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原理和操作流程一、原理与意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是一种荧光抗体染色法。该方法比较简单,适合做细菌、螺旋体、原虫、真菌及浓度较高的蛋白质抗原如肾、皮肤的检查和研究。此法每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相应的抗原,特异性高而敏感性较低。二、操作流程1、染色:切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至染色效价如1:8或1:16的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或兔抗人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37℃染色30min,切片置入能保持潮湿的染色盒内,防止干燥。2、洗片:倾去存留的荧光抗体,将切片浸入pH7.4或pH7.2 PBS中洗两次,搅拌,每次5min,再用蒸馏水洗1min,除去盐结晶。3、用50%(用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甘油封固,并镜检拍照。4、对照染色①正常免荧光血清染色,如上法处理切片,结果应为阴性。②染色抑制试验(一步法):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阅读全文

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异同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把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原或抗体,然后以它作为探针来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物质。方法具体种类有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补体法等。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成复合物所发的荧光,来确定判断检测物的来源、性质和部位。 1、直接法:这是最早

免疫荧光染色原理及步骤

免疫荧光又称免疫荧光抗体。免疫荧光实验原理是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相对使用标记抗体用量偏大。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下面详细介绍免疫荧光染色步骤:1. 滴加 0.01mol/L,pH7.4 的PBS于待

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实验

载玻片/盖玻片处理聚醚酰亚胺或多聚赖氨酸在室温下包被盖玻片1小时。无菌水冲洗盖玻片(3次 ,每次5分钟)。可将盖玻片干完全干燥,并在紫外光下消毒至少4小时。在玻片上种植细胞,或准备细胞离心涂片器,或做好涂抹准备。磷酸盐缓冲液( PBS )进行简短的冲洗。第一步:细胞固定用预冷的甲醇、丙酮( 1-10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测抗原的检测原理介绍

  ⑴基本原理  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⑵试剂与仪器  磷酸盐缓冲盐水(PBS):0.0

免疫荧光技术简介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将荧光素偶联到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上制成荧光探针,与血清或体液、细胞、组织中存在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对这些组织中存在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和(或)定位的检测。抗体的选择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和临床意义

(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显棕色四甲基苯醌二胺,再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与联苯胺蓝结合,可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浆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和临床意义

(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显棕色四甲基苯醌二胺,再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与联苯胺蓝结合,可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浆内

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染色方法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后者是以一种物质对某种组织成分具有高度亲合力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敏感性更高,有利于微量抗原(抗体)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其中生物素——抗生物素染色法最常用。

DNA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一步双染色法先将两种荧光标{己抗体按适当比例混合(A+B),按直接法进行染色。二步双染色法先用TRITC标记的A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再用FITC标记的B抗体染色,根据两种抗体的动物种属不同,可用直接法也可用间接法,结果A抗原呈现橘红色荧光,而B抗原呈现黄绿色荧光。在应用中,常用的方法是免疫荧光组织

关于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简介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是利用已知的抗体与细胞抗原特异性相结合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在抗体上的显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镜进行观察,以达到对组织、细胞结构中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定位分析的目的。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荧光素及其标记抗...2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荧光素及其标记抗体的方法 2P3(2)Chadwick氏法 试剂和材料:抗体球蛋白溶液、异硫氰酸荧光素、3%重碳酸钠水溶液、0.01 mol/L pH8.0磷酸盐缓冲盐水、1%硫柳汞、离心机及离心管、三角烧瓶(25 ml)、冰槽、无菌吸管及毛细滴管、烧杯(500 ml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荧光抗体的质量控制

1、染色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测定方法 (1)特异性染色和效价测定 直接染色法中效价以倍比稀释如1:2、1:4、1:8……,与相应抗原标本作一系列染色,荧光强度在“+++”的最大稀释度,为其染色滴度(效价)或单位。实际染色时,可取低一个或两个稀释度(即2~4个单位),如染色效价为1:64,实际应用时可取1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荧光素及其标记抗...1

制备荧光抗体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制备特异性强和高效价的荧光抗体必须选用高质量的荧光素和高效价的抗体。 一、荧光素 荧光是指一个分子或原子吸收了给予的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停止能量供给,发光也瞬时停止。可以产生明亮荧光的染料物质,称荧光素。目前主要常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如下: 1、异硫氰酸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常见染色方法介绍

