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脱羧酶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的酶(EC4.1.1.1)。它也被称为2-氧代酸羧化酶、α-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在厌氧条件下,这种酶参与酵母中发生的发酵过程,尤其是酵母属,通过发酵产生乙醇。它也存在于某些鱼类(包括金鱼和鲤鱼)中)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它允许鱼进行乙醇发酵(以及乳酸发酵)。丙酮酸脱羧酶通过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醛和二氧化碳来启动这一过程。丙酮酸脱羧酶依赖于辅因子硫胺素焦磷酸(TPP)和镁。这种酶不应被误认为是不相关的酶丙酮酸脱氢酶,一种氧化还原酶(EC1.2.4.1),可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为乙酰辅酶A。......阅读全文

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脱羧酶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的酶(EC4.1.1.1)。它也被称为2-氧代酸羧化酶、α-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在厌氧条件下,这种酶参与酵母中发生的发酵过程,尤其是酵母属,通过发酵产生乙醇。它也存在于某些鱼类(包括金鱼和鲤鱼)中)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它允许鱼进行乙醇发酵(以及乳酸发酵)

丙酮酸脱羧酶的结构

丙酮酸脱羧酶以二聚体的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二聚体的单体之间共有两个活性位点。该酶含有β-α-β结构,产生平行的β-折叠。它在每个二聚体中包含563个残基亚基;该酶具有很强的单体间吸引力,但二聚体松散地相互作用形成松散的四聚体。

丙酮酸脱羧酶的结构

丙酮酸脱羧酶以二聚体的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二聚体的单体之间共有两个活性位点。该酶含有β-α-β结构,产生平行的β-折叠。它在每个二聚体中包含563个残基亚基;该酶具有很强的单体间吸引力,但二聚体松散地相互作用形成松散的四聚体。

丙酮酸脱羧酶的概念

丙酮酸脱羧酶是一种催化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的酶(EC4.1.1.1)。它也被称为2-氧代酸羧化酶、α-酮酸羧化酶和丙酮酸脱羧酶。在厌氧条件下,这种酶参与酵母中发生的发酵过程,尤其是酵母属,通过发酵产生乙醇。它也存在于某些鱼类(包括金鱼和鲤鱼)中)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它允许鱼进行乙醇发酵(以及乳酸发酵)

丙酮酸脱羧酶的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在酶测定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可以用压力计或 14C1-丙酮酸盐测定。在此将描述一个与ADH 有关的实验。实验材料酶样品试剂、试剂盒柠檬酸缓冲液丙酮酸焦磷酸硫胺素MgCl2NADHADH仪器、耗材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实验所需「试剂」具体见「其他」0.98 ml 实验混合物0.02 ml 酶样品记

丙酮酸脱羧酶的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在酶测定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可以用压力计或 14C1-丙酮酸盐测定。在此将描述一个与ADH 有关的实验。实验材料 酶样品试剂、试剂盒 柠檬酸缓冲液丙酮酸焦磷酸硫胺素MgCl2NADHADH仪器、耗材 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 实验所需「试剂」具体见「其他」0.98 ml 实验混合物0.02 ml

丙酮酸脱羧酶的测定实验

基本方案             实验方法原理 在酶测定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可以用压力计或 14C1-丙酮酸盐测定。在此将描述一个与ADH 有关的实验。

丙酮酸脱羧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丙酮酸脱羧酶外文名pyruvate decarboxylase别    名OXYNITRILASE;PYRUVATE DECARBOXYLASE定义丙酮酸脱羧酶 pyruvate decarboxylase作用于α-酮酸的羧化酶的一种,有时也简称α-羧化酶。CAS登录号9024-43-5EIN

