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可及未来可期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吸引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幻电影的浓厚兴趣,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深空探测的强烈求知欲。 我们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地球真的可以去“流浪”吗?如果要去“流浪”,我们有什么法子? 在2月26日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科学人讲坛—从《流浪地球》看深空探测”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围绕深空探测视野下的地球与宇宙,从历史和未来的时间角度,地球和宇宙的空间角度,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宇宙、星空、太阳和地球的奥秘。 在半个世纪前,人类已经登陆了月球。未来,人们还将登陆火星,并且在火箭的推送下,利用航天器把各类仪器送到遥远的天体上展开探索。 人类在地球生存的过程中,发展出了高度智慧的文明。郑永春表示,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的存续、在宇宙中的扩张,依赖于我们对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依赖于在此过程中人类能力的增长。 寒假期间,许多青少年都已经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对其中的“洛希极......阅读全文

星空有约丨和冬季星空来场约会吧!

新华社天津1月23日电(记者周润健)数九寒天日,赏星正当时。冬季的夜晚虽然漫长,但是夜空中亮星的数量却远比其他季节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鼓足勇气,不畏严寒,走到户外,和冬季星空来一场“冻人”的约会吧!面对冬季灿烂的星空,从哪里开始看呢?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冬季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

星空可及-未来可期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吸引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幻电影的浓厚兴趣,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深空探测的强烈求知欲。  我们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地球真的可以去“流浪”吗?如果要去“流浪”,我们有什么法子?  在2月26日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科学人讲坛—从《流浪地球》看深空探测

漫漫星空,探索未有穷期

  依托中国天眼(FAST),国家天文台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团队在短短3年内发现了520颗脉冲星,改变了我国在脉冲星搜寻与研究领域过去长期没有话语权的局面。目前,团队核心成员有15人,平均年龄31岁。  老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文献,摊开的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10多把椅子散放着……会议室里,一场

“星火”相传,守望星空不辍

   “穹台窥象”曾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一,其中的“穹台”指的就是座落在老城区观象山边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近百年来,这座不大的观象台背后,有数位中国天文气象开拓者的名字熠熠闪光。在这里,孙立南父女“接力”担任天文台台长,守望苍穹,书写了一段“追星”佳话。  “天文梦”的种子生根发芽  “

“星火”相传,守望星空不辍

“穹台窥象”曾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一,其中的“穹台”指的就是座落在老城区观象山边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近百年来,这座不大的观象台背后,有数位中国天文气象开拓者的名字熠熠闪光。在这里,孙立南父女“接力”担任天文台台长,守望苍穹,书写了一段“追星”佳话。“天文梦”的种子生根发芽“我与天文,似乎就是

探寻美丽星空,揭示宇宙奥秘

  今年6月,“慧眼”卫星迎来在轨运行5周年。按照设计,它的寿命只有4年,由于它的运行状态一切正常,各项性能依旧良好,所以科学家们召开卫星延寿会议,决定让它再干两年。目前,卫星平台星载燃料可以满足多次轨道提升,预期卫星还可以稳定运行数年。  “慧眼”卫星全称是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我国的第一颗X

星空有了“张弥曼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29.shtm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开创性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于2021年批准将编号为347336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

微米精度探寻百年星空变迁

  技术人员正将底片放上扫描仪,生成的图像会显示在身后的计算机上。记者许琦敏 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百年前的星空和今夜之所见,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就在这细微的变化中,天文学家可以从中探寻天体演化的诸多秘密。  就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一间实验室里,珍藏着我国自1902年以

湖南科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11月26日,在株洲召开的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上,株洲宣告:要打造中国轨道交通城,打造全球最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世界顶级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2020年,力争轨道交通产业产值达两千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长沙,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2016年超级稻高产攻关

科学家用荧光DNA重现梵高《星空》

  据流行科技网志Gizmodo报道,研究人员用折叠DNA技术重现了微缩版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星空》。  在2009年与微软公司合作时,研究人员认识到可以利用基因材料制作一个微型的钉板,将其他分子“钉”在板上。由此,梵高的作品通过艺术—科学融合的方式重新诞生了。  这份作品大小类似一角硬币,由

崔平远团队:在星空划出闪亮的轨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和远方,寄托了人类对未知的无限向往。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曾经的主宰者恐龙走向灭绝;当哈雷彗星经过,惊恐的古人对“扫把星”唯恐避之不及;当流星划过,人们双手合十许下心愿……对小天体的情愫,已经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这些存在于茫茫

中世纪羊皮纸中的星空宝藏

 研究人员在中世纪羊皮纸中发现了古代星表。图片来源:Amanda Ahn/Alamy 近日,人们从来自一座埃及修道院的中世纪羊皮纸中发现了惊人的宝藏。学者确认这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斯遗失已久的星表的一部分,后者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绘制整个天空的尝试。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希帕克

