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人女科学家曹颖教授获2018麦克阿瑟天才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公布了2018年的获奖者名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华人女科学家曹颖(Doris Tsao)教授入选榜单。这名神经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灵长类动物大脑如何感知这个视觉世界。 麦克阿瑟奖又被称为“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奖者需具有卓越的创造力,并能通过一系列重要成就影响未来。今年一共有25位来自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获此殊荣。麦克阿瑟奖委员会指出,他们的卓越创造力让所有人都充满希望。 曹颖教授任职于加州理工学院,同时也是HHMI研究员。她利用大脑成像技术、电生理技术、以及数学模型,来研究神经科学上的问题。她最为人所知的成就之一,就是揭示“大脑识别面部”背后的神经科学机理。 先前,神经科学家们也曾尝试过解答这一问题。他们发现猴子的下颞叶皮质会在识别面部时有所反应,但这些信息太过粗糙,还不足以揭示细胞层面上的运作。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曹颖教授利用fMR......阅读全文

2018年生物领域获奖专题盘点

  2018年即将过去,年末为大家献上本年度生物领域获奖专题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诺奖风向标”榜单揭晓 4名科学家荣获2018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最为著名的医学类奖项之一,也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这是因为在诸多拉斯克奖得主中,已有87人获得了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诺奖得主莱维特:中国科学家要避免权威崇拜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   12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Beijer Hal新闻发布现场热闹非凡。相比去年的6名获奖者,2013年诺贝尔物理、化学、经济的8名获奖者,让原本狭小的新闻发布台更显拥挤。   在新闻台上,因最早将计算机引入实验而获奖的诺奖化学奖得主、66岁的美国斯

诺贝尔化学奖全收录(1901-2018)

  当地时间10月3日,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进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

中国科学报:诺奖热背后的冷思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十一刚过,2013年诺贝尔奖如期而至,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美、德三名科学家;化学奖归入三名美国科学家囊中;物理学奖则由两名比利时、英国科学家共同斩获。   大幕既落,诺奖如同往年一样,依然成为美、英诸发达国家的游戏,国人只有观赏的份。城头变幻大王旗,城墙下的国

三位荧光蛋白研究先驱获诺贝尔化学奖

多色荧光蛋白在所跟踪细胞中的图示。 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举行

  本报上海10月29日讯(记者黄辛)今天,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为主题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多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1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和众多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最前沿话题。  与会的世界顶级科学家,每一位

陈列平应共同获奖?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公正?

  最近,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奖项同时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医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国内,这两位科学家却远不如另一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受关注。有人认为,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

2011年度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公布

  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近日公布了2011年度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名单,共24人获奖,其中9人为科学家,分别如下:  ,美国匹兹堡大学助理教授;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教

托马斯·苏德霍夫:没想到拿诺奖,我就是爱科学

  在苏德霍夫看来,任何科学家都不能“计划着”去得诺贝尔奖,“它只关乎科学,得到诺奖是没有捷径的”。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Sdhof)先生  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 Sdhof)先生并没想到自己会拿到诺贝尔奖。  去年10月初,当接到诺贝尔奖组委会打来的电话时,这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44位诺奖得主齐聚上海:聚焦科技 共话人类未来

  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发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开幕。  包括 2019 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威廉·凯林(William George Kaelin)、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eonard Semenza)在内的 44 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其他多位沃

《泰晤士报》诺贝尔奖得主访谈

  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在科学、医学、经济学领域里共诞生了近700位诺奖得主,其中的235位仍活跃在当今各科学研究领域中。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一份对50位诺奖得主的访谈调查报告《Do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The THE/Lindau Nobel La

饶毅央视论诺奖: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饶毅趣谈诺奖与中国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了直播。《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作为现场嘉宾参与直播,趣谈诺奖与中国。本文为现场精彩互动实录,略有修订。  饶毅央视论诺奖:  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今

管坤良教授Nature子刊解析重要的GTP酶

  Rag蛋白家族是类似Ras的小GTPase,在氨基酸刺激的mTORC1活化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将mTORC1招募到溶酶体。日前,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Rag GTPase进行研究,为人们揭示了这种蛋白在活体内的生理功能。这一成果于七月一日发表在Nature旗下的Nature Communi

管坤良教授Nature子刊揭示Hippo信号新机制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YAP mediates crosstalk between the Hippo and PI(3)KCTOR pathways by suppressing PTEN via miR-29”的文章,证实YAP通过miR-29抑制P

当你的疾病无人知晓:致全球4亿名罕见病患者

  马特·威尔西(Matt Wilsey)的生活令人羡慕。他出生于旧金山一个颇有名望的家族,在优越的家境中接受了极好的教育。在斯坦福大学顺利毕业后,马特在硅谷尽情挥洒才华,打造了多家价值数千万美元的科技新锐。  事业有成的马特,感情生活也同样美满。2009年,他的妻子克丽丝滕(Kristen Wil

