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洲植被动态遥感产品评估研究新进展

植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系多个圈层的枢纽,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高亚洲地区站点稀疏,监测数据量少,时空连续性不佳。加之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积雪、裸地和冰川广泛分布等因素引起的反射率和大气含水量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遥感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该区域的植被动态存在争议,这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生态环境演变的评估带来挑战,而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因此,需要对当前使用的各种数据集进行详细的、系统的一致性测试和评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亚宁团队结合NDVI指数在高亚洲地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GIMMS、MODIS和SPOT三个遥感数据集进行评估,并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和数据质量控制文件(QC),评估了高山植被的动态变化过程,旨在为后续植被动态研究中遥感数据的选择和重建提供科学基础和推断依据。 结果表明,在......阅读全文

魏达:“碳”究青藏高原植被的“呼吸”

罗洪焱  陈 科巍峨的雪峰、茂密的森林、徜徉在山坡上的牦牛与羊群……这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礼物”。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其对我国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扎根青藏高原15年、聚焦高寒碳汇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是最了

青藏高原所揭示种间关系调控青藏高原树线的上升速率

  树线作为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或纬度北界,被视为森林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敏感生态指标。国际上普遍认为,树线上树木的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低温限制,学者们以此为基础提出生长受限假说来解释树线形成机制。基于生长受限假说,气候变暖将导致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迁移。然而,全球树线调查数据显示,过去100年来约5

80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爬升59.3米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发现,在1939至2010年期间,气候变暖导致了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间范围扩大,这是促进青藏高原变绿的因素之一。  80年来,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为59.3米,爬升速

80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爬升59.3米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发现,在1939至2010年期间,气候变暖导致了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间范围扩大,这是促进青藏高原变绿的因素之一。80年来,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为59.3米,爬升速率约为每

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80年爬升59.3米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发现,在1939至2010年期间,气候变暖导致了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更新速率增加,分布空间范围扩大,这是促进青藏高原变绿的因素之一。  80年来,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最大爬升幅度为59.3米,爬升速

青藏高原所揭示高山树线形成关键生理机制

  高山树线作为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对气候变化具有潜在的敏感性,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历经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学者们对高山树线形成机制仍存在广泛争议。  以冷湿气候为特征的藏东南分布有北半球最高海拔的高山树线,且受人为活动干扰少,是开展高山树线形成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以中国科学院藏东

成都生物所高海拔采伐迹地土壤性质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分布集中,过去几十年(1970-1998)一直是森林采伐的重要对象,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块状皆伐迹地,地跨川西北、青海南部以及藏东北地区。而高山森林在维持源区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有效保护高山森林,加快

寒旱所就长江源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开展研究

  地上植被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对植被的盖度、生物量结构以及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具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近50 a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冻土活动层厚度和土壤等发生着显著变化,特别是高寒草甸、沼泽草甸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

正在破译的“青藏密码”

  青藏高原为什么变绿,是不是生态趋好的信号?冰崩的成灾机制是什么,可否科学预警?冰川消融增加了多少水资源,对“亚洲水塔”弊大还是利大?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哪个先隆升,给生物演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我国时隔40多年再次启动青藏高

青藏高原高山倭蛙物种形成分化及适应进化机制被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车静与中科院院士、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 Wake院士等7个国内外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

常见的土壤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1.名词解释土壤类型: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中国的主要土壤类型有15种,分别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漂灰土)、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漠土。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

气候变化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贺金生教授课题组牵头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格局的影响机制。  贺金生介绍,近50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着两倍于全球平均的升温过程以及显著的降水格局变化。阐明长期快速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高寒草地植被的生长格局,不仅关系着深入理解高寒生态系

全球变暖下森林向更高海拔爬升的物候学依据找到

  过去100年,全球变暖导致森林向更高处爬升。10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乔木春季生长发育提前,种间竞争优势随之增加,使得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爬升。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高山树线是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往更高处,山上的植被就变成了灌

季节性雪被对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系统研究取得进展

   每年冬季,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的土地被雪覆盖着。季节性的被积雪覆盖是高纬度和高海拔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例如,北半球大约1/3的陆地面积(>4000万km2)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被雪覆盖着。在积雪期,雪被状况决定环境着因子(比如土壤温度和冰冻深度)的变化,进而调控许

新疆生地所在高亚洲植被动态遥感产品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植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系多个圈层的枢纽,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高亚洲地区站点稀疏,监测数据量少,时空连续性不佳。加之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积雪、裸地和冰川广泛分布等因素引起的反射率和大气含水量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遥感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该区域的植被动态存在争议

