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垩世放射虫动物群研究获进展

东冈瓦纳大陆主要由印度、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其他一些微大陆组成,在中侏罗世与非洲大陆分离。早白垩世1.32亿年前,随着澳大利亚西北处新的洋中脊扩张,印度大陆从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向北漂移,在晚白垩世时期到达热带-亚热带区域(30°S-30°N),最终在新生代早期与欧亚大陆碰撞,这一过程直接影响全球古地理、古洋流、古生态和古气候。 科学家将印度大陆北缘消失的岩石圈称为“大印度”。利用构造变形定量恢复的“大印度”,比基于板块回路重建的“大印度”要小很多,存在大于2000公里的缩短。“大印度”的大小不仅是研究这一缩短的关键,而且对于探讨大陆深俯冲、板内变形、印度板块加速减速驱动机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等板块构造重大科学问题至关重要。虽然已有古地磁、板块回路重建、地震、地形和构造变形定量恢复等地球物理学方法,但对于大印度北缘的限定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鑫,与日本东北大学准教授铃木纪毅、中国......阅读全文

辽宁阜新发现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

阜新恐龙群复原图 画师 神棘 海州露天煤矿原址。课题组供图 3月16日,《白垩纪研究》刊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者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辽宁省阜新盆地产出的恐龙足迹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高度多样化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动物群。阜新组的足迹化石显示出了多元化的兽脚类足迹形态,而鸟脚类足迹

我国辽宁发现早白垩世的对齿兽类哺乳动物新属种

  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临沂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的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哺乳动物新属种——罗氏晚萌齿兽(Anebodon luoi)。化石是对齿兽类的基干物种,臼齿数目比之前发现的同属对齿兽的张和兽和毛兽少

中耳演化新模式?在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中寻找答案

  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海冰、王元青,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有关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通过报道发现于辽宁凌源的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属种——盖氏热河俊兽(Jeholbaatar Kielanae),提出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模式。 

揭示南海陆缘早白垩世至早新生代伸展事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孙李恒,研究员孙珍、张运迎,副研究员赵中贤等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7/368航次1504站位采集到的基底绿片岩相糜棱岩开展了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U-Pb定年的研究,发现自早白垩世以来南海陆缘

南海陆缘早白垩世至早新生代伸展事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孙李恒,研究员孙珍、张运迎,副研究员赵中贤等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7/368航次1504站位采集到的基底绿片岩相糜棱岩开展了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U-Pb定年的研究,发现自早白垩世以来

南海陆缘早白垩世至早新生代伸展事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博士研究生孙李恒,研究员孙珍、张运迎,副研究员赵中贤等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7/368航次1504站位采集到的基底绿片岩相糜棱岩开展了显微构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U-Pb定年的研究,发现自早白垩世以来

我国学者补充中国早白垩世围场皇家螈的鉴定特征

  围场皇家螈(Regalerpeton weichangensis)是一类产自河北围场早白垩世的有尾两栖类。近期古脊椎所王原研究员课题组对新发现的8件化石材料进行研究,修订并补充了围场皇家螈的鉴定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图1 围场

早白垩世鸟类化石显示鸟类牙齿退化模式的多样性

  11月12日,英国《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邹晶梅、周爽、周忠和有关基干今鸟型类演化的工作,揭示了牙齿退化在原始鸟类中的多样性,甚至在姐妹群支系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模式。  今鸟型类(O

辽西发现早白垩世新型被子植物

凌源奇葩的模式标本。(王鑫供图)   近日,《生物学》刊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的论文“一个新的早白垩世花朵及其对于花的形成的启示”,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文中报道了与此前的早白垩世被子植物完全不同的花化石,凌源奇葩(Lingyuananthus inexpectu

云南临沧发现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高峰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介绍,当地考古工作人员日前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桃源村发现了袁氏剑齿象臼齿等早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  镇康县位于滇西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11月6日,镇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龙卫明获悉当地农民发现古生物化石后立即赶赴现场,拍摄部分挖

化石碎片提供早白垩纪新棘龙演化证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50.shtm西班牙科学家认为,来自该国卡斯特利翁的恐龙标本是一个新的棘龙类物种。研究表明伊比利亚半岛可能曾是中到大体型棘龙的多样化区域,并揭示了棘龙类的起源和演化。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国外发现新的早白垩纪被子植物化石

  由葡萄牙、丹麦、美国等国家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日在葡萄牙托雷斯韦德拉什地区发现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群。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已知被子植物共约有30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科研人员表示,该团队旨在建立被子植物的时间演化与地层、环境和

缅甸琥珀中发现迄今最古老的蚂蚁模仿者

  奇翅科被认为是缅甸琥珀中最奇特的昆虫之一,最早仅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在巴西早白垩世地层和美国始新世地层中有少量产出。然而,关于奇翅科的生活习性、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历史颇具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罗慈航在研究员王博指导下,与副研究员梁昆、博士李丽琴等合作,基

中国发现“南漳—远安动物群”早三叠世牙形化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13.shtm

地质地球所等发现恐龙生活时代气候寒冷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法籍博士后Romain Amiot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旭等组成的一个多国合作团队近日在著名学术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篇题为“东亚地区恐龙氧同位素揭示早白垩世寒冷的气候”(Oxygen isotopes of Eas

