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妊娠脂肪肝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 AFLP的病理改变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色黄质软,光滑,切面油腻。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脂肪变性是微囊泡状,脂肪变可侵及整个肝小叶,汇管区可有炎细胞浸润,也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和淤胆。 临床表现 通常AFLP发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30岁的孕妇多见,患者约48%是初产妇,其中14%是双胎孕妇,婴儿男女性别比为3:1。AFLP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有出血倾向,可迅速转入昏迷;约90%的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恶心和呕吐,腹痛以右上腹或剑下明显。起病后数日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黄疸多呈梗阻性;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时,可出现鼻衄、齿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重者可出现DIC。少数患者可出现头痛、发热、腹泻、背痛等。查体可见急性病容,肝脏进行性缩小,腹水,黄疸迅速加深,发热,意识障碍程度不一,严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阅读全文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  AFLP的病理改变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色黄质软,光滑,切面油腻。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脂肪变性是微囊泡状,脂肪变可侵及整个肝小叶,汇管区可有炎细胞浸润,也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和淤胆。  临床表现  通常AFLP发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病理

  AFLP的病理改变为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缩小,色黄质软,光滑,切面油腻。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浸润,脂肪变性是微囊泡状,脂肪变可侵及整个肝小叶,汇管区可有炎细胞浸润,也可见少量肝细胞坏死和淤胆。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通常AFLP发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30岁的孕妇多见,患者约48%是初产妇,其中14%是双胎孕妇,婴儿男女性别比为3:1。AFLP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有出血倾向,可迅速转入昏迷;约90%的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恶心和呕吐,腹痛以右上腹或剑下明

简述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1周后孕妇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深,常无瘙痒。腹痛可局限于右上腹,也可呈弥散性。病人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少数人有一过性多尿和烦渴,如不分娩病情继续进展,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等,低血糖、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简述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仅有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数天至1周后孕妇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深,常无瘙痒。腹痛可局限于右上腹,也可呈弥散性。病人常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少数人有一过性多尿和烦渴,如不分娩病情继续进展,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等,低血糖、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治疗

  AFLP尚无特效疗法,一旦确诊应及早终止妊娠,可行剖宫产或引产,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通过外周静脉补充各种营养素必要时通过中心静脉进行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量应用肝泰乐、肝得健、蛋氨酸、复方胆碱等药物。对伴有贫血或出血倾向明显者可适量补充红细胞、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等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相关介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妊娠特发性脂肪肝“、“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28~40周,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较易发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病因分析

  AFLP的病因不明。由于AFLP发生于妊娠晚期,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的希望,故推测是妊娠引起的激素变化,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致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细胞和肾、胰、脑等其他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已有多例复发病例和其子代有遗传缺陷报道,故有人提出可能是先天遗传性疾病。此外,病毒感染、中毒、药物(

关于妊娠急性脂肪肝的预后介绍

  近10年来AFLP的预后明显改善,有文献报道低于10%。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大部分孕妇终止妊娠后症状迅速改善,无明显后遗症。  目前认为AFLP有复发可能。因此,有AFLP史者在以后的妊娠中一定要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的监测,在原发和复发的AFLP中,首发症状往往十分相似。

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足够热卡,静滴葡萄糖纠正低血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2.换血或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治疗可清除血液内的激惹因子,增补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此治疗方法国外多用,并取得较好疗效。  3.成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因分析

  AFLP的病因不明。由于AFLP发生于妊娠晚期,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的希望,故推测是妊娠引起的激素变化,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致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细胞和肾、胰、脑等其他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已有多例复发病例和其子代有遗传缺陷报道,故有人提出可能是先天遗传性疾病。此外,病毒感染、中毒、药物(

简述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B超见肝区的弥漫性高密度区,回声强弱不均,呈雪花状,有典型的脂肪肝波形。CT及MRI检查可显示肝内多余的脂肪,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减低。  (2)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AFLP的惟一方法,可在B超定位下行肝穿刺活检。①光镜观察 肝组织学的典型改变为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弥漫性、微

急性妊娠脂肪肝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AFL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未见遗传因素与本病有关的报道,孕妇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培养阴性亦不支持感染因素致病的可能,大多数孕妇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目前,多数人认为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孕妇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水平升高,加之妊娠末期孕妇处于应激状态,使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治体会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特征为肝细胞小泡型脂肪浸润。人们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认识比较晚,最早关于该病的报道是在1940年,当初认为这种病会致命。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早期诊断并尽早结束分娩,大大改善了本病的预后。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妊娠晚期,但

