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新发文称检测到太阳次要聚变循环产生的中微子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体物理学研究论文称,科学家通过高灵敏度检测器检测到了太阳次要聚变循环产生的中微子,测量这些中微子可以为了解太阳结构和太阳核心内的元素丰度提供新线索,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恒星的主导能量来源。 该论文介绍,恒星的能量来自于氢到氦的核聚变,这通过两个过程发生: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氮氧循环,前者只涉及氢氦同位素,后者靠碳氮氧催化聚变。质子-质子链反应是与太阳大小类似的恒星的主要能量产生方式,约占全部生产能量的99%,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研究。研究碳氮氧循环更具有挑战性,因为通过这种机制产生的中微子每天只比背景信号多几个而已。 博瑞西诺合作组织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报道检测到了太阳碳氮氧聚变循环期间发射出的中微子,且具有高统计显著性。他们使用的是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高灵敏度的博瑞西诺检测器,它能够排除或解释大部分的背景噪音源。论文作者表示,这些结果代表了第一个已知的关于碳氮氧循环的直接实验证据,证......阅读全文

Nature最新发文称检测到太阳次要聚变循环产生的中微子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体物理学研究论文称,科学家通过高灵敏度检测器检测到了太阳次要聚变循环产生的中微子,测量这些中微子可以为了解太阳结构和太阳核心内的元素丰度提供新线索,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不同恒星的主导能量来源。  该论文介绍,恒星的能量来自于氢到氦的核聚变,这通过两个过程发生:质

自然界还有未知元素没被发现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宇宙的狂想曲  1869年,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格上,一共记录了63个元素。  在此后的150年中,科学家不断完善着元素周期表,现在这张表格记录的元素已经达到118个——其中,包括了一些自然界原本不存的重元素。  这些元素是怎么发现的?又是如何产生

碳硫氧氮氢分析技术

用热导测CSONH,是否使用不同的热敏电阻?CH4能测吗?首先,热导法通常用于检测N2、H2等这类的双原子分子的气体。C、S、O加热后以CO、CO2、SO2的形式释放,所以不能用热导法检测,一般用非分散红外吸收的方法检测。其次,涉及热导检测器的敏感元件热敏电阻,在材料和结构上不同的厂家会有所不同,但

三个故事“求解”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之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260.shtm9月10日上午,2023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六届)在上海浦东新区东郊宾馆举行开幕式和全体大会。在交流中,“科技创新与合作”不断被人们提起。而“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恰是本次论坛

科学家借助中微子探测器-成功瞥见太阳的灵魂

  借助全球最敏感的中微子探测器,一支国际物理学家团队第一次向全世界报告,他们已经直接探测到了在太阳内核发生的、由“基础”质子—质子(PP)融合过程产生的中微子。  主报告人安德瑞·波卡尔是来自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学院的物理学家,他解释说,在99%的太阳能源产生的步骤中,PP反应是第一步。利用这些中

“人造太阳”逐日梦-“聚变合肥”加速度

11月28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建设主体工程“进度条”正全力推进,关键子系统和大型测试平台研制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CRAFT建设从子系统的实验室研发测试阶段进入到了部分关键部件的研制和现场集成及调试阶

太阳核心可能“潜伏”着暗物质

  据每日科学网8月5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一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与上个月公布的“太阳内部或正积聚暗物质”的报告不谋而合。该科学家宣称,太阳内部中心不但“潜伏”了暗物质,且在逐渐冷却太阳的核心温度。   7月2日,《物理评论快报》杂志的一篇论文阐述了来自牛津大学宇宙

我国热核聚变核心部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一则关于“人造太阳”的消息登上了央视新闻,也刷爆了朋友圈。许多人有疑问,太阳还可以制造?其实,这颗“太阳”是我国在国际热核聚变项目上的重大突破,由于太阳是我们在自然界目前能看到的最大核聚变体,所以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那么,这颗“太阳”是如何诞生的呢?  核聚变:未来能源问题的希望  核

水体核心指标——溶解氧-(3)

们通常会采取培藻培水,加装增氧机,加注新水,甚至用便携式溶氧仪去测水体溶氧等等手段去预防,这些方法固然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便携式溶氧仪检测一个时间点的溶氧局限性实在是太大了,尤其在晴天白天,基本没什么意义!我们需要至少需要了解24小时水体溶解氧水平,观察溶氧变化规律,提前预知水质变化,监测藻类的含量丰

水体核心指标——溶解氧-(2)

养殖生产对溶氧的基本需求:就目的与对象的差异,对溶氧的要求也不同a. 温水鱼类:水体溶氧一般需要24小时保持在4mg /L以上;b. 冷水鱼类:一般要求产卵场7 mg /L以上,生长环境6 mg O2 /L以上。池鱼可能出现浮头或泛塘的判断,可能浮头条件a.水温26℃以上b.水温最高季节:7月中旬-

水体核心指标——溶解氧-(1)

我们经常说,人离不开空气,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为啥?因为空气中有氧气啊,氧气是高级生物生存的基本需求!鱼也一样,需要水体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才能正常生存。其中水体溶解氧是指: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

氧氮分析仪(氧氮氢分析仪)原理

 1、氧的测定:    生产现场基本上都在使用红外测氧仪测定氧含量。样品由进样器掉进光谱纯石墨坩埚中,样品在高温坩埚中熔化,样品中的氧与热坩埚表面的碳起反应,绝大部分生成一氧化碳,极微量生成二氧化碳。由气泵将气体送入催化剂炉子,CO转换为CO2,然后通过红外池检测CO2,经过电脑处理换算成氧的含量。

