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所等发现病原微生物干扰植物免疫新机制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研究团队与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马文勃研究团队,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题为Pathogen protein modularity enables elaborate mimicry of a host phosphat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在疫霉属病原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一类WY1-(LWY)n效应子蛋白,通过保守的PP2A interacting module挟持宿主细胞中的PP2A核心酶。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植物过程中,为了有效侵染宿主,病原微生物会向宿主细胞中分泌一大类蛋白分子即效应子(effectors)。效应子通过操纵宿主细胞的免疫相关分子,进而干扰植物细胞的免疫防御过程,从而使得病原菌更容易侵染植物。为了进一步探究效应子与特定宿主分子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以来自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效应子PSR2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其可以挟持......阅读全文

植物免疫受体蛋白可“双重免疫”

当植物免疫系统监测到有病原菌入侵时,植物免疫受体蛋白就像“哨兵”一样活跃起来,调动机体启动免疫反应。但是,植物免疫受体蛋白究竟是如何被激活的,一直成谜。9月21日晚,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揭示了细胞膜受体蛋白是如何一边识别

植物所等发现植物免疫信号新组分

  在植物的免疫反应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向植物体内注射效应蛋白来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进而增强其致病性,而植物也相应进化出了一类核苷酸结合富亮氨酸重复结构域受体蛋白(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NL

植物所揭示植物免疫反应调控新途径

  为成功侵染植物,病原菌往往通过向植物细胞内注射效应蛋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而植物的NOD类受体(NLRs)可特异识别效应蛋白,并激发效应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但在无病原菌侵染时持续激活免疫反应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利的。SUMO化修饰是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影响蛋白质活性、稳定性、相互

植物所等发现植物免疫信号新组分

  在植物的免疫反应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向植物体内注射效应蛋白来抑制植物的免疫反应进而增强其致病性,而植物也相应进化出了一类核苷酸结合富亮氨酸重复结构域受体蛋白(nucleotide-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NL

植物抗病小体:有望增强植物免疫,减少农药使用

  植物具有复杂、精细调控的免疫系统,用于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防卫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侵害。植物细胞内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是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动员植物防卫系统的指挥官。抗病蛋白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们仍然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

抗病小体-揭示植物免疫秘密

  农作物病害是农业生产的巨大威胁。以往,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又带来了农业面源污染。能否在保护作物的同时,少打药或不打药?  近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有望发展出新的植物防病害手段,提高农作物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  日前,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

研究揭示植物病原细菌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近日,《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创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植物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Pst DC3000)通过激活植物茉莉酸信号来抑制水杨酸信号,从而抵御植物免疫、促进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这为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病原菌

研究揭示植物病原细菌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近日,《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创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植物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Pst DC3000)通过激活植物茉莉酸信号来抑制水杨酸信号,从而抵御植物免疫、促进病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这为进一步理解植物与病

植物气孔免疫相关研究获进展

2月24日,《植物、细胞与环境》(Plant, Cell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张华建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分布于植物叶表皮的开孔,是植物水分散失以及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同时也是许多叶面病原菌入侵的主要通道。植物通过主动关闭气

《科学》:植物免疫关键机制得以破解

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确定了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信号——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这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能够提升植物免疫系统的“警戒等级”。该研究成果有望使科学家改造植物的防御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5日的《科学》杂志上。 尽管植物并没有人类的T细胞或者其他免疫功能细

版纳植物园揭示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分子机理

温度变化影响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低温促进植物的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可能涉及植物激素水杨酸(SA)信号转导途径。然而,低温信号如何协调SA信号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组揭示了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证实了低温信号级联反应的核心转录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团队揭示抑制植物免疫新机制

  9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了题为A bacterial effector protein prevents MA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SGT

植物所发现环境温度调控植物免疫反应新机制

  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免疫反应的拮抗作用。温度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同时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的调控,环境温度升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伴随植物自身的基础免疫反应抑制。然而,目前人们对环境温度如何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了解甚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团

《科学》文章:植物免疫关键机制被破解

生物通报道: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确定了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信号——水杨酸甲酯(methylsalicylate)。这种类似阿司匹林的物质能够提升植物免疫系统的“警戒等级”。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5日的《科学》杂志上,该研究成果有望使科学家改造植物的防御能力。  

新型农药:激活植物自身免疫力

  植物病毒病是危害较大、防治较难的一类病害,也被称为植物“癌症”。传统的抗病毒药剂,大都以钝化侵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抑制其对植物细胞的干扰破坏能力为主,但药剂的持效期较短,药效也不太稳定。随着农药行业研发创新的不断进步,科技工作者已经找到另一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该类药剂通过激发植物自身