丙酮酸脱羧酶的基本信息

丙酮酸脱羧酶 pyruvate decarboxylase作用于α-酮酸的羧化酶的一种,有时也简称α-羧化酶。

关于丙酮酸脱羧酶的基本介绍

  丙酮酸脱羧酶 pyruvate decarboxylase作用于α-酮酸的羧化酶的一种,有时也简称α-羧化酶。  储存温度:2-8℃  EC4.1.1.1。可作用于丙酮酸形成CO2和乙醛:CH3COCOOH→CH3CHO+CO2。它与酒精发酵的丙酮酸脱羧放出CO2与乙醛阶段有关,存在于酵母和植物

丙酮酸脱羧酶的物理化学性质

储存温度:2-8℃EC4.1.1.1。可作用于丙酮酸形成CO2和乙醛:CH3COCOOH→CH3CHO+CO2。它与酒精发酵的某一阶段有关,存在于酵母和植物体中。广泛地作用于α-酮酸而产生醛,但有醛存在时,则能以硫胺素焦磷酸为辅酶,同时需要Mg2+和Mn2+的参与,形成偶姻(acyloins)化合物

丙酮酸脱羧酶的物理化学性质

储存温度:2-8℃EC4.1.1.1。可作用于丙酮酸形成CO2和乙醛:CH3COCOOH→CH3CHO+CO2。它与酒精发酵的某一阶段有关,存在于酵母和植物体中。广泛地作用于α-酮酸而产生醛,但有醛存在时,则能以硫胺素焦磷酸为辅酶,同时需要Mg2+和Mn2+的参与,形成偶姻(acyloins)化合物

天津工生所利用丙酮酸脱羧酶实现分子内CC键合成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分子内的立体选择性C-C键形成对于构建手性环化合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焦磷酸硫胺素(ThDP)依赖型酶实现这类反应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研究发现,ThDP依赖型的丙酮酸脱羧酶ZmPDC具有催化脂肪链二醛

脱羧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羧酶英文名称decarboxylase定  义编号:EC 4.1.1-。催化脱羧反应的一类酶。如S-腺苷酰甲酰硫氨酸脱羧酶、芳香氨基酸脱羧酶、 谷氨酸脱羧酶、 组氨酸脱羧酶、 吲哚-3-甘油磷酸合酶、鸟氨酸脱羧酶、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脱羧酶、尿卟啉原脱羧酶等。应用学科

脱羧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脱羧酶英文名称decarboxylase定  义编号:EC 4.1.1-。催化脱羧反应的一类酶。如S-腺苷酰甲酰硫氨酸脱羧酶、芳香氨基酸脱羧酶、 谷氨酸脱羧酶、 组氨酸脱羧酶、 吲哚-3-甘油磷酸合酶、鸟氨酸脱羧酶、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脱羧酶、尿卟啉原脱羧酶等。应用学科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1)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氨基酸脱羧酶,能分解氨基酸使其脱羧生成胺和二氧化碳。由于胺的生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可用指示剂指示出来。 (2)培养基:氨基酸脱羧酶培养基和氨基酸对照培养基。 (3)方法:将待检菌分别接种于1支氨基酸(赖氨酸,鸟氨酸或精氨酸)脱羧酶试验管和1支氨

关于原发性乳酸酸中毒的病因分析

  引起儿童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的原因:  (一)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缺乏症:  1.E1(丙酮酸脱羧酶)缺陷;  2.E2(二氢硫辛酰乙酰转移酶)缺陷;  3.E3(硫辛酰胺脱氢酶)缺陷;  4.丙酮酸脱羧酶磷酸酶缺陷。  (二)糖异生途径异常:  1.丙酮酸羧化酶缺陷;  2.单纯的丙酮酸羧化酶缺

关于组氨酸脱羧酶的基本介绍

  组氨酸脱羧酶( histidine decarboxylase )是氨基酸脱羧酶的一种,催化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反应的酶。  EC.4.1.1.22,肠内细菌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等都含有这酶,在动物组织中,肾脏和肝脏发现较多,但胰脏中比较少。并认为这种酶也分布在某种高等植物中,

