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②安慰患者;③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④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阅读全文

溶血反应实验

免疫血清与其相应的抗原细胞,血球、细菌及其组织细胞相遇,并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出现溶细胞反应。依抗原、抗体的种类不同可有溶血反应、溶菌反应等。实验方法原理溶菌反应只在某些细菌中出现(如霍乱弧菌)。应用溶血反应是补体结合反应中不可少的因素。溶血反应是由于抗原(红血球)和抗体(溶血素)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并吸

溶血反应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溶菌反应只在某些细菌中出现(如霍乱弧菌)。应用溶血反应是补体结合反应中不可少的因素。溶血反应是由于抗原(红血球)和抗体(溶血素)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并吸着了补体,而使红血球在补体的作用下被溶解,于是产生了溶血现象。实验材料 绵羊红血球试剂、试剂盒 溶血素豚鼠血清生理盐水仪器、耗材 小试管

怎么预防溶血反应?

  预防主要在于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加强采血、保存等管理,若发现血液有溶血及颜色改变应废弃不用。此外,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临床有可能遇到AB0血型不配的移植病人如何输血的问题,为预防该类病人的溶血反应,应掌握输入红细胞应与供受双方血浆相容,输入血浆应与供受双方的红细胞相容两大原则。如受者为A型

什么是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红细胞膜被破坏,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流出的反应。该现象常见于输血反应及中毒,发生该反应的人会发生头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溶血(反应) hemolysis  一般指红细胞膜破坏,或出现多数小孔,或由于极度伸展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流出的反应。红细胞游离液随着溶

输血溶血反应的表现

  输血溶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误输ABO血型不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可能是由于血液在输入前处理不当,如血液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血液受到剧烈震动,或者误加入低渗液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  输血溶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输入异型血10

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②安慰患者;③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④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

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发生的输血相关性溶血。溶血性输血反应分为急、慢性两类,两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高热、烦躁、恶心、胸痛、腰背痛等,而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轻度黄疸等。输血前检查不规则抗体,

输血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措施

  如果是输血的时候发生了溶血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素进行皮下或者是肌肉注射,可以很快的缓解病人的症状。  还可以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者是706代血浆来稀释血液,加入地塞米松或者是氢化可的松等。  如果是病人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要按急性肾功能衰竭进

关于溶血反应的治疗相关介绍

  治疗的重点为:  若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抽取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若为粉红色即证明有溶血。此时应进行以下治疗:  ①抗休克:静脉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  ②保护肾功能:血压稳定时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

溶血反应在临床上有哪些症状

一.血管外溶血:异常红细胞能被脾脏内的巨噬细胞识别并将其破坏。1.红细胞表面化学性质改变如自身免疫性溶血的红细胞表面有抗体igg,巨噬细胞能够识别并将这种细胞吞噬。2.球形红细胞因其面积与体积的比例显著缩小,导致变形性能减低,当其通过脾窦微循环时,就不易或不能通过直径比它小很多的脾窦微循环,而被阻留

关于输血时的溶血反应的介绍

  这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其常见原因为误输AB0血型不配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可能由于血液在输入前处理不当如血液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剧烈震动或误加入低渗液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典型临床表现为输入异型血l0~20ml后病人即感头痛、胸痛、心前区压

自身溶血试验的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的简介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患者在输血前无发热,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体温升高1℃以上,且排除了溶血、细菌污染等导致急性体温升高的原因。临床多以发热和寒战为主要表现。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通常

关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简介

  输血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输血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输血虽能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输血技术飞速发展,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逐渐减少,但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还时有发生,因此还应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血制

治疗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简介

  对输血后过敏反应的处理:①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剩余的血液不能再输。②给予患者抗过敏药物。  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处理:①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②给予患者阿司匹林。③对高热患者可物理降温。

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简介

  输血是有风险的,我们医务工作者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多次输血或有输血反应者应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少白细胞的血小板。有条件的可以做HLA配型或IgA抗体鉴定,选择与受血者HLA同型的洗涤红细胞,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随着医疗

