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实验诊断的实验诊断介绍

1.血常规 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者血常规出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或(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尿常规 可见镜下血尿、微量蛋白尿、高尿钙。 3.肝功能检查 除某些WD患者早期肝功能正常外,多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等。 4.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清尿素氮、肌酐增高,尿蛋白等。 5.铜代谢相关的生化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为200~400mg/L,患者一般低于150 mg/L(多数低于100 mg/L),女性患者妊娠或接受雌激素治疗,或WD患者同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血清铜蓝蛋白可大于200mg/L。某些情况如出生后至2岁、20%的WD基因携带者以及慢性严重消耗性疾病等,血清铜蓝蛋白可低于200mg/L。如<80mg/L是诊断WD的强有力证据。 (2)24小时尿铜:正常人为100μg以下,未经治疗WD患者多数尿铜量在200~400......阅读全文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实验诊断的实验诊断介绍

  1.血常规  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者血常规出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或(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尿常规  可见镜下血尿、微量蛋白尿、高尿钙。  3.肝功能检查  除某些WD患者早期肝功能正常外,多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等。  4.肾功能检查 

肝豆状核变性实验诊断的简介

  肝豆状核变性(HLD),也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也是少数几种治疗效果较好的神经遗传病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及肾功能损害等,本病患病率为0.5~3/10万。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根据青少年起病、典型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病体征、角膜K-F环和阳性家族史等诊断不难。如果CT及MRI有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影像改变,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则更支持本病。对于诊断困难者,应争取肝脏穿刺做肝铜检测。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HL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脏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50μg/g(干重)。  判断:①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显性型。

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鉴别诊断介绍

  1.肝型HLD需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汁郁滞综合征或门脉性肝硬变等肝病鉴别。但肝病无血清铜减低、尿铜增高、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显著降低等铜代谢异常;亦无角膜K-F环。  2.假性硬化型HLD需与帕金森病鉴别,肝豆状核变性型HLD需与特发性肌张力障碍鉴别。但帕金森病、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均无铜代谢

肝豆状核变性的检查诊断

    检查    1.铜含量测定    (1)头发铜含量测定 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不大。    (2)肌肉合铜量测定 部分诊断困难的拟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皮肤和离体皮肤培养成纤维细胞内合铜量测定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3倍)。    (4)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青少年起病、典型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病体征、角膜K-F环和阳性家族史等诊断不难。如果CT及MRI有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影像改变,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则更支持本病。对于诊断困难者,应争取肝脏穿刺做肝铜检测。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应注意和小舞蹈病、青少年性Hunt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1)铜代谢相关的生化检查:①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正常为200—500mg/L,患者  (2)血尿常规:wD患者有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其血常规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尿常规镜下可见血尿、微量蛋白尿等。  (3)肝肾功能: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如血清总蛋白降低、球

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依据介绍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HL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或/及肝脏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50μg/g(干重)。  判断:①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鉴别诊断

  1.肝型HLD需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汁郁滞综合征或门脉性肝硬变等肝病鉴别。但肝病无血清铜减低、尿铜增高、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显著降低等铜代谢异常;亦无角膜K-F环。  2.假性硬化型HLD需与帕金森病鉴别,肝豆状核变性型HLD需与特发性肌张力障碍鉴别。但帕金森病、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均无铜代谢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分类介绍

  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临床分型如下:  肝型  ①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②急性或慢性肝炎;③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④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脑型  ①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②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生理介绍

  病理改变主要累及肝脑肾角膜等。肝脏表面和切片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小叶由于铜沉积而呈棕黄色。脑的损害以壳核最明显,苍白球、尾状核、大脑皮质、小脑齿状核也可受累,显示软化、萎缩、色素沉着甚至腔洞形成。光镜下可见神经元脱失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角膜边缘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浆内

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预后介绍

  本病除少数患儿出现酷似暴发性肝的临床表现,于短期内死亡外,其自然病程大多呈缓慢进行性经过,约于起病后4~5年死于肝功能衰竭,或陷入植物人状态,死于肺炎等并发症。能生存10年以上者极少见,故预后不良。但在驱铜疗法进步的今天,绝大部分早、中期患者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获得与正常健康人相似的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介绍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对本病的遗传特点、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基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现已证明,本病是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诊断