急性脓胸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致病菌进入胸腔后,引起组织炎性改变,脏壁两层胸膜充血、水肿,失去胸膜的光泽和润滑性,渗出稀薄、澄清的浆液。渗出液中含有白细胞及纤维蛋白,但细胞成分较少,这时属渗出期。如在此时给予各楹有效的治疗,及时排出积液,肺可以充分复张,对肺功能影响不大。  如果在渗出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继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介绍

  1.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  肝脏衰竭是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表现,临床上与AFLP极为相似,应特别注意鉴别。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往往阳性(包括肝炎病毒的抗原和抗体检测);转氨酶极度升高,往往>1000U/L;尿三胆阳性。血尿酸升高不明显,白细胞计数正常,肾功能异常出现较晚。外周血涂

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基本介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妊娠特发性脂肪肝“、“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28~40周,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较易发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

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足够热卡,静滴葡萄糖纠正低血糖;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2.换血或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治疗可清除血液内的激惹因子,增补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此治疗方法国外多用,并取得较好疗效。  3.成

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预后介绍

  近10年来AFLP的预后明显改善,有文献报道低于10%。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大部分孕妇终止妊娠后症状迅速改善,无明显后遗症。   目前认为AFLP有复发可能。因此,有AFLP史者在以后的妊娠中一定要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的监测,在原发和复发的AFLP中,首发症状往往十分相

关于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达(15.0~30.0)×109/L,出现中毒颗粒,并见幼红细胞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外周血涂片可见肥大血小板。  (2)血清总胆红素中度或重度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一般不超过200μmol/L;血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ALT不超过300U/

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辅助检查介绍

  (1)影像学检查 B超见肝区的弥漫性高密度区,回声强弱不均,呈雪花状,有典型的脂肪肝波形。CT及MRI检查可显示肝内多余的脂肪,肝实质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减低。  (2)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AFLP的惟一方法,可在B超定位下行肝穿刺活检。  ①光镜观察 肝组织学的典型改变为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弥漫性

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于肾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尿钠排泄减少。  肾性急性肾损伤  按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可表现为:  1.肾血管疾病:动脉内膜增厚、血

关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实验室检查介绍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达(15.0~30.0)×109/L,出现中毒颗粒,并见幼红细胞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外周血涂片可见肥大血小板。  (2)血清总胆红素中度或重度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一般不超过200μmol/L;血转氨酶轻度或中度升高,ALT不超过300U/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乳突气化程度不同,发炎后表现亦有不同。  (一)气化乳突 小房骨片很薄,易于坏死融合形成大空腔,称为融合性乳突炎。如为毒性较强之溶血性链球菌和溶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感染,常致粘膜血管栓塞,出血坏死,小房充满血性分泌物,而骨壁未遭破坏,称为出血性乳突炎。  (二)间质型(板障型)乳突 骨

急性肾功能肾衰竭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病理  肉眼见肾脏体积增大,质软,切面肾皮质苍白,缺血,髓质呈暗红色。镜下见肾小管上皮变平,有些呈混浊肿胀、变性、脱落,管腔内有管型及渗出物。肾中毒引起者,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集中在近曲小管,其下的基膜保护完整;肾缺血所致者,上皮细胞呈灶性坏死,分散在肾小管各段中,其下的基膜往往断裂、溃破、肾间

子痫前期的鉴别诊断

  子痫前期应当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鉴别。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显浮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尿常规有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可能有肾脏功能损害,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隐匿型肾炎仅有轻度尿液改变,蛋白尿、管型尿有时镜下血尿,可以没有高血压等其他

妊高症的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见前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应当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鉴别。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显浮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尿常规有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可能有肾脏功能损害,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隐匿型肾炎仅有轻度尿液改变,蛋白尿

妊高症的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见前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应当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鉴别。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显浮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尿常规有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可能有肾脏功能损害,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隐匿型肾炎仅有轻度尿液改变,蛋白尿

妊高症的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见前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应当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鉴别。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显浮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尿常规有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可能有肾脏功能损害,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隐匿型肾炎仅有轻度尿液改变,蛋白尿

妊高症的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见前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应当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鉴别。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显浮肿,蛋白尿和高血压、尿常规有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可能有肾脏功能损害,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隐匿型肾炎仅有轻度尿液改变,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