高亚洲植被动态遥感产品评估研究新进展

  植被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系多个圈层的枢纽,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高亚洲地区站点稀疏,监测数据量少,时空连续性不佳。加之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积雪、裸地和冰川广泛分布等因素引起的反射率和大气含水量等相关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遥感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该区域的植被动态存在争议

青藏高原所揭示过去30年北半球植被对温度变化响应减弱

  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北半球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的限制,气候变暖是近几十年北半球植被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植被生长还受其他环境要素如水分的制约,同时植物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和自养呼吸等过程)对气候变暖产生适应,因此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

研究揭示喜马拉雅山区海拔梯度植被生产力动态

如何利用简单易测的指标反映复杂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变化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个体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适应特征,可以指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过程。在海拔梯度带上,植物生境条件会发生明显变化,植物个体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也随之变化。已有研究主要利用多个物种的功能性状综合表征生态系

我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中央谷地形成及隆升历史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科研团队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岩石圈深部动力学过程、古温度、古植被分析和古气候模拟等多领域、多手段综合研究,定量恢复了青藏高原中央谷地3800万年至2900万年前的隆升和消亡过程,揭示了中央谷地的隆升是青藏高原对地表圈层环境的巨大影响的开始。该成果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两千多万年前,西藏冈仁波齐盆地海拔不到三千米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该所研究人员合作,通过植物化石分析,发现西藏冈仁波齐盆地在2000多万年前海拔尚不足3000米。这一发现为研究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冈仁波齐盆地是一处位于藏南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山脉的沉积盆地。此前研究认为,冈底斯山脉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生产力与大气干旱的联系

  气候变暖可导致大气水汽压差增加、大气干旱化趋势增强。过去对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长的研究大多围绕增温和降水格局变化来开展,却鲜有研究探讨大气水分亏缺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这极大限制了我们对未来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预测。日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团队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生产力与大气干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江源综合科考22日启动后,来自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考队员深入长江源区。每到一个科

科学时报:岷江上游30年生态重建路

  “如果不重视岷江上游生态保护,恶化的环境会危及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谈及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庆恒对记者表示。  失效的生态屏障  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有着独特的垂直带气候。植被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灌丛

王根绪:在高寒山地邂逅惊喜

  爬冰川、测冻土,贡嘎山坚守十多年  隆冬时节,贡嘎山深处,一片茫茫白雪。积雪重压之下,一棵棵冷杉依然挺立,十分引人注目。  这片树林,并非高山上唯一的坚守者。携带仪器在严寒中开展观测活动的几位科学家,每向前挪动一步,积雪都会没过脚踝。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领队的是站长王

土壤水分仪分析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

土壤水分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植被覆盖的规模有一个适度的空间自相关。土壤水分仪研究发现一般来说,青藏高原高山草原地表土壤水分和植被覆盖在冻土地区具有良好的结构空间。在每一层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随机部分占总量的比例空间变异性小,表明土壤水分不存在规模较小的空间模式,规模小的土壤过程可以忽略。 空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是植被变化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参与者,在土壤质量改善、植物生产力调节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等分布模式及构建过程(确定或随机组装)是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关键参数。深入了解植被变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可提高对微生物

高山之王杜鹃花

  当你身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冰川、绝壁、陡坡,还有波澜壮阔的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但凡在那极寒环境中存活下来的,必是与那荒凉之地经过一番争斗的。它们顽强,还足够沉稳、低调。但是,有一种植物偏偏锋芒毕露,它们从沟谷到苔原,肆意生长,灿烂,明媚,几乎承包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所有的色彩。东部平原地区的人们对它

高山上的捕天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79.shtm握着一直没来得及修的碎屏手机,背起鼓鼓囊囊的双肩包,何会海大步穿过热闹的人群。走出亚丁机场,他的头上顶着触手可及的云,脚边是冰川千年演化留下的漂砾。春夏之交的稻城亚丁,慢慢进入旅游旺季

生态系统趋好-潜在风险增加-青藏高原科考首期成果发布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趋好的同时,潜在风险增加;亚洲水塔失衡,冰崩等新灾、巨灾频发;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隆升历史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新的生物演化模式——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9月5日在拉萨发布了首期成果。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说,过去50年来,青

西南高山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体系获进展

  西南高山亚高山区主要指位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一带的长江上游、澜沧江等源头的高海拔地区,一般在海拔2500-4500 m范围分布有以亚高山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是相关规划中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川滇两大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