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弃风弃电”,北大最新Nature带来新型电池

在河北丰宁的坝上草原上,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白色风车。你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有部分风车并没有在转动,只有小部分在转动发电。 “这是风车在有序停工,也就是我们说的‘弃风弃电’。”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庞全全说。 如何让这些大风车物尽其用呢? 8月25日,庞全全联合麻省理工学院、滑铁卢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无晶枝短路的快速充电铝硫电池》(Fast-charging aluminium-chalcogen batteries resistant to dendritic shorting)的新研究成果,有望解决这个难题。让大风车满负荷运转 这些高度超过50米的大风车,好不容易被搬到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为什么不让它们满负荷运转呢? 庞全全解释道,这是因为风力发电如果当地消耗不了,就需要并入大规模的电网。当前的电网需要在维持供应与消耗基本等量......阅读全文

北京大学发表Nature-Immunology新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磷酸酶DUSP2控制了转录激活子STAT3的活性,并调控了TH17细胞分化。这一研究发表在10月19日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尹玉新(Yuxin Yi

北京大学Nature发布CRISPR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个新型的CRISPR/Cas9 sgRNA文库,提出了一种基于sgRNA文库功能筛查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基因鉴别新方法。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魏文胜(Wensheng Wei)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分子机理,发展宿主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解析重要激酶

  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抑制的结构基础,相关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inhibition of Polo-like kinase 1”发表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解析表观遗传修饰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他们采用化学下拉(pulldown)方法揭示出了哺乳动物转录组的动态假尿嘧啶化 (pseudouridylation)。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5日的《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生命科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测序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新加坡眼科研究员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揭示出UBE3D基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有关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1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黎晓新(Xiao-Xin Li)教

北京大学Nature-Methods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尽管几乎到处(食物、土壤、牙膏、尤其是自来水中)都存在有氟离子,其对于微生物和细胞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为了避免死亡,细胞必须清除掉在它们内部累积的氟离子,这一过程是通过离子通道来实现。离子通道指的是穿过细胞膜的一种蛋白质通道,其只允许特异的物质通过。  氟离子通道直到最近才被人发现,一些研究暗示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ATP酶hCINAP调控了18S rRNA加工,是胚胎发育和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郑晓峰(Xiaofen

北京大学Nature发布重要甲基化景观图

  来自北京大学、教育部辅助生殖重点实验室、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绘制出了人类早期胚胎全基因组水平的DNA甲基化景观图谱,提出了有别于以往小鼠研究结果的一些新见解。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乔杰(Jie Qiao)教授以及汤富酬(Fuch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全转录组绘图揭示出了可逆及动态的N1甲基腺苷(N1 methyladenosine,m1A)甲基化组。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10日的《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Chengq

北京大学Nature发表代谢研究突破性成果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医学部及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E3泛素连接酶MG53在胰岛素抵抗及代谢性疾病起重要作用,相关论文“Central role of E3 ubiquitin ligase MG53 i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PBX3是多个miRNAs的靶点,其对于肝脏肿瘤起始细胞(tumour-initiating cell,TICs)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肿瘤医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单细胞RNA测序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部辅助生殖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绘制出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和胚胎干细胞的转录组全景图,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1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心脏病研究新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佟向军(Xiangjun Tong)副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在斑马鱼中证实,KCTD家族成员Kctd10通过抑制Tbx5a转录活性调控了心脏形态发生。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月1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先天性心脏病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开发甲基化分析新技术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单细胞简化代表性重亚硫酸盐测序(single-cell reduced-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scRRBS),并利用它绘制哺乳动物细胞的DNA甲基化组景观图。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4月2日的《Nature P

Nature-Biotechnology: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开发新型编辑技术

  2019年7月1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以长文形式于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RNA editing by recruiting endogenous ADAR using engineered RNAs”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

北京大学谢灿Nature-Materials发表革命性新成果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说,在果蝇的细胞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生物指南针: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对准地球的弱磁场。  这一生物指南针的组成蛋白质以相关形式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中,它可以解释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鸟类和昆虫等动物是如何感知磁力的。它还可能成为利用磁场来控制细胞的一个宝贵的工具。由北京

北京大学Nature-Medicine发布程序性坏死新发现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CaMKII作为RIP3的底物介导了缺血及氧化应激介导的心肌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4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Rui-Ping Xiao)教授及张岩(Yan Z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心脏病研究新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心肌细胞中一氧化碳(CO)抑制了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8月1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顾春雨(Yuchun G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顾春雨

北京大学Nature-Medicine发布程序性坏死新发现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CaMKII作为RIP3的底物介导了缺血及氧化应激介导的心肌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4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Rui-Ping Xiao)教授及张岩(Yan Z

北京大学生科院郑晓峰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2016年8月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晓峰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e ATPase hCINAP regulates 18S rRNA processing and is essential for embryogenesis and tum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表蛋白质特异标记新成果

  铜离子催化的叠氮—炔基环加成反应是标记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一价铜离子的生物毒性,这类反应通常难以应用于活细胞内部标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最近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题为“Biocompatible click chemistry enabled compartme

势不可挡!北京大学高宁团队连续发表Cell及Nature

  2019年3月21日,北京大学高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金奇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an Extracellular 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来自P.

颠覆传统!锂电池今日登上Nature封面!

  电沉积锂(Li)金属,对高能电池至关重要。  然而,同时形成的表面腐蚀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使沉积过程复杂化,这使得人们对锂金属电沉积的理解很差。  在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uzhang Li等研究者在超快沉积电流密度下超越SEI形成,同时避免了质量传输的限制,从而将这两个

中科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发表Nature新论文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NA-Seq surveys a developmental landscape of the human prefrontal cortex”的文章,绘制了人脑前额叶胚胎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发布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遗传编码蛋白质光交联剂,其带有可转移的、质谱可识别的标签。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2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陈鹏(Peng R. Chen)研究员与王初(Chu Wang)研究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尹玉新团队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恶性肿瘤发展和转移是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博弈的结果。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近年来广泛应用的PD-1抗体治疗,就是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恢复T细胞的活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目前只有20%的患者对PD-1抗体治疗有反应。因此,探索肿瘤影响

Nature/Cell: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在新冠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适应性增强的 SARS-CoV-2 Omicron 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但是其潜在的致病机制,不是很清楚。2022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北京大学曹云龙,谢晓亮等团队合作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

北京大学,进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845.shtm8月12日至14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率团访问西藏自治区,出席北京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西藏大学高原生态环境与健康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召开北京大学在藏选调生及校友代表座谈会。西藏自

摆脱“弃风弃电”,北大最新Nature带来新型电池

在河北丰宁的坝上草原上,有一片漫山遍野的白色风车。你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有部分风车并没有在转动,只有小部分在转动发电。 “这是风车在有序停工,也就是我们说的‘弃风弃电’。”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庞全全说。 如何让这些大风车物尽其用呢? 8月25日,庞全全联合麻省理工学院、滑

刷了5000个电池后,他收获首篇Nature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陈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排名第一)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篇Nature论文。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单节宽带系器件和叠层器件开路电压的世界纪录。 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Edward H. Sargent实验室工作,发一篇“大文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