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盖之巅深冰芯房探秘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维护昆仑站深冰芯场地和钻机。记者跟随他们,深入了解了南极冰盖之巅的深冰芯钻探过程。 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海拔4000多米、冰层厚度3000多米,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深冰芯则如同大自然的“年轮”和历史档案馆,展现出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环境的演变状况。 昆仑站于2009年1月建成后,科考队员在挖出来的一个40米长、5米宽、3米深的雪坑里搭建起一间深冰芯房,随后相继钻出了深冰芯钻探导向孔并安放套管,安装了深冰芯钻机系统。2013年1月21日,中国深冰芯第一钻在昆仑站深冰芯房正式开钻。随后,各次科考队继续向深处钻进,将钻探深度推进至800米。 从昆仑站主体建筑朝东南方向走两三百米,便到了位于雪面以下3米深的深冰芯房。由于第34次南极科考队没来昆仑站,经过两年的风雪堆积,深冰芯房的各个出入口已完全被积雪掩埋。 利用机械铲除和人工挖掘方式,昆仑队队员康世昌、范......阅读全文

南极内陆冰盖发现彗星尘埃:可能来自外太空

  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站:地球最南端的"世博会"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网站报道,法国与意大利科学家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C地区发现了外星微粒,这些保存完好、由含有有机物质的矿物质组成的外星微粒可能来自于外太空的彗星。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中部雪原发现彗

中国学者揭秘1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45.shtm相关地质记录表明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地质证据,冰下融水排放与南极冰盖快速

学家在西南极洲冰盖下钻洞-希望探知冰川覆盖的时间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在西南极洲工作的美国科学家和英国南极调查局(BAS)研究人员携手,在拉特福德冰川连续钻探63小时后,下探到2152米的深度。他们希望,最新钻探获得的数据能告诉他们,南极洲是何时覆盖于茫茫冰川之下的。   这次钻探出来的洞是科学家迄今用热水钻出的最深的洞。南极洲

关于研发出南极冰盖最高分辨率冰流速年度产品

  高质量的全球冰川变化产品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气候模型的精度,尤其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可靠性。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影像大地测量团队研究员汪汉胜领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科院领域前沿项目的冰流速参数产品和冰川物质平衡攻关任务,并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合作,

南极高分辨率冰川流速图揭示东南极威尔克斯地加速消融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影像大地测量与地球表面过程”学科组成员沈强副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资助下,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合作,完成了2014、2015全南极迄今最高分辨率冰川流速图,研究表明全南极继续加速消融,并首

南极洲自1992年以来已失去3万亿吨冰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同时发表数篇论文的合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南极洲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其中一项气候科学分析报告称,南极冰盖在1992年至2017年间损失了大约3万亿吨冰,相当于海平面平均上升约8毫米,而南极洲冰盖正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指标。  南极冰盖被认为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最好的记录载体

中国科学家将赴南极寻找150万年冰体

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上,到底有没有超过150万年的古老冰体?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内陆考察队员将继续到冰穹A地区进行寻找,为确定中国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站站址提供科学和评估依据。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第24次南极内陆考察队预备队长孙波说:“中国第24次南

科学家:东南极-危!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1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科研人员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预测,若《巴黎协定》目标未能达成,东南极冰盖会因气候变化影响而加快融化,到2500年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约2到5米。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公报说,东南极冰盖是世界最大的冰盖,拥有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冰川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新研究显示烧光化石能源将使海平面上升六十米

  一个国际团队的新研究显示,如果将地球上剩余的目前人类可获取的化石燃料燃烧完,足以导致整个南极的冰都融化掉,这将使海平面上升50米到60米,也会使拥有高达10亿人的人口密集地区葬身海平面以下。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不想让南极融化,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将钻探最古老冰芯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李院生11月2日在“雪龙”号表示,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完成120米的深冰芯导向孔的钻探工作,为下一步钻探最古老冰芯做准备。  在“雪龙”号停靠天津期间,李院生接受采访时介绍,此次南极科考计划完成120米导向孔的钻探和导向套筒的安装,

世界上最大冰原在温暖海水拍打下加速融化

在南极洲,从大陆冰川延伸出的冰架漂浮在海洋中,支撑冰川并聚集形成冰盖。随着气候变暖,南极洲西部的冰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而与之不同的是,人们认为东南极冰盖能够免受海洋变暖的影响,因为冰架附近寒冷、稠密的海水为它提供了保护。但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偏西风将温暖的海水吹向东南极

南极海冰面积创最小纪录

近日,记者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获悉,依据最新观测数据和综合分析,今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创下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最小面积纪录——为192万平方公里,南极异常高温导致的冰层不稳定引发科学家对南极生态、气候变化的担心。南极对气候变化最为直观的“回应”是其冰盖、冰山、海冰的变

全球海平面2150年或上升1.4米

一项新研究通过气候建模模拟预测,在未来高排放场景下,至2150年,南极和格陵兰冰盖预计会使全球海平面升高约1.4米。如果全球气温上升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8°C,预计将出现不可逆的南极海冰损失并急剧加速海平面上升。作者表示,这些发现或比此前气候模型提供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更准确估计。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

