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云南这2批次不合格食品需留意!

据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第15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抽检任务95批次,涉及产品为饮料,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指标。其中合格样品93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 这2批次不合格食品均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分别为台州缘份食品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鹿出抹牛乳茶(奶茶固体饮料),霉菌超标;广东嘉能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百香果汁饮料,菌落总数超标。 霉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真菌,食品被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概为五方面:1、环境潮湿,不通风,半成品被污染;2、原材料带入;3、过程霉菌控制失效,或者没有预防措施;4、半成品杀菌效果差或未达到要求;5、成品密封性差;存储过程被污染。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15)中规定,饮料中菌落总数,一个样品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超过104 CFU......阅读全文

杨梅汁微生物超标及预防措施

  杨梅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且含一定量的蛋白质、果胶及氨基酸。同时,杨梅果中的钙、磷、铁含量也很高。   杨梅果的食疗保健功能主要包括:1.健脾开胃、解毒祛寒。2.收敛、消炎、止泻。杨梅性味酸涩,具有收敛、消炎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

北京近9成空调散热片细菌超标 最严重超标近千倍

  近九成空调散热片细菌超标   最严重者超标近千倍,为导致室内污染主要原因;84%空调散热片真菌总数超标   在北京,约有八成以上的家用空调散热片上细菌和真菌超标。这是导致室内污染的主要原因。   昨日,在“家安空调消毒季――2013夏日家庭室内空气改善计划”启动仪式上,

行业发展现状造成3类问题成食品安全“顽疾”

  市场监管总局最近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报告。从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看,仍以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3类问题为主,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30.7%、23.7%、22.9%。  无独有偶。在2018年第4季度的食品安全抽查结果中,从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看,

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今,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食品微生物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控制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食品

陕西检出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污染物超标等问题

  9月4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第33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豆制品、蛋制品5大类食品171批次样品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豆制品3大类6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污染物超标、农药超标、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等问题。  2批

检出农药残留等问题 广东曝光13批次不合格食品

  9月1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根据2019年国家和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该局组织抽检饮料、方便食品、糖果制品、食糖、水产制品、糕点、食用农产品等7类食品921批次样品。发现不合格样品13批次,检出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质量指标等问题。  食用农产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  不

四川这16批次问题食品被曝光 微生物污染是主因

  3月22日,四川省食药监局曝光16批次问题食品,包括肉、蛋、饮料、炒货等多类产品。存在的问题涉及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其中微生物污染是主因。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  不合格名单显示,不合格食品中有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其中4批次为饮用水,检出铜绿假单胞

吉林食药监局:8批次不合格食品,八成以上为肉制品

  据吉林省食药监局消息,吉林省食药监局发布第30期国家、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共通报8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肉制品不合格7批次,占不合格总数的八成以上,主要为被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  抽检发现,肉制品不合格7批次,包括5批次来自省级抽检,2批次来自国家抽检。不合格原因为被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分别为:

吉林7批次不合格食品:农残、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

  5月13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2019年第19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报了7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食用农产品不合格4批次,肉制品、餐饮食品、水果制品各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农残、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等超标。  4批次食品农产品分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非食用物质,其中3批次蔬菜检出农药

深圳通报18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品添加剂、品质指标等

  9月19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该局于2019年7-8月组织对本市流通环节的食品开展了抽样检验工作,共抽检流通环节食品1557批次,涉及流通环节经营主体445家次,共检测食品指标9470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8批次,涉及不合格项目类别为食品添加剂、品质指标、微生物污染、重金属等元素污染

桶装水开封三天,你喝的真是细菌?

  桶装水开封三天后,真的已被细菌兵团“围剿”?喝水真的是在喝细菌吗?一起来看,饮用水安全背后,最可怕的致病细菌。  流言  桶装水开封三天后,细菌将增加227倍。一些网友直呼:这样喝水就是在喝细菌。  真相  “桶装水”放置三天并没有那么可怕,网传“喝细菌”有点危言耸听。不过桶装水开封后微生物容易

新疆这5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微生物污染等指标问题

  1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今年第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近期该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蜂产品、保健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类食品872批次样品。其中不合格样品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物和质量指标等问题。 

我国进口食品设立三道防火墙

  9月7日,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在北京启动,这是全国质量月的群众参与活动之一。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食品科学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市民。进口食品安全成为今年公众关注的新问题。  “食品供应链越长,食品安全风险也会增加。”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介绍说,进口食品

云南将出台鲜米线地方标准 3年内鲜米线穿衣上市

  米线是云南人饭桌上的常客。米线吃法众多,可煮吃,可凉拌,还可炒着吃。最近,省卫生厅公开征求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鲜米线》修改意见,提出要逐步解决鲜米线出厂包装问题,杜绝裸体米线及简易盛装容器的米线出厂,防止二次污染,从根本上降低微生物污染导致的超标率。在原料上,要求不得使用回收米线作为加工原料

山西抽检:卤猪手大肠菌群超标72.33倍!

