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孤独症或有新治疗方案,全新临床研究在上海启动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治疗有新进展。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与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黄龙滴丸小儿孤独症临床研究启动会,为小儿孤独症患者治疗带来新希望。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与围生期不良因素、免疫缺陷等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该病起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症状,约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者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情况下可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目前,全球儿童ASD平均患病率已达1%,且呈每年增长趋势。我国ASD患者共有1300余万人,其中0-14岁患者有300余万人,每年新增超20万人。ASD目前缺少特异性生化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总体疗效欠佳,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都带来沉重负担。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病专科主任、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主任陈启仪介绍,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阅读全文

老药新用!抗肿瘤药或可治疗自闭症|Nature子刊

  抗癌药物开发的其中一种策略是通过有效地分离基因,使其能再次被表达,如罗米地辛,它能有效地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s),修饰组蛋白,重新塑造染色质,调节靶向基因的转录。图片来源:Dubova/Fotolia  根据布法罗大学科学家们的说法,受罗米地辛影响的基因,同时作用于癌症和自闭症。仅用极低

星形胶质细胞衍生的-ATP为-ASD-的潜在分子参与者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ASD 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在 ASD 患者和动物模型中注意到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然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是小鼠 ASD 样表型的因果关系还是结果尚不清楚。2 型肌醇 1,4,5-三磷酸 6 受体 (IP3R2) 介导的 Ca2+ 从细胞内 C

著名华人科学家Nature连发重要成果

  美国每六名儿童就有一位患有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障碍(I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在内的发育障碍。最近人们发现,有1%的ID和ASD患者存在PTCHD1基因突变。PTCHD1缺失个体会表现出ADHD症状、睡眠障碍、肌张力低下、攻击性、ASD和ID。由此可见,PTCHD1很可能

中国首个孤独症康复样板基地在海口成立

  5月的海南岛,阳光灿烂,绿树滴翠。  26日,位于海口市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孤独症儿童(南方)康复基地(下称“南方康复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孤独症患者及家长人头攒动。在之前举行的义诊活动上,有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近300名孤独症儿童拿到了专家的诊断和康复建议。  为了“星星的孩

研究发现一种药物有助治疗孤独症

  有些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孩子病因是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两项最新研究结果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药物可修复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实验鼠的病变细胞,而美国研究显示这种药物的确能改善人类患者的社交状态。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患者体内X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变化,导致脑细胞中不

“记忆闪存法”或可提高孤独症患者学习能力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1日发布公报称,该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记忆闪存法”或能增强孤独症患者的视觉识别及学习能力,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患者常常存在感知和记忆障碍,改善孤独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一般需要长期繁琐的训练。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合作完成的

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下的《科学报告》。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的谱系障碍,典型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社会功能缺陷、交流和语言缺陷、限

他们用运动干预“点亮”孤独症患者的“星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06.shtm自2021年,我国发布“中国脑计划”,开展以探索大脑秘密、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作为重要方向。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扬州大学陈爱国教授团队与儿童孤独症的“较量”

“记忆闪存法”或可增强孤独症患者学习能力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1日发布公报称,该国近期一项研究发现“记忆闪存法”或能增强孤独症患者的视觉识别及学习能力,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患者常常存在感知和记忆障碍,改善孤独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一般需要长期繁琐的训练。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合作

ASD-|-使用NASA格伦高光谱成像仪进行实时HAB制图

有害蓝藻(cyanoHABs)通常生长在世界各地的水生环境中,包括北美五大湖的淡水湖。营养物质丰富或过量(例如N和P)的水体可以支持蓝藻的快速生长。除此之外,水温,风,浪和水流都会影响水华的形成和垂直分布。一些蓝藻会产生有毒化合物从而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因此对有害藻华的预先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

专家:环境中有害气体排放或导致儿童孤独症

   据俄罗斯“医学论坛”新闻网消息,美国专家研究发现,空气中高含量的有害成分也许是造成儿童孤独症的原因。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孤独症的病因和环境中铬和乙烯苯排放量的提高有关,甚至当孩子还未出生以及2岁前都已经受到影响。   研究小组负责人称:“孤独症是当今社会保健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孤独症儿童数

南特师新设“孤独症儿童教育”本科专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43.shtm 教育部日前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申报的“孤独症儿童教育”目录外新专业通过审批,今年高考结束后将对外招生,首届预计招收50人。 孤

Nature:揭示引发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大学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DNA的化学修饰—表观遗传改变可以激活或者抑制参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及早期大脑发育基因的表达。  研究者表示,小鼠的表观遗传改变会移除蛋

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影响睡眠-失眠治疗或有新药

  人生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不过,许多人受到失眠的困扰,同时很多人因为神经精神疾病(如儿童孤独症等)导致睡眠障碍。记者近日从东南大学了解到,该校发现细胞黏附分子的缺失导致睡眠障碍,这是儿童孤独症关联基因首次被发现参与睡眠调节。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理的、病理的甚至是情绪的。在科学家