μ中微子“变身”τ中微子直接证据找到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OPERA(采用乳胶径迹装置的振荡实验项目)实验组表示,他们首次捕获到了μ中微子“变身”为τ中微子的直接证据。  2011年9月,OPERA实验组宣布,发现中微子的行进速度超过了光速。此言一出,引发公众一片哗然,因为这显然违背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实验组随后在测量中

每秒钟有百亿个太阳中微子穿越我们的指甲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223.shtm 如何“见微知著”,通过中微子探索极端宇宙? 9月10日上午,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李政道学者、李政道研究所副教授徐东莲带来了关于极端宇宙探索的分享。 全

“冰立方”发现太阳系外中微子首个确凿证据

  2012年3月“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观测到的太阳系外中微子“厄尼”,是迄今观测到的能量最大的中微子,估计能量高达千万亿电子伏特(约1.14 PeV)。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11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外太空搜寻“幽灵一样”的中微子,现在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科学家们分

理论物理所等研究团队在轴子探测研究中获进展

  随着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已被各种实验证实。标准模型是物理学杰出的成就之一,但它仍有一些问题,如暗物质和强CP问题等。故标准模型不可能是粒子物理的终极理论。Peccei-Quinn(PQ)机制自然解释了强CP问题,并预言了轴子。轴子是暗物质候选者,如果质量约为50 μeV,其剩余丰度与目前观

英刊评出2014年物理学十大成就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12月12日报道,英国专业期刊《物理世界》评选了2014年物理学十大进步。这些科研成果加深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引发了科学界的普遍关注。  1.“菲莱”登陆彗星  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彗星着陆器“菲莱”成功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这项成就被视为2014年最令人瞩

碳氮分析仪

  碳氮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化学、物理学领域的计量仪器,于2015年03月02日启用。  技术指标  温度范围:-90至550℃ 温度准确度:±0.025℃; 温度精确度:±0.005℃; 焓值精确度:±0.04% 样品型态:固体、液体 样 品 量:1~50mg 气 氛:氮气或空气。  主要功能  测量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太阳系外高能中微子

这张11月21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照片显示的是位于南极站的“冰立方天文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  多国研究人员2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他们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粒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科学家评论说,中微子天文学从此进入新时代。中微子是一种神秘的基本粒子,

美科学家称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将孕育新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天文学家近日称,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天文学家们基本了解了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情况:它们将孕育出新的行星。  美国宇航局“钱德拉”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 在距离地球约2万光年的地方,G292.0+1.8是银河系中已知含有大量氧的3个超新

自制“太阳车”低碳游世界

11月中旬,李林祥夫妇骑着“太阳车”来到福州。 李林祥正在清理太阳能电池板。   年过六旬的沈阳夫妇李林祥、赵雅范,计划用一辆自制的双人脚踏“太阳车”,在5年内周游全世界,向人们宣传低碳环保理念。这辆车的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晴天一天能开出120公里。

科学家在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合作,在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由张钱生、Joe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和李焱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研究利用日震学数据和太阳的中微子流量以及一批Kepler

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与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合作,在小质量恒星对流核超射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由张钱生、Joergen Christensen-Dalsgaard和李焱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研究利用日震学数据和太阳的中微子流量以及一批Kepl

“种太阳”团队:在中国点亮第一盏“聚变之灯”

能源短缺,是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能否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为人类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这一问题,困扰了全世界几代科学家。 为了实现“人造太阳”这一梦想,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科技报国的新时代篇章,被誉为“种太阳”团队。 这个团队,就是荣获第二十

走近“人造太阳”团队:点亮聚变“第一盏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24.shtm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本报记者 杨俊峰摄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一间宏伟的实验车间

高曲率多层纳米结构包覆过渡金属氮碳材料用于氧电催化

    全文速览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郑浩铨教授、林海平教授和曹睿教授合作,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曲率多层弯曲结构(也称为洋葱碳结构,onion-like carbon, OLC)纳米球包覆Co-N-C(OLC/Co-N-C)材料,如下图1所示。与20%Pt/C+RuO2复合贵金属催化剂相比,OLC/

诺奖委员会错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描述有误

  在一篇不同寻常的论文中,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表示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介绍是错误的。意大利里雅斯特市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的Alexei Smirnov说,当时,两位获奖者因领衔中微子的庞大实验而获得该奖项。但诺贝尔委员会用简洁有力的文字描述了其中一个实验的研究结果,但这个只有12个单词的描述是

“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路径新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指引了方向。 我国能源科技界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系统梳理能源领域各板块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在重点行业、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推动“双碳”战略要求下的能源

氧氮氢分析仪

惰性气体脉冲加热熔融方式,O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检测,N TCD热导法检测,H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检测。

氧氮分析仪简介

  氧氮分析仪能够在惰性气氛下,通过脉冲加热分解试样,由分非分解红外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分别测定各种钢铁、有色金属和新型材料中氧、氮的含量。测定范围:氧0.1-1000ppm;氮0.1-5000ppm,分析时间:每样3min。仪器具有大功率(8kw)惰性气体保护电极炉,炉温高达3500℃强劲的4步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