光污染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淹没星空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光污染正在淹没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星空,而且情况每年都在恶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亚利桑那州黑暗天空研究员John Barentine表示,这个问题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严重。  最普遍的光污染形式是天光,即街灯、广告牌、店面和无

用创新标注时代:致敬科学星空中的闪耀群星

我们距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将亿万人民的目光聚焦“中国创新”;一次次如潮掌声中,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从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总工程师多吉与有关专家共同发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热泉

世界最大液体镜面望远镜开始仰望星空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位于喜马拉雅山上、直径4米的“国际液体镜面望远镜”(ILMT)已经睁开“眼睛”,看向宇宙深处,它用一个缓慢旋转的液体水银圆盘而非固体镜面聚焦光线进行观测。 与传统望远镜相比,液体镜面望远镜建造成本低很多,且拥有其他独特优势。如果ILMT取得成功,未来或许可在月

探索科创魅力复旦大学“星空学术节”开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245.shtm5月20日,复旦大学“星空学术节”活动拉开帷幕。该校30个院系,5家学生社团,7个校外友好团队和7个科创团队通过设置摊位、展示互动等形式,一起探索科创魅力。   ?青年创新平台启动。复

光污染或致20年后难见星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071.shtm

科技之光映照未来:致敬科学星空中的闪耀群星

从青藏高原的无人区,到崇山峻岭间的隧道;从贫困村的田间地头,到北京冬奥会场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光辉正映照出新时代科技创新无限光明的未来——攻坚克难,让“大国重器”熠熠生辉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历史,就是我国第一代北斗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三月星空冬春对望:群星“对垒”,“天宫”闪耀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3月1日消息,在北半球的冬春之交,星空将出现一条明显分界线:春季星座与冬季星座“分开阵营”遥遥相对,群星在天宇打起“擂台赛”。  天文学家介绍,3月夜晚的星空以南北子午线为分界,西边天空是冬季星座,明亮的恒星几乎都会出现;在东边天空,春季的主要星座:狮子座、牧夫座、大熊座

青年科学家苏萌带领学子“仰望星空”

  我们的宇宙如何工作?我们如何来到今天?……面对这些问题,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苏萌带领一众学子“仰望星空”,一同探索宇宙奥秘。  记者2日从未来论坛获悉,由其联合科大讯飞共同发起的“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活动,近日走进武汉西藏中学。  苏萌以《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太空望远镜-仰望星空的人类之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33.shtm

孙家栋、陆元九……他们的名字闪耀星空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连。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他们用运动干预“点亮”孤独症患者的“星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06.shtm自2021年,我国发布“中国脑计划”,开展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作为重要方向。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扬州大学陈爱国教授团队与儿童孤独症的“较量”

最新研究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东向环电流

  17日获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者与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首次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着东向环电流。这一发现更新了人们对水星磁层电流体系的认知,对认识水星空间环境、科学探测水星以及比较理解地球宜居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

最新研究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东向环电流

  17日获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者与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首次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着东向环电流。这一发现更新了人们对水星磁层电流体系的认知,对认识水星空间环境、科学探测水星以及比较理解地球宜居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

我国萤火一号将负责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图为萤火一号和火星的模拟图  火星,当前国际深空探索中的最热目的地,即将迎来一位不到120公斤的小个子“游客”。别看它貌不惊人,却将为今年已屡创辉煌的中国航天史再添上绚丽的一笔。如果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人在近地空间驻留更长时间成为可能的话,那么,它则会把我们的视野带到更遥远的深空

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中国“牧星人”不断攻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日夜轮守、仰望星空,专门负责悟空、墨子号、夸父一号等科学卫星的综合运控管理,被称为中国科学卫星的“牧星人”。迈入新征程,探索浩瀚宇宙,这群“牧星人”建设航天强国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

直播预告|从零到一——构筑“仰望星空”新基石

直播时间:2023年1月17日(周二)19:30 扫码进入科学网视频号观看直播 近日,“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名单揭晓。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58位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致力于支持“最聪明、最有成就、也是最胆大的一批人。”腾讯公司将在10

许愿版星空焰火来袭:双子座流星雨迎极大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4日消息,2021年最后一场大规模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今天迎来极大。月落后,流星将如同星空焰火般密集划落,感兴趣的公众不妨静静等待这场年末视觉盛宴,许下新年愿望。  双子座流星雨以发挥稳定而知名,其流量大且火流星多,与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一起,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在京展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开幕式暨大型电视剧《钱学森》发布会,于12月1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行。这项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原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