南京古生物所早石炭世腕足动物古地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是地质历史中的关键时期之一,当时全球板块处在由分散向聚合转折的重要阶段。这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导致中-低纬度地区连接泛大洋和古特提斯洋的东西向海道(Rheic Ocean)逐渐关闭,全球板块和海陆分布格局、气候和洋流循环模式发生显著改变,但这些变化对当时海洋底栖生物群的发展和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白垩纪蘑菇的多样性

  蘑菇是一类大型、种类繁多的高等真菌,隶属担子菌门,伞菌纲。食用真菌多属这类,如香菇、牛肝菌、金针菇等。伞菌类的子实体较大,通常肉眼可见,属于繁殖器官。蘑菇的生活周期很短,且质地柔软,缺乏几丁质表皮或矿化壳体,也不具备高等植物的维管束结构,很难保存为印痕化石。  目前已知的蘑菇化石均来自琥珀,共描

晚白垩世三突起类花粉研究取得系统性进展

三突起类花粉是一类形态独特、复杂的被子植物花粉,以具三个赤道位置的突起为特征。它主要繁盛于晚白垩世,现已完全绝灭。晚白垩世北半球孢粉植物群可分为正型粉区和以三突起类为代表的鹰粉区。我国东北地区便是属于鹰粉区,产出有大量的三突起类花粉化石。该类花粉形态特征明显、分异度高、地质延限短、演化迅速,在陆相上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

古脊椎所在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系统古生物学》(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关于早白垩世反鸟类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新属种:纤细上羊鸟(Shangyang graciles),为讨论原始鸟类头骨和胸骨的形态功能演化提供了新的信

勇敢活下去!-寒武纪化石揭示泛甲壳类动物祖先

  “地球生物圈经历了这么多次大灭绝,经历了小行星撞击,经历了多次严酷的冰期,也经历了白垩纪那样的酷暑,但泛甲壳类始终引吭高歌,屹立不倒。”望着手中这块记载着五亿多年历史的耳材村虫化石,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翟大有感慨万分。  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

中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早期真蜥脚类恐龙化石

  中、法古生物学家的一项合作研究证实,在中国广西扶绥县、年代大约为1.3亿年的那派组地层中发现的恐龙化石是真蜥脚类恐龙的一个新属种,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早期真蜥脚类恐龙化石,为研究白垩纪早期蜥脚类恐龙演化的复杂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化石证据。  最新出版的英文版《地质学报》上,发表了广西自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新的晚白垩世琥珀生物群

  近年来,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化石,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琥珀大多数产自缅甸北部克钦地区,地质时代为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深入缅甸琥珀产地调查,发现一个不同于克钦琥珀的晚白垩世晚期(7200万年前)琥珀生物群。研究结果为了解缅甸地

古脊椎所发现恐龙化石保存1亿多年前禾本植物起源信息

  注重学科交叉,拓展研究方向,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宗旨之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三位研究人员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近日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从一亿多年前早白垩纪晚期发现的鸭嘴龙类恐龙(马鬃龙)牙齿周边保存的一种特殊结构中,成功提取到植物表皮和植硅体残留物。经过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揭

内蒙古发现小型伤齿龙科恐龙新属种

蝶猎龙蝴蝶形的背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内蒙古蝶猎龙的头骨右侧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伤齿龙科恐龙是一类中小体型的兽脚类恐龙,和鸟类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与鸟翼类、驰龙类共同构成了近鸟类,因此伤齿龙科恐龙的研究对理解非鸟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时空分布特征的动力学本质

地质地球所揭示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时空分布特征的动力学本质图1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统计图  中国东北地区(兴蒙造山带)以发育大面积中生代火成岩为特征,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火成岩带的组成部分,但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地球动力学作用过程仍然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区内大规模岩浆作

古脊椎所等揭示双棱鲱类历史与西特提斯洋演化关系

  鲱形超目(Clupeomorpha)鱼类分为鲱目(Clupeoformes)(如沙丁鱼和长江刀鱼等)和已灭绝的埃笠姆鲱目(Ellimmichthyiformes)两大类。埃笠姆鲱俗称双棱鲱(double armored herrings),其记录最早见于早白垩世,并延续至渐新世(渐新世材料尚在研

宏演化分析揭示翼龙的兴亡史

2023年2月13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余逸伦,张驰研究员,徐星研究员关于翼龙多样性大尺度演化的成果。该研究详细的讨论了翼龙从起源至灭绝多样性的变化过程以及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翼龙的演化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长达115个百万年

新种小型恐龙填补北美化石纪录空白

对新发现的恐龙进行复原。  提及恐龙,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霸王龙、梁龙等庞然大物。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琳赛·扎诺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新的暴龙超科小型恐龙物种,该恐龙在白垩纪时期同类中属于体型最小的一种,它的发现填补了北美洲化石纪录中长达7000万年的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2日的《通讯·生

地质地球所揭示早寒武世深海氧化原因

  寒武纪早期,地球生物出现急剧的演变,埃迪卡拉晚期软体生物消失,而寒武纪生物出现了大爆发。最可能促使大生物演化的内在因素是氧气。深海氧化程度的增强被认为导致了大动物的演化。  以前主要利用铁组分和硫同位素组成对过渡时期扬子海洋化学进行研究,但铁组分和硫同位素值主要反映海洋底水条件。而对于分层的海洋