丙酮酸盐利用试验

酵母浸出粉  5g 磷酸氢二钾  5g 氯化钠  5g 丙酮酸钠  10g 麝香草酚蓝  104mg 蒸馏水  1000ml 除指示剂外,上述试剂加热溶解,调整 pH7.1~7.4后,再加指示剂,用13mm×l00mm试管分装,高压121℃ 15min。 方法:接种被检菌株于上述培养基中,孵育35℃

丙酮酸的作用

在代谢中的作用丙酮酸是一种酸性较弱的有机酸,分子中同时具有羰基和羧基两个官能团,它除具有羧酸和酮的性质外,还具有α-酮酸的性质,是最简单的α-酮酸(属于羰基酸)。丙酮酸是体内产生的三碳酮酸,它是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在细胞浆中还原成乳酸供能,或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

关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突变的诊断方式介绍

  1、血液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酶活力下降,酶活力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2、血、脑脊液乳酸和丙酮酸水平的测定:患者血清乳酸和丙酮酸水平常显著升高,而乳酸/丙酮酸比例正常。如果血清乳酸正常,需要测定脑脊液乳酸和丙酮酸水平,患者脑脊液乳酸和丙酮酸水平通常升高,乳酸/丙酮酸比例正常。  3、丙酮酸脱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的概述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的概述是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的部分内容,以下是医学教育网对这块内容的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培养基:氨基酸脱羧酶培养基和氨基酸对照培养基。  (2)方法:将被检菌分别接种于赖氨酸(或鸟氨酸或精氨酸)培养基和氨基酸对照培养基中,并加入无菌液体石蜡或矿物油,于35℃培养l

酿酒酵母在酿酒工业上的应用

  酵母菌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此作用即发酵。  酿酒酵母乙醇生成途径:葡萄糖是很容易利用的碳源,许多微生物都能够利用葡萄糖发酵生产乙醇。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葡萄糖乙醇发酵,发酵过程包括葡萄糖酵解和丙酮酸的无氧降解两大生

常见7种细菌鉴定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2(黄色)一6 . 8 (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

丙酮酸激酶的作用

  丙酮酸激酶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ADP变为ATP和丙酮酸,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之一,有M型和L型两种同工酶,M型又有M1及M2亚型。M1分布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M2分布于脑及肝脏等组织。L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肝、肾及红细胞内。心肌细胞坏死后,PK释放入血,PK的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丙酮酸激酶测定介绍

丙酮酸激酶测定:包括荧光斑点试验和PK活性检测。 (1)原理:在二磷酸腺昔(ADP)存在的条件下丙酮酸激酶(PK),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PEP)转化成丙酮酸,在辅酶Ⅰ还原型(NADH)存在情况下,丙酮酸被LDH转化为乳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标记荧光于NADH上,此时有荧光的NADH变为无荧光的

丙酮酸激酶测定介绍

  (1)原理:在二磷酸腺昔(ADP)存在的条件下丙酮酸激酶(PK),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PEP)转化成丙酮酸,在辅酶Ⅰ还原型(NADH)存在情况下,丙酮酸被LDH转化为乳酸。若标记荧光于NADH上,此时有荧光的NADH变为无荧光的NAD.  参考值:正常荧光在20min内消失。l5.0±1.99I

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PK 活性测定的原理基本同PK 荧光斑点试验,主要不同的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结果。在10 分钟内、波长340nm 下,测定孵育液中NADH 吸光度的变化,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NADH 减少的量来计算PK 的活性。由于PK 是一种变构酶,在低浓度磷酸烯醇丙酮酸(PEP)时,PK

丙酮酸的去路介绍

糖酵解过程的产物丙酮酸有多种分支去路1.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在有氧气和线粒体存在时进入线粒体,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表5-1-2)催化氧化脱羧产生NADH、CO2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释放的能量在此过程中可产生大量ATP。这是糖的有氧氧化过程。

所有生物酶的作用

按照酶促反应的性质,酶可分为六大类:EC1,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例如,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EC2,转移酶类(Transferases):催化底物之间进行某些基团的转移或交换的酶类。例如,甲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