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即将开建

  28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难度并不亚于建设一座考察站。  首先是位置特殊。备选位置位于冰盖。冰盖好比盖在南极大陆上的一床“被子”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科学家16日报告,南极冰盖面积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支撑南极洲地面冰盖的较厚冰架暴露在海浪和温暖的气温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表示,近日南极洲的海冰面积降至191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的历史最低纪录是2022年创下的。NSIDC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获得三个重大科学发现

  记者从南极中山站获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对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首次实地探明南极冰盖底部存在地球表面最大的峡谷。  南极洲东部的一些冰盖地区由于地域偏远,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分析等手段,推测南极洲东部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冰盖底部应该藏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3.shtm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科学家16日报告,南极冰盖面积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支撑南极洲地面冰盖的较厚冰架暴露在海浪和温暖的气温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表示

南极科考:敢走别人想走而走不成的路,留下自己的脚印

  “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出更深的脚印是创新;踏出新的脚印,走一条自己的新路更是创新。”谈及20年前独特的“企鹅考古法”,73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说,这是“逼”出来的创新。当时,与他的知识积累相关的领域已有权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承担。为抓住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只能剑走偏锋。  1400万平方公里的

南极•南极洲•南极大陆

  根据《南极条约》的界定,南极或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冰架和陆地,即南极洲和南大洋的总称,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大洋又名南极洋,包括南纬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积约3800万

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破冰开建

泰山站正在开工建设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经过一周跋涉,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克服气温低、负载大、雪面软等诸多困难,日前顺利抵达泰山站建站地点,正式破冰开建。     据介绍,泰山站是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处于前往格罗夫山的分岔路口、东南极内陆冰盖伊丽莎白公主

每天600米,欧亚冰盖曾快速消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35.shtm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上次冰川消退中,欧亚冰盖在挪威大陆架上每日消退可达约600米。这些发现表明,这一地区的冰盖消退率可能远超此前估计,凸显出冰盖的水平层区域对快速消退脉冲的脆弱性。相

气候变暖-融水增多预警!南极冰架稳定性遭到威胁

  一个英美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实地勘测了南极洲麦克默多冰架,对其因表面融水湖的水流进出所造成的弯曲度分析后认为,正是融水湖的充水和排水导致了漂浮着的南极冰架弯曲,并可能威胁到其稳定性。论文刊发在13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南极冰架弯曲现象之前已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模拟。实地测量数据分析显示,南极

中国南极深冰芯钻探实现零的突破

  随着中国南极深冰芯第一钻在中国昆仑站冰芯房的正式开启,考察队员成功钻取了一支长达3.83米的冰芯,标志着中国深冰芯钻探实现零的突破。   深冰芯钻探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冰芯钻取位置选择、钻取技术手段和后勤保障能力都制约着深冰芯的钻取。此次钻取冰芯的位置将是未来获取更深冰芯的钻口。中国

科学家揭晓南极冰下山脉形成之迷

  科学家近日揭开了一个冰下山脉的形成之谜。这个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规模相当,存在了长达2.5亿年之久。科学家们表示,这将有助于绘制气候变化影响图。  据路透社报道,这座名为甘布尔泽夫(Gamburtsev)的冰下山脉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冰体南极的东部冰原地下3公里处。专家们正设法

中国首次航拍南极达尔克冰川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2月21日在直升机支持下,对南极冰盖边缘的达尔克冰川进行了航空拍摄。这是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对达尔克冰川进行航拍,拍摄范围约为100平方公里。   据项目现场执行人之一、来自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莫玉兵介绍,航拍过程中,一台6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垂直外挂在直升机的右外侧底

11月30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极地冰盖质块正在流失  一项汇总了数个独立检测方法的研究表明,除了一个冰盖之外,所有主要的极地冰盖区域自 1992 年以来就一直有冰块的流失。对格陵兰与南极冰盖变化的估计有着极大的差异,使得人们对未来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变得困难。有些研究甚至对这些冰盖是否经历着某种总体冰块的流失

应力的肋状分布对冰流进入海中的影响

南极松岛冰川的MODIS马赛克(MOA)。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在滑入海中的冰川下的呈点状的摩擦模式,对其的了解可能会在某一天帮助他们控制冰排入海洋中的速度。对海平面上升感到担忧的科学界一直在对南极冰盖——这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块——边缘附近存在的冰流给予密切的关注。这些体系(不是液态水流,而是冰盖

我科学家将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南极冰盖之巅精确地形图

比卫星遥感数据获得的南极洲全图精确110倍  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国科学家将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出冰穹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000地形图。 这项测绘工作由黑龙江测绘局的吴文会和吴学峰负责。 “极地基础测绘,既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证,也是中国极地科学研究

Nature突破性成果:首次证实南极冰层之下也有生命

  科学家们首次发现,西南极冰盖半英里之下也存在着生命,而且这些生命组成了活跃的生态系统。这一重大成果发表在八月二十一日的Nature杂志上。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覆盖着厚度极高的冰层。研究显示,在庞大的南极冰盖之下,生命以微生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生物大多是单细胞的古生菌

90后研究生南极科考:我给南极“做CT”

   行程数万公里,带着1.5吨器械,到达南极洲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90后小伙潘曜去了最艰苦的地方,做了最基础的科研工作。  与许多在校学生不同,他把自己的研究扎到坚实的大地上,甚至扎到冰盖200米以下,他在给南极“做CT”。  立志:半年的考察用3年准备  7月18日,潘曜从南极回国后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