  1.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1)原理:过氧化物酶能分解过氧化氢而释放出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紫色,后者与硝普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淀于细胞质中。  (2)操作方法:将固定液滴加在新鲜骨髓或血涂片上,固定30秒,流水冲洗,晾干。将应用也滴加在血膜上,作用10~15分钟,流水冲洗。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介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介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只要是能够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

免疫学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介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介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只要是能够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

免疫组化的概念和常用方法

概念和常用方法介绍1、定义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2、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

免疫荧光技术的概述

  免疫荧光技术(immune fluorescence)  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和临床意义(二)

(5)中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原理]  中性非特异性酯酶包括醋酸AS-D萘酚酯酶(naphytholAS-D acetate esterase,NAS-DAE)染色和α-醋酸萘酚酯酶(α-naphythyol acetate esterase , α-NAE)染色。细胞内的

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原理和临床意义(一)

(1)过氧化物酶染色的原理和临床意义[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含有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能将底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它将四甲基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联苯胺蓝自我脱氢氧化,显棕色四甲基苯醌二胺,再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与联苯胺蓝结合,可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浆内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以形态为基础,结合运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技术对血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作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用于研究血细胞生理、病理和化学结构;临床上为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和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重要依据。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要求是在原位显示细胞成分和结构,反应产物应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等(1950)建立,经过近43年的发展,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它与亲合化学技术如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植物血凝素(ConA等)相结合拓宽了领域;与激

光镜免疫金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一、原理本法是由Geoghegan等(1978)首次应用金标探针检测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将胶体金颗粒(大于20nm)标记在第二抗体或SPA分子上,制备成金标二抗。其原理是当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用金标二抗或金标SPA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金标抗体复合物,此时在光镜(10X100倍)下可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1

一)、ABC法: (注,下面各种方法,均为手工操作,如没特别说明,均在室温下进行)1.切片经二甲苯Ⅰ 5分钟。2.切片经二甲苯Ⅱ 5分钟。3. 无水酒精Ⅰ 30秒。4. 无水酒精Ⅱ 30秒。5. 95% 酒精Ⅰ 30秒。6. 95%酒精Ⅱ 30秒。7. 90%酒精 30秒。8.80%酒精 30秒。9

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2

五)免疫组化双染色法。(ⅰ) (Ionmuno- Histochemistry double staimimg method) 1.切片脱蜡至水。2.0.3%H2O2甲醇处理切片10分钟。3.水洗。4.抗原修复。5.PBS洗3次,每次1分钟。6.加入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孵育 10分钟。7.PBS洗3次

免疫细胞或组织化学染色的相关问题

附上我们这里的组化步鄹:(切片复温凉干完毕)1。加入配好的0.3%的过氧化氢甲醇溶液(甲醇80ml+0.01MPBS 20ml+30%过氧化氢 1ml)30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影响,0.01MPBS清洗5min×3;2。加入配好的0.3% Triton X100(30% Triton X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是什么?

恶组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染色正常单核细胞异常单核细胞恶组细胞过氧化物酶++0~+0碱性磷酸酶000酸性磷酸酶++++++++糖原(PAS)+~++(弥散)+~++(弥散)0~+(弥散)苏丹黑B++±+β-葡萄糖醛酸酶+±±醋酸ASD酯酶00?醋酸α萘酚酯酶++++++±注:“0”为无反应,±为可疑,+

组织培养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

组织细胞用于遗传学分析最常见的是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多为恶性肿瘤细胞株,且呈贴壁生长,仅小数细胞株为悬浮生长。培养细胞有来源易得、细胞分裂率高和染色体标本制出清晰度高等优点。组织细胞染色体制备的关键是掌握好体外细胞的生长动态,只有处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才能出现较高的分裂相,所以积水仙素处理的时机及量是染

间接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操作步骤如下:⑴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及杂质。⑵加稀释的受检血清:其中的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固相载体上只留下特异性抗体。其他抗体

关于免疫荧光的技术的间接法测抗体的原理介绍

  ⑴基本原理  染色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