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蝴蝶基因组大小进化进展发现表型多样性进化遗传基础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种金凤蝶及其近缘种柑橘凤蝶两种凤蝶基因组,以蝴蝶为例首次实现野生昆虫的基因编辑(Li et al., 2015,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此基础上,为了在蝴蝶系统发育的更大尺度下更好地探讨蝴蝶形态等表型多样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于2017年启动了蝴蝶谱系基因组计划。作为蝴蝶谱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步和基础,该团队利用流式技术测定涵盖中国分布所有科和几乎所有亚科共67种蝴蝶的基因组C值,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其中1亚科23属59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首次报道。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基因组大小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构建了6......阅读全文

昆明动物所研究团队在蝴蝶基因组大小进化方面获进展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种金凤蝶及其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发布CRISPR/Cas9基因编辑新成果

  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院和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称,他们构建出了两种蝴蝶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蝴蝶进行了基因编辑。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9月10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王文(W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蝴蝶也是“转基因”

  来自法国巴伦西亚大学和图伦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来自于寄生蜂的基因存在于许多种蝴蝶的基因组中。这些基因通过一种寄生蜂相关的病毒,从而水平转移到这些蝴蝶的基因组中。似乎这些来自寄生蜂的基因已经被蝴蝶基因组“驯化”,并可能被用来发挥作用,来保护蝴蝶抵抗他致病病毒。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Gen

昆明动物所发布碧凤蝶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凤蝶科是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蝴蝶支系,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等多样性是昆虫生态与进

研究发布碧凤蝶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蝴蝶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几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凤蝶科是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蝴蝶支系,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等多样性是昆虫生态与进

7月5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运动控制中的神经元活动   人们长期认为,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皮层中的单个神经元是根据方向等运动参数来调整的。但尽管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它们所代表的参数的具体性质仍不清楚,这样的“代表”得以能够支持日常生活中所做复杂动作的机制也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Churchland等人提

Nature:功能强大的“超级基因”

   燕尾蝶通过翅膀的复杂图案、颜色和结构进行拟态。日前,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这一复杂的机制受到doublesex的单基因调控,文章于三月五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众所周知,doublesex是控制昆虫性别分化的关键基因,而这项研究表明该基因还具有控制拟态的强大功能。   “传统观点认为

11月Science精华 我国科学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组装机制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1月1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  1.我国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解析出非洲猪瘟病毒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揭示它的组装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z1439  非洲猪瘟(A

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蝴蝶因其在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变异,自达尔文时期以来就是进化研究的好材料。然而,长期以来其高杂合的基因组难以解析,对其也缺乏有效的遗传操作技术体系,极大地限制了蝴蝶在进化学研究的深入广泛应用。  为了使蝴蝶成为研究宏观形态进化遗传基础的新模式生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基因起源课题组与深圳华大

科学家对“基因组岛”存在与否持有异议

   随着更多更精细的分析手段出现,“基因组岛”理论终将被证明是对还是错。但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12年前,科学家破解了一种传播疟疾的蚊子——冈比亚按蚊的基因组,并希望借此抑制疟疾的传播。但是美国布卢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的人口遗传学家Matthew Hahn对利用蚊子基因组解决进化生物学的难题更有

俄罗斯发现蝴蝶新物种:具有46条染色体

  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对一种常见蝴蝶的种群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它们原来属于一个全新的物种,而且拥有非常特别的基因组构成。  俄罗斯圣彼得堡动物学研究所的昆虫学家兼演化生物学家Vladimir Lukhtanov和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昆虫学家兼化学家Alexander Da

《科学》杂志预测2011年科研热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对今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2011年,LHC第一个真正有趣的结果即将出炉,相差悬殊的是,这些结果与用LHC的两个大型探测器ATLAS和CMS搜索希格斯

皮质基因让飞蛾变暗

  本周《自然》上发表了两项独立研究,共同验证了一个影响蝴蝶和飞蛾翅膀颜色和色彩图案的基因。这个基因和与之相关的一个突变,带来了工业革命期间桦尺蠖颜色变暗的现象,研究还发现,这个基因也决定了一些蝴蝶物种的天然色彩图案变化。  众所周知,工业城市的兴起让桦尺蠖的颜色变暗——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和鸟类的捕

罗氏454测序分析软件升级

  罗氏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款新的软件包(v2.8),能显著改善其GS FLX+系统上长读取鸟枪法测序的性能。这一测序平台能带来百万个读取,其读长超过1000 bp。此次改进将让研究人员发现更多复杂的遗传变异,并揭开隐藏在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样品中难以测序的区域下的生物学秘密。   罗氏

小蝴蝶大学问 下一代DNA测序技术揭示蝴蝶进化史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对一些常见蝴蝶和飞蛾的将近3000个基因进行跟踪研究,一直追溯到它们最古老的祖先,并制作出一份涵盖广泛的“鳞翅目树”——这也是首次利用大范围下一代DNA测序技术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近日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生物科学》上。  这次研究揭示出许多令人吃惊的发

