 地球气候系统会自我修复

   为什么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一段较长的冷期后,便迅速经历一个相对较短的气候变暖期,随后又再次重复?最近,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这种冷暖转变的背景时发现,这涉及到南北两个半球气候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问题。  该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研

专家认为深海吸收热量暂缓全球气候变暖

  海洋专家在青岛举行的一学术会议上表示,近15年来,虽然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吸收热量,但全球表面温度却呈现出增暖减缓甚至停滞趋势,其中深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在8日至9日举行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术年会上对新华社

美国罗格斯大学: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影响巨大

   海洋环流沿大洋底部在南北半球间输送热量和水分的同时也运输二氧化碳。(自罗格斯大学)        目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多数担忧主要集中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数量。然而,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

大气所揭示我国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空间分布特征

  夏季降水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其年代际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经历了一次年代际变化。但我国西部地区夏季降水是否发生了年代际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空间分布特征如何?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徐志清、范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近日,《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大西洋翻转流减弱的观测指纹》的文章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经减弱了大约15%。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MOC是地球主要的洋流循环系统,它能重新分配地球的热量,进而影响气候。由于缺

科学家找到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证据

  近日,《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大西洋翻转流减弱的观测指纹》的文章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经减弱了大约15%。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于网络  AMOC是地球主要的洋流循环系统,它能重新分配地球的热量,进而影响气候。由于缺乏直接的环流观测,科学家

全球变暖减缓状态或再持续十年

大西洋洋流的变化对全球变暖趋势放缓起到了一定作用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自1999年以来的全球变暖“暂停”状态可能会再持续10年,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周期性大西洋环流将热量带入了海洋深处。  尽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但是1999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并没有上升多少,许多研究都试

南极巨大冰山滑落:或阻断洋流进而改变气候

南极脱落冰山的卫星图片。小图区中两块滑落的冰山,左边那块是新脱落下的冰山,而右边那块就是“B9B”冰山。资料图片  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上个月,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可能会改变地球的气候,讽刺性的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欧洲的冬天变得更冷。这种情况可能与电影《后天》中描述的存在相似之

海洋传输带水流模型图公布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理科学》杂志公布了科学家公认的海洋传输带水流模型图,为构建更加精确的气候变化模型提供了依据。研究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经向翻转环流(MOC)变得更加复杂,海洋环流在赤道附近增长得越来越慢,而在北方却变得更加强烈。   论文主要作者、

南北半球气候的相互影响及机制研究获进展

  长期以来古气候学界一直存在一个未解的谜题,即为什么在一段较长的冷期之后,迅速地以一个相对较短的气候变暖期为结束,而后又再次重复变化?这种冷暖转变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实际上涉及到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气候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第

南半球与北半球气候的相互影响及机制研究获进展

  长期以来古气候学界一直存在一个未解的谜题,即为什么在一段较长的冷期之后,迅速地以一个相对较短的气候变暖期为结束,而后又再次重复变化?这种冷暖转变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实际上涉及到地球的南–北两个半球气候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第

7月16日《自然》杂志精选

     两种血吸虫完整基因组序列被确定   两个国际联合课题组在本期Nature上报告了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它们是引起血吸虫病(也称“裂体血吸虫病”)的三种主要病原体中的两种。血吸虫病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影响76个国家的超过2亿人。对新的基因组序列所作

4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人类基因组特刊   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第一个工作草图是近10年前发布的,由比尔·克林顿和托尼·布莱尔于2000年6月共同宣布。在此后10年的大部分时间,一般的人也许奇怪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但该技术一直都在发展,随着最近一系列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重大成果的发表以及“个人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现在可以说是

持续碳排放或触发气候“临界点” 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一个国际团队21日报告说,如果全球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持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可能在这个世纪触发多个相互关联的气候“临界点”,最终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这项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者合作进行的研究显示,持续碳排放有可能触发5个方面的气候“临界点”:

持续碳排放或触发气候“临界点”

  一个国际团队21日报告说,如果全球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持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可能在这个世纪触发多个相互关联的气候“临界点”,最终导致大量经济损失。   这项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者合作进行的研究显示,持续碳排放有可能触发5个方面的气候“临界点”

研究人员发现海洋环流对调节地球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集中在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海洋环流对调节地球气候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认为,在270万年前,地球北半球的冷却和大陆冰川的积聚与海洋环流的变化一致,大西洋深处的二氧化碳和热量被从北到南输送到

微小太阳辐射变化促地球进入冰河期

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是南北半球物质与能量的主要传送带,但南半球的过程如何影响AMOC冰期间冰期的形态变化尚不明确。1月14日,英国卡迪夫大学、兰州大学等有关这一问题的新发现以《南极冰山重构大洋环流》为题

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大西洋洋流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了两篇分析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减弱的研究论文,AMOC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涉及热量的再分配,并且影响碳循环。研究发现AMOC近几十年来明显减弱,但这是否反映了长期性的自然变化仍不为人知。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此次提供的古海洋学证据表明,自

教育部揭晓201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鼓励创新科技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主任办公(扩大)会终评和项目公示,北京大学主持的单个纳米颗粒光学检测新原理研究等10个高校科技项目,获评本年度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据介绍,“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自1998年

专访秦大河院士:揭开“冰雪巨人”的神秘面纱

  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世界著名冰川学家、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南极英雄这几个耀眼标签汇集起来,勾绘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不同凡响的科研生涯。  秦大河院士为商务印书馆发售的新书——《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作序,并应商务印书馆南宁分馆和广西科技馆的邀请,

美研究表明:大西洋垃圾带塑料或被鱼类吃掉

研究人员在对发现于大西洋的一条死鳞鲀鱼解剖后,从它的腹中找到了47块塑料碎片。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西洋垃圾带”的塑料垃圾数量在过去20年没有增加。乍一听上去,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据他们介绍,塑料垃圾并不是没有

海洋加速变暖?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温度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把更多的热量留在了地球,致使全球变暖。那么,储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变暖了多少?变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热量,显示出更快的变暖速度,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现出显著的变暖。  海洋变暖了多少——更快的全球海洋变

全国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天气

  2月14日,北方雪花飘飘,南方阴雨连绵,全国出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天气。“此次北方出现的降雪总体特点是影响范围大、强度较强,是华北地区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说,2月以来,北方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加上南方暖湿气流略有加强,冷暖交汇辐合点基本北推到华北黄

二月北方缘何频频降雪

  14日,北方雪花飘飘,南方阴雨连绵,全国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雨雪天气。  “十天之内,北京下了三场雪,终于把2018年没见到雪的遗憾给补上了。”有网友在朋友圈感慨。2月,北方地区频繁降雪的原因是什么,与欧洲、美国近期接二连三出现的暴雪天气有无关联?  两次降雪冷空气和水汽来源不同  自13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