  锥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和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三项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此外,肝病史或肝脏病征,尿铜增高(>50μg)也有诊断意义;而脑CT和MRI检查可供辅助诊断参考。  1.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1)脑病变、肝脏病变。  (2)发病年龄和明确的遗传史。  (3)肌张力增加震颤,角膜K-F环等

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简介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后发现一组病例,临床酷似多发性硬化的表现,而尸检却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证实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命名为

肝豆状核变性的护理相关介绍

  注意饮食  ①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小米、荞麦面、糙米、豆类、坚果类、薯类、菠菜、茄子、南瓜、蕈类、菌藻类、干菜类、干果类、软体动物、贝类、螺类、虾蟹类、动物的肝和血、巧克力、可可。某些中药(龙骨、牡蛎、蜈蚣、全蝎)等。  ②适宜的低铜食物:精白米、精面、新鲜青菜、苹果、桃子、梨、鱼类、猪牛肉

肝豆状核变性的疾病预后介绍

  本病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较少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晚期治疗基本无效,少数病情进展迅速或未经治疗出现严重肝脏和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会致残甚至死亡。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主要死因是肝衰竭、自杀和肿瘤。尽管20年来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死亡率还是较高,预后不佳。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介绍

  正常人每日自肠道摄取少量的铜,铜在血中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在肝细胞中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铜蓝蛋白。循环中90%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铜在各脏器中形成各种特异的铜-蛋白组合体,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尿和汗液排出。  疾病状态时,血清中过多的游离铜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分析的介绍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分析: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disease,WD),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为1/10万-1/3万,杂合子频率为1/100~1/200,其中中国是高发区。该病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转运P型ATP酶缺失,从而导致血浆铜

怎样预防肝豆状核变性?

  对WD患者的家族成员测定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及体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含铜量有助于发现WD症状前纯合子及杂合子,发现症状前纯合子可以及早治疗。杂合子应禁忌与杂合子结婚以免其子代发生纯合子。产前检查如发现为纯合子,应终止妊娠,以杜绝患者的来源。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  基本代谢缺陷是肝不能正常合成铜蓝蛋白和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

对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有震颤和肌强直时可用苯海索口服,对粗大震颤者首选氯硝西泮。肌张力障碍可用苯海索、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还可服用氯硝西泮、硝西泮、巴氯芬,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有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时,可选用氯硝西泮、硝西泮、氟哌啶醇,合用苯海索。对于精神症状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为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对肝豆状核变性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的介绍

  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少数成年期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35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病情缓慢发展,可有阶段性缓解或加重,亦有进展迅速者。  临床表现:  神经和精神症状  神经症状以锥体外系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为主,并有面部怪容、张口流涎、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运动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简介

  本病系少见的隐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因为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含量降低,铜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肠道大量吸收铜,大量铜沉积于肝、脑、角膜、肾小管引起相应的症状。铜沉积于脑及肝引起锥体外系神经症状及肝硬化,铜沉积于角膜引起Kayser-Fleischer环。铜沉积于近端肾小管及远端肾

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型介绍

  1.潜伏型(亚临床型)  一般为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在进行铜代谢筛选检查时发现。  2.显性型(临床表现型)  (1)脑型(以神经症状为核心症状)  1)广义肝豆状核变性型:临床特征为:①一般于15岁以前发病;②肌僵直显著,震颤轻;③晚期呈全身扭转痉挛。  2)舞蹈-手足徐动型:儿童多见,以脸面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正常人每日自肠道摄取少量的铜,铜在血中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在肝细胞中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铜蓝蛋白。循环中90%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铜在各脏器中形成各种特异的铜-蛋白组合体,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尿和汗液排出。  疾病状态时,血清中过多的游离铜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

  1.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铜毒内聚,诸证皆因之而起。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动,故肢体震颤、拘急僵直;肾阴(精)不足,虚火内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扰,则神志癫狂;火灼肝胆则胆热液泄,发为黄疸;肝胆湿热久蕴,肝络瘀热互结,积聚成痞积;积聚日久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症状介绍

  (1)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常被误诊为重症病毒性肝炎而按“肝炎”抢救无效死亡,往往在其同胞被确诊为HLD后,回顾病史时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