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项!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出炉

2019年8月16日,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正式揭晓。青塔后续将发布自科基金的其他项目统计,敬请关注。 ▎34家单位获得45项创新群体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要是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研究团队在研究领域的整体实力。 从统计情况上看,今年共有34家单位获得45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单个项目的直接费用资助强度有三类:1050万元/项、1000万元/项、670万元/项,45个项目总金额达到4.45亿。其中北京大学获得4项,居各单位之首,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3项,并列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各获得2项。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地方高校也各获得1项,表现......阅读全文

研究生为何成为弱势群体了

   近日又传出某校研究生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实在令人痛惜惋惜。近几年,类似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暴露出不少当下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尖锐的问题,不知道还有多少类似不为人知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正在发生着、或即将发生着。昔日天子骄子,人之向往,即将走向社会、风华正茂的研究生,本应是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却

基金委数理科学部评审“杰青”及“创新群体”

  近日,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在北京召开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会。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出席会议。先后共有40名评审专家、驻会监督工作组、委内有关局室与数理科学部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开幕式。他要求专家在

上海启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申报

上海发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指南沪科指南〔2023〕24 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申

作物育性理论研究“973”项目获系列创新成果

  作物育性是作物“传宗接代”的能力,也是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以作物育性为基础的杂交育种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长治久安,仍有赖于对作物育性形成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大仪器统计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大家除了关注总立项数和金额外,也会特别关心不同的类别,而其中金额特别大的分类项目,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当然还有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其重要性和影响力相比于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基金等,都要高得多,本期青塔就来盘一盘今年的国家自

中国获国际水协全球应用研究创新项目奖

   日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水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饮用水除砷及水体砷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经过全球水行业知名专家数轮严格评审,在由众多学术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参与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被授予国际水协(IWA)2010年全球应用研究创新项目奖(Proj

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1月18日下午,等离子体所与合肥市创造协会合作的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会在等离子体所召开。验收会由省科技厅委托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组织。  “科技人员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是等离子体所综合办和合肥市创造协会在科技人

动物所在蝗虫群体防御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动物聚集(animal aggregations)在自然界十分普遍。这种聚集行为的利弊和得失一直以来是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争议的焦点。特别是聚集如何有效防御天敌的捕食,以及它们采取什么样的防御策略?  人们发现群居动物个体从形态、颜色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得更加容易暴露自己,如具有更鲜亮的色彩等。这

Cayman微生物代谢物和群体感应研究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组调控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对治疗的响应。 群体感应是指微生物群体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

“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受安徽省科技厅委托,1月27日,由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的“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项目验收会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召开。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光所、智能所、等离子所的五位技术兼管理专家组成。专家

国自然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研究项目批准通知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合作研究项目批准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共同组织的研讨会所确定的合作内容, 2018年,双方共同资助中英双方科学家在“抗生素耐药”领域(Antibacterial Resistance)开

群体密度的概念

中文名称群体密度英文名称population density定  义细胞培养皿内每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细胞数。常以细胞数/cm2表示。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2.28-|-国际罕见病日:延续研究力量,强调患者群体作用

2018年2月28日,又是一个“国际罕见病日”,同时,今年还迎来了十周年。延续2017年的“让研究带来无限可能”,今年依然以“research”为主题,强调患者群体在启动、推进研究中的作用。 1关于罕见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或病变,

-研究称蜜蜂群体消失现象元凶或为特殊病毒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9日报道,2006年以来世界各地频传蜜蜂大量消失或死亡的消息,每年几乎减少1/3的商用蜂群 (每年在授粉季节,用卡车载着到处为种植业者服务的蜂群),确切原因至今未知。最新研究发现,蜂群大量消失的元凶可能是一种从烟草传到黄豆再传给蜜蜂的突变轮斑病毒(ringspot)。

黄萎病菌群体结构与分子演化机制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作物黄萎病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单位合作,在解析黄萎病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以及群体基因组背景下黄萎病菌种群结构与分子演化机制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给出了系统的解决路径与方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Annu

DSF群体淬灭及调控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教授张炼辉团队在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r)群体淬灭及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报道了一个关键的调控因子RdmA及其调控的代谢基因簇dmgA-H在DSF群体淬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表于mBio。博士后研究员王惠杉为该论文

陈宜瑜:创新群体基金,培育造就进入世界前沿的中国团队

  2000年~2010年,10年,不短,也不长。如果以过去10年时间为尺度,对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意义和资助成效进行回顾和总结,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呢?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就此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  2000年~2009年期间,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以下

全基因组分析方法创新,人类百万年前的群体秘密被发现!

