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4)——特点和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4)——特点和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优点: (1)选择性好,是元素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由于每种元素都有一些可供选用而不受其它元素谱线干扰的特征谱线,只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条件,一次摄谱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则无需复杂的预处理手续。可分析元素达70种,是剖析试样元素组成的有力工具,应用广泛。 (2)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在一般情况下,用于低含量组分(<1%)测定时,检出限可达μg/mL级,精密度为±10%左右,线性范围约 2个数量级。如果使用性能良好的新型光源(如ICP光源),则可使某些元素的检出限降低至10-3~10-4μg/mL,精密度达±1%以下,线性范围可达6~7数量级。 (3)可直接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试样。取样量少,一般只要几毫克至几十毫克试样。分析速度快。 缺点: (1)光谱分析不能应用于有机物及大部分非金属元素。 (2)对标准试样、感光......阅读全文

原子发射光谱理论知识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基态,原子在受到热(火焰)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法包括了三个主要的过程,即:1、由光源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形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总结篇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总结篇  之前和各位朋友一起学习了原子发射光谱的相关理论知识。由于发布比较断断续续的。今天做个总结目录。方便大家阅读。点击对应的章节就可以阅读相关的详细内容。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原子光谱的产生  1.原子光谱的产生  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寿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态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射光谱。  其谱线的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原子光谱的产生

1.原子光谱的产生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寿命小于10-8 s),迅速回到基态时,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射光谱。其谱线的波长决定于跃迁时的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即:△E=E2­-E1=hc/λ=hr或λ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自吸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宏观上是中性的电离的气体,称为等离子体。  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4)——特点和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4)——特点和应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优点:  (1)选择性好,是元素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由于每种元素都有一些可供选用而不受其它元素谱线干扰的特征谱线,只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条件,一次摄谱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则无需复杂的预处理手续。可分析元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0)——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由于各种元素原子结构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作用下,可以产生一系列特征的光谱线,其波长λ是由产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差决定的。                              ΔE=hν=hC/λ因此,根据原子光谱中的元素特征谱线就可以确定试样中是否存在被检元素。只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0)——定性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0)——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  由于各种元素原子结构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作用下,可以产生一系列特征的光谱线,其波长λ是由产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差决定的。   ΔE=hν=hC/λ  因此,根据原子光谱中的元素特征谱线就可以确定试样中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8)——检测器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8)——检测器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被检测的信号是元素的特征辐射,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目视法,摄谱法和光电法。  一、  目视法  目视法是用眼睛观察试样中元素的特征谱线或谱线组,以及比较谱线强度的大小来确定试样的组成及含量。由于眼睛感色范围有限,工作波段仅限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自吸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宏观上是中性的电离的气体,称为等离子体。  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0)——定性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0)——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  由于各种元素原子结构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作用下,可以产生一系列特征的光谱线,其波长λ是由产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差决定的。   ΔE=hν=hC/λ  因此,根据原子光谱中的元素特征谱线就可以确定试

原子吸收理论知识

原子吸收就是利用物质的气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1.原子吸收的过程    当适当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基态原子的蒸气时,基态原子就可以吸收某些波长的光而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基态    第一激发态,又回到基态,发射出光谱线,称共振发射线。同样从基态跃迂至第一激发态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宏观上是中性的电离的气体,称为等离子体。  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5)——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作用:提供使试样中被测元素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对激发光源的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蒸发、原子化和激发能力;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光谱背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常用的激发光源的类型:(一)直流电弧(二)交流电弧(三)电火花(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Inductiv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宏观上是中性的电离的气体,称为等离子体。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来的辐射光,被外围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而降低了谱线的强度。此现象叫自吸。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6)——激发光源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6)——激发光源(B等离子体)  (四)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 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等离子体喷焰作为发射光谱的光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1)——定量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1)——定量分析  光谱定量分析  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进行光谱定量分析时,是根据被测试样光谱中欲测元素的谱线强度来确定元素浓度的。  元素的谱线强度I与该元素在试样中浓度C的关系为  I=acb 或   lgI=blgc+ lga  光谱定量分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5)——激发光源(A)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5)——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  作用:提供使试样中被测元素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对激发光源的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蒸发、原子化和激发能力;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光谱背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常用的激发光源的类型:  (一)直流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3)——自吸自蚀  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宏观上是中性的电离的气体,称为等离子体。  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5)——激发光源(A)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5)——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  作用:提供使试样中被测元素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对激发光源的要求:必须具有足够的蒸发、原子化和激发能力;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光谱背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常用的激发光源的类型:  (一)直流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2)——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2)——定量分析方法及标准样要求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1.乳剂特性曲线内标法基本关系式  谱片上谱线的黑度,与谱线的强度、元素的浓度、感光板的曝光时间、乳剂的性质及显影条件等因素有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谱片上谱线的黑度S仅与感光板上的曝光量H有关

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13)——半定量分析

光谱半定量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谱线的强度和谱线的出现情况与元素含量密切相关。常用的半定量方法有谱线黑度比较法和谱线呈现法等。1 谱线黑度比较法将试样与已知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在同一快感光板上并列摄谱,然后在映谱仪上用目视法直接比较被测试样与标准样品光谱中分析线的黑度,若黑度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用于1%以下含量的组份测定,检出限可达ppm,精密度为±10%左右,线性范围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并在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它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理论知识(11)——测定条件的选择

1、吸收线的选择分析线,查手册,标准有推荐。随空心阴极灯确定。一般选择zui灵敏线作为分析线,但是当待测物浓度过高,或者为了消除干扰,也可以选用次灵敏线。对于低含量组分,一般选择zui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2、光谱通带宽度的选择实质:选择单色器狭缝的宽度。狭缝光度 W=DS没有干扰情况下,尽量增加W,

子发射光谱(ICP/AES)理论知识(9)——摄谱法

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分析时,必须有一些观测设备。常用的设备有:将摄得的谱片进行放大投影在屏上以便观察的光谱投影仪(或称映谱仪),测量谱线黑度时用的测微光度计(黑度计),以及测量谱线间距的比长仪等。一、 光谱投影仪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及观察谱片时需用此设备。一般放大倍数为20倍左右。下图是WTY型光谱投影仪

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是原子发射光谱的逆过程。基态原子只能吸收频率为ν=(Eq-E0)/h的光,跃迁到高能态Eq。因此,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也取决于元素的原子结构,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特征的吸收光谱线。  原 子的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最接近于基态的激发态,称为共振激发。当电子从共振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称为共振跃迁。

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的本质区别

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的谱线是一致的。原子吸收是吸收谱线,电磁波穿透原子蒸汽时,特定波长被吸收改变自身电子能级,然后向各方向发射,原方向的该波长电磁波就减少了。原子发射是受激发射谱线,受热或电激发,原子的电子激发到高能轨道,然后放出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回到低能轨道,通常是基态,可测定所释放的电磁波频率。

原子发射光谱法

  用高压放电、等离子焰炬、激光等手段可将原子或离子激活成激发态。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容易发射出相应特征频率的光子返回到基态或低(亚)激发态而呈现一系列特征光谱线。这些特征光谱线经过光学色散系统分别被会聚在感光板上或被光电器件所接收,根据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这便是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

方法提要试样经氢氟酸、硫酸分解,在!(H2SO4)=1%介质中,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以硫酸钾作消电离剂,于波长670.8nm、780.0nm、852.1nm处,分别测定锂、铷、铯的吸光度或发射强度。一般常见元素均不干扰测定。测定范围0.001%~4.00%。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