研究发现触发植物免疫激活的分子机理

   近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教授黎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BAK1)缺失后触发植物免疫自激活的分子机理,并解释了其生物学意义,在植物免疫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BAK1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应对病原菌入侵时,植物的天然免疫系

植物吲哚乙酸(IA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植物吲哚乙酸(IAA)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相关样本中吲哚乙酸(IAA)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植物吲哚乙酸(IAA)水平。用纯化的植物吲哚乙酸(IA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

版纳植物园发现剧毒植物钩吻的免疫抑制活性成分

钩吻   钩吻(Gelsemium elegans)又名断肠草,是著名的剧毒植物,每年均有因误食而中毒死亡的悲剧发生。中医根据“以毒攻毒”的理论用其治疗恶性肿瘤,但由于毒性大,在肿瘤治疗中未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多年的药物化学研究也未找到其治疗恶性肿瘤的科学依据。   云南南部许多地区有用钩吻治

日本发现植物免疫系统关键蛋白质

    日本科学家近日发现,水稻体内有一种名为“抵抗性蛋白质”的物质,是其免疫系统的关键。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植物分子遗传学教授岛本功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水稻对比研究发现,一种名为“抵抗性蛋白质”的物质一旦察觉到植株感染

科学家取得植物免疫研究领域新突破

  近日,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联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两篇题为《Ligand-triggered allosteric ADP release primes a plant NLR complex》和《Reconstit

植物免疫系统监控病毒全新机制

  开发植物的抗病基因是防控病虫害最经济也最高效的手段,但植物是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的,一直是植物病理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近日,《自然》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植物与病毒间是如何开展抗病“攻防战”的。  在植物细胞的防御体系中,激素信号系统在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日发现植物免疫系统关键蛋白质

  日本科学家近日发现,水稻体内有一种名为“抵抗性蛋白质”的物质,是其免疫系统的关键。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植物分子遗传学教授岛本功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水稻对比研究发现,一种名为“抵抗性蛋白质”的物质一旦察觉到植

研究发现植物天然免疫平衡调节器

  与动物相同,植物具有天然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受体蛋白感受各种病原微生物分子,并将信号传递给细胞内的其它蛋白激活防卫反应。  免疫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高效的免疫反应确保动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侵害,但过度免疫反应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和各种人体免疫疾病。因此,精确控制免疫反应的活性非常重要。  近日,

免疫学实验植物血凝素试验介绍

植物血凝素试验介绍:  本试验是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较有价值的方法。在前壁掌侧皮内注射,18及24小时后观察结果。植物血凝素试验正常值:  用5μgPHA皮试,红肿直径为8.5±0.1mm为阳性;用10μgPHA皮试,红肿直径11.2±0.4mm为阳性。植物血凝素试验临床意义:  ①本试验阴性见于细

JBC:植物免疫系统如何抵御病毒感染?

  它们必须抵抗不断进化的病原微生物,但又不能反应得太过强烈。免疫反应需要能量与资源,而且植物需要杀伤自身的感染细胞以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最近,来自英国Durham大学的研究者们最近鉴定出了植物抗病毒反应的调节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

植物生长素(GH)酶联免疫分析(ELISA)

植物生长素(GH)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细胞,组织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生长素(GH)的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植物生长素(GH)水平。用纯化的植物生长素(GH)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

遗传所周俭民发表植物免疫新成果

  七月二十一日,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员带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报道称,丁香假单胞菌III型效应蛋白AvrB,可通过COI1和NAC转录因子定义的一条经典JA信号通路,诱导气孔开放,并使气孔对丁香假单胞菌产生毒力。   气

遗传发育所在植物先天免疫研究中取得进展

  病原细菌在侵染植物时需要分泌一系列效应蛋白到宿主细胞内,通过作用于特定靶点,改变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利于细菌的入侵或定殖。研究效应蛋白的作用机理不仅使我们认识病原细菌如何完成致病这一复杂生物学过程,还能帮助我们认识植物生物学本身的内在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组的研究发现

植物脱落酸(AB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植物脱落酸(ABA)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组织,细胞及其它相关样本中脱落酸(ABA)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植物脱落酸(ABA)水平。用纯化的植物脱落酸(AB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

植物细胞内一类免疫受体作为钙离子通道调控免疫

  2021年6月17日,美国北卡大学Jeff Dangl实验室、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万里研究组和美国杜克大学裴真明实验室合作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 Plant “helper” immune receptors are Ca2+-permeable non-selective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