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氢化锂介导苯胺的氢解过程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过程的关键步骤。 含氮有机物中C-N键的活化与断裂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多相、均相以及酶化学等领域均得到广泛研究。其中,芳香胺化合物中sp2C-N键键能较高,反应活性较低,且胺基基团离去能力较差,实现在温和条件下sp2C-N键直接断裂具有挑战。 本工作中,研究人员基于前期氢化物介导合成氨(,2017;,2018),以及金属有机氢化物储氢(,2019)工作,提出了由三步反应构成的LiH介导苯胺C-N键氢解的化学链过程:第一步为LiH与苯胺反应生成苯胺锂(C6H5NHLi);第二步为苯胺锂在氢气氛中发生氢解反应得到产物苯和氨......阅读全文

研究人员发现氢化锂介导苯胺的氢解过程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团队与厦门大学副教授吴安安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过程的关键步骤。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

科学家揭示氢化锂介导苯胺的氢解过程

近日,我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过程的关键步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氢化锂介导苯胺的氢解过程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

大连化物所相继发表储氢材料、氨的合成与分解述评文章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111/t20211130_6280551.html  近日,我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陈萍研究员、何腾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等受邀撰写了储氢材料、氨的合成与分解两篇述评文章,系统介绍

氢解反应反应介绍

氢解反应——在还原反应中碳-杂键断裂,由氢取代离去的杂原子或基团而生成烃的反应。

彭苏萍:“氢潮”而来,理性以待

  “这两年,氢能在我国掀起了非常大的热潮。” 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彭苏萍谈起今年8月中国工程院举行的一场氢能项目咨询会。会议吸引了国内39个省、市级政府和100多家企业,本来准备的300人小会场,最后来了将近700人。  而与中国这股热浪形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基于多年来对储氢材料及催化合成氨与氨分解反应的研究积累,构建了一种基于氢化物和亚氨基化合物的化学链合成氨新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

大连化物所等开发出从氮气出发合成含氮有机物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郭建平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席振峰团队合作,运用均相和多相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开发了从氮气出发合成多种重要含氮有机物的方法。  氮气的高效活化与转化是化学学科中颇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除低温低压合成氨外,由氮气

我所开发从氮气出发合成含氮有机物方法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4/t20230418_6740471.html  近日,我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席振峰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均相和多相交叉融合的研究范

青蒿素的氢解反应简介

  青蒿素在含有钯-碳酸钙的甲醇溶液中,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氢化,过氧化物被还原成化合物Ⅲ(图1中的Ⅲ)。在此反应过程中,反应最初所得为油状物,若将其溶于有少量丙酮的正己烷中,需放置4~5d,变为化合物Ⅲ的晶体,而在重氮甲烷中则甲酯化得到甲酯化合物Ⅳ。

氢能源产业链知识大全

而目前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正面临着枯竭,人类文明又将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未来能源的选择将何去何从?答案似乎模糊却也清晰,、清洁、可持续是要素,其中是必要条件。就意味着能量密度高,寻踪能源发展史不难发现每次能源的更迭都是在向更高的能量密度发展。由此来看,目前所知的燃料中能量密度zui高就是氢气,同时它

大连化物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研究员陈萍和博士郭建平等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

大连化物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研究员陈萍和博士郭建平等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

中科院大化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副研究员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构建了一种基于氢化物和亚氨基化合物的化学链合成氨新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DOI: 10.1038/s41560-018-0

科学家实现氨的低温催化合成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陈萍和博士郭建平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是多相催化研究

科学家实现氨的低温催化合成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陈萍和博士郭建平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是多相催化研究

“活化氮转移”使低温合成氨成为可能

  记者1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博士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设计策略,并由此开发出了一系列过渡金属与氢化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化学》期

“活化氮转移”使低温合成氨成为可能

  记者1日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博士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活性中心”催化剂设计策略,并由此开发出了一系列过渡金属与氢化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化学》期

研究人员揭示氢化钡固氮反应机制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和丹麦技术大学教授Tejs Vegge团队合作,通过实验设计与理论计算相结合, 揭示了非过渡金属基氢化钡(BaH2)固氮及加氢产氨过程的反应机理。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氨是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合成氮肥以及几乎所有重要含氮化学品的氮源

甲烷氢的化学位移

甲烷氢的化学位移值为0.23,其它开链烷烃中,一级质子在高场δ≈0.91处出现,二级质子移向低场在δ≈1.33处出现,三级质子移向更低场在δ≈1.5处出现。例如:烷烃CH4CH3—CH3CH3—CH2—CH3(CH3)3CHδ0.230.860.860.911.330.910.861.50甲基峰一般

新方法从氮气出发合成多种含氮有机物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郭建平团队与北京大学席振峰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均相和多相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开发了从氮气出发合成多种重要含氮有机物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和《德国应用化学》上。氮气的高效活化与转化是化学学科中极具挑战的科学难题。除低温低压合成氨外,由氮

四氢叶酸的计算化学数据

分子量:445.42922 [g/mol]分子式:C19H23N7O6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6氢键供体数量:8氢键受体数量:9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互变异构体数量:85准确质量:445.170982同位素质量:445.170982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07重原子数量:32

中科院大化所催化合成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8月23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和郭建平博士带领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双活性中心”这一催化剂设计理论,并由此开发了过渡金属-氢化锂复合催化剂体系,实现了氨的低温催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上。   过渡金属上氨的催化合成是多相

四氢叶酸的化学性质

  叶酸的辅酶亦称辅酶F。是叶酸的还原物,(FAH4)接触空气容易氧化。开始合成甲酰基的衍生物(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Leuconostoccitrovorum 8081(后订正为Pediococcus cerevisiae)的发育因子(叶酸无效),亦称亚叶酸因子(citrovor-um fac

细胞化学词汇--二氢尿嘧啶

中文名称:二氢尿嘧啶英文名称:dihydrouracil;D定  义:学名:2,4-二羟基-5,6-二氢嘧啶。尿嘧啶的4,5-二氢加成物。是转移核糖核酸中经常出现的稀有碱基。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四氢叶酸的化学性质

叶酸的辅酶亦称辅酶F。是叶酸的还原物,(FAH4)接触空气容易氧化。开始合成甲酰基的衍生物(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Leuconostoccitrovorum 8081(后订正为Pediococcus cerevisiae)的发育因子(叶酸无效),亦称亚叶酸因子(citrovor-um facto

磷酸氢二钾的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3.4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46.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

光电化学制氢系统综述

光电化学制氢原理典型的光电化学分解太阳池由光阳极和阴极构成。光阳极通常为光半导体材料,受光激发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光阳极和对极(阴极)组成光电化学池,在电解质存在下光阳极吸光后在半导体带上产生的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阴极,水中的氢离子从阴极上接受电子产生氢气。 半导体光阳极是影响制氢效率zui关键的因素

我国女科学家破解储氢材料难题 缓汽车业当务之急

  与风能、太阳能这些新能源相比,氢能的开发利用仍然落后一步。虽然许多国家已部署了氢能战略,但50年来氢能仍未能在当前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多项工作依然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   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科学家在氢能转化利用的曲折小道上执着探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女研究员陈萍

科学家发表储氢材料、氨的合成与分解述评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何腾等受邀撰写了储氢材料、氨的合成与分解两篇述评文章,系统介绍了研究团队在这两方面工作的研究进展。两篇述评发表在Accounts Materials Research和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高效储氢材料的缺乏是制约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