  9月1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撰写的题为Genomic inference of a severe human bottleneck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记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群体

  “在工作中,群体处处都体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共享实验室资源,研究经费协调使用;群体的学生统一调配,由多位成员共同指导;群体围绕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每周开展学术交流;绝大多数所发表的论文也是多位成员相互合作的结晶。”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主任田中群,在

新疆生地所在荒漠藓类植物群体斑块效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被斑块现象广泛存在于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中,斑块大小能显著影响斑块内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个体生长以及群落稳定性。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亚洲中部典型的温带荒漠,地表广泛发育着包括藓类植物、地衣和藻类等隐花植物类群形成的生物土壤结皮,在维持荒漠地表稳定性、调节水分和养分循环过程以及

研究揭示我国不同尾型绵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检测我国不同尾型的地方绵羊品种,发现不同群体特有和共有的ROH基因组区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绵羊品种、深度挖掘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

上海药物所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研究获进展

  细菌合成、释放与群体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并通过感知其浓度变化从而调节细菌的基因表达和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群体感应是细菌的“语言”,它调节细菌群体内所有成员的行为并使之社会化,从而实现单一细菌个体无法完成的生理功能。在铜绿假单胞菌中,Rhl群体感应系

知识创新项目“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器预研究”通过验收

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器预研究”通过验收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在南京主持召开了由紫金山天文台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器预研究”验收会。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院空间中心先导专项办公室等领导参与验收。以中国科学院高能所马宇倩研

南京大学2019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近日,南京大学公布了2019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A、B)项目(第一批) 评审结果,共有66位优秀博士生获得资助,其中,A项目15人,B项目51人。以上获得提升计划A、B立项的博士研究生,项目执行中途不得退出。提升计划A资助标准为8万元/年,其中导师配套经费为1万元/年;提升计划B资助标

群体征召的概念

中文名称群体征召英文名称group recruitment定  义某些蚁群通过分泌化学标迹物来引导同伴到达食物源和返回巢穴。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化学生态学(二级学科)

群体光合的测定方法

大田条件下群体光合测试技术与注意事项:  1)同化箱宜用铝合金框架和同化膜组成,同化膜一般用聚脂薄膜,透光率在85%以上,且短期内(一般测试的2min左右内)不形成雾滴而影响透光。  2)同化箱的大小可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生育期等而定。同化箱的高度一般比冠顶高度高出10一12cm较为理想。  3

群体倍增时间的定义

群体倍增时间是指细胞在培养条件下生长时其数目倍增所需的时间。

群体中的遗传平衡

  群体中的遗传基因和基因型需要保持平衡,才能保证人种的世代繁殖。而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亦即含有在特定位点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基因库(gene pool)。个体的基因型只代表基因库的一小部分。在研究群体变化、群体中遗传病的变化时,需要了解遗传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性状,这就要了解某一基因的

环保部回应多地环境群体事件:重大项目要评估

  中共十八大新闻中心11月12日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与现场记者的答问中回应了今年发生在中国多地的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周生贤坦承,近几年来发生了一些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事业已经大为发展,在环境方面正处在敏感时期”。  他说,从

PANDA研究项目启动

联合实验室揭牌(主办方供图) 11月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与诺辉健康联合启动了中国泛癌种早筛早诊队列PANDA研究项目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覆盖DNA、RNA和蛋白质全维度以实现液体活检泛癌种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突破式创新。研究通过对血浆游离DNA、RNA和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