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噬菌体的扩增和定量实验

Part 1杂交瘤、单细胞克隆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是抗体发现的三种主流技术,其中噬菌体展示技术作为诺奖级别的技术,在生物创新医药研发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加快了抗体类药物研发的进程。噬菌体展示技术不仅在新的抗体和多肽的发现及优化过程中有着核心的作用,还能和传统的动物免疫技术相结合,与纳米抗体、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发现平台进行有效对接,能够广泛用于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和CAR-T/TCR-T等领域。本文将针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噬菌体增殖和扩增实验细节进行探讨、分享具体实验过程的经验,以其原理为根本来指导实验过程,以精益求精的实验过程,增加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抗体发现过程中的成功率。Part 2 ——噬菌体文库 扩增及展示的基本原理 现在普遍应用的噬菌体展示抗体片段的体系称之为“3+3体系”(3为噬菌体的p3衣壳蛋白);3+3代表着p3衣壳蛋白有两个来源:噬菌粒(phagemid)M13KO7辅助噬菌体(H......阅读全文

基于 PCR 的 DNA 文库筛选实验方法

            试剂、试剂盒 PCR 混合物 PCR 引物寡核苷酸 杂交寡核苷酸 PCR 正对照 PCR 主要混合

基于 PCR 的 DNA 文库筛选实验方法

试剂、试剂盒 PCR 混合物PCR 引物寡核苷酸 杂交寡核苷酸PCR 正对照PCR 主要混合物蒸馏水仪器、耗材 琼脂糖凝胶电泳设备实验步骤 一、材料1. 缓冲液、溶液和试剂蒸馏水2. 酶和酶缓冲液PCR 混合物(可以放在一起冰冻),对于 lml 反应,包括:200nmol 的各种 dNTP;1XVe

基于 PCR 的 DNA 文库筛选实验方法

试剂、试剂盒PCR 混合物PCR 引物寡核苷酸杂交寡核苷酸PCR 正对照PCR 主要混合物蒸馏水仪器、耗材琼脂糖凝胶电泳设备实验步骤一、材料1. 缓冲液、溶液和试剂蒸馏水2. 酶和酶缓冲液PCR 混合物(可以放在一起冰冻),对于 lml 反应,包括:200nmol 的各种 dNTP;1XVent 溶

噬菌体展示技术研究RNA结合蛋白实验(三)

4. 免疫印迹检测外源蛋白的展示情况pDTSPLAY-B 空载体生成的噬菌体表面不含外源基因,仅有带有 6 个组氨酸标签和 Myc 标签的锚定蛋白(基因 Ⅲ 编码),此蛋白 SDS-PAGE 中的条带在 65 kDa 的位置(实际 Mr 为 45 kDa)。pDISPLAY-B 载体中插入外

噬菌体展示技术研究RNA结合蛋白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基因与噬菌体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在融合了外源基因的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就会表达相应的外源蛋白,即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被展示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实验材料载体tRNA抗体寡核苷酸试剂、试剂盒抗生素储存液BCIP葡萄糖储存液X-Gal磁珠洗液蛋白酶抑制剂RNase 抑制剂TEN

盘点:31项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加深了我们对许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导致了免疫新策略的产生,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本文盘点了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汇总。  一、GST pull-down实验  GST是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pull-down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验

盘点:分子诊断常用技术50年的沿革与进步

  一、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诊断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杂交技术发展最为迅猛的20年,由于当时尚无法对样本中靶基因进行人为扩增,人们只能通过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针对靶序列进行捕获检测。其中液相和固相杂交基础理论、探针固定包被技术与c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出现,为基于分子杂交的体外诊断方法进行了

关于PCR你了解多少?

  实验原理  PCR是体外人工选择性扩增DNA的一种方法,它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在生物体内DNA复制需要模板、引物、DNA聚合酶、DNA解旋酶、 dNTPs;而体外PCR反应同样需要类似的成分,有模板、引物、PCR Buffer、Taq酶、dNTPs。其中引物是人工设计的特定序列,实现对特

逆转录PCR(RT-PCR)

实验四 逆转录PCR (RT-PCR )【实验目的】1.了解用逆转录PCR 法获取目的基因的原理。2.学习和掌握逆转录PCR 的技术和方法。【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过程利用模板变性,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的多个循环来扩增DNA序列。因为上一轮的扩增产物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

第一节 概述  聚合酶链反应或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又称无细胞克隆技术(“free bacteria”cloning technique),是一种对特定的DNA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新方法。该方法一改传统分子克隆技术的模式,不通过活细胞,操作

2013北京色谱年会大会报告(一)

  2013年12月12日,由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以“色谱在环境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主题的2013年北京色谱年会在京东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周边地区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400余人参加了本届色谱年会。