2019麦克阿瑟天才奖出炉 5位生物学家上榜

  日前,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的获奖名单。今年总计有26位杰出人士获奖,其中5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工作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麦克阿瑟奖又被称为“麦克阿瑟天才奖”,旨在表彰和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今年基金会

盘点2014年令人关注的科学人物

   科学家,可能是最不愿意站在聚光灯下的一个职业群体。与政界领袖、演艺人士、体育明星等公众人物相比,他们在大众传媒上相对较低的曝光度和关注率,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判断。  大部分时候,他们低调而务实,更愿意安心于各自的事业领域,与同行交流看法,切磋专业问题。然而,用知识创造、技术发明为人类社会谋求

干细胞牛人Cell子刊发表CRISPR重要成果

  细菌在与入侵者的漫长斗争中演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比如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组成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这个监控体系是原核生物抵御入侵者的重要武器,能在CRISPR RNA(crRNA)的引导下靶标并降解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只知道CRISPR体系在细菌免疫

2012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公布

  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将2012年度的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授予23位获奖者。他们中包括科学家、摄影师、作家、记者等,每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50万美元的资助,且没有任何附加

陈宇翱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陈宇翱  2013年,欧洲物理学会向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陈宇翱颁出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菲涅尔奖”。虽然年仅32岁,陈宇翱却已是世界量子物理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他的研究曾一次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

首位女性科学家获得麻省理工莱梅尔逊奖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女性化学生物学家卡罗琳•贝尔托齐(Carolyn Bertozzi)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颁发的价值50万美元的莱梅尔逊奖(Lemelson-MIT Prize)。被誉为“发明家奥斯卡奖”的Lemelson奖,旨在奖励那些

陈云霁:寻找人工智能新爆点

  陈云霁的办公室不大,沙发也很小,最吸引眼球的“摆设”就要数一张折叠床了。“习惯了,在这睡得也踏实,这不是程序员的‘标配’嘛。”他说。  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在中科院计算技术所取得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在外人看来,陈云霁是一

陈云霁:寻找人工智能新爆点

  陈云霁的办公室不大,沙发也很小,最吸引眼球的“摆设”就要数一张折叠床了。“习惯了,在这睡得也踏实,这不是程序员的‘标配’嘛。”他说。陈云霁(右)与弟弟陈天石。资料照片  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在中科院计算技术所取得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科院青

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发现巴基球踪迹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23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在茫茫太空中首次探查到了巴基球(buckyball)C60及C70的踪迹。新发现发表在7月2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自从25年前C60偶然在实验室被发现后,科学家就认为,巴基球可能漂浮在宇宙中,但是,直到今天才真

华人女科学家曹颖获美国“天才奖”

  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本年度“天才奖”日前揭晓,加州理工学院华人女科学家曹颖为25位获奖者之一。她因为在揭示灵长类动物大脑视觉神经机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而获奖。  麦克阿瑟基金会认为,曹颖的研究为阐明一系列其他神经计算和感官处理功能打下了基础。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系主任斯蒂芬·梅奥说:“曹颖

2019ACM Fellow公布 清华大学三位校友获选

  12月12日,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选会士名单(ACM Fellow),清华大学1995届计算机系校友李向阳、1997届电子系校友谢源、1996届物理系校友宋晓东当选。今年全球共有58位学者获选,其中

国际数盟原主席:中国人不必为是否获诺奖焦虑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国际数学联盟原主席法捷耶夫()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不必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奖项焦虑,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他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数学家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上升,所以大奖终将会到来。”  今年77岁的法捷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

2018奈望林纳奖得主:本科满分,读研解决纳什遗留难题

  现年 37 岁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康斯坦丁诺斯。达斯卡拉基斯(Constantinos Daskalakis),由于对博弈论和机器学习的核心问题的研究贡献,获得了 2018 年奈望林纳奖(Rolf Nevanlinna Prize)。这位来自希腊的计算机科学家既是一位大学期间课程几乎全部满

两次诺奖得主:弗雷德里克·桑格

弗雷德里克·桑格  11月19日,弗雷德里克·桑格这个名字,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英国《泰晤士报》,还是法国《世界报》、美国《纽约时报》,以及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都刊发了这位95岁英国科学家当天去世的消息。诺贝尔委员会的网站也把他带着黑框眼镜的照片,放在了首页的显著位置。

基因组学: 跨越癌症研究国界

  1982年11月,在尼日利亚海军医院外足球场上踢球的一名军官,突然摔倒死亡。这名男子被带到急诊室时,当时还是一个新人的 Olufunmilayo Funmi Olopade医生正在值班。“我们搞不明白为什么他死亡,这让我感到震惊,从那时开始我意识到,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理解和帮助人们。”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