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

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首先由A·坎贝尔所推测,以后经实验证明。 当用λ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的基因时,大约10^6 被感染的细菌中出现一个转导子。这一事实说明大约10^6 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这是低频转导。当λ噬菌体整合到寄主细胞后,带有发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体也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双重溶源化细胞。这种细菌用紫外线诱导时,非转导的和转导的噬菌体同时脱离细胞染色体而复制繁殖,两个噬菌体中就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用这种细胞释放的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基因,就可以得到50%的转导子,这种转导称为高频转导。......阅读全文

概述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

  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首先由A·坎贝尔所推测,以后经实验证明。  当用λ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的基因时,大约10^6 被感染的细菌中出现一个转导子。这一事实说明大约10^6 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这是低频转导。当λ噬菌体整合到寄主细胞后,带有发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体也整合到

噬菌体的概述

  噬菌体(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 、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本世纪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首先发现。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可视为一种“捕食”

转导的形成机制

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首先由A·坎贝尔所推测,以后经实验证明。当用λ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的基因时,大约10^6 被感染的细菌中出现一个转导子。这一事实说明大约10^6 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这是低频转导。当λ噬菌体整合到寄主细胞后,带有发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体也整合到寄主染色

解释噬菌体的局限性转导

在转导过程中,如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则称为局限性或特异性转导,也可以说只能使供体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以噬菌体为媒介转移到受体的转导作用称为局限性转导。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主要区别:   1) 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

λ噬菌体的局限性转导实验

λ噬菌体是一种温和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宿主细胞内其DNA可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如同细菌的基因一样传递给子代细胞,此为溶原状态。在溶原菌中,λ噬菌体有两种选择:①溶原生长:即继续维持其溶原状态;②裂解生长:在某些物理化学等因素的诱导下,λ噬菌体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开始有序的复制、转录、表达,装配成完整

噬菌体转导实验原理、材料和实验步骤(二)

四、实验步骤 1、噬菌体的诱导和裂解液的制备 ( 1 ) 供菌体的活化与培养:取一环供体菌,接种于盛有 5 ml 肉汤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 37 ℃培养 16 h 后,吸 0.5 ml 菌液,接种于盛有 4.5 ml 肉汤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继续培养 4-6 h 。 (

噬菌体转导实验原理、材料和实验步骤(一)

一、实验目的 以局限性转导为例来说明转导的基本原理,进一步验证 DNA是遗传物质,并初步掌握转导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意义 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另一个细胞的过程。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转导已成为基因精细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 转导实验中常用的是λ噬菌

l噬菌体介导的局限性转导

一、原理大肠杆菌l噬菌体的DNA,既可以自主存在于宿主菌中,也可以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中,完成溶源化过程。多数温和噬菌体整合进细菌染色体中时都有一特定的位置。大肠杆菌l噬菌体的原噬菌体附着在寄主染色体半乳糖操纵子基因gall被诱导出来时,大约106个l噬菌体中有一个被反常切除,而携带半乳糖或生物素基因脱

基因转导形成机制

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首先由A·坎贝尔所推测,以后经实验证明。当用λ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的基因时,大约10^6 被感染的细菌中出现一个转导子。这一事实说明大约10^6 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这是低频转导。当λ噬菌体整合到寄主细胞后,带有发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体也整合到寄主染色

概述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历史:1936年F. M. Burnet发表了噬菌体能产生突变体,其噬菌斑的外形和野生型的有明显区别,可惜的未能引起重视,以致噬菌体遗传学延迟了十年才得以建立。  1946年第11届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在宣布一基因一酶学说的胜利,及Ledernerg、Tatum细菌杂交实验报告的同时,Hersh

P1噬菌体的概述

  温和噬菌,例如P1,有能力在之内存在 细菌 细胞他们传染用二别的方法。 在 溶原性P1可能在一个细菌细胞之内存在作为a prophage因为它存在 复制用主人 染色体并且不导致细胞死亡。 二者择一地,在它 细胞溶解阶段, P1可能促进细胞 病势渐退在成长期间造成寄主细胞死亡。 在溶原性期间新的噬

关于λ类噬菌体载体的概述

  构建λ噬菌体载体的基本原理是多余限制位点的删除,按照这一基本原理构建的λ噬菌体的派生载体,可以归纳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插入型载体(insertionvectors),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点,另一种是替换型载体(rePlacementvectors),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在这两

P1-噬菌体普遍性转导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细菌病毒(噬菌体)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伴随着细胞裂解会释放出新的子代噬菌体颗粒。被温和噬菌体感染的细胞或是裂解,释放出新的子代噬菌体颗粒,或是成为溶源状态,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这时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原噬菌体(prophag

P1-噬菌体普遍性转导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细菌病毒(噬菌体)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伴随着细胞裂解会释放出新的子代噬菌体颗粒。被温和噬菌体感染的细胞或是裂解,释放出新的子代噬菌体颗粒,或是成为溶源状态,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这时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原噬菌体(propha

概述RNA噬菌体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研究最清楚的大肠杆菌RNA噬菌体是MS2,R17,f2和Qβ。它们的基因组小,只有3600到4200个核苷酸,包含四个基因。MS2.R17和f2具有几乎一样的基因组结构。在四个基因中有两个基因编码噬菌体的结构蛋白:一个是A蛋白的基因,长1178个核苷酸。A蛋白(称为成熟蛋白)的功能是使噬菌体能识