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技术

一、酸杂交技术检验方法建立的基本要素是特异性和灵敏度,在复杂的物体中,使无法感觉的特定物质进入人类的观察范围。核酸杂交检测技术就是利用核酸碱基严格配对的特异性,核酸标记物的灵敏度而建立的检测核酸结构与功能的方法。该法建立以来已有二十年,目前研究实验室用得多,临床实验室用得较少,除成本高外,关键是操作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一文读懂分子诊断技术、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检测RNA与RNA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肠杆菌中异源性的 RNA-BP 与靶 RNA 的结合会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内的多种 RNA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检测RNA与RNA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大肠杆菌中异源性的 RNA-BP 与靶 RNA 的结合会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内的多种 RNA-BP 的研究中。实验材料 质粒菌株试剂、试剂盒 X-Gal 储液IPTG 储存液lacZ 缓冲液ONPG 溶液碳酸钠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检测RNA与RNA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大肠杆菌中异源性的 RNA-BP 与靶 RNA 的结合会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内的多种 RNA-BP 的研究中。实验材料质粒菌株试剂、试剂盒X-Gal 储液IPTG 储存液lacZ 缓冲液ONPG 溶液碳酸钠溶液β

一文读懂分子诊断常用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

cDNA宏阵列方法分离拟南芥的臭氧应答基因实验

实验步骤 ##一、 cDNA 宏阵列的样品制备培养基: I : 2 (V7 V ) Gamborg B5 培 养 基(GibcoBRL, Rockville, MD), I : 1000(V /V ) Hyponex肥 料(Hypon

cDNA宏阵列方法分离拟南芥的臭氧应答基因实验(二)

11.用 mRNA 纯 化 试 剂 盒(Amersham Biosciences, Piscataway, NJ) 将 Poly.(A )+ RNA从总R N A 中分离出来(见注释5)。####(2) c D N A 文 库 的 构 建1.取1. 5 〜7. 5 μg poly (A )<

cDNA宏阵列方法分离拟南芥的臭氧应答基因实验(一)

除 cDNA 微阵列外,基于尼龙膜支持物的 cDNA 宏阵列方法是又一被广泛应用的大规模基因表达数据的收集方法。从新基因的发现到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cDNA 宏阵列被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尽 管 cDNA 宏阵列的点阵密度低于微阵列,但由于应用灵敏度较高的同位素标记的 cDNA 探针,

独体—基于纤连蛋白类型Ⅲ结构域框架的抗体模

独体—基于纤连蛋白类型Ⅲ结构域框架的抗体模拟 Akiko  Koide  and  Shohei  Koide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page 3)

分子杂交技术    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 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 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探针已知序列进行特异性的靶序列检测。杂交的双方是所使用探针和要检测的核酸。该检测对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组DNA,也可以是细胞总DN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

独体—基于纤连蛋白类型Ⅲ结构域框架的抗体模拟 实验

实验材料pAS38pAS45pAS47试剂、试剂盒聚乙二醇(PEG) 氯化钠溶液HEPES 缓冲液涂布溶液Tris 缓冲盐水TBS-Tween-20琼脂糖-磷酸溶液仪器、耗材LBSOCYT实验步骤3.1 实物库构建我们用 Kunkel 突变技术构建大多数的实物库虽然我们证明了  AB 链套

CRISPR/Cas9应用近期重大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2019年,中国“大农业”里那些高科技

   今年,我国“大农业”科研领域又诞生了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每一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涵盖了观赏农业、林业、作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包括睡莲、玉米、硅藻等进展。为了展现这些成就,本报特此就我国农业科学家今年发表的大部分重要论文进行梳理,以飨读者。野生玉米大刍草、SK、现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1

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是20世纪生物学的伟大成就,并已渗透到生命科学包括医学 各个领域,为肿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和有用的工具。本附录扼要介绍在分子肿瘤学领域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至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步骤可参阅《分

2009年北京色谱年会隆重召开

  2009年12月11日上午9时许,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色谱学会主办的2009年北京色谱年会在京东宾馆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色谱界专家、厂商技术专家、青年研究者和学生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09年北京色谱年会会场     中科院化学所 刘国诠教授  &

一文看全!史上59家测序仪公司的“争霸战”

  要谈测序,首先要向华人生物学家、DNA测序技术的奠基人吴瑞先生致敬。大家大多都听过桑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吴瑞。其实吴瑞早在1968年就发表第一篇论文测定了DNA的碱基组成,1970年的新文章既测定DNA碱基组成又测定出顺序,是真正的DNA测序第一人。而在吴瑞先生工作的启发下,Sanger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