Rh血型不合输血引起溶血反应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3岁,2003年8月25日因吐血入住县医院,有肝硬化病史,常规检查:WBC3.7×10 9 /L,RBC1.94×10 12 /L,Hb52g/L,血型AB型。经治疗并输入AB型Rh阳性血400ml,4天后出血停止。9月4日患者再次吐血约300ml,黑便,再次输

输血引起溶血反应1例的抢救与护理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溶血反应,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麻木,寒战高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肾功能衰竭。常见原因为误输ABO血型不配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可能由于在输入前处理不当,如血液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剧烈震动或误加入低渗液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 我科收住1例左

溶血反应(hemolytic-reaction)与补体结合试验(2)

凡最高稀释度的溶血素可呈现完全溶血者为一个单位。依上表结果第10管(即1:4000倍稀释)0.5毫升溶血素为一个单位,在溶血反应中常用 0.5毫升中含有2个溶血素单位的溶液,所以试验时应取1:2000倍稀释的溶液。   (2)补体单位滴定 依下表加入各试剂:

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属于急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有免疫性(大多是因为红细胞ABO血型不合)和非免疫性(如同非等渗液混合,冰冻或过热破坏红细胞等)两种。出现这种情况首先采取的措施:一、立即停止输血!(这点很重要)但要保持静脉输液畅通,关键是早诊断和积极治疗,1、抗休克。2、防治DIC,3、防治急性肾衰竭

溶血反应(hemolytic-reaction)与补体结合试验(1)

一、溶血反应 免疫血清与其相应的抗原细胞(血球、细菌及其组织细胞)相遇,并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出现溶细胞反应。依抗原、抗体的种类不同可有溶血反应、溶菌反应等。 溶菌反应只在某些细菌中出现(如霍乱弧菌)。应用溶血反应是补体结合反应中不可少的因素。溶血反应是由于抗

关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的病因分析

  1.外源性致热原污染输血用具及制剂  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外源性致热原污染输血用具及制剂,导致发热。目前,一次性输血器皿的使用使得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逐渐减少。  2.免疫反应激活致热原  主要为受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凝集素及抗体与供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及血小板上抗原结合发生反应。该反应不仅可

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输血前一定认真检查输血的配型和血液是否符合标准,一般输血几分钟或10几分钟就会出现胸闷,脸色发白,腰痛,出汗,发冷等反应,如果输入血不多,发现早及时停止输血和抢救那么危险性小,否则有生命危险的。

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

能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的种类很多。包括ABO系统的抗A、抗B、抗A1 ;RH系统的全部抗体;MNSs系统和Kell系统的全部抗体;还有FY、JK、U、P1、LE、LU、DI、D O、CO和HI等抗体。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少见,较轻微,是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特点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少见,较轻微,是输入不配合红细胞刺激受血者产生原发性同种免疫的结果。临床特点:如遇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及黄疸和血红蛋白尿时,可考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主要在血管外发生,但也可以发生于血管内,导致血红蛋白尿。血胆红素升高,黄疸

引起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

(1)致热原: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 随着输血器具的不断更新及灭菌条件的改善,现已非常少见;(2)免疫反应:由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 尤其是白细胞抗体引起者最为常见。这种反应主要见于多次接受输血和有妊娠史病人;(3)其它:细菌污染血液和供血者血浆内存在高效价的白细胞抗体。 这两种情

关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  临床上暂无有效的检测方法,有学者提出白细胞凝集试验也许是最有帮助的一项检查。  2、诊断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诊断通常采用排除法,即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出现体温升高≥1℃,且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发热,可以诊断。

关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的鉴别诊断介绍

  主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及溶血性发热反应相鉴别。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病情很快缓解,而后两者输血后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对症治疗效果欠佳。  1、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三大特征,需联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2、溶血性发热反应  其发热与输血量有关,重症患者可出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