λ噬菌体的局限性λ噬菌体

实验方法原理 本实验以含原λ噬菌体和缺陷噬菌体λdg的双重溶原菌gal+作为供体,经紫外线诱导后,获取能转导半乳糖发酵基因的高频转导噬菌体裂解液,然后让这些转导噬菌体将gal+基因转移到受体菌gal-中去。实验材料 供体菌 : Escherichia coli K12 F2 gal + (带有原噬菌

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部分菌株对应的噬菌体分离过程步骤:1、噬菌体分离(1) 以新鲜鸽粪4g 加入100ml 普通液体培养基内,放入37 ℃温箱培养24h。(2) 次日从中取出10ml70 ℃加热30min ,离心2000r/ 10min ,上清液用滤器过滤后保存于4 ℃冰箱备用。(3) 在普通琼脂平板底面分别注明1

概述M13噬菌体的-构建

  单链 DNA 的酶切和连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M13 噬菌体在用作载体时是利用其双链 RF DNA。RF DNA 很容易从感染细胞中纯化出来,可以象质粒一样进行操作,并可通过转化方法再次导入细胞。  (1)载体的插入位点  在 M13 噬菌体基因组中绝大多数为必需基因,只有两个间隔区可用来插入外

烈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和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

噬菌体(bacteriaphage or phage)是病毒的一类,结构很简单,基本上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着一些核酸组成的。噬菌体的多样性来自于组成其外壳的蛋白质的种类,以及其染色体的类型和结构的不同。(一)烈性噬菌体( virulent phage)遗传学上应用最广泛的烈性噬菌体是大肠杆菌( E.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3

方法: 苏氨酸 亮氨酸 叠氮化钠 噬菌体 乳糖 半乳糖 链霉素 Hfr:thr+ leu+ azir tonr lac+ gal+ strs

概述λ噬菌体载体的主要用途

  利用λ噬菌体作载体,主要是将外来目的DNA替代或插入中段序列,使其随左右臂一起包装成噬菌体,去感染大肠杆菌,并随噬菌体的溶菌繁殖而繁殖。现在广泛使用的λ噬菌体载体也是已作过许多人工改造的,主要的改造是:  ①设计去除λDNA上的一些限制性酶切点。这是因为λDNA较大,序列中的限制性酶切点过多,妨

概述T4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基本同其他病毒。  1、吸附  噬菌体的吸附有两个阶段:①可逆阶段,由随机碰撞或静电引力或氢键作用而相互接触,无任何特异性;②不可逆特异性结合阶段,不仅噬菌体与相应细胞表面产生牢固结合,且病毒粒子表面发生结构改变。  T4噬菌体尾部能与宿主细胞壁表面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吸附于

噬菌体的功能和分布情况

噬菌体(phage)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其取决于噬菌体吸附器官和受体菌表面受体的分子结构和互补性。噬菌体是病毒中最为普遍和分布最广的群体。通常在一些充满细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动物的肠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体。

辅助噬菌体的功能和特性

辅助噬菌体编码产生另一些噬菌体所不能产生的重要蛋白质,使另一些噬菌体得以生长和繁殖。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

关于噬菌体的培养和应用

可以用M13噬菌体展示系统来构建cDNA文库吗?A: 通常M13不适合cDNA表达,因为M13噬菌体展示需要前导序列(分泌所需)和外壳蛋白pIII或pVIII的N末端之间的框内表达。为了将相应的蛋白质适当地融合到外壳蛋白中,插入物必须在两端的正确阅读框中并且不包含框内终止密码子。这导致M13 c

噬菌体的扩增和定量实验

Part 1杂交瘤、单细胞克隆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是抗体发现的三种主流技术,其中噬菌体展示技术作为诺奖级别的技术,在生物创新医药研发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加快了抗体类药物研发的进程。噬菌体展示技术不仅在新的抗体和多肽的发现及优化过程中有着核心的作用,还能和传统的动物免疫技术相结合,与纳米抗体、

噬菌体的鉴定方法和步骤

1 样品采集将一定的样品放入灭菌三角瓶中,加入对数生长期的敏感指示菌如大肠杆菌菌液3~5mL,再加20mL二倍肉汤蛋白胨培养液。2 增殖培养30℃振荡培养12~18h, 使噬菌体增殖。3 离心分离将上述培养液以3000rpm离心15~20min, 取上清液,用pH7.0,1%蛋白胨水稀释至10-2~

P1噬菌体转导试剂盒使用说明

P1噬菌体转导试剂盒产品说明书(中文版)主要用途P1噬菌体转导试剂是一种旨在通过供体大肠杆菌制备具有部分细菌基因的噬菌体,感染特定受体大肠杆菌,获得细菌之间基因片段的转移,而获得遗传重组的权威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经过精心研制、成功实验证明的。其适用于通用型非特异性基因片段的转导。产品严格无菌,即

通过噬菌体ELISA鉴定得到的噬菌体克隆

经过3~4轮的筛选后,应该能够富集到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群体。通常而言,在后几轮的筛选中,每次获得的噬菌体总量都会增加,但是单就这个现象并不一定能说明已经筛选到了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肽段。能与靶分子非特异性结合或者能与筛选基质的噬菌体克隆也会造成这一现象。噬菌体ELISA可以说是最灵敏的鉴定所获取

概述噬茵体展示技术和噬菌体抗体库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基因表达筛选技术,1985年首次由美国科学家SmithMl在(Science)杂志进行了阐述。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源蛋白的基因克隆到噬菌体的基因组DNA中,从而在噬菌体的表面表达特定的外源蛋白。  Ellis SEp等指出利用噬菌体展示多肽库可以筛选和确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