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螺旋的定义

三股螺旋是指各型胶原都是由三条相同或不同的肽链形成三股螺旋,含有三种结构。......阅读全文

三股螺旋的定义

三股螺旋是指各型胶原都是由三条相同或不同的肽链形成三股螺旋,含有三种结构。

细胞化学词汇三股螺旋

中文名称:三股螺旋定       义:各型胶原都是由三条相同或不同的肽链形成三股螺旋,含有三种结构

三股螺旋的基本信息介绍

  三股β螺旋形成一个扭曲的三角棱柱形,每个平面依靠氢键。三股折叠片中的一股可以使其他两股的重复结构的图案可以出现“弯曲”,即以双股螺旋的形态面对对方。在折叠片中,三个环中的两个可以是任意长度的,甚至可以包含其他结构域;第三个环则限制在两个残基的大小。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特点,有一段六肽大小的重复序

螺旋参数的定义

中文名称螺旋参数英文名称helix parameter定  义描述螺旋特性的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螺距及倾斜角等。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螺旋度的定义

中文名称螺旋度英文名称helicity定  义表示螺旋结构特性的一种方式,通常用p/q表示,指在一个螺旋恒定周期中包含有p个单体单元及q个螺旋圈。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超螺旋数的定义

缠绕数(writhe number,Wr或W)是DNA拓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缠绕数有些地方也称为超螺旋数。cccDNA由于扭转而不处在同一平面上,以至于在三维空间里双螺旋的长轴经常重复地自我交叉,这种交叉的次数即为缠绕数。

DNA解超螺旋的定义

中文名称DNA解超螺旋英文名称DNA untwisting定  义生物体内通常处于负超螺旋状态的DNA分子在复制或转录过程中负超螺旋解除的过程。是在解超螺旋酶,即拓扑异构酶Ⅰ催化下进行的。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正超螺旋化的定义

中文名称正超螺旋化英文名称positive supercoiling定  义产生正超螺旋的过程。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染色体螺旋的定义

中文名称染色体螺旋英文名称chromosome coiling定  义由染色质丝组装为染色体时的包装形式。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负超螺旋化的定义

中文名称负超螺旋化英文名称negative supercoiling定  义生成负超螺旋的过程。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正超螺旋DNA的定义

中文名称正超螺旋DNA英文名称positively supercoiled DNA定  义具有正超螺旋结构的环状DNA分子。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负超螺旋DNA的定义

中文名称负超螺旋DNA英文名称negatively supercoiled DNA定  义具有负超螺旋结构的环状或双链DNA。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α螺旋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α-螺旋(α-helix)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指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呈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每3.6 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向上平移0.54nm,故螺距为0.54nm,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距离为0.15nm。螺旋的方向为右手螺旋。氨基酸侧链R基团伸向螺旋外侧,每个肽键的肽键的羰基氧和第

螺旋型卵裂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螺旋型卵裂:观察强棘红螺及海蚌等贝类的分裂卵。强棘红螺的卵子受精后,卵质逐渐向动物半球流动集中,于是在该极形成一盘状的胞质部分,卵裂即在该范围内进行。细胞期分裂球的排列为上、下两层,上层的四个细胞较小,而下层的四个细胞较大,上层细胞与下层细胞成相互交错排列,因此称为螺旋型卵裂。

I型胶原基因变异性疾病的突变形式

  单个碱基的取代是突变的主要形式,最常发生的是COL1A1或COL1A2上甘氨酸的密码子被其他氨基酸的密码子所取代,而甘氨酸是三股螺旋中每条α链上的最本质的氨基酸。当其被取代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除取代单个碱基外,其他突变还包括插入、缺失、DNA剪接缺陷及COL1A1无效等位基因的出现。  每个

关于胶原纤维的结构介绍

  Ⅰ型胶原的原纤维平行排列成较粗大的束,成为光镜下可见的胶原纤维,抗张强度超过钢筋。其三股螺旋由二条α1(Ⅰ)链及一条α2(Ⅰ)链构成。每条α链约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由重复的Gly-X-Y序列构成。X常为Pro(脯氨酸),Y常为羟脯氨酸或羟赖氨酸残基。重复的Gly-X-Y序列使α链卷曲为左手螺

关于胶原的合成与组装的介绍

  胶原的合成与组装始于内质网,并在高尔基体中进行修饰,最后在细胞外组装成胶原纤维。在胶原蛋白在粗面内质网膜结合的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前α链,并在内质网切除信号肽,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和组装,形成三股螺旋的前胶原并分泌到胞外,形成原胶原最后组装成胶原原纤维和胶原纤维。  前胶原是原胶原的前体

几种主要的DNA二级结构对照表

DNA模型螺旋方向直径(nm)碱基数/螺旋螺距(nm)旋转角度/碱基其它结构特征存在情况B-DNA右手2.37103.5436º平滑旋转梯形螺旋结构92%RH,钠盐,溶液和细胞中天然状态中的DNA多以此状态存在A-DNA右手2.55112.5332.7º碱基不与中心轴垂直,呈20º倾角75%RH,钠