JAMA: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风险主要来自遗传

  原始研究同样发表于JAMA,时间为2014年。该研究共纳入了超过200万个家庭,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占据ASD风险的50%。   两项研究均为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Sven Sandin博士及其合作者开展。Sandin博士认为,2014年的研究考虑了时间事件(time-to-event)效应,进而可

权威期刊:怀孕期间得流感与孩子自闭症无关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类疾病,可导致严重的社交行为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沟通困难、重复性行为、行为刻板以及言语发育迟缓。患者通常起病于3岁之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可能需要持续一生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自闭症的药物。自闭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半真半假的流言也特别的。儿科领

ASD-|-从光化学植被指数和叶片色素估算叶片光合能力

【摘要】最近研究发现,在混合落叶阔叶林中,相比于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可以更好地指示叶片的光合能力。叶片光合能力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就是光合成分(即光收集,光化学和生化成分)的协调调节。为了检验该假设,作者在生长季测量了水稻地叶片氮含量(NLeaf),叶片光合色素(即叶绿素(ChlLe

上海生科院揭示人类自闭症发生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最新研究揭示人类自闭症发生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工作模型:泛素连接酶UBE3A的过度激活引发底物ALDH1A家族蛋白的过量泛素化,抑制视黄酸(RA)合成、破坏神经突触可塑性而导致自闭症(ASD)。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组的最

“自闭”的果蝇帮助科学家认识孤独症病理机制

  小小的果蝇也会“自闭”吗?它会帮助科学家解开孤独症发病机理的谜团吗?记者26日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该校刘星吟教授课题组从果蝇身上发现,KDM5家族蛋白功能的丧失,会导致肠屏障功能受损和与肠道微生态失调,并出现社交行为异常。该成果近日在Cell子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发表。  一直以来,人们对孤独

发病率1.53‰-孤独症儿基本康复项目或免费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调查显示,北京2-6岁儿童中,达到残疾程度的孤独症发病率,约为1.53‰。  在4月2日举办的“爱在蓝天下”孤独症儿童绘画公益展上,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2-6岁的孤独症儿童的基本康复项目,有望由政府埋单,实现免费。  北京仅有30多家康复机构  抽样调

中科院神经所《Developmental-Cell》发表孤独症新成果

  2014年3月10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组发现,雷特症及孤独症相关蛋白MeCP2,通过直接调控DGCR8/Drosha复合物,影响microRNA加工及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大脑

《AJHG》:孤独症基因组计划发表遗传学发现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孤独症”儿童患者约3500万,中国约有60至180万患儿,也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可能有150万至780万患儿。   孤独症基因组计划(Autism Genome Project,AGP)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

ASD光谱仪测量地物光谱的数据处理方法及遇到的问题

一、利用ASD光谱仪测量地物光谱的数据处理方法1.安装ASD光谱仪配套的光谱数据处理软件ViewSpecPro;2.将ASD光谱仪配套笔记本电脑上面的光谱数据文件拷贝到本地硬盘;3.打开ViewSpecPro软件,单击setup->input directory,指定光谱数据的目录。 设置好输入目录

上海生科院揭示人类自闭症发生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Excessive UBE3A Dosage Impairs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

美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增加宝宝患孤独症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孕妇产下孤独症宝宝的风险是低污染地区孕妇的两倍。   人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如柴油颗粒、铅、锰、汞和二氯甲烷,会对发育中的儿童造成影响。此前美国已有两项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与空气污染之间的联系,但它们都是小规模的地区性研究。发表

美国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增加宝宝患孤独症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孕妇产下孤独症宝宝的风险是低污染地区孕妇的两倍。   人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如柴油颗粒、铅、锰、汞和二氯甲烷,会对发育中的儿童造成影响。此前美国已有两项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与空气污染之间的联系,但它们都是小规模的地区性

仇子龙小组发现孤独症相关蛋白调控大脑发育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发现了孤独症相关蛋白MeCP2通过直接调控DGCR8/Drosha复合物影响microRNA加工及靶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大脑发育的新机制。。  MeCP2是一种甲基化DNA结合蛋白,负责招募转录抑制复合物且关闭基因表达。人类MeCP2基

中加科学家发现孤独症致病基因参与突触发育

为孤独症发生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作为目前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孤独症越来越受关注,但其发病机理依旧是一个谜团,存有争议。日前,美国《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组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鲍利安

Nature发现孤独症与脆性X综合症的基因关联

  脆性X综合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多年以来医生们发现脆性X综合症患者往往也会被诊断出孤独症。但没人知道这两种疾病有何相关之处。   现在Duke大学医学中心和洛克菲勒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找到了上述两种疾病间的确切基因关联。这一发现为更准确的诊断和区分孤独症相关疾病指出了新的遗传学途径,

澳大利亚研究:孤独症患者可以识别他人面部情绪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典型症状就是存在社交障碍、语言障碍等,人们通常以为孤独症患者难以感知他人情绪。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其实能够识别他人面部情绪。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期刊《孤独症研究》上发表两篇相关论文。研究人员以63名孤独症成年患者和67名普通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让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