访973蛋白质组项目组:打开生命的“万花筒”

——访“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组     如果在六七年前提到蛋白质组学,恐怕知之者甚少。但是,2001年《科学》杂志已把蛋白质组学列为六大研究热点之一,其“热度”仅次于干细胞研究,名列第二。如今蛋白质组学的受关注程度已令人刮目相看。  

蛋白质组:解码生命的“天书”

   人类和老鼠的外貌可说是天渊之别,但实际上他们却有着近99%相同的基因组。何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是蛋白质放大了他们基因上的细微差别。   日 前,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全面启动。“基因组学中微小的差异,在蛋白质组学中可以被千倍甚至几近万倍地放大。”亚太蛋白质组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 初

令人吃惊的最古老DNA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能源部基因研究所(U.S. Department of Energy Joint Genome Institute-- DOE JGI),挪威卑尔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物种之一:海洋海葵的基因组与脊椎动物的基因组存在令人惊讶的相似性。 而且这一研究也

科学家能“剪出”蝴蝶翅膀颜色

   蝴蝶翅膀上有绚丽而复杂的图案,从令人难忘的眼点图案到美丽的蓝色条纹。研究人员曾认为这是复杂基因共同协调作用才形成的最终图案模式。但近日发表的两个研究揭示,两个基因在决定蝴蝶翅膀的条纹和颜色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关闭这些基因就会扰乱蝴蝶图案,甚至让它们黯然失色。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关于酒精是否可以用来做微生物样品的保护剂解答

欢迎回来!我们将继续回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新颖的不一样的想法。分享一些客户常问的技术问题,以及我们的回答。科学家们提出了使用我们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给与了回答,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节省您的时间?这周我们我们讨论:为什么用酒精作为防腐剂保存环境样品不是个好主意?问:我们想用PowerSoil DNA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材料学》  中国科学家发现磁场感应蛋白  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学》上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蛋白复合物,自身能够指示磁场方向,且许多动物体内都存在与该复合物有关的基因。这种蛋白复合物或许是一些动物磁场感应能力的基础,弄清其特性或有助科学家在磁场调节生物过程方面实现更多的应用。  很多动物都

我国科学家揭开巧克力色蚁蚕基因突变之谜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近日完成了家蚕伴性赤蚁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并将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巧克力色蚁蚕的基因突变之谜,为科学家深层次认识昆虫色素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  家蚕刚孵化时形如蚂蚁,故称蚁蚕。正常蚁蚕体色为黑色

《自然》称仿生学呼唤生物学家

   上世纪40年代末,瑞士工程师George de Mestral在清理狗毛上粘的毛刺后受到启发,发明了维可牢。50年后,热衷于观鸟的日本工程师Eiji Nakatsu设计出一种车头形似翠鸟鸟喙、符合空气动力学特征的高速列车。  过去10年间,对此类生物灵感和仿生学的兴趣陡然增加。生物灵感和仿生学

“16合1”酵母菌背后的那些事儿

  中国科学家首次创造出单条融合染色体酵母菌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不过,这篇长文并不“孤单”,一篇来自纽约大学Jef Boeke团队的短文与它发表在同一期《自然》杂志上。   两支科研团队各自独立地开展了酵母菌染色体融合研究,又不约而同地投往一家杂志。尽管研究“撞题”,但具体实验

动物能辨方向源于磁感应蛋白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灿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果蝇基因组实验,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体,可以在磁场中定位方向,并在多个动物物种中找到了这种蛋白基因。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磁感应蛋白(MagR)。相关论文17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在自然界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实验步骤 一、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最简单的经典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是一个重组的杆状病毒,其基因组含有一段外源核酸序列,通常为编码目标蛋白质的dDNA,在多角体蛋白启动子控制下进行转录。这个嵌合的基因由多角体蛋白启动子和外源蛋白编码序列组成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2

五、亲代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改进就像转移质粒的改进,对亲代杆状病毒基因组的改进也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起初,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到克服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构建和分离低效率的方法,这也是最初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 在共转染的昆虫细胞系中,转移质粒和亲代杆状病毒

5月25日《科学》杂志精选

一度稀少的蝴蝶现正受益于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报告说,棕色阿格斯蝴蝶在过去的20年中扩大了其活动范围,因为较暖和的环境将过去很少用到的寄主植物变成了较好的产卵场所。人们常常认为,一个物种对其他物种的依赖性会限制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迁移能力。但是,这项新的研究显示,相反的情况也可发生。

避无可避!炎症竟成皮肤癌“真凶”,该重视起来了!

  有研究表明,皮肤癌发病与日光照射、电离辐射损伤、接触化学制品、病毒和灼伤等因素相关,其中长期暴露在太阳紫外线下会导致DNA突变,进而发展为皮肤癌。而在最近,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和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