细胞化学基础各类DNA结构对比

几种主要的DNA二级结构对照表DNA模型螺旋方向直径(nm)碱基数/螺旋螺距(nm)旋转角度/碱基其它结构特征存在情况B-DNA右手2.37103.5436º平滑旋转梯形螺旋结构92%RH,钠盐,溶液和细胞中天然状态中的DNA多以此状态存在A-DNA右手2.55112.5332.7º碱基不与中心轴垂

几种主要的DNA二级结构对照表

几种主要的DNA二级结构对照表DNA模型螺旋方向直径(nm)碱基数/螺旋螺距(nm)旋转角度/碱基其它结构特征存在情况B-DNA右手2.37103.5436º平滑旋转梯形螺旋结构92%RH,钠盐,溶液和细胞中天然状态中的DNA多以此状态存在A-DNA右手2.55112.5332.7º碱基不与中心轴垂

胶原性疾病的胶原分子结构简介

  所有胶原分子都是由3条α链组成的三股螺旋结构,某些胶原的3条α链是相同的,某些胶原的3条α链则完全不同。已经鉴定出19个类型、30多种不同基因结构的α链,每条α链都是由重复的2Gly2X2Y2序列组成,其分子式是(Gly2X2Y)n。甘氨酸(Gly)占氨基酸总数的1/3,它的固定位置限制了三股螺

DNA三链体的结构特点

中文名称DNA三链体英文名称DNA triplex定  义DNA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是由第三条核苷酸链通过胡斯坦碱基配对,与双螺旋DNA中的一条链以特殊的氢键相连形成的一种三股螺旋DNA结构。三股链均为同型聚嘌呤或聚嘧啶;第三个碱基以A或T与A≒T碱基对中的A配对;G或C与G≒C碱基对中的G配对,C必

细胞化学词汇DNA三链体

中文名称:DNA三链体英文名称:DNA triplex定  义:DNA的一种特殊的结构,是由第三条核苷酸链通过胡斯坦碱基配对,与双螺旋DNA中的一条链以特殊的氢键相连形成的一种三股螺旋DNA结构。三股链均为同型聚嘌呤或聚嘧啶;第三个碱基以A或T与A≒T碱基对中的A配对;G或C与G≒C碱基对中的G配对

α螺旋的功能

α-螺旋在DNA结合基序(DNA binding motifs)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锌指结构,亮氨酸拉链,螺旋-转角-螺旋等基序中都含有α-螺旋。这是因为α-螺旋的直径为1.2nm,正好和B-DNA大沟的直径相等,所以能够和B型DNA紧密结合。

简述明胶与胶原区别

  明胶是胶原部分水解而得到的一类蛋白质,明胶与胶原具有同源性。胶原具有棒状三股螺旋结构,当其部分水解制备明胶的过程中,胶原的这种三螺旋结构发生部分分离和断裂。明胶的氨基酸组成与胶原相似,但因预处理的差异,组成成分也可能不同。

EDSⅦC型胶原性疾病的相关内容介绍

  以指(跖)细长、晶体脱位和心血管系统异常(以主动脉病变最多见,严重时可出现夹层动脉瘤)为其主要特征的Marfan综合征是由于α2(Ⅰ)链2Gly2X2Y三联体中精氨酸在Y的位置上代替了谷氨酸[1]。  骨质疏松症是骨生成缺陷的一种类型,也是I型胶原基因突变性疾病。骨生成缺陷的临床分型变异很大,有

螺旋袢螺旋结构域的结构功能

中文名称螺旋-袢-螺旋结构域英文名称helix-loophelix motif定  义存在于转录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蛋白质结构域。由两个α螺旋和中间的一个袢组成,识别并结合特异的DNA序列。

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域的结构功能

中文名称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域英文名称helix-turnhelix motif定  义由两个α螺旋间隔以一定角度的转角构成的结构域。其中一个α螺旋可插入DNA大沟中与专一DNA序列结合。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结构胶原蛋白的介绍

  胶原蛋白(Collagen)属于不溶性纤维形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遍布于各器官和组织。胶原蛋白一般占哺乳动物体内蛋白总量的25%(质量分数)。结缔组织中的胶原主要是Ⅰ、Ⅱ、Ⅲ型胶原,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基底膜。以肝脏为例,胶原蛋白在肝脏中的主要类型、结构及其在基底膜和间质基质中的分布。 

关于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的介绍

  胶原蛋白(Collagen)属于不溶性纤维形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遍布于各器官和组织。胶原蛋白一般占哺乳动物体内蛋白总量的25%(质量分数)。结缔组织中的胶原主要是Ⅰ、Ⅱ、Ⅲ型胶原,Ⅳ型胶原主要存在于基底膜。以肝脏为例,胶原蛋白在肝脏中的主要类型、结构及其在基底膜和间质基质中的分布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