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8.shtm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获取。 LOOP在我国南海冷泉开展原位观测 海洋研究所供图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剧烈交换的区域,同时也是极端生命发育生长的区域,逐渐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深海极端环境研究热点,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结合点。然而,深海热液冷泉区域的生物群落变迁、演化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均是长时序活动,目前,基于无人缆控潜器(ROV)、载人潜水器(HOV)等水下潜器的短时、随机考察无法满足以上过程的长时间连续观探测需求。为此,研究团队突破水下耐腐蚀技术、能源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探索新型水下布放及回收模式......阅读全文

我国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8.shtm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

我国科学家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获取。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据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鑫介绍,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球多圈层物质

我国科学家建立常态化深海长期连续观探测平台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中科院海洋所研制的多代深海坐底长期观测系统在我国南海冷泉区连续多年布放,实现了对该区域高清影像资料、近海底理化参数等数据的连续获取。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据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鑫介绍,深海热液、冷泉区域,是地球多圈层物质

中科院海洋所: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

  近日,Deep-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lander-based multi-channel Raman spectroscopy for in-

“科学”号圆满完成今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抵达深圳补给。这个航次实现了我国重大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并首次实现不同类型水下机器人交会拍摄。  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本航次中,在“探索”号自治

“科学”号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亮点解析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9日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任务,抵达深圳补给。本航次中,我国首次实现了缆控式和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深海交汇拍摄,不同类型装备协同作业,同时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了精细调查,取得了大量生物样

深海冷泉甲烷碳循环研究获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78.shtm

我国自主研发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实现重大突破

  连日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在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的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的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互支撑与依托:深海探测迈向协同作业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

我国自主研发海洋探测装备协同作业实现重大突破

   7月10日至29日,“科学”号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在南海开展协同作业。本航次,科考队员实现了深海探测从过去单项装备分别作业向协同作业迈进,在大幅提升科考效率同时,也为解决重大海洋科学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互支撑与依托:深海探测迈向协同作业  “科学”号此次执行的是中国科学院战

深海所在冷泉碳酸岩成因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科学部深海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室彭晓彤团队的研究成果,以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controlling authigenic carbonate formation within the sediment column from t

深海气相色谱完成南海海试,这些气体难逃“法眼”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冯飞团队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深海MEMS气相色谱仪,完成了2022年南海海试。  海试前,上海微系统所和深海所的联合研发团队对深海MEMS气相色谱仪进行了测试标定、通讯联调、水压试验。上海微系统所副研究员赵斌携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探针发现“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即“ 可燃冰”。这一成果于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张鑫告知,通过“发现”号无人

冷泉专家谈冷泉

  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冯东是冷泉专家,曾在美国进行5年相关研究,多次出海考察冷泉。他向记者介绍了冷泉的一些有趣知识。   早在1977年和1979年,美国人就发现了生长有重晶石和管虫的冷泉,但当时认为那是“低温热液”。1983年,美国科学家确定了第一个冷泉,那是在墨西哥湾的佛罗里达陡崖,3200多

探索二号返航!成功观测到活动冷泉气体渗漏状态

昨天(9月25日),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探索二号”完成海试任务,返回三亚。据了解,该航次围绕南海、深渊、极区海域的深海发展方向展开,不仅对国产化装备进行了功能测试,还对“海马”冷泉区6个点位进行科学考察。 科研人员成功观测到了活动冷泉气体渗漏状态,验证了深海沉积物保温保压

中科院成功研制出深海热液冷泉观测仪器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用于测量深海热液或冷泉喷口区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参数的观测潜标,并于近日海试成功。  据介绍,这一潜标能够根据预定程序或外部指令下潜到热液或冷泉区,利用其携带的传感器对热液或冷泉喷口区的温度、盐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及时将

“探索二号”返航!深海原位实验室海试任务圆满完成

  5月11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深海原位科学实验站第一航段任务——深海原位实验室在南海冷泉区的海试任务。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主要任务是开展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研制的深海原位实验室的过程

李乃胜:深海探测与工程装备

四月的海南,艳阳高照,姹紫嫣红。习近平总书记于百忙中视察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全国海洋界倍受鼓舞。总书记的视察既是对海洋事业的关心关怀,又是对走向深海、经略海洋的指导鞭策,高屋建瓴,催人奋进。 南国边陲,一个年轻的海洋科研机构,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海斗”号深

“海龙11000”深海观测探测 5630米!

图片:宁晶摄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装备“海龙11000”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完成6000米级大深度试验潜次,最大下潜深度5630米,创造了我国ROV深潜纪录。 在深潜中,“海龙11000”利用机械手近底释放了标识物,开展了4个小时的近底高清观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深海冷泉柯氏潜铠虾共生菌代谢研究取得新进展

m  柯氏潜铠虾共生菌群的代谢互作概念图   海洋所供图 日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深海中心研究团队在冷泉区柯氏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 共生菌群落中发现了共生菌代谢通路的互补性,研究发现,代谢产物渗漏到群落中促进了共生菌的合作,从而提高了群落整体的适应性,这对认识共生菌对化能

拉曼光谱仪等海洋科研装备助力我国海洋科考

  16世纪人类进入海洋,21世纪人类深入海洋。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号科考船投入应用为代表,我国快速挺入“国际深海俱乐部”。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齐心勠力,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面前……   “

“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的光学性质、光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和运用光学技术探测海洋的科学。日前,为了践行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方针,《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0年第一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据悉,“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集中探讨了近期海洋光学在深海原位探测、分析深海成份、探测海洋

深海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装置完成海上试验

  8月26日,结束为期18天的TS13-1航次任务,“探索一号”返航。深海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装置参加了本次海试,在100m、1000m、3000m等水深的多个深度区域布放5次,对各深度下的多个点位分别开展数次静力触探试验和剪切阻力试验,获取了10个点位的静力触探贯入试验数据(包括锥尖阻力、侧壁摩擦力

海洋先导专项:铸科技利器 探深海大洋

   8月29日,“科学”号圆满完成对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的考察任务返航。“这是人类首次对这座海山进行科学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奎栋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们采集到许多未知新物种,像高度超出1米的海绵和珊瑚……”  该航次执行的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析,为未来分析微生物原位生物过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微生物学谱》上。记者了解到,张鑫课

中科院海洋所研制成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栾锡武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该潜标能够根据预定程序或外部指令下潜到热液或冷泉区,利用其携带的传感器对热液或冷泉喷口区的温度、盐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并及时将测量数据传送回控制中心。  据介绍,日前,科研人员在三亚海域对其自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潜成功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挂缆。   6月17日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航次进行了4个小时水下作业,现场总指挥表示,这次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   据悉,18日,“蛟龙”号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析,为未来分析微生物原位生物过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微生物学谱》上。  固体培养基

深远海底观测技术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我国先后研制了浅海海床基观测系统、4000米海底观测站、4000米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观测系统等实验样机,初步构建了海底多参数底基观测平台。   近日,记者就国际深远海资源勘探开发、科学研究前沿和趋势、我国应如何发展深远海移动式海底观测网技术、观测深远海海底成矿

日本深海探测船创海底钻探新纪录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前说,该机构“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在宫城县近海钻探到了海面以下7740米深处,刷新了海底钻探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地球”号深海探测船4月15日开始在宫城县牡鹿半岛外220公里的海域执行任务,帮助探明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研究人员向水深6883.5米的海底插入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