   5月8日,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粮食加工品、调味品、饮料、饼干、罐头等13大类食品抽检结果,饼干、肉制品、糕点微生物菌群有不同程度超标,最严重的超标72.33倍!另外,一款猪肝中检出沙丁胺醇,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大同迎宾街店销售的特香葵花仁油过氧化值超标。   饼干、肉制品、糕点微生物菌

变压器油介损超标原因的分析

  1前言   介质损耗是指变压器油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引起的极化损失和电导损失的总和。介质损耗因数能反映变压器绝缘特性的好坏,反映变压器油在电场、氧化和高温等作用下的老化程度,反映油中极性杂质和带电胶体等污染的程度。在变压器长期使用过程中,通过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可反映变压器油的运行状况。   2

变压器油介损超标原因的分析

介质损耗是指变压器油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引起的极化损失和电导损失的总和。介质损耗因数能反映变压器绝缘特性的好坏,反映变压器油在电场、氧化和高温等作用下的老化程度,反映油中极性杂质和带电胶体等污染的程度。在变压器长期使用过程中,通过介质损耗因数试验,可反映变压器油的运行状况。2引起介损超标原因分析(1)

去年我国退运和销毁进口食品2.4万吨 欧盟居首

  今年4月7日是第66届世界卫生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4年全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以下简称白皮书),通报了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状况。2014年,我国共退运或销毁3503批不合格进口食品,共计2.4万吨,欧盟位居来源地之首;不合格进口食品中,糕点饼干类批次最多。  欧盟位

注意!甘肃曝光6批次不合格食品,微生物污染是主因

  8月20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食饮料、肉制品以及粮食加工品共832批次,抽检合格样品826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涉及饮料不合格3批次,肉制品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  抽检信息显示,不合格产品中,有5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

江苏发布最新抽检,涉及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等问题

  11月29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42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800批次,不合格样品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非食用物质、兽药残留等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包括餐饮食品不合格4批次,饮料不合格1批次

注意!山东这19家企业生产的21批次食品不合格被通报

  11月14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第4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该局对饼干、茶叶以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罐头、酒类、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冷冻饮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糖等食品样品进行了抽检,共抽检2609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21批次,涉及19

2009年厦门十大进口食品安全案件曝光

  (九)检疫犬首次截获神户牛肉  案件回放:  2009年12月8日,厦门机场检验检疫局检疫犬卡特在NH935航班的旅客携带物中,查获一批自疯牛病疫区日本非法入境的“神户牛肉”4800克。这也是首例由检疫犬截获的日本神户牛肉。涉案牛肉共计16片,检验检疫人员依法予以扣没销毁处理。  专家解读:  

几乎所有种类均有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要求情况

  7月30日,质检总局通过官网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多年来,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过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今年上半年,质检总局进一步加大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力度,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

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7月30日,质检总局通过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多年来,我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过重大进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今年上半年,质检总局进一步加大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力度,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河南通报这10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8月21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了粮食加工品、饮料、方便食品、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等12大类食品265批次样品, 10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雪糕、肉夹馍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3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其

河南曝光9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等

  8月14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9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冷冻饮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水果制品、酒类等,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质量指标等问题。  2批次冷冻饮品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分别为巩义市城区姜东辉冷饮店销售的标称新乡市蒲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

质检总局公布10大问题进口食品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食品222.3亿美元,10年间增长4.2倍,年均增长率达17.6%。7月30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上半年我国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问题,从57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退运或销毁不合格进口食品1225批、4960吨、1452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2.3%、31.8%和增长6

浙江这17批次食品不合格!

  12月27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调味品、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罐头、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7类食品759批次样品,其中抽样检验项目不合格样品17批次,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金属污

食品添加剂超标成进口食品不合格主因

  7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食品呈现进口来源范围广泛、进口种类十分齐全、进口口岸相对集中、安全状况稳定等特点,其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等成为进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全国出入

检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等 上海曝光5批次不合格食品

   8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新一期食品抽检信息,曝光了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据悉,本次抽检饼干,糕点,罐头,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7大类食品,共计531批次样品。  饼干和糖果制品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  不合格样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